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
凡是教育者都要把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

凡是教育者都要把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

更新时间:2017-12-06 14:18:24

《凡是教育者都要把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自古以来,教育都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尤其在现今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从个人的生存到国家的发展都要倚重于教育。正如常言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关于教育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从根本上可归结为身教与言教。其中,身教是通过身心行为的实践来教示于人、启发于人; 言教则是用言语、文字乃至歌曲、图像等手段将知识、理论教导于人、启发于人。相对而言,身教是直观的、感知性的;言教是抽象的、概念性的。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割裂的,身教既是对言教内容的实践与展现,同时也是言教内容的源头之一;言教既是身教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包含对身教的经验总结。此外,言教是有方法的, 实践此方法并展示于人也属于身教。所以,身教与言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古往今来,众多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身教的意义。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率先垂范是教师言传身教的无声号令。”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记得,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你们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哭,怎样笑……这一切都对儿童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是讲出来的道理,都是抽象和纯粹的,面对现实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言教过多就会变成空讲大道理或者是纯粹知识性的灌输,身教则是通过生动而富有活力,含蓄而颇具意蕴的行为实践,教导学生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体悟如何把书本上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之中,故而更能感化人心、涵养德行。古人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此可见,身教的教育力量远远大于言 教。
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在幼教的工作岗位上已有13各年头了,我深刻体会到身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潜移默化。幼儿园孩子的理解能力无法与成人相比,所以身教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在与教师的相处中,会受到教师言行的点滴熏陶,久而久之,自然而然自己也会拥有相似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带的某一届小班,有个特别活泼调皮的女孩子,大大咧咧,但是她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平时,我总是特别注意自己与孩子们在集体活动和游戏中说话的语气语调,每当有孩子出现情绪不好的时候,我总是用温柔关切的语气来安慰他;每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总是会说:“第一……第二……第三……”提醒孩子有条理地进行操作……连我自己都没注意的一些小细节,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个女孩子在每次游戏的时候总是特别喜欢模仿我的动作或者说话的样子,整个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张老师”,看得我不禁想笑,但同时也让我深思,原来孩子们时刻都在关注着老师,老师的言行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以后我还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榜样。
有研究表明:在人际沟通中,语言文字的内容只占总信息量的7%,语气、语调占35%,而肢体动作则占58%。隐性知识理论也指出:“人们知道的比他讲述的多。”只有20%的知识和经验是能够表述出来,让大家听得到、读得到的,而另外80%的知识和经验深藏于个人的内心,很难清晰表达出来,无法通过课堂言教有效地进行传递,只能通过身教的特殊方式传授。但是,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并不是否定言教的价值。其实,身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言教也是很需要的。如果缺乏言教,学生就难以知晓教师身教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更难以获得新的道德理念,往往只能固守以前的认知习惯。因此教师有必要用言教使学生方便、快捷地了解身教所包含的深刻道理,以加深理解。但言教不等于说教,更不等于灌输。合理而恰当的言教可以对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但言教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法,不可空口说大话。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凡是教育者都要把身教与言教结合起来。如果只有言教而没有身教,教育就会变成灌输、填鸭式的说教。受教者缺少实际的身心感受,难以深刻领悟言教的内涵,也就难以形成优秀的品德习惯。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言行统一,确保身教和言教前后一致,避免言过其实。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别人的道理先实践于自身,然后再教给别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触动人心,产生感召的力量。如果身教和言教脱节,教育者的行为不符合自己所讲的道理,甚至“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就会导致受教育者怀疑其言教的真实性,甚至还会使受教育者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关阅读
推荐
  • 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带来的收获

    (一)初显办园特色: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园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你置身于幼儿园中,大环境的墙饰、吊饰、班级主题墙无不透露出浓浓的古诗文化的元素,孩子们置身其中,也是受益匪浅。在教学上,我们已经把诵读作为我园的园本教研内容,并成为办园特色。 (二)提高幼儿能力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和与家长的交流,发现幼儿在学习态度、兴趣、记忆、语言表达能力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自信心明显增强。特别是各种形式的经典展示活动,幼儿充分体会到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成功 喜悦,原先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原先胆小的孩子

  • 用爱心安抚幼儿

    每年的秋季幼儿刚入园时,幼儿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小班幼儿的哭闹声。走在小班教室外面的走廊里,总能听到孩子们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我要妈妈、我想回家之类的哭闹声总是不绝于耳,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幼儿园里一曲独特的大合唱。怎样才能让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营造使幼儿感觉温馨的环境 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刚步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内心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和孤单感。所以,除了那些使幼儿感到温馨的各种装饰之外,我们还在班里投放了大量的适合小班幼儿操

  • 配合与沟通在班级中的运用

    两位老师在同一个班级中生活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小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管理班级的一套办法,如何把两个人的思想方法融合到一起呢,就需要大家的主动配合与积极沟通。 假如在班级中的两位老师总是有话不说,自己做自己的一套,那时间长了,感情就生疏了,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班级常规的管理,对孩子的习惯性养成不利。虽然在班中会有一位老师资历深,一位老师资历浅,但不会因为这样就有欺压的情况,大家都相互尊重,相互团结,共同承担班级工作,不分你我。其实两个人一天当中有很多照面的机会,在一起的时间也很长,所以

  • 让孩子享受艺术拥有自信

    引用痴呆儿变成天才的世界著名神童卡尔维特的话即使是智商再平凡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优秀的人才!在音乐活动中,如何让特殊孩子感受到尊重信任,如何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尊重信任,体现赏识教育的内涵。 任教大班时,我班有一名特殊的孩子她叫顾欣雨,无论谁从看到她的第一眼就会感觉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有点傻傻的。后来我才知道孩子不是天生就这样,是由于她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她的母亲误用了药,所以孩子出生后出现了智力问题。与孩子接触的一年多时间里,让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孩子的转变,其实她也有闪光点。 记得在我执教大班

  • 让孩子学会分享(中班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特别是独生子女中的幼儿因为长辈的溺爱,往往会有任性、偏执的性格,自私心理严重。而在我们中班的幼儿全部是独生子。 幼儿入学已经两个月了,经常会发现幼儿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有一次在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正各自玩着游戏,这时明明和康康为了一辆小火车争抢起来,明明大声叫着:小火车是我的。康康也大声地喊:是我先玩的火车。还打了明明一下,我看见了,急忙把他们俩拉开:平常你们

  • 如何提高教学活动的成功率

    一次教学活动的成功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师是否能准确把握教材的广度、深度?是否能透彻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否能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等等。而在诸多的因素中,了解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基

  • 教育要从幼儿自身出发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俗话说三岁看老,充分体现出了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于人的一生的关键性,因此,幼儿教育不能忽视,更不能粗糙教育。 何谓粗糙教育?就是不以幼儿为本,从成年人自身的规范许可对幼儿实施的教育。举例来说,当幼儿开始随意撕扯家庭中的书籍时,有些家长会顿时变得暴跳如雷,并且对幼儿的粗声粗语的责斥中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这是一种不成熟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粗暴简单的教育理念。因此,学会爱护幼儿,从幼儿自身出发进行教育显得弥足珍贵。 幼儿,在心理学中赋予了特殊的定义。心理学家将幼儿比

  • 因为儿童诗,感悟美与情感的重要性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灵性来自于日常周围的生活、事物,诗的世界多么神奇,它把许多平凡的事物,表现得那么活泼、那么鲜明、那么动人。丘科夫斯基说: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的手段。诗歌能帮助儿童感知周围世界,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形成。写诗的背后是阅读、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化积淀,这完全等同于其它形式的语言教学;同时朗诵诗、仿编诗还是培养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极佳途径,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

  • 教学活动中观察和练习的重要性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幼儿的能力、让幼儿掌握各种本领。可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有的时候,幼儿并没有很好掌握方法、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这时候,教师就会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是否有问题、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师的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等。但是却忽视了观察和练习的重要性。 其实,幼儿要很好地学会一种本领,需要进行仔细观察和反复多次的练习,单单靠一次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例如:教师要让幼儿掌握涂色的方法,在进行集体的教学活动之后,全班幼儿不可能全部熟练掌握。有的幼儿可能只是看清了老师的方法,但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