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关于科学活动中“支架教学”实施策略的探讨

关于科学活动中“支架教学”实施策略的探讨

更新时间:2014-07-21 06:43:53

《关于科学活动中“支架教学”实施策略的探讨》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大唐镇中心幼儿园 赵 丹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以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态度,使我们认识到科学活动不应该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学,也不应该只是加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学,新《纲要》明确指出了科学活动的目标:保持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幼儿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意义;关爱环境,珍爱生命。那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靠已往教师传授为主,幼儿倾听为辅的传统常识教学模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据研究,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获得具有明显的经验性,幼儿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及其关系,无法进行科学逻辑推理,更无法获得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在亲身体验活动中,在获取大量的特例、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的理解和内化。新兴的“支架教学”为科学活动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实施策略。支架教学(the scaffolded in struction),强调在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探险索欲望,教师提供给儿童的探索材料,引导幼儿探险索方向,以促使儿童成长为独立的学习者,并获得相关的认知技能、概念框架,从而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撤走之后,不仅能独立完成相似的学习任务,而且能完成难度更大一些的新任务。

我们尝试在幼儿科学活动运用“支架教学”,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个科学知识的概念框架,让幼儿借助他来独立探索并解决科学问题,形成新的科学概念,从而优化科学活动教学形式,强化科学活动效果,巩固幼儿的主体地位。

策略的实施:(以下以一个活动为实例)

一、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简而言之,就是将科学活动的内容目标化,设计出活动的实施方案,将复杂的学习任务逐层分解,以便于把幼儿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我们设计活动“沉与浮”,通过“魔术袋”的形式,让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来识别各种材料(木块、铁皮、瓶子、积木、橡皮泥、硬币、钢珠、软木 、塑料玩具等)的特性 探索这些材料在水中的变化,形成概念(沉、浮) 得出结论“水有浮力” 水的浮力跟物体的轻重有关 水的浮力还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景,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幼

儿科学活动中的良好情景进入,能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为探索活动作好情绪准备。

例:(老师导入:“今天老师准备的东西都放在魔术袋里,请你们来摸一摸,猜一猜。”)让孩子们上来摸一摸,然后猜猜是什么,再一一出示。一时间孩子们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为下一探索阶段作心理铺垫。(幼儿:“我摸到玩具”、“我猜对了是瓶子”、“这是橡皮泥” ……)

三、提供探索支架,引导幼儿独立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不仅要求幼儿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幼儿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教师应启发引导,让幼儿去实践探索,感知现象的发生。

但由于幼儿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有限,还不能独立完成探索任务,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幼儿自己去分析操作。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幼儿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例:1、(师:你们面前有一大盆的水,这些东西放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呢?请你作好记录。)幼儿开始第一次探索,教师可在一旁观察和个别指点,(幼儿:积木上来了、钢珠下去了、海棉上来了、橡皮泥掉下去了),及时地给予引导(师:积木浮上来了,橡皮泥沉下去了),提升幼儿获得性经验——沉、浮。第一次探索丰富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形成概念框架——水有浮力。 四、设计研讨支架,开展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可共享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仅能体验独立探索的成功,共同分享集体思维的成果,还能有效巩固科学知识经验。

例:(师:“那么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起来,有些东西会沉下去呢?”)简单的引入,引发幼儿再一次的思考和讨论,(幼儿:“因为海棉轻,橡皮泥重”——原来沉下去的东西重,浮起来的东西轻。“不是,因为铁皮大,积木小”,——原来大的东西会沉,小的东西会浮。“可是钢珠这么小还是沉下去了呀” ……),此时教师可暂时撤离,作一回认真的倾听者,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参与交流,能允许幼儿出错,接纳他们的不同意见和不同学习探究方式。

五、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对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对集体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对是否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更是活动的延伸。要重视参与积极性的评价,重视探索活动中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评价,让幼儿获得自信、满足感和成功感。

例:在“沉与浮”中的评价,(师:金昂均今天玩的方法特别多,刚才他还有了重大发现呢,让他给我们来演示一下吧。)——幼儿演示让浮着的瓶子沉下去。于是就很快带动了其他幼儿纷纷尝试,从而将活动继续延伸,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或方法。

支架教学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有利于发展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地位的巩固。当然,支架教学的实施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便准确的把握为幼儿提供和撤离支架的时机;教师要具有高超的课堂应变能力,随时应对幼儿的各种提问,将设计问题始终稍稍超前于幼儿的水平边界,教师要具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幼儿错误的想象、错误的做法和错误的表达,为幼儿搭建一个平实的心理支架。
相关阅读
推荐
  • 如何将围棋活动与课程有效整合——围棋活动《征吃》教后有感

    说实在的,在最近几年的围棋教学中,我这是第五次进行围棋公开教学了,可以说,每一次的教学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锻炼和提高。如何将复杂而枯燥的围棋教学转化为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把孩子带到快乐的、多姿多彩的、趣味无穷的围棋世界里,而且要将它与课程很好的得到整合,这确实需要老师要花一番功夫,动一番脑筋去研究,去深思的。下面将我在本次围棋教学中如何将围棋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围棋活动与语言的整合。 1.运用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围棋知识。 听故事、讲故事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我采用故事教

  • 让科学与生活更加贴近

    内容提要:针对纲要提出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并结合我近两年实践活动的感触,从科学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作用三方面阐述了科学活动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反思我们以往的科学活动,有许多时候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而经常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在传递知识、教授技能,至于到底幼儿学习这些 知识 有什么用处?他们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运用到这些知识?等问题却极少思考,以至经常会发现幼儿的认知与言行脱节,如看见红灯亮着仍冲

  • 上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课

    山西省临汾市幼儿园 李婷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有目地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的教学是幼儿 教育 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实施幼儿园保教目标的重要手段。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新世纪的人才素质必然有新的标准,受教育者不但要有健壮得体魄、良好的行为品德、社会生存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习惯和智能,而且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让幼儿学习粗浅的科学知识,培养初步活动能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动机。一堂课教师准备的再好,如果不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

  • 幼儿园如何搞好科学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而归根结底又都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于是各国纷纷推出以培养科技英才为目标的科学教育计划。现在有很多国家又认识到:仅靠少数科技人才是不行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就必须实施面向大众的科学教育,于是便提出了以促进全民科技素质的提高为宗旨的科学教育计划。我国提出了希望工程和科教兴国战略,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既然国家如此重视科学教育,那么幼儿园如何搞好科学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教育的经验,谈谈自己

  • 学习《幼儿科学探究的基本阶段与教师的指导策略》

    根据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求,在探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一系列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阶段一: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教师首先要选择适合于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必须能反映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具有方法论意义,同时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二是创设既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即预成转化途径。 阶段二:推测与讨论孩子们

  • 记自然角种植活动:成长需要耐心

    十一长假过后,我们班级的窗台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为每位孩子十一放假期间在家里和爸爸妈妈都种了一盆种子整齐地排列在了窗台上,显然成了自然角的一部分。午餐过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都来看望自己的小种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小伙伴自己种的是什么。有的小种子已经发起了小芽芽,小主人会很自豪地拿着自己的盒子向同伴炫耀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劳动成果,看来,种植对于孩子的那种成功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情景一:成长需要耐心 有一部分孩子在家中种植的时候,家长告诉了孩子植物的名称,可是还有一部分孩子却不知道自己种的种子是什么。

  • 科学探索活动:走进种植园,亲近自然

    还记得小的时候我们跟小伙伴们去采马兰头,既有趣味又能烹饪成道道美味,去游玩时,到茶场看工人采摘茶叶,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到小池塘里抓活蹦乱跳的小鱼、龙虾,逮威武霸道的大螃蟹,晚上,在漫天的星光中,各种昆虫演奏的交响乐中,美美地品尝着自己捉来的美味,如今也只是美好的记忆了,现在一座座建筑物拔地而起,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自然环境提供了天然、有趣、丰富、生动、开放的场所,而我园的种植园是与幼儿进行科学对话的好手段。 为让孩子了解播种、栽培、收

  • 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构成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刘占兰老师将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概括为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会用这些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根据这一价值取向,作者提出将情感态度这一目标放在三个目标构成的首要位置,也就是说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最关键的目标。从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知识来说,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更为重要。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点,并且要理清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目标。 1.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热情。幼儿天生具有与科学家一样强烈的好奇心,孩子们总是

  • “科学教学活动中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课程中,科学教育一直是我们教师较为专门且困难的领域之一,学者呼吁科学必须从小做起。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功名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教育的启蒙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有效性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生命,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性和低效性问题。而科学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 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