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萌发小班幼儿的科学探索意识

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萌发小班幼儿的科学探索意识

更新时间:2014-11-26 07:59:09

《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萌发小班幼儿的科学探索意识》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3岁儿童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成人眼中平常不过的现象,对于孩子而言,是多么的神奇和不可思议!看到生活中新奇好玩的事物会主动接近,专注地看看、动动,探索其中的奥秘。而这些现象的背后又蕴含着大量、丰富的科学知识。但这一时期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并且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引导者,如何调动幼儿的探索情绪呢?结合小班孩子好奇、好动、好问,好模仿的特点,尝试创设丰富的情境,引起幼儿的求知欲,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操作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幼儿发现问题,积累科学经验。使幼儿在科学领域中的探索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创设童话性情境,制造悬念,引起兴趣。

“好奇”是小班幼儿的天性,也是引起他们科学探索的潜在动力。同时,这时期的幼儿富于幻想,喜欢看动画片,钟情于童话、科幻故事。会常常缠着父母、老师在空闲时间讲。孩子沉浸在充满想象的世界里,融入故事中的人物和环境,感受童话的魅力和乐趣。何不尝试将童话故事和科学活动有机的相结合,创设童话性的情境,诱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呢?

如:小班科学活动“玩色”中,引入童话故事《有趣的果子》设疑:

森林里有一棵美丽的树,树上长了许多许多的果子。有红红的果子、黄黄的果子……。这时,天空中飞来了白鸽子一家。看见这棵美丽的树,小白鸽高兴地说:“瞧,树上有好多果子啊。我们飞了这么久,又累又渴,下去摘果子吃,休息一会儿吧。”小白鸽来到树上摘了一颗红红的果子,吃下,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咕咚”,小白鸽全身的羽毛变成了红色,小白鸽变成了红鸽子!白鸽妈妈摘了一颗黄黄的果子“咕咚”……。

可是,小白鸽还是觉得很渴。于是,它又摘了一颗黄黄的果子,“咕咚” ……,

猜猜小白鸽身上的羽毛变成什么颜色了?

孩子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感受果子“变色” 的奇妙之处,对故事的结果“吃了红色和黄色的果子,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孩子们好奇心达到顶点的时候,提出悬念问题,立刻有效地调动起幼儿的“求知欲”。又如:感受水油分离的科学探索活动中,结合童话故事,创设情境:小猪家的屋顶漏水了,小白兔说:“不怕,我这里有油漆,把它涂在屋顶上,水就进不来了?” 展示“油漆” 并提问:“刷了这种油漆,屋顶还会漏水吗”?孩子们将信将疑。所有的关注目光都停留在这瓶“油漆”上,孩子科学探索的积极性迅速升温。跃跃一试 “刷屋顶”(提供油性润手霜涂于薄纸板上),鼓励并验证(屋顶还漏水吗?取适量水滴落在“屋顶”上,发现水会沿着屋顶慢慢滑落)。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玩的不亦乐乎。创设童话性的故事情境,诱发孩子科学探索的愿望,帮助孩子进入最佳的科学探索状态,在揭开奥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二、创设行动性情境,动手操作,感受乐趣。

《纲要》中指出:小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的行动。往往会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不会思考好以后再做。所以,幼儿的认识离不开具体的操作,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亲自动动、摆摆、弄弄。在与教师提供的材料活动互动中,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所以,行动性环境的创设要多运用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幼儿强烈兴趣的材料来调动起幼儿参与的意识。如:www.smtxjs.com结合孩子爱车、玩车、开车的兴趣点,创设行动性情境:同一起点,同一终点,不同线路的赛车跑道。(例:直线、曲线路程不同的“平路”;“坑坑洼洼”的山坡,沙地,草地,用布制作的“棉地”……)。孩子在逼真的情境中,无需老师的过多介绍和讲解,按耐不住,“开动”车子,自由驰骋,乐此不彼。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速度与不同路程、不同材质的关系。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科学探索活动离不开他们具体的动手操作。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幼儿将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具体操作中有所提高。创设能吸引孩子科学探索的外部环境,让幼儿的科学操作活动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时刻围绕主题要求进行活动。所以,要为幼儿创设出一个感兴趣并愿为之付诸于行动的情境,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三、创设发现性情境,同中显异,提出问题。

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不仅是了解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发现问题引起思考的过程。若只进行单纯不加思考的科学探索操作,那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上。所以,孩子要尝试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好问意识,深化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如:相同两种颜色进行调色,因各自取量不同,效果不一。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个体的操作活动都是以“自我” 为中心的,不善于进行对比性的多个事物的观察,孩子们很少会关注到其它孩子的操作,沉浸在自己的调调弄弄中。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对此的忽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问题的发现都是以细心地观察为前提展开的。将所有效果摆放在一起呈现,让孩子观察,创设出便于“发现”的情境。孩子们在这样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感知到相同的两种颜色会显示出许多不同的颜色,即同中显异。“为什么呢”?问题的提出,给幼儿留下一个期待继续探索的欲望,引导幼儿进一步的科学探索活动,科学探索活动逐步内化。

四、创设模仿性情境,扩宽思维,积累经验。

小班幼儿的移情能力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开始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情感,看见生病的同伴、会表示同情。在教师的启发下,会作出安慰、关心、帮助等关切他人的行为。而这一时期的他们爱模仿的特点也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环境,在角色模仿的情境中,扩宽思维,积累生活经验和常识。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模仿妈妈的角色来剥豆(例:提供花生、蚕豆、扁豆、豌豆……)。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花生的壳硬硬的,花生宝宝的衣服太薄了”;“一碰就下来了”,“蚕豆衣服厚厚的,有点硬,它的衣服好难脱下来”,“扁豆的房子像个月亮”,“豌豆的家里有好多宝宝” ……。孩子们在模仿妈妈剥豆的角色中,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豆科植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每位幼儿都是社会独立的个体,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常会喜欢扮演父母或自己熟知的角色来进行活动。结合小班幼儿这一时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幼儿通过担任角色,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扩宽思维,迁移经验,获得知识,累积生活经验。

小班幼儿科学探索的情境创设,为小班幼儿营造一种共同学习和探索的氛围。创设出与科学活动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让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感受科学无处不在。创设出与科学活动精神相一致的情境,让孩子以一种良好的探索精神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在丰富的情境中自由翱翔吧!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班幼儿观察活动:有趣的“溶解”

    科学课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糖怎么不见了》的活动目标就是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所发生的变化,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从而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此次活动属于现象观察类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溶解现象既无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观察的。 因此活动一开始,我利用品尝的形式,先让小朋友每人尝了一下糖水的味道,让他们猜猜喝的是什么?引起幼儿注意力。在活动中,让幼儿从尝水的味道到思考为什么这水变甜,利用了追问的形式让幼儿去思考。幼儿通过品尝观察发现水宝宝和糖

  • 科学需要天真的眼睛

    我授权月亮船教育资源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北京前教育网同意 科学需要天真的眼睛 “科学需要天真的眼睛”,初遇这句话,先是思考,对于这句话有着模糊的认识,为什么科学需要天真的眼睛?知道今天的领悟学习我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如果没有天真的眼睛怎么会发现“为什么”?没有天真的眼睛怎么会有一项又一项大的发明,没有天真的眼睛怎么会有科学的进步,没有天真的眼睛世界会变得索然无味、一片茫然,因此科学需要天真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培养一双双天真的眼睛。 幼儿园的创始人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说

  • 大班科学教育:昆虫世界去探秘

    围绕本周的主题《有趣的昆虫》,我带孩子们走近大自然去寻找昆虫,聆听昆虫的声音,体验昆虫的生活,让幼儿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增长知识,萌发初步的科学意识,养成探索精神。如:我请幼儿说说:蚂蚁是住在哪里的?幼儿回答有:是住在树洞的、是住在墙壁与地面交接的石头缝处、是住在树叶堆里的、是住在草里的、住在泥洞里的说说看到过的蚂蚁是怎样的?幼儿说:有大的、有小的,有黑色的,也有咖啡色的、还有红色的那为什么会有大蚂蚁和小蚂蚁?是蚂蚁妈妈和蚂蚁宝宝,蚂蚁妈妈和它的许多孩子;大蚂蚁是大兵,小蚂蚁是小兵;大蚂蚁是皇后,是公主,女

  • 做实课前准备、做好课后反思

    指南》在保教常规管理中对课前熟悉所教内容提出了非常细化的要求:儿歌能熟练背诵,故事能脱稿讲述,歌曲能熟练弹唱,科学实验事先做过,避免组织无准备的活动。其实这也正是每个教师最起码做到的,然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否能不折不扣的做到呢? 第一次试教,对于准备的那些材料,孩子们可能会出现的探究情况,我几乎一一预设并去尝试了一下,有姐妹甚至打趣:就是不喜欢科学活动,真累啊!是啊,面对那么多的材料,我疑惑过,材料的呈现方式同样也会影响到现在的探究,从人手一份材料到小组一份的调整,在量的减少中我更多的还是希望

  • 幼儿科技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教师在选择幼儿科技活动内容时,首先必然要考虑到幼儿科技活动区别与其他年龄段科技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仔细阅读了《幼儿园科技活动方案设计指南》这本书中的《幼儿科技活动的基本特征》这节内容。 首先,以幼儿的经验为中心。经验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主动行动的结果。幼儿科技活动的设计必须紧密地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要考察幼儿原有的经验基础,由此出发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要求,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接受。不能因为幼儿年龄小就认为幼儿的经验缺少价值,不论幼儿的经验是什么,只要是幼儿自己

  • 科学教学活动的点滴思考

    本次聆听了袁主任的报告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让我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活动的核心范畴、有效开展高质量的科学教学活动的方法、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作用等等,从而来审视自己开展科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并联系实际设想相关的策略。 一、材料如何更有效地开发? 本活动吹泡泡来源于主题《我和空气做游戏》。泡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洗衣服时有泡泡、洗碗时有泡泡,孩子们对此都非常感兴趣。《纲要》中也强调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应从身边选择材料。是啊,孩子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都是俯拾即是的自然物,但这些往往不一定

  • 播撒科学种子 向科学前进

    湖北秭归九畹溪镇幼儿园 张琼英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开发幼儿的智力。2011年9月2729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宜昌市第四届幼儿园教师优质课竞赛听课活动,本次展示了十九节科学课,台上温和可亲的老师在孩子心田播撒着科学的种子,活泼可爱的孩子带领所有与会人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美妙的科学旅行。 本次科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遵循了关于科学活动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中的规律,同时闪现出许多亮点,给人们留下

  • 幼儿园科学活动四:材料、物体的特性

    1、玩干土: 孩子们也许都会有一些在潮湿地面或干地面上玩的经验,但是他们很少真正探索过干的泥土。当把一些干的泥土给孩子们探索后,能使他们真正了解干土的特性。 找一些容器,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找一块土地,挖一些泥土装在容器中,然后将这些容器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当这些泥土晒干后,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这些泥土。 提问:这些干泥土摸上去感觉怎么样?仔细观察这些干泥土后会发现什么?如果往这些干泥土里倒水会发生些什么样的事?原来装入容器的较湿的泥土晒干后变成什么样的形状? 在孩子们探索这些干泥土时,教师应当参与讨论,及时提供一

  • 科学叙事故事:有趣的镜子

    10月20日,在中班的活动场地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兴致勃勃地探索着有趣的光斑现象。孩子们不时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同伴,看,我照出的光斑是方形的。我的光斑是面包圈。我的象小兔。中间黑黑的象只小熊。老师不断地承认孩子们的新发现,夸奖他们会动脑。让孩子带着一定的任务去探究,经过猜想、实验、表达、交流、得出结论,自己要告诉别人,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东西,对哪些事情感到好奇,与别人进行交流和质疑,把自己的假设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的全新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是本次活动的观念所在。 镜子前奏: 小朋友在课间喝水的时候,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