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让孩子、老师动起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让孩子、老师动起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更新时间:2014-07-20 17:28:15

《让孩子、老师动起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我们的课题<<传统音乐教材的二度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只有让课题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从而形成我们幼儿园的特色。所以,将晨间户外活动、午间操做了相应的调整,特此说明,旨在让孩子、老师动起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晨间户外活动——

  大班:“三步舞曲”带着孩子、老师进入游戏场地;15分钟的大班律动背景音乐带着孩子、老师自主选择器械进行运动;在“采茶”的音乐提示下,孩子、老师整理器械、准备游戏;“猜拳游戏舞”、“套圈”、“数高楼”的传统音乐游戏让孩子、老师快乐地动起来;当“采茶”再次响起,孩子、老师整队进入做操场地;进行曲暗示着大家需精神抖擞;“织布”旨在整齐动作的前提下,变换队形;最后,在“我们的世界真美好”的音乐声中结束。

  中班:当第二次“采茶”响起,孩子、老师进入游戏场地(大班进入做操场地时);5分钟的中班律动背景音乐带着孩子、老师自主选择器械进行运动;在“摘果子” 的音乐提示下,孩子、老师整理器械、准备游戏;“拉大锯扯大锯”、“丢手绢” 的传统音乐游戏让孩子、老师快乐地动起来;当“摘果子”再次响起,孩子、老师整队进入做操场地;进行曲暗示着大家需精神抖擞;“新疆舞” 旨在让孩子跟着音乐合拍地做动作;最后,结束广播操。
  小班:“小跑步”预告着孩子、老师进入游戏场地;“我是小兵”、“拉个圆圈走走走”、“袋鼠”的传统音乐游戏让孩子、老师快乐地动起来;“进行曲” 暗示着大家需精神抖擞;“拍手点头” 旨在让孩子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点头、扭跨、屈膝、踮脚等;最后,在“小动物模仿操”音乐声中结束。(注:由于不影响大班进行集体活动,小班的自主性游戏在模仿操结束后进行。)

  午间舞蹈串烧(替代午间操)——

  第一次“紫竹调”的响起,大班进入做操场地,舞蹈“葡萄丰收”(娃哈哈的音乐)、“调皮的小绅士”(口哨与小狗);

  第二次“紫竹调”的响起,大班回教室,中班进入做操场地,舞蹈“朋友舞”(小看戏)、“团结舞”(编花篮);

第三次“紫竹调”的响起,中班回教室,小班进入游戏场地,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最后,在“紫竹调”的音乐声中回活动室
相关阅读
推荐
  • 享受音乐活动的魅力

    今天,我在我们幼儿园音乐教研组的组织下观看了由上海优秀教师黄颖岚执教的活动视频。在介绍黄颖岚老师的时候,她温文尔雅的静态很吸引我,在观看后,我觉得她的理论支撑、教学构思等,不仅从教态、教学形式、语言组织、环节过渡和师生互动都给孩子一种轻松和谐、自由宽松的氛围。特别是教学选材、教学构思、教学策略的整合很值得借鉴。 一、歌曲样式丰富,充满新意。 形式的多样性是牵连整个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因此活动中,黄颖岚教师积极尝试把幼儿已学的歌曲和民族歌曲多样式的唱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感知体验表现,逐步拓展幼

  • 让音符流淌于心间

    孙瑞雪老师曾在《捕捉幼儿敏感期》一书中曾提到:儿童对于音乐有着天然的知觉,最早的儿童都喜欢节奏,到了三四岁,儿童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开始感兴趣,五六岁开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的用动作表达旋律中较为复杂的音乐,因此,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音乐的敏感期,我们应该抓住教育时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其获得音乐方面最好的发展,可是我们究竟该怎样引导?通过本次一课三研活动颇有体会。 首先,由于孩子们对音乐的天然喜爱,再加上打击乐敲敲打打的特殊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孩子们对于打击乐活动的喜爱程度达到了最高点。

  • 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的形式,音乐通过旋律、声音和节奏来表达出某种情感。幼儿在欣赏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感想和体会。老师可以从幼儿的动作、表情中看出幼儿的感受,看到幼儿对某些音乐的喜爱程度,看到幼儿在听音乐过程中的心情。 但是,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在没有进行专门的音乐熏陶的时候,幼儿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是非常肤浅的,停留在倾听的表面。因此,要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一定要开展一些集体音乐活动,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一、让幼儿尽情听音乐表演。 动作是一种非常

  • 拍子节奏教学如何入手(中班)

    中班的音乐教学中,涉及到了三拍子的学习。虽然讲起来很容易,就是数1、2、3,1、2、3,但是真正要让孩子们掌握三拍子,我发现还是有难度。尤其是他们原先对二拍子的节奏掌握也不是很好的情况下。 我让孩子们打拍子,他们会跟着老师机械地拍着手。但是运用到音乐中,他们就又不会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觉得还是他们对节奏的意义不理解。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从语言节奏着手开始来练习,目的也是让他们理解节拍额意义。我让小朋友说三个字的一句话。有人就说:奥特曼,于是我让给他们重复说奥特曼,而且保持每个字的长度相同,一边

  • 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快乐——小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吆》案例分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我最大的体会是:音乐课的形式真的可以多种多样,我们只要用心观察有想象力、有表现力、有创造力的孩子,他们就能得到很好的音乐表现。正如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法要符合幼儿的学法,孩子们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 音乐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以适合幼儿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让幼儿富有个性表现的活动,在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吆》中,《纲要》精神始终贯穿,层层深入,使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一、 快乐的课堂 《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是培养幼

  •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性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出合作的概念,原因是我在这次进行的音乐活动《两只老鼠》中,原本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合唱训练发展孩子的合作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实现孩子之间的合作,我在合唱活动中进行了尝试。 我们知道音乐活动《两只老鼠》是一个两声部的歌唱活动,幼儿要唱好这首歌曲,表现出美妙动听的歌唱效果来,他们必须配合好,那么就势

  • 幼儿园音乐常态化教学中的常规培养

    随着《指南》颁布与贯彻落实,我们更注重的是常态化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期正是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在此时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将影响到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一生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在幼儿一日教学活动中,都非常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运用音乐艺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就是把音乐教育的美感艺术和的常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把音乐艺术渗透在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 ●运用优美的音乐旋律,使常规教育艺术化 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可把感觉艺术与常规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

  • 如何在音乐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长葛市实验幼儿园 赵松茹 幼儿的未来,将面临的是更具挑战、更具合作的竞争社会。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合作不管是在个人的成长还是在社会的发展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学会合作是幼儿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事情做成增进友谊。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我们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

  • 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创编指导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㈠基于对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认识。音乐是人类的一种能力和智慧,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反映。因此,作为美育范畴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然而趣味性十足的音乐游戏也能够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所有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使幼儿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因此音乐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㈡基于对音乐创编游戏研究价值的思考。音乐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