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幼教 > 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育涵意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育涵意

更新时间:2014-07-21 10:18:29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育涵意》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以智愚来品鉴人类能力的观念自古有之,采用科学方法评定智力高低的历史,迄今也有一百多年,1905年比奈(Alfred Binet)与西蒙(Theodore Simon)受法国政府之委托而编制出的比西量表(Binet-Simon Scale),是为世界上的第一个智力测验,其目的在预测可能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随后,智力测验被世界各国广泛地使用,智商(IQ)也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度量人们智能高下之重要标准。虽然,这种传统的智力测验满足了人们行事上的便利(例如,国人常用以作为能力分班,以及资优班与预官考试之选才标准),但也由于理论与测量方法的偏失而潜在地制造出更严重的问题--传统的智力测验通常仅将智力的范围局限在语文与逻辑方面,并假定个体特质能被单一的、标准的、可量化的数据所描述,如此的「IQ式思维」(IQ-style thinking)(Gardner,1993a,页69)不仅使得人们近乎被「洗脑」(brain-washed)(Gardner,1993a,页14)地忽略智能的多元发展,造成许多具有其它方面之天赋与才能的学生受到了贬抑与忽视,同时也合理化了制式(uniform)的教育方式,采用单一的课程、教法,以及「标准化」测验来对待所有学生,而轻忽了个别差异的重要性。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的「心智架构」(Frams of mind)一书,打破传统智力的偏颇论调,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为人类的心灵教化开启了尘封已久的窗,拓展了更宽广的发展方向,也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意涵。本文以下分别探讨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要点及其在教育上的涵意。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如上所述,传统智力观认为智能只是一种单一的逻辑推理或语文能力(换言之,除了逻辑与语文能力之外,其它的能力都是没有价值的),如此的智力观点虽然可以准确地说明学生在学成绩的高低,但却难以解释大部份学生毕业后的专业成就与杰出表现。Gardner亦质疑此种智力观点的适当性,认为智力必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而非透过「将一个人放在一种非自然的学习环境中,让他做从未做过,而且将来可能不会再做的事情」(李平,1997,页8)的方式来决定,基于这样的理念,以及相关研究(包括对脑伤患者、专家、奇才的研究,以及讯息处理机制、心理计量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物学等)的综合结果,Gardner重新定义智力的概念,他认为智力应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fashion)生产的能力」(Gardner,1993b,页15)。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人类智能至少有八种,兹摘述如下(Gardner,1993b;1999):

   1、语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乃指口语及书写文字的运用能力,它包括了对语言文字之意义(语意能力)、规则(语法能力),以及声音、节奏、音调、诗韵(音韵学能力)、不同功能(语言的实用能力)的敏感性。

   2、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乃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允许人们能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了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

   3、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 telligence):乃指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它涉及了对抽象关系的使用与了解,其核心成份包括了觉察逻辑或数字之样式(pattern)的能力,以及进行广泛的推理,或巧妙地处理抽象分析的能力。

   4、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nece):乃指对视觉性或空间性的讯息之知觉能力,以及把所知觉到的加以表现出来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精确知觉物体或形状的能力,对知觉到的物体或形状进行操作或在心中进行空间旋转的能力,在脑中形成心像以及转换心像的能力,对图像艺术所感受的视觉与空间之张力、平衡与组成等关系的敏感性。

   5、肢体-运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乃指运用身体来表达想法与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巧妙地处理(包括粗略与精致的身体动作)物体的能力,巧妙地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运作或表达的能力,以及自身感受的、触觉的和由触觉引起的能力。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乃指辨识与了解他人的感觉、信念与意向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注意并区辨他人的心情、性情、动机与意向,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7、内省智能(intarpersonal intelligence):乃指能对自我进行省察、区辨自我的感觉,并产生适当行动的能力,此种智能也扮演着「智能中枢的角色」(central intelligences agency)(Kornhaber & Gardner,1991),使得个体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了解如何有效发挥这些能力。其核心成份为发展可靠的自我运作模式,以了解自已之欲求、目标、焦虑与优缺点,并藉以引导自己的行为之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乃指对周遭环境的动物、植物、人工制品,及其它事物进行有效辨识及分类的能力。详而言之,自然观察智能不只包括了对动植物的辨识能力,也包括了从引擎声辨识汽车,在科学实验室中辨识新奇样式,以及艺术风格与生活模式的察觉等能力(Gardner,1999,页116)。

  

   二、多元智能论的理论要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涵已如上述,进一步分析该理论显示它具有多项要点,兹归纳并以智能本身的性质及人类知慧的发展等两个层面分述之。

   (一)就智能本身的性质而言

   1、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不同于其它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然而它们却非独立运作的,而是同时并存、相互补充、统合运作的(Gardner,1993a)。例如,一位优秀的舞蹈家必须同时具备(1)良好的音乐智能,以了解音乐的节奏与变化,(2)良好的肢体-运作智能,以能够灵活而协调地完成身体的动作,(3)良好的人际智能,以能透过身体动作来鼓舞或感动观众

 

2、上述八种智能可加以归类成三类:一类是与对象有关的(object-related),包括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些能力被个体所处环境的对象所控制与塑造;一类是免于对象的(object-free),包括语文智能与音乐智能,它们不受到物理世界的塑造,而是依据语言与音乐系统而决定的;另一类是与人有关的(person-related),包括人际与内省智能。

   3、每一种智能都包含着数种次类智能(sub-intelligences),例如音乐智能包含了演奏、歌唱、写谱、指挥、批评与鉴赏等次类智能,所以一个人可能歌唱得不好却很会作曲,不会演奏却善于批评与鉴赏。

   4、Gardner指出,多元智能论所包含的八种智能模式是暂时性的,除上述八项智能之外,仍可能有其它智能存在。事实上,原先Gardner只指出了七项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则是后来才被检视出来的,而Gardner也认为「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具有足够的资格堪称为1/2智能(Gardne,1999)。

   (二)就人类的智能发展而言

   1、每一个正常人至少都具有上述的八种智能,但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也会以不同的方法来统合或揉和(blend)这七种智能。

   2、每种智能有其独特的发展顺序,而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中开始生长与成熟。例如,音乐智能是最早被发展的智能。

   3、这些智能非固定与静态的实体,它们能被强化与扩大。而文化则是影响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文化或社会对不同型式的智能有不同的评价,使得个体在各种智能的发展上有不同的动机,也使得某一社会的人群在某些智能上会有高度的发展。

   4、人类在所有智能中都有创造的可能,然而大部份的人都只能对某些特定领域进行创造,换言之,大部份的人都只能在一、二种智能上表现出优越的能力。例如,爱因斯坦是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才,然而他在音乐、肢体运作与人际方面却未有同样的表现。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涵意

   如前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使我们破除了「IQ式思维」,跳脱传统心理学所框架出的界限,使我们能深入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为教育理论与实务提供重要的启思与方向。兹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涵意如下:

   (一)教育工作应致力于八种智能的整体发展:传统教育独断地将焦点放在语文与逻辑─数学能力的培养上,并且只重视与这两种能力有关的学科,致使学生在其它领域的智能难以获得充份发展。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则指出人们至少具有八种智能,每种智能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而且是彼此互补、统整运作的,仅具有语文与逻辑─数学智能并不足因应未来生活与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因此教育工作应致力于八种智能的整体发展(Haggerty,1995)。

   (二)教育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必须配合每位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智能之组型: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智组型,并且会以不同的方法来学习、表征与回忆知识,因此不应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有效的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Haggerty,1995)。

   (三)教育应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自己认知风格的意识,并给予机会去管理自己的学习,并鼓励学生负责任地计画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帮助学生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换言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而非只是背动接受学习方案(Haggerty,1995)。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设计至少应包括三种不同型式的课程:1、智能本身作为教学的主题:亦以教学的目的是在开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这是「为多元智能而教」(teaching For multiple intelligences)。2、智能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每一种智能都可以用来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例如使用身体动作来学习英文字汇,使用音乐来教导数学的概念等,这是「藉用多元智能来教」(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s)。3、后设智能(Meta-intelligences):亦即目的在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多元智能,包括如何评估、如何强化,以及如何主动地使用多元智能于学习与生活之中,这是「关于多元智能的教学」(teaching About multiple intelligences)(Lazear,1991)

综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乃包含了整体化、个别化、自主化与多元化的教育意涵。基于这些意涵,如何营造一个适切的课堂环境,以实际落实于教室之中,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关阅读
推荐
  • 蒙台梭利教室一览

    蒙台梭利教室实在是个儿童世界,不论男孩、女孩,它完全配合两岁半到六岁大孩子的大

  • 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认识失实、自我体验失衡、自我调节失控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最主要的问题。那么,如何促使儿童拥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呢? 1、鼓励儿童参与各种活动,多与同龄伙伴交往。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必须放弃自我中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关心理解他人的心情;他们必须学会自我控制、宽容忍让,重新认识、评价自己,调整自己的言行,否则,他们很难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儿童的自我意识正是借助于一次次的误会、争吵、和好、共享而得到不断改进的。 2、让儿童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无论儿童对或错、进步或退步,都可

  • 今日蒙特梭瑞教育(二)

    蒙特梭瑞哲学框架中所包含的是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间系统地相互联系着的有序的观点。这一哲学观不仅是蒙特梭瑞关于生命科学与生物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基础,而且也是蒙特梭瑞称之为自然的和文化的地志的教学方法的基

  • 五大项蒙特梭利教具

    我们针对教具的种类分别略作介绍。 蒙特梭利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蒙氏教具计有动作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八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依其目的将它们归纳为以下五项(以学前儿童所用到的教具为主): 日常生活教具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项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制: 1、依各个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 基于以上的特制,蒙氏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

  • 蒙氏数学简介

    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她为现代儿童教育奠定了基石,并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教育家不是强制的、干涉 儿童 自由行动的,而是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学习。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高深的数学思想融入简单有趣的教具中,孩子在兴致勃勃地玩教具时即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数学概念,形成了形象生动的直观思维,在不

  • 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1、班上同学的年龄横跨三年,不分年级 2、学习自动自发,儿童选择教具 3、 幼儿 可以长时间专心工作,很少被干扰或打断 4、在工作中能自我矫正错误,并向同伴学习,教师仅起启导作用 5、儿童可以靠自己去发现 6、儿童自定学习的进度 7、在老师设计的环境中,以儿童为中心,得以自由运用心智,无限发挥潜能 8、老师是观察者及引导者 9、儿童以若干时段有始有终地完成活动周期 10、只提供适时的帮助,极少干预 11、开放式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自由活动,不受阻挠和拘束 12、强调比较认知方面的学习 13、安静是基于自己的

  • 教学心得: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体会

    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究的精神,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精髓。 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教师要有正确的引导。在蒙氏教具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要有一个安静、和谐的环境,同时要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幼儿只有在专注的状态下,才可以真正投入地去探索、学习某个问题或技能。在班上我曾经观察过一位不到3岁半的幼儿,操作日常生活训练区域“倒的工作”(倒豆子)。在他刚刚开始操作时,双手拿起有豆的杯子向另一个空杯中倒豆时,双手还有些抖动,有时还将少量豆子撒到外面。但是,他在操作蒙氏教具的过程中,精神极其专注,以至他反复操作同一教具数遍。在

  • 我是小豆子

    目标: 1. 感知音乐“我是小豆子”的节奏,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豆豆出土的音乐形象。 2. 体验和同伴一起表演的乐趣。 环境与材料: 录音磁带、课件、已认识各类小豆子 观察与指导: 一、 引起兴趣 游戏:听一听 师:今天我带来一个小罐子,猜猜里面装了些什么呢? 二、 再现歌曲 我们还会唱小豆子的歌呢!(声音方面要求、演唱表情的要求) 三、 尝试表现 1. 小豆子是怎么长大的? 2. 幼儿欣赏课件,探索用肢体表现小豆了长大的形象。 3. 教师示范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 幼儿学习,尝试跟随音乐节奏表现

  • 蒙氏中班上学期第三周活动计划

    班 级:蒙氏红红班 本周工 作重点 1、 主题名称:《这就是我》 2、 主题目标:让幼儿了解自我,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和五官并知道它们的作用,并了 解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 蒙氏工作:生活区:走蒙氏线、两指捏小木桩、两指捏铃铛、舀珠子、系扣子、夹衣夹。 目标:让幼儿能通过锻炼两指捏的工作接触到生活领域的事情,并锻炼手、眼、脑的协调性。 生活常 规目标 1、 洗手时要把袖子卷起,排队洗手,不可以玩水。 2、 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撒饭粒。 3、 进入蒙氏教室自觉换鞋,并摆放在自己照片上。 4、 在进行工作时,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