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坐井观天》课文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课文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9-11-04 18:46:02

《《坐井观天》课文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 天、井沿”等7个词语。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 道理。
  教学重点
  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学习单、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一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遵循文本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识字学词、 理解内容、练习表达融入到趣味盎然的语境中。识字教学从认知的规律出发,通 过随文学习、比较辨别等方式让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掌握识字的方法;朗 读指导重在创设语境,从角色的体验出发,通过对人物的理解、对标点的解读读好 每一次对话,学习入情入境的朗读,在有梯度的朗读中读懂内容,悟出道理;写字 教学注重从字形的结构出发,发现写字的规律,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获得写字经验,能够举一反三。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 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 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产生学习兴趣,练写“井、观”
  1.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
  一位是青蛙(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另一位是小鸟(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小鸟在天上,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
  2.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指导书写“井”和“观”。
  (1) 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丨”的位置,就能把“井”字 写好。
  学生观察、练写,展评。
  (2) 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又”作偏旁时, 为了不影响“见”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 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3. 提问:“观天”就是“看天”的意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题目特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 和字形特点,正确使用生字。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标清自然段。
  2. 同桌互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互相学习。
  3.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井的简笔画,指名到黑板上贴出青蛙和小鸟 的位置。借助板书和插图,随文认读“井沿”。
  提问:井口的边叫“井沿”,碗口的边叫一“碗沿”,小河的边叫一“河沿”。(多媒体出示相关实物的图片)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
  三、理解内容,学习第一次对话
  1. 要求: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____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
  2.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学习“回答
  谈话:青蛙问,小鸟——“回答"(出示词卡“回答")。
  儿歌游戏:我来提问,谁来回答?你来提问,我来回答。教师随机问一个问题,指名同学 来回答。请一名同学提问,另一名同学回答。
  3. 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出示第一次对话。
  提问:像这样一问一答是一次对话。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三次)
  4. 引导学生感受“天之大”,出示句子:小鸟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 来找点儿水喝。'‘
  引导想象:小鸟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飞过了______,飞了一百多里,口 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我们跟小鸟一起飞过这么多地方,飞了一百多里,你有什么感受?
  5. 比较学习“渴"和“喝"。
  (1) 借助图片观察两个字的不同点,用编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分,如:口渴要喝水, 喝水要张嘴。
  (2) 指导书写“喝”和“渴”。
  ①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先自己 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预设:
  相同点: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
  不同点:“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 口”要写得高且小。
  ② 教师范写“喝”,边范写边说明笔画位置及书写要点:左边的“口”,要写得高且小,第 一笔竖要在左上格中间起笔,横中线收笔。右边的扁“日”,不要写得太大,第一笔在竖中线 偏左起笔。短撇要在扁“日”的第一笔竖下面起笔,横折钩的折要超过扁“日”才能写折画, “人”的末笔捺写成点,最后的竖折,在短撇的左下方起笔
  ③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随机用红笔评改学生写的字。
  ④ 学生迁移练写“渴”。描红一个,师生评改,再练写两个。
  设计意图:
  将识字与学文相结合,在故事的语境中降低识字难度,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交织着语言的熏染,刺激着心智的发展,同时辅助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思维,学习第二次对话
  1. 指名读第二次对话,提问: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情争论?
  2. 出示两幅图,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
  3. 引导学生读懂青蛙的观点。
  (1)谈话: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说飞了一百 多里,青蛙觉得小鸟是在吹牛、说谎,说的话不符合实际,这就是 “大话”。
  引导学生认读“大话”。提问:你还能给“话”字组个词吗?
  (2)引导朗读:
  青蛙对小鸟说的话表示怀疑,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觉得小鸟说的话很可笑,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觉得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天了,所以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启发:其实青蛙是想说一(指名回答)“天不过井口那么 大,不用飞那么远。”这真是一只( )的青蛙。
  预设:目光短浅的青蛙;可笑的青蛙;自以为是的青蛙。
  (3) 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观点。
  ① 谈话:小鸟不同意青蛙的观点,说他“弄错”了。(认读 “弄错”)你在生活中有过弄错的事儿吗?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不了解时,就会“弄错”。
  ② 引导学习“无边无际”。
  谈话:小鸟耐心地告诉青蛙——(指名读句子)“天无边无 际,大得很哪!”
  出示四组图片(森林、沙漠、大海、草原),学生练习说话。
  ( )说:(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③ 区分“哪”的读音,岀示句子:
  ? “你从哪儿来呀?"
  ?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受“哪”在句尾读轻声,但感情强烈。
  练习朗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解放军叔叔的身影。让我们一起说:谢谢您哪!解放军叔叔!
  ④ 同桌讨论并练习加上表情、动作表演对话。
  教师适时指导:
  读小青蛙的话时,抓住叹号和省略号,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读小鸟的话时,强调“大得很。读出劝告的语气。同时可用手 势做动作,对比强调“井口那么大”与“无边无际”,读出争论的焦点。
  4. 小结: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说句 子的语言运用,既帮 助学生理解了“无边 无际"的意思,又练 习了表达。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第三次对话。
  2. 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 的道理。
  3. 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道理
  1. 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的两位新朋友为了什么事情而争 论?(学生回答)他们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 的第三次对话。
  2. 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想到自己一抬头就能 看到天,就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笑了,说:“ ____________。”(指名读)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引导想象:现在想象自己就是这只小青蛙,一直坐在井里, 看着头顶的天空。咱们一起来做一做抬头的动作,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
  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大的语气。
  3. 出示句子:小鸟也笑了,说: “ ____________。”
  4. 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教师相机小结: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他不赞同小鸟 说的话,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小鸟的笑则是无奈的笑,他是在耐心、诚恳地劝告青蛙。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 提问: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
  想说些什么?
  2. 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2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对小鸟说: “ ____________。”
  2 小鸟回答说:“ ____________。”
  3. 指名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
  此环节延续文本的情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实际,尝试运用
  1. 提问: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① 青蛙之所以目光狭小,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看事物要全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② 看待事物时,不能只看到一面,就认为自己是对的,要多 看、多听、多思考。
  ③ 要学会走出去,开阔自己的眼界。
  ④ 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
  教师小结:是啊,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我们遇到事情时要多想、多看、多请教,才能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
  2. 创设情境,学生尝试运用。
  (1)引导:多读书的人才会知识广博,不读书的人只能____________。
  (2)提问: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如果有,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学习寓言故事的目标是学会运用。此环节创设生活情 境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四、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1. 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 指导“话”的书写要点: “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 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 学生自主练习“际”。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 I ”为垂露竖。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 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竖昭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 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 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并自主选用其中的词语写句子。
  教学设计二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二借助“学习单”的使用,创设学习活动,将学习任务具体化、视觉化,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 也让教师通过对学习单结果的分析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创编对话的设计,让学生在想象运用中理解寓意,拓展了思维。提供阅读资料进行比较阅读,丰富学生积累,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进入新课的学习
  1. 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学生欣赏。
  2.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3. 指导书写“井''和“观"。
  (1) 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 | ”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
  学生独立观察,自己练写。
  (2) 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你看“又”字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到“见” 字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 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青蛙、小鸟)
  5. 导入:这个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老师相信大家自己就能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但里面藏着的道理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今天我们就借助“学习单”这位老朋友,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藏着一个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1. 学生自由读课文5分钟,完成“学习单”第1题。
  把课文认真读了( )遍,全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 同桌合作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2题的“星级评价”。
  同桌互读评价:★字音正确;★没丢字添字;★句子读得比较流利。
  3. 学生拿岀词语卡片,自己练习认读,遇到不会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 同桌互测,完成“学习单”第3题。
  同桌合作,能读正确的词画“√”,暂时不能读正确的词画“O”。
  井沿 回答 喝水 口渴 大话 弄错 抬头 无边无际
  (1)要求:同桌如果有不会读的词语,请你想办法教会他,如果两个人都不会,就举手示意老师。
  (2)教师相机巡视,关注哪些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
  预设:
  “井沿”:请学生找一找插图中的“井沿",说一说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结合图画和生 活实际,认识“沿”。
  “喝”和“渴”:请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可 以通过比较记忆、编口诀记忆、看图记忆等方式加以区分。
  5. 开展游戏活动,巩固认字。
  (1) 字卡游戏。学生问学生答,如,一位学生问:“井沿”的 “沿”在哪里?学生举起字卡回答:“井沿”的“沿”在这里。
  (2) 踩地雷游戏。一位学生选择一个字卡给全班同学看 后,请另一位同学猜。猜的同学问:“地雷地雷是X吗?”如猜的 不对,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地雷地雷不是X。”则猜的同学继续 猜。如果猜对了,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地雷地雷就是X,轰!” 则该同学游戏结束,换下一人。
  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的方式了解学生识字的学情基础,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为准确的起始点。
  三、分角色朗读,读懂对话
  1. 默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4题。
  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很多,我能把青蛙说的话用" ___ "标出,把小鸟说的话用"﹏﹏﹏"标出。
  我发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 )次对话。
  2. 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谈话:像这样一问一答为一次对话。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3. 同桌分角色,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做到读 正确、读流利。
  4. 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一次对话。
  (1) 要求:请你边听边在插图中圈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练习表达:青蛙在( ),小鸟在( )。
  (2) 课件出示:"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谈话:小鸟的回答比较长,这句话中有三个逗号, 同学们在读时不要着急,遇到逗号就稍微停顿一下再接着读。
  (3) 引导想象:小鸟飞过了 ,飞过了 ,飞过了 ,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看得出,天——真大呀!
  4. 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二次对话。
  (1)引导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把书卷成筒,感受从筒中看天花板和直接看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⑶引读: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非常怀疑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指导朗读:当我们不相信、怀疑的时候,语调自然就会上扬。
  (4) 引导学生学习“无边无际
  ① 提问:“无边”和“无际”是近义词,请你猜一猜,“际”是什么意思?
  ② 提问:在你心中,除了天空,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5) 引导学生学习多音字“哪”。提问:你能发现这两句话中的“哪”有什么不同吗?
  2 “你从哪儿来呀?"
  2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6. 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三次对话。
  (1) 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教师启发读:哪些词突出了青蛙的自信,你能读出来吗?
  预设:天天、一……就……、不会。
  (2) 启发思考: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一样吗?
  预设: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而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
  (3) 同桌讨论: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也不同,说法也就不一样了。青蛙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他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才会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目光远大,看得更全面,才会说天无边无际。
  四、自主观察,练写“喝”和“渴”
  1. 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两个字“喝”和“渴”,提问: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
  2. 全班交流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不同点:“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口”要写得高且小。
  3.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4. 学生自主用这两个字组成词语,再写下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积累近义成语“井底之蛙”。
  3. 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分角色表演
  1. 组内练习。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一人读旁白。
  2. 指名表演。根据课文内容和青蛙、小鸟的身份,加入适当的表情、动作。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其实 没有表达疑问的语气,而是青蛙很肯定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要读出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句话是小鸟的解释,要读出小鸟认真、诚恳的 语气。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适当重读“天天、一…… 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的自信。
  “朋友,你是弄错了。”重读“是”,读出小鸟着急、无奈的语气。
  3. 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1) 学生讨论,汇报。
  预设:
  ① 这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因为生活在井中,被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对“天”的认识 不够全面,却从不真正跳出来看一看。
  ② 这是一只自大的青蛙,一点都听不进小鸟说的话。
  ③ 我们不能像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丰富自己的见识。
  (2) 教师小结: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同时要谦虚,向别人学习。
  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
  1. 提问: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对小鸟说:“____________。”小鸟回答说:“____________。”
  预设: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青蛙对小鸟说:“原来世界这么广大,天果然是无边无际的,小鸟,你说得对。”小鸟回答说:“以后,我带你多走走、多逛逛,感受这广阔世界的美丽。”
  2. 指名汇报对话,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三、拓展阅读,比较积累
  1. 过渡:“坐井观天”既是寓言又是成语,和这个成语意思 相近的成语是“井底之蛙”。
  2. 学生阅读“教学资源”中的故事《井底之蛙》。
  3. 启发思考:这个故事里的青蛙和咱们课文里的青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4. 总结:“坐井观天”和“井底之蛙”都是比喻眼界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井底之蛙》的拓展阅读,既 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坐井观天》寓意的 理解,又进行了相似 成语的积累。
  四、自主观察,练习书写
  1. 对比指导“话”和“际”。
  ① 指导“话”的书写要点:“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 笔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学生练写,生生互评。
  ② 学生自主练习“际”。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丨”为垂露竖。然后练写,生生互评。
  2. 迁移练写“沿”字。
  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 竖瞄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
  学生练写,师生互评。
  3. 教师范写“答”字。
  提示书写要点: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 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
  学生练写洞桌互评。
  4. 学生完成“学习单”第5题,回顾课文内容,练习书写。
  根据课文内容,我不仅能填对,更能写好!
  星级评价标准:★写正确;★写规范。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以本课要写的字为线索, 将文章内容进行串联,既是对故事内容的回顾,又练习了书写。
  教学资源
  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 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 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或者只露出 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 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 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 里来游赏呢!"
  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 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 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 止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 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 乐呢!"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选自《中华成语故事》
相关阅读
推荐
  • 二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上学期)

    二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jīn qiū xī ynɡ kunɡ huān l zo ( ) ( ) ( ) ( ) cǎi s wěi bɑ ɡǔ shī piān pnɡ ( ) ( ) ( ) ( ) m fēi mio hnɡ zhǔn sh wāi xi ( ) ( ) ( ) ( ) ān jnɡ r zho shǒu xiān yě ci ( ) ( ) ( ) ( ) ɡē qǔ j huā y si zhānɡ zuǐ

  • 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拼音写词语。 hǎn jio shuǐ dī rn hu ji guǒ () () () () qiān z tin m mo m t wn () () () () chng d yāo qi chu zh zh wn () () () () 三、形近字组词。 你() 饱() 运() 洪() 称() 抱() 远() 哄() 约() 坏() 做() 姑() 绚() 怀() 作() 故() 四、填近义

  •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答题要求:要仔细认真,读懂题目要求,按要求答题,书写要工整。 一、我会连。18% (10+8) 1、zh di wān j mǎi mi biān zhāng ti bǎo 叠 橘 帜 湾 买 彰 卖 鞭 饱 泰 2、洁白的 雪景 挥舞 银装 美丽的 棉花 歌唱 国旗 有趣的 泪水 飘着 祖国 激动的 故事 披着 雪花 二、我会写。20% 1、看拼音,写词语。 jio sh wn hu jīng q zhōng yāng go s h li ( ) ( ) ( ) ( ) ( ) ( ) s hǎi wi

  • 放飞想象,使课堂厚实起来——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

    《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学生非常喜欢的课文,因为课文中有大家熟悉的小动物们,而且万兽之王的头衔也吸引着大家,所以课堂也就显得很活跃。但是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学生一读就一目了然了,知道狮子要选一个动物继承他的王位,猫头鹰和袋鼠都要求其他小动物学着它们的样子生活,最后是小猴当上了万兽之王。怎样使课堂厚实起来呢?我就在课文的学习中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让课堂变得充实而厚实。 想象一:在学生看图说话后,问:除了这些小动物,你还想到了谁呢? 生1:我想到了小白兔,它也蹦蹦跳跳地来了。 生2:梅花鹿也兴高采烈地跑来。 生3

  • 二年级语文上册《蓝色的树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巩固9个生字,会写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教学过程:一、 复习回顾:1、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齐读。2、回顾课文。上节课上,我们知道了李丽他们班正在上美术课,让我们再回到那一节美术课上去吧,一齐来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引:李丽没有了绿铅笔,于是向林园园借,但是林园园舍不得借。今天我们来读读想想,到底哪些地方看出园园舍不得借。先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你是从哪里看出她舍不得借笔。 2、学生读。 3、交

  • 二上《识字8》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识字8是形声字归类识字。本课通过添加偏旁的方法为生字包添加火、艹、饣、氵4个偏旁,分别组成4个新字苞、饱、炮、泡。课文又出示一首儿歌和几张图片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这些生字的构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成特点 3.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教学核心内容] 学写本课的生字,借助图片和儿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前置性作业] 1.复习识字4的形声字识字,与本课的识

  •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绿色的和灰色的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使学生理解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优美、生动。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摘苹果,复习生字的认读。 2.词语接龙游戏。 灰 报 二、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故事发生在绿色的森林里,在这个森林里有什么? 2、在这宁静、美丽的绿色世界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三、学习课文 学习第2、3小节 1、自由读课文第2小节,思考这 灰色的动物到底是谁呢? 他会想些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小组讨论 2、从躲进草丛这个动作,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板书狡猾)

  • 阅读课《风娃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风娃娃》是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从而在阅读中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生活道理。《风娃娃》

  • 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回顾上文,引入新课(一)上节课我们一起度过了三个传统节日。出示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4月5日前后清明节(二)我们在春节(出示词语:贴窗花、放鞭炮),在元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