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课堂实录

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课堂实录

更新时间:2014-07-22 08:50:24

《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课堂实录》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陶罐和铁罐  执教:江山市中山小学     柴李萍  [课堂实录]            整理:过眼云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柴老师事先已经写在了黑板上,少了很多累赘,就如杨明明老师说的——“简单”。]
师:说说陶罐和铁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它们都是用来盛东西的。
生:陶罐是用陶瓷做的,而铁罐是用铁来做的。
生:铁罐不容易碎,陶罐很容易打碎的。
……
[学生这里的发言很多,找出了很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初读课文,积累词语
1、老师范读课文1—9自然段,穿插词语的理解。
柴老师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课文,把来势读得特别好的字音下打个“√”。
老师范读课文,当读到“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时,问学生:什么叫奚落?当读到“铁罐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时,问学生:看看老师是不是带着轻蔑的表情?然后老师在读铁罐说的那句话。
[这样的读读评评,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文本,开始了与文本的初次对话。]
2、师生合作读10—17自然段。(生读划线部分,附后一)
3、请学生来评价老师刚才的朗读,说说哪个词读得准,读得好,好在哪里?
[这里学生的评价比较一般,只是停留在老师的声音响亮,哪几个词读得响等等。]
4、出示词语(没来得及记下来),学生认读,并进行正音:
(1)多音字:兴奋   和睦相处
(2)男、女生较量读词语。
(3)把“恼怒、轻蔑、奚落”者三个词语变成红色,问:发现了什么?
学生得出是属于“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师:像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很多呢,请大家边读课文,边用笔圈一圈。
5、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描写神态、动作的词。
接着,老师要求学生抄写、积累这些词语,把他们分成两边“陶罐”和“铁罐”写一写,并请两个学生上黑板来写。
学生写下了:陶罐             铁罐
                        争辩             恼怒
                        谦虚             骄傲
                        兴奋
其中写“谦虚”的学生把“虚”写错了,老师首先夸奖这个学生“谦”字写得漂亮,还问她要写得这么漂亮,有什么窍门吗?从而强调了“-”要出头。再问“虚”字发现了什么?并对“虚”字进行了纠错。
[惊讶于老师能在这样的公开中对字的教学如此扎实,以事实证明了杨明明老师的话——语文课的朴素和真实。]
三、深入文本,朗读感悟
1、认识铁罐。
师:这是一个(      )的铁罐呢?
生:骄傲自满的铁罐。
生:不谦虚的铁罐。
师:请学生来读读铁罐的话——
生读后,师问:“你为什么读得那么好呢?”
[在这里老师对“轻蔑”的“蔑”字进行了正音,而有个别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了正确的读音时,柴老师说:“你们别急,他知道该怎么读的。”然后又让这个学生读了一遍,接着说:“瞧,这下对了吧。”从这个细节让我看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民主,并赋予了他充分的自信,以及挑战自我的勇气。]
师:因为他刚才读的语气里带着傲慢,带着轻蔑,那铁罐凭什么这么傲慢呢?
生:陶罐是用陶瓷做的,很容易碎,而铁罐不会。
师:读读铁罐恼怒的话。
指名读,评价。
师:那么,陶罐能不能与铁罐相提并论呢?
2、研究陶罐。
师:自由读读陶罐的话,想想:陶罐到底能不能与铁罐相提并论?
生:可以。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它盛东西并不比铁罐差。
生:可以。因为看外表不能看出谁差谁好,要看作用的,它们都是用来盛东西的,又不是拿来碰撞的。
生:不过陶罐确实不能与铁罐碰撞。
师:陶罐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它说——生:“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生:软硬不能分出谁盛东西好不好。
师:对,来与铁罐争辩一下——(指名读陶罐的话)
[在这里又对“盛”进行了正音,是多音字,读“chéng”,可以看出老师在课堂上灵敏的感应。]
师:“再说……”难道陶罐还有不铁罐好的地方吗?
生:用陶罐来炖东西可以让它的鲜味不流失。
生:陶罐不会生锈。
生:陶罐还可以用来装饰房间。
……
(齐读陶罐争辩的话)
师:说得多么理直气壮呀。对,这就是争辩。[对“争辩”的理解,就在这无形之中解决了。]
师:自由读读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是(    )的陶罐。(学生自由读)
生:谦虚的陶罐。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齐读这个句子)
生:并不懦弱的陶罐,不会看不起自己。
生:容易碎的陶罐。
生:团结的陶罐。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第7自然段。再齐读这一段。
师:陶罐这么友善,这么谦虚。
3、分角色读第2—8自然段。
师:把铁罐的傲慢,陶罐的优秀读出来。
男生读铁罐的话,女生读陶罐的话。
四、分析结果,表达感受
师:找出写铁罐结局的句子。
生读: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师:影子也没找到,用个成语来说,就是——生:无影无踪。(写在第17自然段的后面)
师:可是陶罐呢?
生:被人们收藏,当成了古代的古董。(生读: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师:它怎么样了呢?
生:它还是那样能够光洁、朴素、美观。
师:原来是盛东西的,现在还盛东西吗?
生:不是的,生读了第15自然段。
师:你也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吗?
生:无价之宝。(师:说得真好!)
师:把这个词写在第15自然段的后面。
师:面对这样的结局,你想说些什么呢?把想法写在书的空白处,下节课再来交流。(作业练习附后二)

附一:(课文第10—17自然段)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老师读完后请学生也来读读句子,读出惊讶的样子)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都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附二:(练习设计)
我想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任选一个,把自己想说的话直接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相关阅读
推荐
  • 瞻前顾后——《认识平年、闰年》教学反思

    认识《平年、闰年》一课,难点是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教学平年、闰年的概念时,利用比较2004年和2005年2月的天数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有效教学呢? 我设计了四道前置性作业。第1题: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请你举例说一说。设计意图:这是第一层次的作业,即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自学了解的,方式也比较多样,可以看书、上网或请教家长等等。第2题:你出生的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全年共有几天?设计意图:对第一题的延伸,可以使学生实际运用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而且联系到学生自身情况,比较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3题:下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本课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这篇课文有着很积极的教育意义,而且同学们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的,因此,我特意设计了第三课时的教学。 课前设计了一份前置性作业,学生在课前拥有更充足的思考时间,课上交流效果更为理想。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了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对两次掌声的理解,再带领学生在交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国王德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山,海水覆盖厚厚的尘土,许多年过去人们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就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当陶罐让人帮忙找铁罐时,人们翻来覆去连铁罐影子都没有见到。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学情:小学三年级处

  •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人教版三下《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学习本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燕子,一说起来,学生就兴致勃勃,都非常喜欢。因此课前,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增强教

  • 在三年级的日子里《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翻阅《意林》,看到介绍余世维习惯的一段话:每次余世维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也许客人和阿姨永远也不会见面,阿姨高看这一眼也并不会对客人有什么影响,但这就是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看了这个案例,我对余世维肃然起敬,尽管他已拥有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的称号,我的崇拜和敬意并不能使他锦上添花,但他的教养比起他的诸多光环更让人刮目相看。 生活中,看得见的教养我们找起来并不难。安静的大会堂里,我们会自觉

  • 架起课内与课外的桥梁,让快乐体验无限延续——《练习7》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下《练习7》处处留心中安排了读谜语,猜花名这样一个练习。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读读(谜语诗)、猜猜(花名)、议议(依据)。学生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件事、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并实践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为了保持这份难得一见的热情,我以学生刚刚学过的《槐乡五月》中的内容即兴创作了一首引路诗:五月开放白如玉,香气扑鼻惹人爱。抱在一起像圆球,垂下来似小辫儿。目的就是抛砖引玉,发动学生动手创编谜语诗,训练学生抓

  • 课堂节奏的把控不够《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是在第二个拼音单元中的最后一块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涉及第一板块用拼音。课堂教学中将书本51页的三张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作为线索,结合书本练习从单个的拼音字母到音节词到语句,进行拼读、说话、朗读训练,逐层递进,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拼音学习过程中发音、字形辨析、标调等重难点内容。并将拼音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习拼音的兴趣。课堂尾声部分发掘了新的教学资源,增添了一首关于秋天的小诗、一本关于秋天的绘本,作为提升内容。将阅读融于课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回顾反观

  • 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知,是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挖掘和选择,因此文本的解读,决定了教师如何搭建起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决定了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例子去教语文,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构思,决定了教师如何利用40分钟的时间去建构自己的语文理念,因此解读教材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教学《在牛肚子旅行》一课时,在对教材反复研读的基础上,我把目光聚焦于课后三个教学目标上: 1.分角色朗读课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1.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