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六课教学反思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六课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8-01-20 13:59:36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六课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该节课是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六课。在此节课之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比较要统一起点才能保证比较的公平的比较的规则,也已经体验了用手来测量、用各种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多种测量的方法,还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受到了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一个更加简便和更加准确的测量工具的出现便是相当顺其自然的,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的。这节课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是考虑先让孩子们自己体会带格子的纸带产生的必要性和是如何产生的,再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带有格子的纸带体会测量工具产生的工程和收获成就感,最后用自己做好的纸带实践进行测量体会测量工具改进后的优点同时也引发孩子对于测量工具再改进的思考为下一节课做铺垫。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体会到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难点是孩子们在制作纸带时黏贴和数值的标注,此外,我希望孩子们在实际学习时能注意测量时的起点确定以及首尾相连等测量规则。总体来说,这节课的难度不大,但是要使各个环节在课堂上顺利开展并且各个细节都把握到位却又相当不易。在12月4日的教学大奖赛上,我对于这节课的实施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时也有几点做得还不错的地方,现反思如下。
一:科学课堂习惯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由于上课的对象是我从未教过的二年级,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特点我都比较不清楚,因此对于孩子们的课堂纪律的把控是我最担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4次的试教中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直至大奖赛下课前的一分钟仍然是我最难预想的问题。由此出发,为了能有效的控制课堂纪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主动性并且对学生的科学课堂习惯和科学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设定了一个“小小科学家”的评比活动,评比的规则是要想成为“小小科学家”必须具有“最安静”、“敢挑战”、“会思考”、“能实践”这四个特点,每一个特点有对应颜色的点赞卡,集齐四种颜色的点赞卡才能获得最终小小科学家的称号并且获得大奖,但是我也想到课堂上的机会是有限的,因此小朋友们有一种颜色的点赞卡也可以获得对应的奖品。由于这个奖励机制,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的纪律以及课堂的参与度都表现的相当不错。但是,也因此出现了一个学生假性思考的现象,那个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点赞卡积极的举手但是当我请到他时他却不能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对此我在想不是长期性的习惯的培养和奖励机制也会有可能影响某些学生。
二:合理分配时间,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体会到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难点是孩子们在制作纸带时黏贴和数值的标注。因此在时间分配上我听取了周老师的指导,将三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为15分钟、10分钟和10分钟。第一个环节在预想的时间内完成。第二个环节是学生的制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快慢有很大的差距,快的学生在几分钟可以完成制作纸带,而慢的学生10分钟还远远不够。对于这个问题,周老师也给与了我很好的建议,可以让快的孩子帮助慢的孩子,最终课堂的实施效果果然比试教好很多,但是也仍旧有部分的学生没有完成。最后一个环节是每位学生自己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和书的长度,上课班级的学生对于测量掌握并不是太好,也由于这部分没有作为本课的重难点而没有过多的花费时间进行演示和讲解,并且孩子们以往都是合作测量像这次这样自己独立测量也是第一次,因此孩子们测量的结果并不好,在数据汇报时浪费了不少的时间。这里我做得较好的是在难点突破上我用微视频进行指导,效果较好。
三:把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的实施
二年级的课堂我认为还是要尽可能的活泼有趣一点,因此我在最后的拓展环节让学校的套头玩偶海之星出现并设定情境测量海之星的腰围,学生比较感兴趣比较兴奋,但是由于前面一个环节的时间浪费,最终感觉并没有达成我自己预期的效果。
四:总结:
总体来说,我对于这节课的重难点把握和课堂的组织做的还是比较不错。但是,对于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和学情了解不够。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2——2013下学期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期中检测题

    一、计算,比比谁最细心。(30分) 67+4= 47+5= 61-9= 45-9= 38+60= 45+6= 64-30= 58-6= 68+5= 78-8= 70-20= 25-9= 2+64= 71-3= 6+57= 29-9= 53+4= 39+6= 80-2= 16+8= 27+8= 72-9= 43+30= 59+5 = 70+8 = 60+28 = 50+34 = 6350= 24+60 = 50+5 = 二、填空:(共23分,每空1分,其中第8小题2分) 1.5个十和8个一组成( ),100

  • 201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六一竞赛试题

    2013年一年级数学六一竞赛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评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1、有5个一盒3个十组成的数是( )。 2、78后面的第三个数是( ),39前面的第三个数是( )。 3、比57多20的数是( ),36比( )多10。 4、妈妈买回一些苹果小明吃了一半,还剩下5个,妈妈买回( )个苹果。 5、去年爸爸比妈妈大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 )岁。 6、一本书,小华从第16页看到35页,他看了( )页。 7、小明和小军钓了同样多的鱼,送给奶奶一些后小明还剩3条,小军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综合复习试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复习卷(五) 班级:___ 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 )个十和( )个一 ( )里面有( )个十 合起来是( )。 和( )个一。 2. 3. 80里面有( )个十,100里面有( )个十。 4.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5. 76的个位上是( ),表示( )个( ),十位上是( ),表示( )个( )。 6. 最小的两位数是( ),比最大的两位数小( )。 7. 比79大1的数

  • 一年级上册随笔:有错的作业是幅画

    看着孩子们画的7时的钟面,我笑了,我笑他们画的多么可爱,爱心的、小猫的、小狗的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我笑还因为我发现了这些钟面上或多或少的错误,错的很有意思,是极好的教育资源。 今天学习认识钟表(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是认识钟面和整时。每个孩子在生活中对钟表有了怎样的认识呢?教学从让学生画7时开始,让每个孩子把他原来对钟表的认识都表达在纸上。 一边巡视,我一边收集比较典型的几个错误,迅速的按照数字和指针两方面的问题排好交流顺序。 首先出示左图,陈炎画。 刚一拿出来孩子们就叫:错了!错了! 没有15的,钟面上

  • 一年级的数学课《9加几》听后感:我心中的好课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听了黄燕老师上的一年级的数学课《9加几》,在课堂中,黄老师创设了一些比较生动的情景,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刚开始时,小猴要出题考考大家,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喜欢挑战的心态;例题教学时,一盒苹果,被小猴吃掉了1个,还剩几个?生动形象,为后面凑十法的理解奠定基

  • 一年级教学反思,十几减9教学反思

    十几减9是这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的第一课,由于上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优质课,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一遍了,但由于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息,相信很多同一也已经忘记了。所以虽然是学习过的内容,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对于后边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为十几减几退位减法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

  • 走进一课研究心得体会——以《认识人民币》为例

    邳州市运河小学 张新宇,2019年1月22日,徐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本学期最后一次集中研修活动在长江路小学如期进行,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培育站的全体学员有幸聆听了苏州市名师

  • 反思交流、提升自我——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同数连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同数连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能运用所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学生用以往的两个数相加不能直接解决问题,需要充分理解题意,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题目的理解,并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更具有挑战性。 基于《课程标准》中能运

  • 《认识物体》课例随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认识物体》这一课,董老师借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里的喜羊羊来作为本课的导入点,一下子激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听到它还带来了许多礼物,使孩子们带着满满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