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像父母一样爱孩子——读《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像父母一样爱孩子——读《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更新时间:2014-08-12 13:11:44

《像父母一样爱孩子——读《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打开《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第一章引言中的第一行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的确,一个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可能性”就是他最大的特性。
往下看,珍的故事更是深深地感动了我。看到珍的老师用一些体贴关心的话给珍的小作文写评语,对珍的思想行为像一位母亲一样地作出反应时,我觉得“像一位母亲”这五个字竟然如星星般闪着光辉。
记得很久以前听到过的一句话:“永远记住,只有父母和老师才会教你怎么做!”这句话不是谁对我说的,而且也早已忘记了是从哪儿听到的,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却似金玉良言,让我感慨颇多,且至今难以忘怀。话的原意是说人一旦踏上了工作岗位,说明你已经长大成熟了,由于环境和人际等因素,工作中再也不会有人像父母和老师一样来教你怎么做,一切都得靠自己。但从中我们也可以读出:只有老师才会像父母一样教你怎么做。
对正处于成长过程的儿童来说,陌生的事物很多,不会做的事情自然也很多。当困难和挫折来临,作为小孩的你惊恐万状、不知所措的时候,除了自己的父母会设身处地为你着想,耐心地教你怎么做以外,在学校里,还有老师也关心着你,教你怎样去克服困难,笑对人生。因为:教学的本质和做父母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教师的责任重大。
只要一听到教师这个称呼,我的心里总是感到热乎乎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做一名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因为教学和抚养孩子同样承担着神圣的人类职责——保护和教导年轻一代如何生活,学会为自己、为他人和为世界的延续和幸福承担责任。
马克思·范梅南在《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说:“教师们正与一群来自多元化的背景和有着不同的广泛经历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这些教师对托付给他们照看的孩子履行着一种“教师替代父母”的职责。”
“教师的含义就是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留意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替代父母”的关系。专业教育者必须尽可能协助儿童的父母完成其主要的育人责任。换言之,在父母的这一主要责任之外就是教师被赋予的“替代父母”的职责。”
“学校的“替代父母”的责任不仅仅是为儿童迈向外面的更大世界作准备,而且还在于保护儿童避免家庭的亲密空间中可能存在的虐待危险和种种缺陷。”
“学校努力奋争的任务,不仅是使我们的孩子作好充分准备以迎接外面的大世界的各种挑战和危险,而且也是培养我们的孩子对亲密无间和道德责任的需要。”
读着,想着,我的心中升腾起强烈的共鸣。教师必须协同孩子的父母完成其主要的育人责任,这种“教师替代父母”的职责,让教师肩头的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感觉。
像父母一样看待孩子。
想起了曾经和一位青年老师的一次交谈。年轻的女老师刚刚过完产假来到学校,谈起自己的宝宝,一脸的幸福与自豪。
一直记得她一脸真诚的话语:“生孩子期间,我很想念班里的学生,虽然离开他们只是短短的三个月。现在又和他们见面了,发现他们一个个都是那样的可爱。原来看见几个调皮大王不听话就觉得特别讨厌,现在看来,他们的调皮也是天真活泼的表现,竟然就没有讨厌的感觉了,其实他们身上也是有很多优点的。这样大的变化,可能是我自己有了孩子的缘故吧!” 我赞同她的观点,并被她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惊喜地发现,做母亲的感觉让她变得如此的可爱和美好。
像父母看一样,用一颗慈爱的心去看待学生,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原来就是一位位可爱的天使,他们都拥有着不尽相同的可爱和美丽,值得我们欣赏和呵护。
像父母一样给孩子以希望。
记得有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记住,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抛弃了你,也仍然有父母爱着你,父母永远不会抛弃你。”是啊,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与磨难,当我们被现实弄得精疲力竭、灰心丧气之时,父母总会用他们固有的慈爱为我们点燃希望之灯,让我们依然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用父母之心去关爱孩子,给每一个孩子以鼓励,带给每一个孩子以希望,那样,让孩子就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之上多一盏希望的灯。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除了会想起父母以外,或许还会想起曾经有一位老师也给了他以希望,也对他有期待,这会让他的心头产生丝丝的温暖,获得更多的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马克思·范梅南说:“像父母亲一样,教师常常能建立起对他们的学生的深厚感情和喜爱。他们觉得对他们管辖的儿童负有责任。他们对他们所教的孩子寄予希望。最后,教师让他们的孩子远走高飞。”“他们的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仍然会想起他们的老师来。”
像父母一样给孩子以希望,对孩子很重要。“教师替代父母”表明的是一份责任,体现的是一份爱心。
让我们牢记:爱是教学的基石!
相关阅读
推荐
  • 善待自己的孩子——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已是屡见不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读过一些,我也是。每次读这一类书籍,总是激情满怀,并不自觉地想要仿效一番,然而人总是缺乏一种持久性,久而久之,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套做法就原形毕露了,而心中也总不免会这样想:他的孩子可以这样教育,但我的孩子和他的孩子不一样,所以我还是用我自己的那一套教育理论吧。于是乎,一切又开始回到原点,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我在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首先是书名深深吸引了我,因为我兼有妈妈和老师两职,作为妈妈,我想成

  • 过程就是一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 在整本书中,这样一句话常被提起过程就是一切。如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P103]但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P202]然而好的表演和其他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由十分的天赋加上九十分的努力而来的。[P209]教育专家尹建莉在联合推荐中也这样写道:作

  • 读《成功母亲的7大教育法则》有感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中的发明有1093件,白炽灯泡、荧光灯、留声机、录音机、话筒、电影放映机、高速公路让后人无人能望其项背。 然而,谁曾想到,他在小学里只读了三个月就被退学了,在他身上没有任何学历。他的成长完全仰仗了母亲南希,是她引领爱迪生走进了科学的世界,并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领域。她充分肯定了爱迪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积极思考。正如爱迪生自己说的那样:所有的进步,所有的成功,都是从思考开始的。 一、母亲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在爱迪生的一生中,母亲南希就像是他人生路上的一盏

  • 因材施教,挖掘潜能——《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我对印度电影的记忆停留在《流浪者》《大篷车》《永恒的爱情》那几部老电影中,画面唯美、音乐动听、舞蹈热烈,这成了印度电影的标志。但相对大牌明星云集、充满震撼力的好莱坞大片来说,我对于印度电影的兴趣并不浓厚。尤其是09年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上海上映时,我看到如此低俗的片名,就认定了这肯定又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片,所以我连这部影片的介绍也没有看过,更不用说去电影院观看了。这次秦老师推荐我们看这部电影,起初我心中充满了惊讶和疑惑,直到上网下载观看后,才发现这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它不仅保留了印度电影人能歌善

  • 让学生承认自我,做出自我---《我的理想课堂》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这是我们教师的共同信念。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他想改变,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这样诲人不倦才有动力和基础,我们的工作才不至于失去希望和信心。 现在的教育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我们不只一次地听说,并自己也经常感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没法教。我们更会无意识地给学生加上一个个标签,而有一些往往是差生,落后生,后进生。尽管我们也曾满腔热情地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倾注关爱,信任,但事实却是,我们被一次次的失望而击溃,我们可能也因此而选择放弃。 不变的学

  • 暑期读书随笔《教学勇气》

    读书随笔1:我喜欢这句:尽可能与我们的专业领域保持联系,学习足够的技术,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这里强调的是专业修炼,即教师应该成为所教学科的传教士。专业阅读,就是穷毕生精力,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一方面扩大阅读面,建立深厚的知识背景,一方面始终关注本学科前沿的 发展,保持足够的敏锐。 读书随笔2:是什么是学科方向问题,如何做和为什么是专业发展问题,前者侧重于方法规范,后者侧重于价值追问,类似于一个是方法论问题,一个是本体论问题。而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为什么要教书的问题,是关于自我的追问,是存

  • 读《教学勇气》有感——学习于共同体中

    每当听到其它学科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回来后的交流心得。我总觉得我们训练组的老师就像后妈生的小孩没有机会学习。自己只能关起门来教学训练。当我在阅读帕克?帕尔墨的《教学勇气》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不容易学习,里面有些观点很深奥,然而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块璞,它的光芒全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精心打磨才能见到耀眼的、无比珍贵的美玉。果然在我读到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有了心灵的碰撞。 世界上没有优秀教学的公式,而且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

  •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提到让学生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是优质教学法的原则。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教学不同于技巧,优质教学一直在本质上是群体共享的。群体共享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继续往下看,让我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它既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把结论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也不是关注主动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在共同体模式的教学中,课堂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主

  • 在教学中提升生命的价值(读书心得)

    放暑假了,表姐妹们不无羡慕地说:老师,又要放暑假了,终于可以轻松轻松啦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