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倾听最美妙的声音——读《教师的挑战》后感

倾听最美妙的声音——读《教师的挑战》后感

更新时间:2014-11-16 09:44:29

《倾听最美妙的声音——读《教师的挑战》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说到倾听,我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很多的场景。场景一: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面讨论,学生还没有听清讨论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就开始热闹地讨论起来,都抢着说自己的发现。
场景二:教师提了一个问题,请同学进行全班交流。孩子们手都举得很高,甚至有的孩子嘴里还要说“我,我,我。”一个孩子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孩子都着急地插嘴,抢着说。
……
这些课堂是热闹的,学生都动了起来。可这样的课堂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思考,热闹的背后少了什么?是静静的思考,是认真的倾听。我们的孩子都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
倾听,即认真地听取,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能否认真倾听,不仅表现出人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地人际关系。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需要用很多时间和方法培养而成的。“与其提高全体儿童的理解水准,不如首先形成这样一种规范——每一个人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接纳他人的主张,并且致力于生成自己的理解方式。”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中编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
一、让倾听成为一种品质
倾听他人的心声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倾听可以走进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人的思想、思维;倾听就是在尊重别人,也令他人尊重自己,在倾听中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理解和沟通;倾听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体会思维碰撞带来的快乐;倾听可以一种智慧,善于倾听的人在瞬间就可以捕捉有用、关键或重要的信息。
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品质素质高的人。有一种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这种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交流的过程。在相互倾听中,学生明白了对同一个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它不同的想法,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激发灵感,从而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与互助。
要使学生明确,学会倾听,是对老师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格素养和优秀品质。尤其是在他人的发言的时候,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要教会他们换位思考:假始自己在发言时,听者窃窃私语或做其他事情,你会有何感想?学会这样的思想,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这样,自己也许会提高了认识,做得很好。倾听他人,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必将使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升自身的人格,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让倾听成为一种规范
1.教师方面
(1)以身作则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中提出“当教师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应当着眼于:这个发言同该儿童的内在品性有什么关联,这个发言是谁的哪一句发言触发的,这个发言同已知的学习内容有什么关联。”我也非常赞同。教师要求学生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自己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比如点头微笑、身体靠近等表现出来。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自身成为倾听者,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怎样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尊重每一个儿童的思考与感情,引发每一个儿童潜在的可能性。
(2)将倾听作为评价内容
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但大部分老师只停留“你听的多认真呀"某某同学听的多入神”等浅层次评价上。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并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同学间评价和自我评价,课后,也可让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尊重别人,认真倾听的表现给自己打分。
2.学生方面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要专注于听不一样的地方。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1)是否听明白(2)有无不认同的意见(3)由此带来了什么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学会倾听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习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在倾听中学习,在倾听中提升自己的感悟水平!
相关阅读
推荐
  •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对人的精神有滋补作用。因为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学做人,学做事;读书能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一个人如果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只有不断的读书学习,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展现精彩的人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海盐于城小学 张斌 我觉的自己一直就是一个自信的人,但工作以来,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渐渐的丧失了信心

  • 读了巴金先生的“四句话”有感

    巴金先生曾经给他的侄子写过四句话: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要做好人。这四句话真是巴老的经典之作。 对于一个还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来说,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这是何等重要的习惯和方法。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死读书,读死书,不会玩,不会耍,但是学习成绩并非尽如人意,所以有人把这群孩子称之为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同样,我们还看到很多另一种孩子,他们很会读书,很会玩耍,学习成绩却一直令人满意,所以也有人称他们是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其实,我则认为,这不

  • 最美乡村教师与行为主义教育

    看《最美乡村教师》,终于明白了,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原始的教育,因为原始,也更能反映出教育的本质,如果按目前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分数来衡量这最美的乡村教师,我看他们应该全部被列入下岗者之中,可以这样说,乡村教师的事业目标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学生能有书读。我相信,如果他们个体的素质再强一点,他们一定会创造出最好的教育分数。 城市的教师被行为主义剥夺了最为原始的教育动力。就目前我看到的大量教育论文,无不以行为主义为研究基础,这真是最大的悲哀,更有甚者将行为主义扩展至所谓的精制教育,真的是有点遗憾。 教育的行

  • 创设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氛围

    《赢在校园》中提到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是构筑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核心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较为持久的心理行为特征。它体现教师履行教师职业的适应程度和卓越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力的发挥,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一种核心力量。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中,尤其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口语交际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口语训练形式,由原来的听话? 说话转变而来,这给教学内容赋予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一年级学生词汇量少,

  •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学生读后感

    五一长假期间,女儿看了《找准人生的北斗星》后,感慨万千,随手写下了读后感,女儿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我十分感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不但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北斗星。当我阅读完后,被女儿的那段话深深感动,是呀,无论是哪种年龄段,都应该找准自己人生的北斗星,才能使自己活得充实、快乐。以下是女儿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 书是我们的朋友,能告诉我们许多知识,它仿佛象一座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让我们尽情地遨游;它又是一座无穷大的知识宝库,让我们在这宝库里

  • 平平淡淡才是真——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

    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价值追求。追求教学效率是各国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各种教学流派不断探索和倡导的理念和策略。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是注重外在形式的课堂,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还是朴实无华的课堂,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看似平淡,但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我想应该是后者吧!那如何在平淡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我们的课堂高效呢? 一、正视学生的数学现实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智能都是不尽相

  • 心得:怎样建设理想的课堂教学

    《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的作者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曾担任过中学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副处长。科研处长陈大伟。它共分四章:第一章课堂教学的理想、第二章课堂教学设计、第三章课堂教学的实施、第四章课堂教学的改进。其中第一章的第二节是学习幸福生活,这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生存和学习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流淌的过程;同时,教育又必须面向未来,为了学生生活。阅读完这章节,让我充分明白了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是

  • 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学——读《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

    学会学习需要什么呢?首先是热爱学习的态度,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想学习,愿意学习,并能从学习中感受乐趣。其次,是获得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地学习策略和方法,有比较高的学习效率。再次,是具备相应的继续学习的知识基

  • 读《课堂教学答问艺术探讨》有感

    前几天,我读了李如密、刘文娟老师的《课堂教学答问艺术探讨》一文。书中提到,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教学答问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答问艺术具有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深化教学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功能。运用教学答问艺术,要遵循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正面应对策略、幽默化解策略、规避锋芒策略、巧抛绣球策略、因势利导策略、以退激进策略等来应对学生的提问。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问。然而,问是更重要的,它意味着思考、发现和探索。它能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