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怎样的活动课程才真正适合儿童——读《中小学德育》后感

怎样的活动课程才真正适合儿童——读《中小学德育》后感

更新时间:2015-04-04 14:33:19

《怎样的活动课程才真正适合儿童——读《中小学德育》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早,因为生物钟的关系,六点多就醒了过来,本想趁周末多睡一会儿,晚点起来,但是实在难以再入眠,于是,起来,洗漱、烧早饭,然后拿起茶几上的《中小学德育》,开始了上午的阅读之旅。

本次《中小学德育》杂志由卷首语、创刊30周年特别策划话题“回归文化主义的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前沿、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创刊30周年特别策划“源创图书杯成长故事征文”、教育人生、视野资讯等栏目组成。一篇篇、一页页,我不断地翻阅着,逐句逐字地阅读,突然看到了我市百花小学老师的文章。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篇学校案例的内容是有关活动课程,是基于儿童领域下学校文化活动载体创设背景下进行的一系思考。

说起活动课程,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有比较陌生。怎样的活动课程才真正适合儿童?怎样的设计才能受到孩子的欢迎?本文以儿童立场下的少先队活动课程为例,从三方面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提到的第一条内容——“问计于童”,构建源自儿童生活的课程内容。文中提到了他们学校的少先队总部负责牵线,采用队会、队员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队员喜爱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队员的建议,学校借助“少先队的节日我做主——我为学校设计节日”征集活动,让队员说出自己的愿望,自己选择自己的节日内容。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调查征集,在各辅导员的指导下,制定了年级梯度目标和活动内容。基于作者的这条建议,我非常感动。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的活动课程,确确实实源自儿童的日常生活,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如此“问计于童“,让少先队活动课程真诚成为了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课程。而纵观现今我们的活动课程,很多都是老师们坐在一起,自行讨论、创设的活动课程,然后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课程中自由地选择,学习,看似好像非常民主、自由,但其实这样的做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孩子没有真正选择确定的机会,学起来积极性自然就差了。“问计于童”,让活动课程更有吸引力,真好!本文在提出第一条建议后,相继有提到了“菜单式”活动柜,创设儿童生命舒展的课程形式以及“校社联姻”,拓展儿童生命成长的课程资源两条建议。在作者的建议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他们关照儿童生命成长的做法,感触非常深。

我想,童年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场域,学校唯有从儿童的生命生长出发,才能缺了自身的文化根据,在积淀不断发展。那么,作为教师,学校的一份子,也应积极投身于此,为孩子的快乐成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让教育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的需要,我相信这样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相关阅读
推荐
  •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就已情有独钟。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明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朱永新教授更是一再地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阅读必将带动学生的学习、教科书、教辅书不能替代课外阅读、家长在孩子阅读中该充当怎样的角色、阅读应与实践相结合、怎样的阅读状态才是理想的状态等问题。(详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user1/sly9992/125636.html)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家长所重视

  • 源自“心”的教育──读《教育是没有用的》后感

    【引子】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浑身是软的,死了才硬梆梆;草木活着的时候,非常细腻,死了才干枯,所以说,坚硬的东西往往是死了的东西,活着的,反而是柔软的东西。】 对于教育者本身来说,柔弱有两层意思:一是柔软。即放下自己,使自己内心变得柔软,让孩子的心灵愿意靠近;二是示弱。内心强硬者,必然使孩子敬而远之。所有教育者,都应当具有像水一样柔弱的品德,柔弱,莫之能胜也,柔弱比强硬更让人愿意依靠,更让孩子愿意倾听,愿意对你

  • 让写作不再流于形式——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那么,写作真的是难于上青天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想其中的症结在于教师本身,在学生的写作中我们还是缺乏了一种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没有把事情做细、做精。且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 一、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这是雷夫老师写作四部曲中的步骤一:写作之始语法。我们每个早晨都是从语法练习开始,学生会进行找出合适的名词或选出正确的时态等练习。[雷夫语] 另外,雷夫老师喜欢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完成作业,一般不带作业回家,因为他认为在教室写出的作业质量比在家里写的好。而且,对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进行恐怖重写的惩罚,目的在于让孩子们

  •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记得读完《海伦娜的奇迹》之后,我在激动之余写下了读后感《让阅读进驻孩子的心灵》,感叹老师们为了吸引孩子进行阅读煞费苦心,尤其是阅读之夜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同样注重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立志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雷夫艾斯奎斯] 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

  •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内容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发生在一所小学(巴学园)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小女孩(黑柳彻子)的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

  • 善于倾听——读《赢在校园》一书有感

    有心理学家指出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说明当下的我们,很多人已经不善于倾听了。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真正学会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吗?如何去正确理解学生的话语?读了《赢在校园》中的《善于倾听》一节,对自己的启发很大。 倾听是通过视觉、听觉媒介接受、吸收和理解对方思想、信息和情愿过程。只有倾听才能获得重要信息、只有倾听才能善言、只有倾听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书中指出,平时我们一些不自觉的行为,或是习惯性的动作会引起学生认为你没有认真在倾听:1)目光交流不得体:转移视线,锁定一处,眼神飘忽不定2)令人不快的面部表情:

  • 幸福生本——读《幸福地做老师》后有感

    生本教育已是近三年来我市教育界最为关注和认可的一种教育理念,从上至下生本教育犹如一泓清水滋润着每一位教育者和学生,可谓受益匪浅。部分学校已经迈出了生本的脚步,到广州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实践地学习生本。我们学校也有部分教师亲临生本课堂,感受生本教育魅力。在学习归来的心得交流中,我始终感受到学习者对生本教育由衷地敬佩。学生像一个个小老师,能力极强!孩子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每个孩子的发言都是那么精彩。老师在旁边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不动声色,但在关键的时候总是能把孩子的思路引回主题中。不由地我感觉到生本的三个关键词

  • 从“构建优先原则”说学生的合作学习———《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最近学习了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现就对本书第四章职业教育的教学论中第三节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结合我在教学实践应用的学生合作教学谈点浅显的体会。 当前的职业教育应该提倡构建优先原则,即基于行动、生成和构建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p225页),我在教学中采取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旨在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依赖心理,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学生分组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 可将班级按35人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立组长,有组长负责,根据组

  • 在教学中提升生命的价值(读书心得)

    放暑假了,表姐妹们不无羡慕地说:老师,又要放暑假了,终于可以轻松轻松啦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