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东篱先生关于备课所感:现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两难问题

读东篱先生关于备课所感:现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两难问题

更新时间:2015-08-20 14:17:46

《读东篱先生关于备课所感:现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两难问题》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日见东篱先生所发表关于备课的文章,觉得有话要说,就信笔胡诌,仅代表个人观点,但绝对有思考之必要:

观点:

1、我是非常赞成电子备课的。

2、用10%的时间备教案,用90%的时间备课(个人认为备课绝对不是简单的写个教案就告结束,备课要备教学内容,更要备学生、备自己,还要备环境、备升学、备家长……不一而足,否则就麻烦麻烦再麻烦!!倒霉倒霉更倒霉!!!)

3、课堂比教案更重要,也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

4、备课不是万能的,但不备课是万万不能的!

5、跟贴讨论是有思想的,但不跟贴讨论却绝对不能说是没有思想的!!!

 

几点歪理:

如果因为老师要从网上拉教案就否定电子备课,那么是不是因为有老师用笔抄教案就否定笔写教案呢?

想抄教案的个别老师,你不让他电子文本复制,他就手工抄写,这样的效率更低下。

教案毕竟是死的,上课才是最根本的。你把心思花在防抄教案上,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听随堂课,若真有不备课而能上精彩课的主,你不是发现了一个超级天才!

再说,网上找教案,也要有点本事的,网上找到好教案,更需要眼力和毅力(有道理吧)。如果一个人一直自己抄自己的“老脚本”,那才是最悲哀的事情(有成为书法家的可能性)。

我力挺电子备课,更主张共享,共享的是精华,是思想,而不是简单的形式抄袭。要达到真正的共享,管理者要有心,而不是有对策。

什么叫有心:发现老师复制教案,就从教师的角度去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复制,复制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复制会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啥阻碍?怎样扬长避短,发挥教师积极主动性?

什么叫有对策:叫你们独立备课独立备课!就是给我偷懒。复制复制,这么想复制,我就偏偏取消电子备课,看你以后还怎么复制!!!

对策,是把管理者放在与教师对立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绝非上上之策。和谐、共同发展、化害为利才是根本目的。
相关阅读
推荐
  •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4月11日下午,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生死牛玉儒》,应该说是含泪看完此片。观后,牛玉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其一,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 看到牛玉儒在病榻上作出3天下地,7天拆线,15天出院的决定,听到他只要生命一分钟,也要敬业60秒的敬业精神,我很震撼,这不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少的政治责任感和火热的工作热情吗?牛玉儒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好似助推器,无时不在激励着我,推动着我奋力向前。 其二,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警醒了我。 引黄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心中不时被各个时代的文化冲击着,内心涌动的无限感慨不知从何谈起。余秋雨笔下的文化层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山川河水都是文化的起源。读完第一篇《道士塔》后只有一个恨字呀。那王道士太可恶了,莫高窟被他粉刷得体无完肤,为了那几许的钱财,竟随意让外国人搬走我们祖先给我们的遗赠。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能怪他吗?他什么都不懂。 作者怎么会对三峡产生如此浓厚的感情呢。从了解三峡到解读历史,解读文化。追溯三峡的起源白帝城,回荡着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读后感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很多新增内容。如: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新增了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我觉得要转变教学理念,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上,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只给那些能力较好的学生机会,也要给那些不举手的和能力较差的学生机会,让他们把话说完,哪怕是说的不够完整,说的不够正确,但一定得让他们说完,可以给予鼓励,给予适时的帮助

  • 读<中国教师缺什么>有感----平等

    闲暇时分,我又翻开了中国教师缺什么这本书,这是一本对教育充满着现实关怀的书,作为一线教师,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之处,今日看了一篇关于师生平等的文章,感触很深! 在过去传统式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的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两者很少沟通,交流,以致出现了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后进生视为最差的学生等等,这是老师的不足,也是教育的黑点.爱好学生容易,爱坏学生难,这是大多数老师的感触,当然,老师有限的精力不可能非常平均的分布到每个学生身上去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所谓差生的待遇似乎与好学

  •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再借助教育技术这个桥梁纽带,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

  • 读了“课堂纪律管理刍议”我有所收获

    工作的三年中,我一直对课堂纪律把握不好,每次上课都担心把握不住课堂,尤其是挂牌课、公开课,更是忧心忡忡,课前必须先将学生训斥一番,以保证该堂课的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学生学的被动,老师也十分吃力。后来我尝试制定了一些课堂管理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也没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改善课堂纪律,减少课堂混乱现象呢? 读了课堂纪律管理刍议我有所收获。 首先,作为教师,应将一些零散的要求归纳整合,给学生固定的标准,让学生明白这些标准是每一次课堂的程序和常规,只有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

  •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注意过。 比如说孩子面对老师时因为恐惧与害怕失败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他的一个学生在回答48的一半的多少时,总是低声回答24 ,无论他怎样诱导那个孩子都无法自信而大声地说出这个由她得出的正确答案。 他的学生有时会不经过思考而随便报出一个答案 ,这比没有回答要好,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一来老师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思考过,只不过得到了错误

  • 认知于共同体--读《教学勇气》有感

    近来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一书,书中有关教育共同体的论述对自己启发很大。 我认为对于教育共同体的建设,首先要打破我们错误的想法,比如说:认为知识和经验是自己多年的积累,不能轻易共享。或者认为自己的知识水足够胜任学科教学了,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但是: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人的力量越加显得渺小,群体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我们只有结成一个团队,形成一个共同体,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实效。 要实现教育共同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

  • 优化课堂教学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

    《建设理想课堂》读书心得(二) 《建设理想课堂》一书的第二章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老师在办公室里声色俱厉地训斥学生:为什么不做家庭作业!前几天你还抄了别人的作业,现在连抄你都懒得抄了,看看你的成绩一天不如一天,不想学习就回去!下来把昨天的作业写两遍!训完后走进教室上课。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准备了很多题,每一个题目的处理都匆匆忙忙,每一个题,都只让一位或两位同学讲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还没有明白,老师就在黑板上解题。尽管也有讲解,但终究是跳跃性的,相当多的同学表情茫然地坐在课堂上。课后,党听课老师问他学生什么时间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