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教在学生未知、想知、能知处

读《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教在学生未知、想知、能知处

更新时间:2017-02-17 20:11:42

《读《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教在学生未知、想知、能知处》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只备教材,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情,只有了解学生学情,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又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等。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等。那么,究竟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呢?

一是学生的“应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要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说,在该年龄段学生由生活经验所积累起来的一些生活常识或基本的判断能力。

二是学生的“已知”: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即学生学习的起点能力,包括知识起点能力、技能起点能力、态度起点能力,综合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得出的就是学生准确的起点状态。例如:在小学阶段,我们学校经常会进行一年级的起点研究,包括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如:10以内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拼音的阅读,识字的数量)等等,通过研究,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差异是很大的。譬如识字量,少的学生只有30多个字,多的学生达到800多个字,而平均数在300多个字。这样的差异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要做到因材施教是有难度的,所以老师的工作也显得特别辛苦。

  三是学生的“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是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同时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圆的认识之前,可以先做一个前测,了解学生哪些知识是已知的,哪些知识是未知的。像圆的各部分名称,原来以为学生都知道,但是测试下来却发现未知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还有圆周率是如何得到的,操作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也是学习的关键。所以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都知道的可以不教,而对于学生未知的部分则应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

  四是学生的“能知”:通过“已知”和“未知”,找到学生是否还有发展的可能,可能发展的空间有多大,及达到怎样的程度。例如在学习计算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掌握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时,也可以利用转化的思想,把未知的图形转化为已知的图形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如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来计算,甚至于把一些特殊的不规则图形运用转化的思想把它变成近似的规则图形来计算。

  五是学生的“想知”:指除学习目标之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东西。对这样的学生,除了课外阅读之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兴趣班,进行知识拓展,满足他们对数学知识不断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哪些是能知的,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相关阅读
推荐
  • 用爱去教育——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名字:李镇西老师,我就去网上查了一下。原来他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1999年他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出版,获得多项大奖。在师范时我也看过这本书。 看了以后,李老师的还债说让我印象很深刻。长久以来,教师总把自己的地位抬高,认为学生必须听教师的话,教师除了给学生上课,就与学生没有太多的情感纠缠,在当下的教育大背景下其实不然。李老师在书中这样说:我其实是很不适宜当老师的,因为我性子太急了。同时他又说自己具有独特的优势拥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促使李老师在用心爱着学生的时候,更是用心去感受学生的

  • 善待自己的孩子——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已是屡见不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读过一些,我也是。每次读这一类书籍,总是激情满怀,并不自觉地想要仿效一番,然而人总是缺乏一种持久性,久而久之,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套做法就原形毕露了,而心中也总不免会这样想:他的孩子可以这样教育,但我的孩子和他的孩子不一样,所以我还是用我自己的那一套教育理论吧。于是乎,一切又开始回到原点,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我在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首先是书名深深吸引了我,因为我兼有妈妈和老师两职,作为妈妈,我想成

  • 生命一分钟 敬业六十秒——阿荣旗王杰小学《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4月11日下午放学后,王杰小学全体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生死牛玉儒》这部影片,影片的主人公使我们内蒙古人的好干部,内蒙古人的骄傲,教师们观看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抑制了很久的泪水还是流了下来。我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我知道人民的利益高于天这是牛玉儒的座右铭,他不是只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说给别人听,而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它。 这部电影是根据主人公牛玉儒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生活中的牛玉儒同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原市委书记。他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仍然不顾妻子和医生的劝阻,坚持在住院治

  • 天上不会掉馅饼——观《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宝葫芦的秘密》对儿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众多的影片中他独独选中了这一部,所以,我也就当仁不让,没顾得上头顶那火辣辣的太阳,带着儿子一起去揭开这宝葫芦的秘密。 买票、就坐,儿子顾不上擦擦满脸的汗水,就迫不及待地说:妈妈,什么时候才开始放呀?我笑着说:这么心急呀,还有十分钟就开始了,你要用心看啊,看看这宝葫芦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当1小时20分钟的电影放完时,儿子显然意犹未尽,说:这么快就放完了,我觉得王葆不应该把宝葫芦扔了,他可以带在身边,也能随时提醒自己呀。当我问他喜不喜欢王葆时,他说喜欢,但也不喜欢,喜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心中不时被各个时代的文化冲击着,内心涌动的无限感慨不知从何谈起。余秋雨笔下的文化层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山川河水都是文化的起源。读完第一篇《道士塔》后只有一个恨字呀。那王道士太可恶了,莫高窟被他粉刷得体无完肤,为了那几许的钱财,竟随意让外国人搬走我们祖先给我们的遗赠。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能怪他吗?他什么都不懂。 作者怎么会对三峡产生如此浓厚的感情呢。从了解三峡到解读历史,解读文化。追溯三峡的起源白帝城,回荡着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 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读《幸福地做老师》之感

    阅读荆志强老师《幸福地做老师》一书,对我感触颇深。其中感触和振动较大的是书中第3页荆志强老师对于备课的理解备课不是教师知道要讲什么,而是要知道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 事实上,此段论述揭示了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我们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只是从教师、教材的角度去把握备课的重难点,注重的是怎样在课堂里把知识点讲透、讲清,完成备课所要求的教材上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点所需要教师的帮助或搀扶。 特别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教师的备课已经从用钢笔书写发展到在电

  • 特殊孩子——考验耐心和爱心

    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后感 翻开《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少一些指责,多一份关爱这个题目一下子吸引了我。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种种的压力和孩子们调皮的举止常常会惹得我发出勒令停止的命令,变成一个凶老师。 书中列举的方老师班的男孩子可真是调皮,不仅这样,他还影响了其他同伴们的生活,但是,方老师并没有发火,也没有将他隔离开其他孩子,而是耐心地观察、倾听,也承受着孩子不良情绪的宣泄,孩子渐渐回到了集体的队伍中。看了这个例子,我想,这个方老师真的让我欣赏到了一个宽容、关爱孩子的老师,她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和包容之心

  • 回归正途——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勇气,对于每个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有的。但,教学勇气,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是我不曾考虑过的。教学还需要勇气?初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心中的这个疑问慢慢的被解开了。是的!教学也需要勇气,而且是我们老师平时忽视掉的那些会让人执着的勇气。 初读《教学勇气》一书,书中字字洋溢着作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之情,而这一热情也在之后的阅读中慢慢地传递给我,感染着我。在敬佩作者的热情之外,也震撼着书中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的很多观点,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

  • 提高自身的素质——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我特地从书店买回了一本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写的《做最好的老师》。有句很好的美言南有魏书生,北有李镇西。 魏书生老师便是陆校长经常称赞的一位名教育家,而李镇西老师也便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做最好的老师》此书全面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他使用了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发人深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