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做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读《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

做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读《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

更新时间:2018-02-13 15:13:59

《做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读《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寒假中,阅读了戴维·珀金斯教授的《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很理论,需要静心看,看得有些断断续续。掩卷之余,留下困惑:我的学生,会有怎样的未来?会是竞争社会的赢家吗?还是做一个自在快乐的人?能否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以及怎样拥有一个健康丰盛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应该从哪里获得力量,来实现以上种种可能?于是再次打开书本,寻找答案。
“点燃创造力的开放性问题” 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放性问题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其重要性毋容置疑。作者认为,几乎任何背景下都会存在笼统的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可以深入分析的,但是,如果没有好奇心的支持,它就不可能鼓舞人心。好奇心与困惑感的存在不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问题设计不恰当,我们的学生就有失去这种敏感性的危险。
作者举例说明,如问题1:引导工业革命的3个因素分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只求一个确定的答案,而非自由流畅的探究。那么改变一下,如问题2:你认为,引发工业革命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与问题1比较,更有引导性,但鼓舞性还不够。再完善,形成问题3:全世界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文明的成熟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们也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突出的科学成果,甚至产生了大量巧妙的装置。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那些文明中,而是出现在这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区呢?
如此表述令人赞叹,不仅成功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促进了学生的全局性理解。还有精彩如“植物不同于动物,它们没有感觉系统。那么,植物的各个部分是怎么知道应该往哪里生长呢?”这样的问题。
以往,我比较认可的是教无定法。但在这一刻,面对这种提纲挈领式的、有生命力的问题,我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教师专业性。我知道,这样具有“非完全性、不确定性、探究性、灵活性、新颖性与创新型”等特征的问题,才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它发展、开放,没有固定的答案,却能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主体感悟,能让不同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得到最深刻的体现。
作者并没有停留于此,他认为,开放性问题的要旨在于鼓励学生提出并追寻增值性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这需要创造。或许,学生的提问没有开放性,但教师可以在强调全局性理解的前提下选择问题。学生在按照重要程度来整理问题时,也可以参考与见解、行动、伦理道德和机会有关的标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对问题积极主动的追求会促进更好的学习,另外,重要的不是得到答案,而是在于学习提问和寻找答案的艺术与技巧。在书中,我感受到的是西方教育缜密的逻辑、实验的态度,这个恰巧是我们教改实验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点燃创造力的开放性问题,让我找到了新学期工作努力的方向。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的事业,我们应为此自豪,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一个有爱心,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相关阅读
推荐
  • 一次心灵的旅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更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读懂了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阵地。 1、【关于阅读】雷夫老师说: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另一种焦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大人的指导

  • 不容忽视的小小细节——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前言】我曾经阅读过《窗边的小豆豆》、《海伦娜的奇迹》、《成功母亲的7大教育法则》等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的书籍,并写下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让阅读进驻孩子的心灵》(读《海伦娜的奇迹》有感)、《改变一下视角吧》(读《成功母亲的7大教育法则》有感)等读书笔记,感受了期间的真情、真爱,也常常因书中人物的睿智、豁达感动不已。 现在握在我手中的是一本影响力极大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说真的,在拿到书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然而看着封面上分享全美最佳教师的爱心和智慧、让孩子变成

  • 活着的理由——读余华的《活着》有感

    知道余华是在好几年前,听说他的作品也在很久之前,但真正去读他的作品却在几天前。那天本是陪孩子去冰心书屋借书,在等待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书架上有许多余华的书:《兄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世事如烟》、《许三观卖血记》出于一种好奇,我随手拿起一本《活着》翻阅着,在他中文版的自序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下子便打动了我,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虽然这句话读来有点拗口,但细细品味却很是耐人寻味。于是,我就买下了《活着》,打算回家好好去读读他为什么要这么阐述活着的理由。 《活着》的

  • 阅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生的成长摇篮。要关爱每一位学生,捧一颗真心来和学生交流,带满腔热情来对待学生。班主任是教师的综合反映,无论你是怎样的班主任,相信大家都是为了学生的美好明天而在努力着。而这本《可以这样做班主任》用亲切的语言向我们展示那一位位平常却又不平凡的班主任事迹,让我这个同为班主任的读者多了一刻冷静,一点思索与一份压力。也多了一份想做好优秀班主任的动力。 倾听生命拔节的乐曲:不要随便否定一名学生,其实他们都是很棒的,捣蛋鬼、调皮王,他们其实也很孤单,无非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关爱下会慢慢成长,作

  •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在我的记忆里,从小,父母总会苦口婆心的让我长大了要好好学习。现在终于了解到他们口中所说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我并没有像文人异士那样的文学修养,也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本质,但是,对文学与读书,我倒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首先,读书是一件快乐而孤单的事。所谓快乐,那是你沉醉在文学中,享受着文学带给你的快乐与忧愁;而孤单,那其实是另一中境界。人因文学而孤单,那就是将你和文学容为一体。人在文海里享受快乐与孤独,听起来就像是一件可以震动人心的事,事实证明,我国的很多抛头颅,撒热血的文学家已经到达了这一种思想

  • 读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

    课型,按余映潮老师的看法,就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地,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什么课型。 余映潮在《阅读教学艺术50讲》第3章《课型设计的艺术》中,本着活动充分的原则,从常规的与创新的、常见的与新颖的角度选说如下几组有代表性的课型及其设计: 第一组:教读课、自读课 第二组:朗读课、说读课 第三组: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 第四组:学法指导课、探究性学习课 本章共分这样八讲,这里重点介绍学法指导课。 在读《听余映潮讲课时》时,我就有一种

  • 那一面旗帜在飘扬——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窗外,喧嚣的都市正经受着夏日高温的炙烤;窗内的我轻轻合上《致青年教师》一书的扉页,阵阵墨香犹如清风吹进我的心田。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爱自己的学生,教会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心他人,培养仁爱之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未来的社会超越今天的文明,这就是理想 吴非用朴素与平实的语言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教育哲理,它们不高深却因为作者对学生的满腔热爱,对教育事业拳拳赤子之心显得那么的隽永与深远。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参加工作至今也有十几个年头,

  • 个人阅读交流单(教师素质年读书交流会)

    阅读书籍题目章节《美的教育》第五章 砚池馀墨 阅读感想 当我定睛于《美的教育》封面时,那一句吾学浅才疏,愚钝慷懒的谦虚却使我顿生敬佩之感。阅读之后,颇有收获。 1、真诚地做人,真诚地对人,教师也能做成圣人。 2、教育境界不同,效果不同。 3、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变成有觉悟的人,让教育成为美的教育。 4、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小组交流的话题 教师,除了关注教育,还要关注什么?教育者,似乎都在校园之内完成一些教育工作。五彩缤纷的生活,给教育增添的是怎样的色彩?本章的二十一

  • 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读了陈大伟老师的《建设理想课堂》这本书后,让我对老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给我在课堂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课堂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大部分知识的传授都源于课堂中。在书中,陈大伟老师没有用空泛的理论来讲述,而是用生动活泼的课堂实录展现出了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让我知道了理想课堂的教学是既有助于学生成长,又有益于教师提升教学生命的课堂教学。教学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有好的交流沟通。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要让教师获得幸福的生活,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