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做一个智慧的老师——读《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有感

做一个智慧的老师——读《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有感

更新时间:2020-08-14 16:41:18

《做一个智慧的老师——读《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这是朱永新教授对智慧的论述。可见智慧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对于老师来说更是不可缺少。那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智慧,老师更需要智慧的教育。

读了张肇丰、李丽桦主编的《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一书,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本书一共分了八个章节,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教育教学中一线教育工作者智慧实践的各类创意,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第六到七章的内容。

第六章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自助餐”作业》和《“免作业单”的设计与使用》,这两者都是对传统作业的一种挑战。试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多少孩子不肯做作业,或者作业拖拉。是啊,千篇一律的作业布置,对很多孩子来说早就腻烦了,剩下的就是机械式的应付,但这两篇文章给出的创意却让人眼前一亮,前者把作业当成了美味的“大餐”,设计了“自助餐菜谱”,分成了必选餐和设计餐,而且题目设计得非常有趣,既提高作业兴趣,又让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了锻炼。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你的表扬是否一成不变?而班里的孩子对这样千篇一律的表扬是否也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兴趣?于是表扬收到的成效也越来低了,而本书的第七章就给出了不少另类表扬的好创意,如“微笑存折”、“表扬卡”、“五彩积分卡”等,光听着名字,就感觉很新鲜,而通过阅读更能学到具体的实施方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可以采用这些好创意,一定会给自己的教学增添不少色彩。

在许多人看来,打扫卫生是一件普通不过的日常活动,但经常会发现人多了扫不干净,索性就由“一个人扫地”试试。临海市外国语学校的《一个人扫地》案例告诉我们,智慧创意是如何巧妙地处理“一”与“多”的关系,解决了多人扫地不见成效的难题。

阅读这些智慧创意的背后是一颗无限感动的心,为那些怀着对教育热爱而执着的创意者们所感动。  一朵花是一个天堂,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老师面对的个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他们都有各自一个不同是世界,善于发现孩子的不同,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就需要我们的一双慧眼。请切记:千篇一律等于毁灭!所以身为师者要牢牢记住,不可以一样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做个智慧的老师,智慧老师不仅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孩子优点的眼睛,更应该有一颗充满智慧的头颅,要有勤耕的笔锋,有善思的习惯等。
相关阅读
推荐
  • 过程就是一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 在整本书中,这样一句话常被提起过程就是一切。如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P103]但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P202]然而好的表演和其他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由十分的天赋加上九十分的努力而来的。[P209]教育专家尹建莉在联合推荐中也这样写道:作

  •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心中不时被各个时代的文化冲击着,内心涌动的无限感慨不知从何谈起。余秋雨笔下的文化层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山川河水都是文化的起源。读完第一篇《道士塔》后只有一个恨字呀。那王道士太可恶了,莫高窟被他粉刷得体无完肤,为了那几许的钱财,竟随意让外国人搬走我们祖先给我们的遗赠。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能怪他吗?他什么都不懂。 作者怎么会对三峡产生如此浓厚的感情呢。从了解三峡到解读历史,解读文化。追溯三峡的起源白帝城,回荡着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 读《致史老师》后感

    扳扳手指,做老师也几年了,一批批学生送走了,又迎来了一批批新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与孩子是最熟悉的,感情也最深,所以常常也不愿去写他们,因为觉得是最难下笔的,担心自己一写就停不下手了,更怕一下子太多的回忆一涌而出,怎么也收不住了! 倒是孩子们很愿意拿起笔写写我,有直接写在日记本上的,有含蓄点写信的。有写我做得好的,当然也有给我指出不足的,我都会欣然接受,说明孩子们已经把我当成是最好的朋友了,他们也越来越了解我,还记得一个孩子就曾描述说史老师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我挺喜欢这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 今天偶然看到伴

  • 做一个怎样的老师——观《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感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国引进了不少印度电影,我也看了不少,现在说起印度电影,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曼妙歌舞场景以及那固有的拍摄手法,以至于在看《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最后那段像宝莱坞致敬的歌舞时,哑然失笑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很久没有碰触印度的影片,也差点让我错失了这部优秀的作品。影片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的故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

  • 感悟《让孩子把话说完》

    近日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感受颇深。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母亲带自己的小孩去旅游。天很热,母亲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假如现在我们迷路了,四周都没有人家,也没有水,天是那么的热,还好我们还剩2个苹果,你会怎样做?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会把这2个苹果都咬一口 看到这儿,我的心里一顿,现在的孩子,咳! 再看下去:母亲当时听了很生气,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样自私和任性。不过她转念一想,不妨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再纠正他也来得及。于是母亲平静地问了声: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要尝一下它们的味道,好把最甜的苹果给妈妈! 原来

  • 让学生承认自我,做出自我---《我的理想课堂》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这是我们教师的共同信念。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他想改变,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这样诲人不倦才有动力和基础,我们的工作才不至于失去希望和信心。 现在的教育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我们不只一次地听说,并自己也经常感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没法教。我们更会无意识地给学生加上一个个标签,而有一些往往是差生,落后生,后进生。尽管我们也曾满腔热情地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倾注关爱,信任,但事实却是,我们被一次次的失望而击溃,我们可能也因此而选择放弃。 不变的学

  • 从《豪猪的哲学》想到的

    最近在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看到她引用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但总不知道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最好,太远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于是又开始疏离;但又觉得冷了终于豪猪们保持了最适当的距离,又得到了群体的温暖。于是我也想到我们师生之间也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作用。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希望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当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对学生一种有距离的教育也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对成熟的肯定。在学生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 经历美好,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常听说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的现实不理想,理想的教育不现实。我想这是一句真实、无奈而又充满了精神胜利色彩的话,完全忽视了人类具有改造世界的本能与力量。 认真研读陈大伟教授撰写的《建设理想课堂》第一章《课堂教学理想》,很好地帮助我进一步构建了理想课堂的概念,对怎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历美好生活 从塑造人的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和教育呢?联系书中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观察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忧思与欣喜参半。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痛苦,把学习当成磨砺,把学习当成无可奈何。

  • 恐惧背后智慧的觉醒——《教学勇气》青年教师读后感

    帕克.帕尔默坦诚写道:我教书教了30年,至今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走进教室,恐惧在那里,我直觉得陷入恐惧恶浪中;我问个问题,而我的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恐惧在那里,好像我逼他们去背叛他们的朋友;每当我感到似乎失控,诸如给难题难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