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课程理论》读书心得

《课程理论》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0-09-08 17:26:26

《《课程理论》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谈及教育,就不能不说课程。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都涉及到“教什么”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的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我国现代教育界关于课程问题研究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当属施良方教授。其编著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对课程的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我国第一本提供了课程理论分析框架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深化与发展我国课程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梳理了课程理论的历史和现状之后,重点论述了四方面的基本问题:(1)三大基础学科对课程理论的影响和意义;(2)课程编制的要素、过程及原理;(3)几种主要课程编制模式的理论和特点;(4)课程理论的基本问题及发展趋势。从而确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的框架。 

第一编:课程的基础

这部分主要从三个基础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方面加以剖析,从其与课程关系的历史考察、现代理论流派的分析以及它们对课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作者认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总是与当时所流行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课程的时间,必然会受到这些学科中某些观念支配的。这部分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框架,让后来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对课程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课程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为研究者和学习者做出明智的课程决策提供了帮助。

第二编、课程编制的原理

在《课程编制的原理》这一部分,施教授主要从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四根方面进行阐释,给读者展现了一项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

在“课程目标”一章中,作者明确了一个观点: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那么,如何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进而用来指导课程编制工作呢?围绕这一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即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和表现性目标。对三种课程目标取向进行了反思,指出了这三种目标取向对课程目标制定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其次,着重梳理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接着,从学生、社会、学科三个因素,分析了课程目标提出的依据;最后介绍了确定课程目标的一种模式,即需要评估模式。

在“课程内容”一章中,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课程内容的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以及课程的类型与结构。首先,介绍了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分别为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作者认为三种取向各有优缺点,不能用对立或形而上学的方式看待它们,应该兼顾到各方面的因素;其次,简要阐述了课程内容选择的三个基本准则: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接着,分析了组织课程内容时经常碰到的几种关系: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和螺旋式;第四,探讨了课程内容实际组织时涉及到的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在《课程实施》一章中,首先探讨了课程实施的界定与三种不同取向;然后论述课程实施的两种基本方式——变革与教学,采取何种实施方式,与政治体制和教育制度有关;最后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五种因素。

在《课程评价》一章中,作者明确了课程评价的目的后,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课程评价的取向,列举了比较典型的集中取向: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第二,介绍了课程评价的几个常用的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和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等七种评价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的长处和短处。第三,课程评价的过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课程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以供课程工作者参考。

这一编,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论述课程编制的完整过程。主要参照了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第三编、课程探究的形式

本编的三章,实际上是对第二编各章所代表的传统课程编制模式的一种挑战。主要论述并分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课程编制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批判模式。

在《过程模式》一章中,重点介绍了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首先,着重分析了斯腾豪斯对目标模式的反思,“我自己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是针对我所认为的目标模式的缺陷而作出的”。斯腾豪斯认为,目标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条理性和简易性,然而,其有显著的五个缺陷,所以在反对目标模式的同时,提出过程模式;其次,作者对过程模式的原理进行梳理,并对斯腾豪斯归纳的12调准则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接着,详细介绍了过程模式的实施;最后对过程模式进行了总结和评论,作者认为,斯腾豪斯对过程模式的论述还停留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之上,过程模式还处于过程之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实践模式》一章中,对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提出的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进行了分析。先顺着施瓦布对时间和理论的区分,然后分析他对传统的理论模式的批判,接着再来探讨实践探讨的新主张——集体审议,最后对实践探究模式的形成作些分析和批判。

《批判模式》一章中,作者首先对起伏跌宕、错综复杂的有关批判模式的认识进行梳理和辨析,尽力理清批判模式形成与发展的脉络;然后论述了批判模式的一般原理;作者探讨了课程批判探究的过程;最后,对批判模式进行了客观的批判和评价。

第四编、课程理论与研究

前三编各章主要是从课程理论体系的角度,分别阐述课程的基础、课程编制过程的原理、课程探讨的方式。本部分主要探讨课程理论本身的建构,课程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以及课程理论发展的趋向。

在《课程理论的构建》一章中,作者从如何营造课程理论的体系,以及课程理论与教育科学中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出发,企求从历史“原脉”和课程理论当今取向的考察中,把握以往和现在人们在课程理论构建上已经做了些什么;通过对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关系的分析,稍稍理清课程理论应该着重研究些什么;通过对课程理论发展的辨析,明确了我们在课程理论构建方面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课程的基本问题》一章是对课程领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一些理论思考。这些问题都是课程工作者将会面临、必须以某种方式予以回答的问题。这些基本问题包括包括:一、核心课程与隐性课程;二、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三、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四、课程与价值;五、课程的一元化与多元化;六、课程中文理分科问题;七、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独立的章节列出来,专门加以探讨的。

《课程的未来》是本书的最后一章。本章中,作者表明了一个基本的观点:课程的本性是未来定向的。课程不仅要适应未来,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作者明确指出:课程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看待课程是危险的。所以,作者着重分析未来对课程提出的挑战,提出研究未来课程的种种方法,探讨如何应对未来课程将会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课程工作者预测未来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并对学校课程及课程理论发展趋势作了一些分析,以便课程工作者能把握机遇,为培养人才做出贡献。

三、个人的一些思考

1、要加强理论学习

坦白地说,我是排斥理论学习的。一方面与求学的经历有关系。我是98届的中师生,那个时候的师范学习,很少有老师提醒我们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与自己的工作环境有关。一线的老师很少有人主动地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的,大家更多关注的是课例、教学法、课堂等方面的一些技法,甚至是拿过来直接使用的一些技法。第三,与我的一次外出学习的经历有关。那是2002年,在徐州三中的一次学习,某一位专家的报告从一开始,就是中国教育问题重重,看看人家美国的怎么样,英国的怎么样,日本的怎么样,新加坡的怎么样,然后屏幕上都是外国教育理论的术语,也不展开分析,只是大量地罗列。让我和周围的老师很反感,进而厌恶。于是直接起身走人。从此,对那些高谈理论的专家,莫名地抵触,就不重视理论学习了。

后来,在2014年参加徐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时候,看到参赛的选手既有教学能力,又有理论水平的时候,才真切地为自己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后悔。于是开始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

说实话,拿到《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这本书,看到这是一本纯理论的书籍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的不情愿的。但是,我督促自己一遍一遍地读了下来,由一开始的不知所云,到现在的懵懵懂懂,让我第一次对课程有了一些思考。后来读到了美国学者马尔库塞一句话说:“理论是不能改变世界的,只有人能改变世界,但理论能改变人。”理论岂止是改变人,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引人,塑造人,能让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优秀。所以,在理论学习的路上,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2、要不断地思考课程的意义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平时更多关注的是课堂,即 “怎么教”。而对于“为什么教”则很少考虑。《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等教育理论,就是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让我们追根溯源,回归到教学的本真。伟大的乔治·奈勒说:“那些不应用理论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是的,学习学习课程理论,不断思考课程的意义,才能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四、近期阅读计划

施良方教授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我读了三遍后,对课程的相关理论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是的,懵懵懂懂的、迷迷糊糊的了解。知道这本书的价值,也懂得这本书的理论意义,就像知道前方有一处美景,心中也是无比的向往,但是因为相隔太远,无法真切地观看到此处景物的美。我只有坚持继续地走过去,走过去,直至走到它的身旁,走进美景之中,才能感受和领略到它的不一样的美。所以,我会继续阅读此书,慢慢地咀嚼和领会书中的精妙之处。以便对课程理论有一个清晰地完整地认识。

除了《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外,施教授还写作了《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和《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两本书,是《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的姊妹篇。可以陆续阅读,了解学习论和教学论的相关理论知识。

因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阅读越是多,内心越是沉稳。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因为气质是岁月长期沉淀的产物,是漫长时光所赠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所以,我加持着从所教的学科领域读起,累土成丘,积微成大,广泛阅读。教学相长,教书就是读书的接力。读书是教学流程中最广博的备课。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最自然、最亲切的依赖途径。阅读,让我们在浮躁与激荡中,始终保持读书人的良知和文化的高贵。

我会一直坚定地读书,然后,在教育的道路上优雅地行走。
相关阅读
推荐
  • 用爱去教育——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名字:李镇西老师,我就去网上查了一下。原来他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1999年他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出版,获得多项大奖。在师范时我也看过这本书。 看了以后,李老师的还债说让我印象很深刻。长久以来,教师总把自己的地位抬高,认为学生必须听教师的话,教师除了给学生上课,就与学生没有太多的情感纠缠,在当下的教育大背景下其实不然。李老师在书中这样说:我其实是很不适宜当老师的,因为我性子太急了。同时他又说自己具有独特的优势拥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促使李老师在用心爱着学生的时候,更是用心去感受学生的

  • 润物细无声——再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把同一本书多读几次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最近拜读了望海发在博客网上的一篇题为《人都是在影响中长大的》文章,再去把《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看了看,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有一句话:我们总是在接受着影响。对教师来说是这样的,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做教师的是学生除了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是受影响最大的之一,教师在有意或无意中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不仅在学识上要做一个智者,在师德上更应是一个大写的人生,

  • 读《致史老师》后感

    扳扳手指,做老师也几年了,一批批学生送走了,又迎来了一批批新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与孩子是最熟悉的,感情也最深,所以常常也不愿去写他们,因为觉得是最难下笔的,担心自己一写就停不下手了,更怕一下子太多的回忆一涌而出,怎么也收不住了! 倒是孩子们很愿意拿起笔写写我,有直接写在日记本上的,有含蓄点写信的。有写我做得好的,当然也有给我指出不足的,我都会欣然接受,说明孩子们已经把我当成是最好的朋友了,他们也越来越了解我,还记得一个孩子就曾描述说史老师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我挺喜欢这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 今天偶然看到伴

  • 感悟《让孩子把话说完》

    近日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感受颇深。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母亲带自己的小孩去旅游。天很热,母亲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假如现在我们迷路了,四周都没有人家,也没有水,天是那么的热,还好我们还剩2个苹果,你会怎样做?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会把这2个苹果都咬一口 看到这儿,我的心里一顿,现在的孩子,咳! 再看下去:母亲当时听了很生气,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样自私和任性。不过她转念一想,不妨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再纠正他也来得及。于是母亲平静地问了声: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要尝一下它们的味道,好把最甜的苹果给妈妈! 原来

  •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再借助教育技术这个桥梁纽带,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

  • 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陈大伟教授在他的著作《建设理想课堂》中说,课内不能太勤快。就是在课内就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也就是说,不一定动手做了,写了,就一定是勤快,有时候动脑思考、动嘴发言也是一种好现象。 不由得就想起自己以前课堂上的一个片段: 学习《乡下孩子》这篇课文时,有一个环节是体会乡下孩子的生活有趣和多姿多彩。要求学生模仿书上的一个句子进行仿写。我采取了一个渐进的指导方法,感觉效果很好。 首先出示书上例句: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指导孩子读好这句话后,

  • 引生本之泉 润自然生命——读《教育激扬生命》后感

    当我们享受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之美景时,不要忘了,大自然更赋予了人类丰富而精美的生命。生命始于自然,则应以自然的方式牧养。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但每每说起学生的精神生命,我们总觉得很沉重。学习的重压,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被动地接收式学习,使得学习枯燥乏味。捧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则有一种智慧被点燃,生命被激扬的真切感受。 生本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自由的国度里,急切地睁开观察真善美的眼睛,愉悦地接受知识给他们提供的欣赏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生命被唤醒,内心的小宇宙不断地膨大起来,就会成为强

  • 认知于共同体--读《教学勇气》有感

    近来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一书,书中有关教育共同体的论述对自己启发很大。 我认为对于教育共同体的建设,首先要打破我们错误的想法,比如说:认为知识和经验是自己多年的积累,不能轻易共享。或者认为自己的知识水足够胜任学科教学了,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但是: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人的力量越加显得渺小,群体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我们只有结成一个团队,形成一个共同体,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实效。 要实现教育共同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

  • 读《孩子为何失败》有感

    我们大部分教师认为:孩子的失败主要指学习成绩差,或者是这个学生行为品行差,故意在班级里捣乱。这样的学生,教师看见了都非常的头疼,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选择了放弃。学生觉得老师既然放弃了自己,他就更加放纵自己,恶性循环,导致这帮孩子无法拯救。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不能放弃这些孩子,要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家长、教师和孩子都要努力,孩子才不会失败。 一、家长的责任在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平时多指导孩子的品行,能够正确区分好与坏。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