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书体会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书体会

更新时间:2020-12-27 15:05:04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书体会》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第一章《有效教学的意义与反思》读书摘记:第一节有效教学的内涵与意义1.有效教学的内涵:(1)有效果。(1)教学效果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与动机无关。(2)教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2)有效用。教学效益强调的是教学及其结果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具体来说,它表现在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3)有效率。教学有效率是指一定的教学投入产生了尽可能大或多的教学的目标。    2.有效教学的要求与特点(经验):(1)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确立效果为重的意识和学生(学习)为本的意识,要重在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发展,要重在看学生学了什么、会了什么(2)教学要有效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在应用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本领。(3)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当堂达标,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要求是:一要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把课堂教学时间用在指向教学目标的教与学活动上;二要精选教学内容和简化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的活动指向价值最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时间的利用
价值。    3.江苏省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的六个“减法”: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二是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三是减去多余的手段和形式,四是减去赘余的教学内容,五是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六是减去不集中、不该有的目标。第二节: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1.效率至上(快与慢、效率与质量)2.可测量性(清晰与模糊)3.程序化(模式化与个性化)第三节有效教学的理论反思1.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共性与个性)。教师要从“控制者”转向“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教育即解放‘的体现,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思想、权力,培养能够自主发展的人。    2.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从理性基础角度讲,有效性基于工具理性,道德性基于价值理性。有效教学是一个技术操作问题,更是一个价值澄清与选择问题。教学的道德性包括四个含义:(1)道德的教学应该是合乎法律要求的。(2)道德的教学应该是符合伦理道德要求。(3)道德的教学应该是公平的。(4)道德的教学应当以学生为目的,而不是把学生看作实现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且读且思: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并不是对有效教学的摒弃,而是让我们从对有效教学理解和操作的误区中拔脚而出,走向卓越教学。关于有效,我想起了一个例子,孩子无缘无故哭闹,让孩子安静
下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给糖吃、吓唬他或者给他讲故事,这些方法可能都可以达到让孩子不哭的效果,都是有效的,但哪一种方法算是卓越的呢?可以这么理解: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当前的教育效果,而卓越教学则考虑到当前的教育行为将产生的长远影响。第二章《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征》读书摘记:第一节: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1.“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狭义教学以书本为教学对象,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坚信知识教学(双基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义教学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教材无疑是重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广义教学是面向生活的教学,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    2.由“独自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独自式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对话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的交往、互动。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是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3.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传统教学建立在学生的依赖性基础上,最终培养的也是学生的依赖性,它表现为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现代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独立性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   4.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传统教学把课堂定位
为知识授受和能力培养的场所,现代教学则把课堂理解为生命成长、人性养育的殿堂。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且读且思: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卓越教学应该理解为广义的教学,教师应当把教育教学内容从书本里、课堂中引向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要从“教课文”的桎梏里挣脱,迈向“教语文”的广阔天地。很庆幸在多年前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的讲座,意识到“教课文”与“教语文”的区别,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改进,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开发了丰富的班本课程——儿童诗晨诵、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种植课程、电影课程,还有周末实践课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我慢慢走向实现“遨游知识海洋”梦想的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再远的道路也需要我们一步步地去探索,而在这探索之路上,我已经启程。第二章《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征》读书摘记:第三节卓越教学的基本特征卓越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五个: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一、有深度的教学所谓深度,本质是指思维的深度。有深度的教学是指学生想得深,
想得透从而学得深、学得透的教学,也即它是一种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教学。从教师角度而言,卓越教学是指教师对教材钻得深研得透从而深入浅出的教学。二、有广度的教学。教学的广度是指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贯通。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学科味,体现学科特有的文化和特征;也要有生活味,反映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教师应深刻理解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能将这种联系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同时,教师不能固守学科壁垒,要打开学科的知识边界走向综合,让学生在综合地带、边缘地带进行知识探险。三、有温度的教学(润泽的教室)有温度的教学就是充满人性化的教学。有温度就是让学生感到很舒适、温馨、安全、快乐、幸福,让学生感到课堂就是他们的家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这是由师生关系决定的。教师应该做到:接纳学生、重视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让学生有安全感,这样才能构建有温度的教室,构建充满善意和人性的课堂。四、有力度的教学有力度的教学就是课堂充满活力的教学,这个活力是由教师的感召力、学科的魅力,学生的潜力共同组成的。实现有力度的教学,教师需得热爱自己的学科,挖掘学科知识的内在魅力,在学科教学中体验到意义、价值、激动和欢乐,从而向学生传达出一种强有力的邀请,邀请学生来分享这种体验,让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使学生相信
学习的内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五、有高度的教学教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人的生成、成长和发展是教学的真正落脚点。因此,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上来讲,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特有的道德教学资源,把德育渗透融合在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同时,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之中、进入学生道德和心灵的世界中。只有进入学生的情感、生命、灵魂深处的教学,才能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总之,卓越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效、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而是一种让学生有生成、有成长、有发展、有顿悟、有感悟、有生产(创新)、有价值、有意义、有尊严和幸福感的教学。是教师的一种教学理想、信念和追求。且读且思:卓越教学是一个新概念,但我想,它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从古至今,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的卓越教学一直存在。它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一种美好的教育境界!它不仅表现为教学理念上的卓越,也表现为教学质量上的卓越,以及教学行为上的卓越。追求卓越,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更需要追求卓越。作为有十几年教龄的教师,我必须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不仅要使教学变得效果更好、效用更高,而且要让教学变得更有境界、更有内涵、更有品质,使师生通过教学
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
相关阅读
推荐
  •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就已情有独钟。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明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朱永新教授更是一再地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阅读必将带动学生的学习、教科书、教辅书不能替代课外阅读、家长在孩子阅读中该充当怎样的角色、阅读应与实践相结合、怎样的阅读状态才是理想的状态等问题。(详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user1/sly9992/125636.html)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家长所重视

  • 善待自己的孩子——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已是屡见不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读过一些,我也是。每次读这一类书籍,总是激情满怀,并不自觉地想要仿效一番,然而人总是缺乏一种持久性,久而久之,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一套做法就原形毕露了,而心中也总不免会这样想:他的孩子可以这样教育,但我的孩子和他的孩子不一样,所以我还是用我自己的那一套教育理论吧。于是乎,一切又开始回到原点,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我在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首先是书名深深吸引了我,因为我兼有妈妈和老师两职,作为妈妈,我想成

  • 孩子的阅读,需要一盏灯

    昨天的午自修很安静,我在安静地看书,学生也在安静地看书。十天前,我为他们选择了许多书籍,想营造一下班级的书香氛围。然而,我的好意并没有被他们接受,我行我素依旧是他们的风格。习惯了聊天,习惯了下棋,却不习惯阅读,我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悲哀。哀声过后,我又有几许庆幸,因为在不远的角落里,有几个学生沉默不语,低着头,手中都拿着不同的童话故事。 这无疑是对我这项活动的最大鼓励,我看到一缕曙光正渐渐从地平线上升起,我仿佛已经闻到了来自书本的清香,那味道如痴如醉,飘飘若仙。到底是什么阻挠了我的行为呢?我无数次反思。答案终

  • 从“构建优先原则”说学生的合作学习———《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最近学习了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现就对本书第四章职业教育的教学论中第三节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结合我在教学实践应用的学生合作教学谈点浅显的体会。 当前的职业教育应该提倡构建优先原则,即基于行动、生成和构建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p225页),我在教学中采取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旨在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依赖心理,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学生分组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 可将班级按35人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立组长,有组长负责,根据组

  • 暑期读书随笔《教学勇气》

    读书随笔1:我喜欢这句:尽可能与我们的专业领域保持联系,学习足够的技术,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这里强调的是专业修炼,即教师应该成为所教学科的传教士。专业阅读,就是穷毕生精力,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一方面扩大阅读面,建立深厚的知识背景,一方面始终关注本学科前沿的 发展,保持足够的敏锐。 读书随笔2:是什么是学科方向问题,如何做和为什么是专业发展问题,前者侧重于方法规范,后者侧重于价值追问,类似于一个是方法论问题,一个是本体论问题。而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为什么要教书的问题,是关于自我的追问,是存

  • “学教”的幸福,让我思绪万千

    今天在阅读《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时,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学教的幸福,让我思绪万千。 在学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并年复一年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不禁会让人觉得乏味无趣,渐渐地对工作失去了原有的热情。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当我们把教学不再视为工作,而是视为一种生命活动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就会充满了灵性和活力;当我们不再把学生视为教学任务时,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就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课堂就会成为不断自我提升,激发自身智慧的场所,身在这样的场所,我们教师感受到的必定是幸福,而幸福的教学必定也能带给学生

  • 读书心得:真正有效的学习

    霍特在书中举了很多教育中的事例。比如,有一个男孩是最笨的班里最笨的学生。因为他根本就完不成任何作业。但是,这个男孩在一个保龄球馆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为晚上的联赛计分。这项工作单调而乏味,且不能有任何差错。保龄球馆愿意付钱给这个孩子,因为他记得又快又准确,可以对计分结果负起责任。但到了学校,给他出关于保龄球的题目,他一道也做不出来。这是一个奇怪但又普遍的现象,那些我们所谓的笨孩子在生活的某一个领域可能是高手,只是不会解题而已。学校所教的课程如果和实际生活毫无联系,一部分学生就会变傻。 霍特把解答问题的学生分为问

  •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学习体会

    近期,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建议》一共三十条内容,却涵盖了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作业设计与辅导、命题与学业检测四大块的内容。下面我就针对教学组织与实施中的几点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建议第12条指出:课堂实施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切人重点要快,尽可能在前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反思自己的课堂,却发现自己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自己的课堂上,比较多的情况是用30至35分钟完成教学主要任务,课堂练习的时间就相对较少。直接导致学生课外作业多,离开了课堂,老师就缺乏了讲评作业的

  • 面对学生,我们需要学会让爱不断生长

    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不听话,难教育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的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当尝试了各种教育方法之后还是没有起色时又该怎么办呢?随之而来的是情绪上的烦恼、气馁、愤怒、甚至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了。这时你改变不了学生,就尝试着改变自己吧!需要转变态度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教师自己的心态。在舒马赫的经典名著《小即是美》中给了我们这样的理解:在对立与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使教育的纪律和自由的要求调和呢?实际上,有无数的母亲和教师都在做着这个工作,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一个解决办法来。他们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