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挖掘教材深研文本,谈教学中教材的合理运用

挖掘教材深研文本,谈教学中教材的合理运用

更新时间:2014-07-22 09:52:05

《挖掘教材深研文本,谈教学中教材的合理运用》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对于系统知识的学习,孩子同样也需要逐级而上时那可以撑扶的东西,特别是在学生不明方向踯躅不前的时候,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就是我们的教材。因为,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会教材,而是借着教材这一坚实的“扶手”,最终攀上高处,以得到个体的发展。因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至于束缚了教师和学生头脑。

关键字:合理利用 重组 挖掘 拓展

力不从心的时候,扶着山岩,拉着铁链攀爬,是爬山时绝佳的选择。借着岩壁或铁链,我们能更为轻松、稳妥地到达目的地。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材。对于系统知识的学习,孩子同样也需要逐级而上时那可以撑扶的东西,特别是在学生不明方向踯躅不前的时候,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会教材,而是借着教材这一坚实的“扶手”,最终攀上高处,以得到个体的发展。因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至于束缚了教师和学生头脑。这也便是“精致语文”所提倡的:“教学内容的整合上要精到合理”。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尝试着立足课堂,从课前走向课后,把握时机、激活教材,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绝佳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也应从简单的被动执行者向创生者转变。

一、重组教材梳理文本

当我们意识到,教师不应单纯地“教教材”而应巧妙地“用教材”的时候,我们应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不唯教材是从,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读教材,寻找它内在的联系,把准关键点,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

当然,在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时,不管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知识点的缺失状况,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到,并且,所有的设想与实施都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好,用活教材,让教材为教师与学生所用。

五年级(上)《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中两组有意思的词语,“责骂”和“责备” ;“着迷” “迷恋” 和“痴迷” 。这两组词意思相近,但表达上有差异。比如说,“责骂” 和“责备” 前者是用严厉的话责备,后者是批评指责。“着迷” “迷恋” “痴迷”三个词都是说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但在喜欢的程度上有差异的。

这两组词语放入语境中,存在着微妙的差别,光从词语意思上去区别,学生是无法真正领会其不同之处的,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词语间的联系,以便借助教材,透彻地理解它们之间在情感的表达上,语意的精确度上的精妙差别。

因此,我在备课中设计了这样两个练习:1.寻找文中三处直接写法布尔非常喜爱昆虫的词语,并体会这三个词语在表达喜爱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2.划出文中含有“责骂”或“责备”的句子来,看看是否可以把这两个词交换,为什么?

不能准确地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弊病,这样的设计,将原本散落在课文中的语句,用一条相互关联的链条将它们串联了起来。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相关句子联系起来比较,细致体味,寻找词语之间的微妙变化。对于今后精确使用所学词语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堂上,借助文本,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从中发现,“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表达的喜爱程度一个比一个深。“着迷”是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迷恋”是对某事物过渡爱好而难以舍弃。“痴迷”则是指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责骂”和“责备”不能交换,因为“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中有“厉声” 一词,就不能用责骂,再用就重复了。

一次简单的教材本身的重组,帮助解决的是学生切实存在的问题。再比如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中讲到“多种渠道学语文”,我们可以将第三单元中的《我读书 我快乐》提上来上,因为读书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渠道。还有,课后的“名著便览”、“作家卡片”等一些小卡片,也可适时地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与文本内容重组,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服务。

二、挖掘教材深研文本

作为教师,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引领着学生走进文本,并能学习其精髓,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镜子与拐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深入研读文本,挖掘教材。从中提取出作者所传达给我们的,以及我们所要借助文本教给孩子的信息。

也即是说,在我们明白作者运用某种语言形式,结构方式,所传达出的观点,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明白这种语言形式,结构方式,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模仿,可以教给我们的学生的。以便,让文本自己说话,促进学生准确理解和感悟。

比如说,在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中,作者为了将自己对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的从外到内的神奇之处告诉读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写作手法,比如说,借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衬托柳树的神奇;用家乡柳树和那一茬又一茬被旱死,冻死的柳树苗子反衬这株柳的顽强与坚韧;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借这株柳树赞扬具有柳树品格的人。教学中,我就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借助文本,了解“衬托”与“借物喻人”的作用,学会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用以指导学生今后的习作。

此时,文本已鲜活了起来,成为了活生生的会说话的范例,学生从中获取的不单是一篇文章,而是借助文章所掌握的写作知识,以及受到的这株柳树品性熏染后的思想的启迪。

三、拓展教材充实文本

毋庸置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不仅对于本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伙伴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因为他们能从彼此的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而这种伙伴间的互动互生是最接近“最近发展区”的,因此,当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后,教师可以调动并引导学生将与教材相关联的内容与同伴分享,以获得共同的成长。

《海伦·凯勒》是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早在四年级的下学期,我已引导我们班的孩子接触并阅读了海伦·凯勒著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应该说,通过阅读学生对于这位身残志不残,有着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海伦在他们的眼里如一朵傲雪临立的腊梅,散发着奇异的幽香,久不散去。那时,很多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边读,边摘录下最感动自己的语句和段落,有些孩子还写下了自己最为真切的感受。这一段段文字,不正是一摞可贵的教学资源吗?

学习课文前,我请孩子们找来并再次阅读这些文字,而后在课前与同伴交流分享。这在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和理解的同时,也为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从书中,他们了解到一个无法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的盲哑孩子的痛苦;了解到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无私的爱;了解到海伦开口说话的艰辛……于是,课堂上,学生不断能借助于他们的阅读和交流所得更为深刻地理解文本,海伦·凯勒这个人物也逐渐丰满,课文也因此而丰盈了起来。

当然,对于教材的拓展不能漫无目的,也不能与文本背道而驰。重要的是,还应该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合理选择恰当的拓展内容。当理解人物有困难或偏颇时,可以选择与之相关联的生平介绍或背景资料;当因知识点(历史的,科学的等等)缺失而不能理解文本时,可以选择有关的知识扫除盲点,为理解文服务……

总之,不管如何使用教材,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且要慎而用之。



参考:

1.《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2.《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引导》
相关阅读
推荐
  • 公开课反思:以后开课应注意的几点

    昨天对我来将是个特殊的日子,第一次开全市的公开课,为了这堂课我可是几个晚上忙到12点,修改了再修改了,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但到昨天天老爷突然变脸了,一大早就下起了雨那时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到了学校雨还是在断断续续的下,但学校领导的意思这节课必须上,我们在跑道上准备一下,到了第二节课的时候雨挺了,此时大家都笑开脸了,然而以外发生了,就在我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的时候,雨就哗啦啦的下起来了,此时心里一阵阵凉,只能带学生回教室。到了第二节课的时候领导要求我和李老师每人上半节课,此时我一点头绪都没有,这样上公开课

  • 以学定教 教学效果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效果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是否有效,并非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者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是否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与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努力,但没有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都要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考核。我觉得要让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有效,最重要的是上课,要以

  •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堂改革反思

    针对上学期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发现很多的不足,本学期我首先从两方面开始改革:一方面是教学内容要和孩子学校的内容挂钩,在他们学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稍作加深;一方面是提高课堂活跃性,调动孩子积极性。 课堂内容上我依据他们学校学习内容和进度对课程加以调整。首先我们讲了分解质因数这个内容是他们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学习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比他们学校学习的内容慢了一周左右,孩子有一定的基础,虽然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加深版的,但孩子也能很好的理解,达到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目的。对于学校还没有学到的

  • 带领孩子快乐的徜徉

    课堂,对于我们来说,是带领孩子们读书学习的地方,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地方。我时常想:孩子们在小学六年的漫长历程中,能否在知识、能力、思维方面得到好的培养,语文素养能否足以为孩子的后续学习奠基,甚至为孩子的整个生命成长奠基,一个班主任老师,一个语文老师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给他们、帮他们、引领他们图上什么颜色她就会是什么颜色;我们日复一日的熏陶、影响,直接决定了孩子们会成长成什么样儿。而此时,暂无不谈班主任的影响,仅一个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要追求带领我的孩子行走在快乐学语文的道路上,

  • 打造“全优课堂”需要人文关怀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媒体争相报道,各地学习杜郎口的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杜郎口的教改飓风之所以如此强劲,那是因为他们的理念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他们的教学方法得到教育同仁的认可,并且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他们的改革,不但没有降低教学质量,反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我对杜郎口课堂教学的方法十分欣赏,希望能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他们的课堂教学,洞悉他们的教改思想。后来有机会观摩了灌南县新知学校的课堂教学,让我对杜郎口学校的课堂教学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2009年4月12日,我又很

  • 不懈的追问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从许多年前的一堂《逆风的蝶》开始,我认识了周益民老师,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了读书交流会,想着尝试将儿童文学引入自己的课堂。只是万没想到,有这么一天,周益民老师会成为我的师傅,欣喜与激动自然不言而喻。当然,这得感谢学校搭建的平台,感谢有这么一个活动叫名师追随与突破。 这些年,听周老师的课已经很多次了,每每聆听他的课总能让我感受到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语文老师的魅力。他的课堂始终如小桥流水般轻缓流淌,不急不躁,让听的人感觉满眼绿意,诗意盎然。 今天,再次聆听周老师的课,有几点感触特别深刻: 一、平等的交流从谈

  • 小班化背景下“导学合一”的教学方式

    小班化背景下导学合一的教学方式,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虽与我们以前用的教案有着相同之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但以前的教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合一练习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我校在一、四、五年级的数学全面实施导学合一的教学方式。我很幸运任教五年级的数学,通过一星期导学合一练习案的实施,我有以下体会: 导学合一练习案设计下足功夫 导学合一练习案设计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

  •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造

    读《学习中的创造》,使我想了很多,尤其在思考:我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有哪些创造?怎样实现这些创造?创造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什么?从教二十年,每一年走的路各有不同。早年的我,拘泥于教材,拘泥于设计,尤其是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对于学生异样的声音,紧张、排斥,就怕和教学预案有出入。回首,让我觉得对当年那些学生有一种愧疚之感。是学校让我们成长,是书籍引领我们思考,是课堂让我们实践,是学生让我们触动。 数学课堂中的创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指向开放、个性、实践。 开放。一节课,40分钟,对于所有的老师都是一样的,但课的背后

  • 与各位家长交流孩子的培养问题

    很高兴,今天作为家长的身份与各位交流孩子的培养问题。我交流的话题是:亦步亦趋,话孩子培养。亦步亦趋这个词大家可能不陌生,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一个贬义词。但我觉得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时候就是亦步亦趋的。家长是跑在孩子的前面的那个人,你跑得多快,孩子就能跟得多快;家长停下来,孩子则也会停下来。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现在也读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