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
春雨润物细无声——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春雨润物细无声——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19-08-29 17:27:41

《春雨润物细无声——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从某种程度上说,情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美术教育即情感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幸福地进步成长,刻不容缓。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采用“一爱,二评,三创造”的方法:1、以人为本,交流情感,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2、合理评价,实施评价激励机制,获得信赖;3、三、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积蓄情感。

关键词:爱;评价 ;创造;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待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体验。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美术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它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独特的美。所以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从某种程度上说,情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美术教育即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我认为,情感作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已经被充分重视起来。重视学生的生命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营造发展生命的欢乐课堂,给学生更多人文情感的关怀和爱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幸福地进步成长,刻不容缓。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采用“一爱,二评,三创造”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人为本,交流情感,同绘美好图画,共奏和谐乐章。

(一)心灵沟通,交流情感。

契诃夫说:“师生之间一种互相怀有好感、互相尊重友爱的气氛,这样有助于教学和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变“要我画”为“我要画”。师生间有充分的信息交流、不断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消除了对教师的心理障碍,信任并乐于和教师分享快乐,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和肯定。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主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教育过程是师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过程。要当一名家长满意、孩子开心、领导放心的老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畏惧、受约束的环境下学习;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得到指导和建议。然而,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策略,应根据每个学生心里不同情况,因人而异,让学生也能动情。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记得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南京有位父亲使用拳棍让儿子成长时,由于方法不当,缺乏沟通,儿子虽然考上好大学,但却不愿再叫爸爸,可见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接受你,才能接受你的课。情感,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它是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响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爱你……”学生便在心灵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爱你……”由此可见情感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如,在教学《中国写意画》时,我先出示了一幅齐百石的《墨虾图》,创设情境:“你们觉得这画画得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又向他们提问:“齐百石爷爷是中年时才开始学画画的,可他仍画得这么好,难道他有什么秘诀吗?”学生对此产生了好奇心。然后,我给他们讲了齐百石爷爷的故事和他画虾的趣闻,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崇敬之情,从而增添了他们学习中国画的信心和目标。就在这积极的情感交流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大增。

又如,在教学《今日菜谱》时,我一身厨师打扮,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今日菜谱”,面对色彩缤纷、形状奇特、构思巧妙的各种菜肴、点心和水果拼盘,学生仿佛一下子走进了神奇美妙的菜谱世界,目不暇接,赞不绝口……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畅谈菜谱之羡,交流欣赏感受,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各式菜谱的浓厚兴趣,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了成功启动和必要的铺垫。

(二)真爱飞扬,同绘图画。

记得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美术老师就要营造一个爱的、轻松和谐的课堂基石,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你的爱,特别是对那些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或在美术课堂上违纪的学生,教师要时时关心他们,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多表扬、鼓励,增加其信心。由此可见对学生来说老师的爱是和风细雨,能滋润自己的心田;老师的爱是催化剂,能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绘画中去。有首歌唱得好:“宽容让眼睛笑了,关心让心房暖了。”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活上体贴、学习上指导、思想上关怀,用真情去拔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这样才便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使学生具有一种轻松、愉悦、美好的心态去完成创作,把绘画看成一件乐事,乐于完成。

二、合理评价,实施评价激励机制,获得信赖。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策略。

(一)评价内容。

由关注学生作业结果转向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传统的美术作业评价的主要是教师审美标准的判断,以此来反馈学生的对画画技巧的掌握情况,并依此判断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要由关注学生作业结果转向关注学生作业过程。教师按学生作业习惯,制定星级评定方法,如低年级的按作画步骤做作业得1颗星,能够上色得1—2颗星。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尤为合适。

其次是关注学生思维过程。例如在五年级的一堂手工课上,我让同学们合作编“中国结”,其中一组的同学在编好的“中国结”口镶上56颗珠子。我让他们的组长说说他们的想法。没想到话音刚落,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一来,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评价要有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状态是承受知识的关键。喜欢、关心、鼓励、爱抚、期待等等微妙地传给学生时,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吸收了积极的情感信息。老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大拇指”,都会影响学生。由此,我感悟到了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你画得不错!”“你真是个小画家”,摸摸头、拍拍肩,也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会从老师的信任、爱护、尊重之中,寻找到了自信,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教师的好感、信赖和敬慕之情,学习热情油然而生。

(三)让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

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表现出来,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到了五、六年级,基本上要学生能对自己的作品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优点,如果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可以把作品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同时在这种互相尊重、和谐的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激励。

三、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积蓄情感。

(一)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有效整合。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教学。”这给师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好原有的课程资源,还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加以有效整合、灵活运用。

如我在让学生画“雨”时,恰好这段时间天经常下雨,我让学生在教室里观察窗外的雨、接着走出教室再看一看雨中的情景,最后让同学们用手接一接雨水。由于能充分利用天气资源,让学生在真实鲜活的活动情景中,与雨零距离接触、真诚“对话”,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真实、丰富、细腻。这是任何人为的高超手段创设的情境所无法替代的。学生在感知雨之后,创意大发,画出了一幅幅美妙的雨景图。

和城市的孩子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得多。加上农村学校的配备跟不上,又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都是一位老师兼任几个学科,所以孩子们非常珍惜每周一节的美术课。如,抱着一大捆椰子叶走进教室的我,立即被孩子们团团围住。这时,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跃跃欲试。看到这些,我说明教学目的,要求孩子纺织自己喜欢的装饰品,如花篮、球、帽子等,让他们在没有条条、框框,不受什么规律和理论的约束下,发挥他们天真烂漫,丰富的想象力,爱编啥就编啥。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大胆探索、相互合作而取得成功、快乐和自豪,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样,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得到大力培养,艺术情感之花也得到了茁壮成长。

(二)利用学生精心创作,共奏情感。

创作出一件美术作品并不是美术创作活动、也不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的,而美术创作活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独立创作、小组合作或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等丰富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新奇与乐趣,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在教学《纸风铃》和《会摇的玩具》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如何将线穿过纸杯底、不让杯子上下移动”和“怎样让纸圈摇起来”的问题时,请那些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杰作”上台,为大家示范、讲解。由于我巧妙利用了课堂教学活动中生成的资源,在使学生体验到了大胆探索、相互学习而取得成功的快乐和自豪的同时,难题也迎刃而解。

另外,我们还要正确对待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经意犯下的一些错误。只要我们多动脑子,这些“美丽”的错误就会变成更具影响力、更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的生动鲜活的可贵资源。

总之,美术课堂的情感教学的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即真诚,而真诚源于对学生的爱,只有爱,千变万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会应运而生。我们应大力开放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校外美术活动。这样,课内外相互配合和补充,形成美术教育合力,以实现情感教育的多元化目标。此外,作为美术老师,更应该多给孩子们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循循善诱,热心辅导,激发他们的创作情趣,培养他们的创作激情。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版;

[2]  吴宗干.中小学美术教学注意事项[J] .课程.教材.教法,1982年01期;

[3] 吴东梁 《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0.;

[4] 尹少淳著 :《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9月版。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美小学美术第十册教案《卡通——动起来的漫画》反思评价

    当代的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卡通动漫情结,卡通动漫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喜欢上卡通的可爱、喜欢动漫的视觉感受,动漫卡通伴随着他们成长。而目前,国产卡通比不过日本美国卡通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国产卡通动漫水平有待提高。我们的美术课堂有责任点燃学生振兴民族动漫的艺术理想。《卡通动起来的漫画》一课让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1. 闯关游戏贯穿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我在课前对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了调查,并从中选择了形象特点最突出的几个,设计了闯关游戏导入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公开课教案课题:在临摹中感受,学会多角度分析大师的作品

    执教人:赵亚萍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温顾人体比例的相关知识,了解变体画的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绘画的多种语言。 2、技能目标:在临摹大师作品的基础上,尝试改变绘画风格和技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感悟大师的绘画语言,在创作中与大师交流、实践,发展学生的个体,凸显个性,传递学生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多角度分析大师的作品,对变体画进行探究,为创作做铺垫。 教学难点:尝试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对变体画进行自我表现,促进个性发展。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猜一猜。【组织教学

  • 四年级《画风车》教学设计

    课题: 画风车---重复命令的嵌套 总第 课 日期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六年级 设计者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重复命令的嵌套,并能够熟练运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归纳的方法提炼出语句基本结构;通过分析与演绎思维拓展语句运用。 情感目标 经历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深度探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态度。 重点: Repeat嵌套命令绘制旋转图形的基本格式 难点: 内、外重复命令中重复内容与重复次数的确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等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

  • 从T形结构把握不同层次美术教育的特征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尹少淳,从T形结构理解学科教育,任何一门教育学科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即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教育学科都包括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向学生传播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以延续和发展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二是生发一定的教育功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再进而言之,教育功能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学习该学科必然导致与该学科相适应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其二,该学科作为一个工

  • 美术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最近在研读《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这本书,读的过程中,我细细的思考,并结合自身在学校任教时遇到的问题谈谈自身的一些体会。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读《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的时候,再次与美术学习兴趣碰出了火花。 当前社会最热潮的莫过于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城里的孩子有条件奔波在各种艺术培训班的路上,然而处在农村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很有可能因周边环境有限而与美术擦肩而过。这个时候

  • “鱼骨画”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高 雯(江苏徐州铜山实小)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校本课程越发得到基层学校的欢迎与喜爱。开发,完善校本课程成为每所学校拓展学生学习领域,发展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形成学生特长,培养多种人才,培育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 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教师资源特色大力发展。我校确立《鱼骨的畅想鱼骨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开发形成了我校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一、 课程研究的背景及经验 我们之所以选择鱼骨画创作作为我校

  • 美术教学多元创新培养原则

    美术的教学不能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探究、思考,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培养学生美术爱好的原则,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美术图画色彩中找到更多的乐趣,从而领会美术教材中的多元文化。 1.民主和谐原则 美术教材改革后要求美术老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讨论、游戏、创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探索、实践的时候,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委婉的指出并纠正

  • 教师示范在美术课堂活动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示范,又可以叫做演示,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又是最简易、直观而有效的指导模式,它在课堂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儿童学习美术起着极大的影响。 一、 教师示范,能激发儿童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亲自示范不光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重要的是还能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 二、教师示范,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技能 《美术课程标准》中有提到:美术活动能形

  • 三年级美术第一课《老师,您好》教学研究

    打开三年级的课本,我们看到的第一课就是《老师,您好》。对于这个课题,我们总有很多的话要说,在我们上学的时期,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关爱,我们面对时间最长的也是老师。这节课就是带领我们一起为老师做一张贺卡或者画上一幅幅画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课本的第一页是一幅由胡锡和和张文军画的现代画,画面上的是老师来给学生发作业的一个场景,而同学们的神态各异非常的生动形象。对比另外两幅作品,这是我们展示了构图上的不同,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