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
以黄河为母题的浩然之气

以黄河为母题的浩然之气

更新时间:2020-05-20 19:19:48

《以黄河为母题的浩然之气》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艺术实践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体验,这不仅是对生活阅历的体验,更是对画家自身文化素养的考验。周韶华先生立足祖国的山川大地,在这里,周韶华先生便以黄河为母题,兼收时代所给予他的使命,创作出了《大河寻源》组画。其中的《狂澜交响曲》就是描绘的壶口瀑布。这幅作品将黄河的高潮点壶口瀑布描绘得十分有张力。你能感受到瀑布的强烈落差,同时正因落差形成的磅礴气势显得十分壮观,给人以雄浑大气之感,同时也将周韶华先生心中对黄河的敬畏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2.追踪仰韶文化的具象与抽象之境

仰韶彩陶的想象自由,是由单纯的线条和色彩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的主要表达方式。刚开始,先民们们可能并不注意表现什么样的主题,更多的是注意生活中的空气、水、阳光等与生活相关的自然物象,但发展至仰韶文化的成熟期,利用工具这个创造性的发明,对各式各样的线形几何结构、笔墨线条的规律秩序、纹样上的排列方式以及色彩对比,进而衍生出图腾艺术,而这也成为当时氏族人群群体感的象征。利用直线与弧线的重构组合,构建出具象或抽象的神秘艺术之境,周韶华先生创作的《梦溯仰韶》组画便是如此。
在我们进行绘画创作过程中,老师常说不要借鉴离自己相对较近的朝代的绘画,而要往更远一点的方向看齐,就像清朝的画家们不会去借鉴明朝的画作,而更喜欢宋代的绘画。我认为这也是如周韶华先生所讲的隔代遗传,将传统与现代进行间隔性跳跃,跳过元明清以近的传统,要借鉴就向宋、唐和魏晋六朝以远的进行联系,甚至于追寻仰韶文化的源头都是可行的,这其实是一个把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艺术精神相结合的过程。而横向移植则考虑的更多的是世界性的民族文化的梳理,用全人类的智慧来丰富和充实民族文化的表达。不论是横向移植还是隔代遗传,不同的时空和地域所产生的文化形态,在周韶华先生的创作里,是用一种新的视觉语言进行表现,这种超视觉的审美意境正是由大的视觉格局、新的山水时空和语言所营造出来的。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教师班级工作之我见

    两个月的暑假让我很想念这群可爱的孩子,回想着与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一种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开学了,久违的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了幼儿园。看到他们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听到那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一切的思念换成了甜蜜的笑容。可美好的一切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压力,因为这群孩子已经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明年就面临着上一年级。他们需要的东西太多,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引导他们。可尽管如此,身为孩子们的老师,我岂能在这个时候退缩,弃他们而去呢!顽强的意志激励着我去拼搏、去奋斗。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从我们幼儿教师的怀里迈出了启蒙

  • 有感于《温柔的扼杀》(一年级美术课)

    《温柔的扼杀》是薛瑞萍老师的一篇案例分析。 案例:一年级的美术课,老师让学生画美丽的春天。 当其他孩子都说喜欢春天,春天小草发芽了,小花也开了、小鸟飞来了,还衔来了植物的种子、春天可以春游,放风筝等等,并兴高采烈地用笔画下来时,有一个孩子却不画,他说不喜欢春天,而且在纸上写着几个大字:我tao yan春天。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小孩含泪哭着说:我就是不喜欢春天,因为因为我的爷爷在春天去世了,我的妈妈在春天下岗了孩子的泪水打湿了脸庞。 午后放学时,男孩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幅画,上面画着蓝的天,白的云,

  • 一堂美术活动公开课——抹布印迹

    我自认为不擅长艺术活动的教学,在我的各类公开课中也从不上艺术活动,正因为中心教研组的美术研讨课,让我有了一次自我挑战的机会。而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百花小学戚老师的一堂美术活动抹布印迹,对于我的活动又有了一些新的启发。 在去之前知道戚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课,心想五年级离我们太遥远,肯定借鉴不了,也就去看看吧,揣着这样的心思就上路了。听完了课总的感受有四: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小学和幼儿园一样需要调动孩子的兴趣和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老师和孩子是平等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能引发孩子的

  • 小学美术第十册《水仙花》教学设计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勾勒填色激发方面的有关知识,学生并能够运用这一技法表现物象,提高绘画的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了解水仙花的结构、颜色和婀娜多姿的形态,感受水仙花的自然美。运用勾勒填色法进行表现水仙花。 2、过程与方法:运用ipad来表现水仙花的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

  • “量体裁衣”美术课堂评价的主旋律

    读了《评课最需要什么》,很有感触,随笔几下几条感想,如下:不同教师对待同样一个问题时的态度。就学生这幅作品最后完成的效果而言,显而易见的,后者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作业效果自然会比较理想,并且他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 美术课堂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注重个性。如果一个老师,无法将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课堂评价的主旋律,那么这个老师无疑是失败的。那么怎样更好的让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呢? 一、自主评价的基本要求 学生观是教师对待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必须充分培养调动学生的学

  • 用什么办法使班里的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新接一个班,我向各科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科水平。在美术老师那儿听到一个不太好的情况:跟其他几个平行班相比,我们班绘画的整体水平要差些。我很想改变这种状况,但是我没有这方面的技能,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我该用什么办法使我班里的学生提高绘画水平呢? 我连着好几次在美术课上课前去教育学生要认真绘画,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欲使学生明白绘画有多么重要;下了课,我就去看他们的绘画作业,向美术老师询问情况。可是结果并不是很理想,美术老师坦言学生的态度是端正的,可水平提高并不明显。唉,估计学生是看在我严肃对待的份上,也

  • 要创造性的进行示范教学,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

    魏翔,刚刚进入美术课堂,一切对我来说还是很陌生。在这一个多月的美术教学中,虽然整体效果还可以,纪律也开始有所好转,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之前的两节美术课都是欣赏课,没有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从第三节课开始,我想看看初一学生画画的程度,其实就是想想看看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没上动手课之前我对学生这方面抱有很大的信心,画的不好没关系,只要敢想敢画就好。但上完《迷人的卡通》这一课,我非常非常的失望,在这

  • 五年级美术《编花篮》教学反思

    (一)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第一,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第二,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第三,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

  • 美术与地理校本课程《模型图的制作》

    美术与地理,两门看似毫不相关的科目,在校外活动中展现了两科整合的美丽面貌。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与探索,我和仲老师进行了多次合作,我们借助校本活动时间,借助美术的手段,把地理的政区、地形用多种特殊材料,绘制出来。原来,地理与美术的合作还有动人的一面。千里万里的江山凝聚成一根根丝线、一根根毛线、一缕缕棉线、一块块石膏 合作的艰辛: 2004年4月,在课改的推动下,学科整合再次被提出。第一次,仲老师找我谈,想与我合作。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