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年级:
四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巧思妙贴》一课是江西版义务
教育美术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属于“设计·运用”
学习领域。本节课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根据它们的外形、色彩、材质等特点,利用剪贴、添画等方式进行变废为宝。通过讨论、比较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进行在创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
活动,学生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学会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进行再创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掌握不同材料的拼贴技巧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幼教sMtxjs.com)
,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综合利用多种废旧材料,巧妙构思出极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难点:
1、材料的选择与拼贴
2、构思、色彩的整体效果的处理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范画、胶水、剪刀、卡纸、多种废旧材料等
学生用具:剪刀、多种废旧材料、胶水、卡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交流
师:请同学们看看桌面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师:是的,它们都是一些废弃材料,每个人家里都会有一些废弃的材料,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奇迹,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和奇思妙想使这些废弃材料变废为宝!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们的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而观察材料的过程是学生初次认识自己即将要运用的材料,可以更好的为后面的分析材料、制作做基础。】
板书课题:巧思妙贴
二、讲授新课
1、师:(课件展示作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浏览第7课中的学生作品,你对哪幅作品感兴趣?请同学说一说小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材料,你还能说出其他相似效果的材料吗?
(师总结,花朵利用了铅笔屑的形状特点,树皮的粗糙和小木屋的顶很像,瓦楞纸的凹凸让它和木头墙壁的纹理很相似,棉花具有蓬松、轻飘的质感,用来表现白云再合适不过了……)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精彩!不同的材料根据它的外形、质感以及色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