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数学中的美》读书笔记

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数学中的美》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18-11-25 07:51:18

《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数学中的美》读书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近我读了吴振奎的《数学中的美》一书,本书引导人们去欣赏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美,研究数学之美。通过阅读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在小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中很多美的东西,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数学中蕴含的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说:“数学是美的”。书中介绍了数学的和谐美,具体体现在公式、图形的对称之中。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会让学生欣赏一些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如蝴蝶、剪纸、灯笼、中国结等物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的欣赏中快乐的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中的美。

二、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书中讲述了简洁美是数学的重要标志,因为数学语言是最简洁的语言,是最简洁的方式揭示自然的客观规律。数学是科学的语言,符号是记录表达这些语言的文字,数学符号的根本作用是使数学语言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最简洁的语言。在教学用字母表达数时,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就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中的大小括号符号都讲究大小适中,上下左右对称也体现了数学中的美。另外,符号的运用还体现在数学公式中,比如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中,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就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认识数学中的奇异美。

奇异美指数学中所得出的结果或有关的发展是如此的出人意料,既引起极大的惊愕与诧异,又引起了人的赞赏与叹服,给人以新奇的美感。数学中“勾股定理”、“黄金分割”是数学美的具体体现,巴黎圣母院、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埃及金字塔等著名建筑的外观都是利用黄金分割给人美的享受。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用七巧板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可以拼出千姿百态的图案(人形、房屋、花草等),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利用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自己去探究、交流,同学们通过剪拼会得出如下结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从而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拼的过程中也分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异之美。

四、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美。

吴教授在书中写道:“美是绝对观念在具体事物和现象中的表面或体现。”、“美是生活的本质作为美的尺度的比,或者同他的实际需要同他的理想和美好生活观念相比较好。”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提醒学生观察生活中美的事物,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会让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遇到的钟表,记下所看到的时间,留意观察一秒钟、一分钟时间的长度,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的美。

     总之,教师应让学生探究数学中的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教育,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数学世界,探索美的数学知识。
相关阅读
推荐
  • 通过探究 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课堂实录(片段) 师:像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应该怎么样表示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发的纸上。全班交流。 1、只写下数据的大

  •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数学,是从具体的物体开始认数,很多知识都是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1000以内数的学习也以具体的事物或图形为依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表象中抽象出数。 我用小正方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借助小正方体数数,经历数数,感受到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数数方法,同时直观感受一十,一百,一千的表象,知道一十是1列,一百拼成1片,一千成了1个大正方体,为进一步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打下基

  • 解读教材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周五下午,我们数学老师又聚集在多功能厅认真学习了杨老师组织的三年级教材分析,虽然说已经教学过两届三年级,对教材颇熟悉,但是从细致地分析中还是让我收获很多: 其一:解读教材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材分析中,不难看出不管是对《千克和克》、《加和减》还是对《24时记时法》教学,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开发。如:为了让学生对千克和克有更好地理解,教师通过放手让学生去超市、菜场等地从认识称出发,去称、数、掂等感知中初步熟悉,然后再通过比较、对比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去发现数学是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让学生进一步更

  • 审视教材,挖掘本质——学习比例尺教学例谈

    记得n年前上六年级的比例尺这个教材,我觉得这个内容很麻烦,讲了半天学生还是会不懂,但是当初没有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难题,没有想办法去改善教法,导致学生对比例尺为什么要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理解得不透彻,于是导致在计算比例尺的时候,学生有点混沌不清,有的甚至把比例尺的算法颠倒成了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当教学完有的比例尺还可以是前项大后项小的时候,学生更是茫然,不然倒可以记住小的:大的,现在可好,一会儿是小的:大的,一会儿是大的:小的。显然,靠记住大比小还是小比大绝对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加不是老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其

  • “操”之过急为哪般---从三次授课谈操作中小学数学课程价值的追

    一、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现在的数学教材,有许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尤其是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而动手操作正是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架起了一座桥梁。 纵观目前的课堂,许

  • 彩虹规律,让数学充满色彩

    趣味数学,让你开心学数学,从此爱上数学 彩虹规律,让数学充满色彩 凑十,是数学计算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为以后学习计算打好基础的根本,在习惯了用小棒,手指的直观工具理解了几和几凑成十以后,孩子往往还是不熟练,没有办法很快说出答案,这就阻碍了学生口算的速度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我们就反复练习,以期望熟能生巧。可是,天天埋首于密密麻麻的练习题,练习卡中,孩子慢慢就感觉数学是灰色的,是枯燥的,没有了乐趣,无法实现我爱数学,我要学数学。 在一堂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课上,我让学生准备好彩笔和图画

  • 比例尺运用中尊重学生的思维

    学习比例尺的运用,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书上介绍了用有方程来解答。(根据比例尺关系式列比例)其实用算术法还是比较方便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还可以借助线段比例尺计算,以我个人的喜好而言,我更愿意向学生推荐第二种,这更简洁。当然,我并不要求学生怎样做,只要学生能做对,各种方法都行。事实上,在学生的解答中,也出现了多种方法,以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KM,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为例,学生有如下几种做法: 1.常规的方程法 19

  • 数学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计算课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介绍,而是应该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情景,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上课时能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1.1元一斤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4斤卖不卖?你说卖吗?将生活中产生的矛盾事例,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小数除法产生兴趣,而且

  • 例谈小学数学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尤其是文本的阅读,历来被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向来被忽略,甚至在不少公开课教学中,有时候根本就没有组织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这一环节。以至于,早读时间,学生往往捧起的不是数学课本,因为数学课本中可读的文字确实有限。其实,不光语文教学需要组织学生阅读,数学教学更离不开文本的阅读,没有对文本的理解,就没有清晰的数学思维。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苏霍姆林斯基用这样的话道出了阅读对思维的重要性。 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文本的阅读呢?笔者做如下例谈: 一、概念教学中的文本阅读 数学上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