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学习反思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学习反思

更新时间:2020-05-24 10:15:06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学习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于延勤,4月份我对“数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这本书进行学习。课本在以解读概述的基础上,为教师们详细讲解了备课方法。

该书从四个方面对深度学习进行了讲解。分别是“本书的背景和结构”“怎样理解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案例”“深度学习研究的思考与启示”。通过学习让我对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也让我认识到深度学习对实现课程改革的意义。

首先,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它的产生是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下,为了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而编写的。编写目的非常明确,对教师更好的适应课堂教学改革以及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的书籍。通过学习,我也深刻的意识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在我们进行教学的同时还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推进深化改革,推进教育的发展。

接下来结合该书的内容和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理解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书中指出我们需要从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知识、技能、学科本质和思想、情感态度等目标的实现来进行理解。“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展从具体到抽象、运算与推理、几何直观、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等为重点的思维活动,获得数学核心知识、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既具独立性、批 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

最后,深度学习研究的思考与启示的形式对本次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也为我们提出了在教学中针对当前主题开展深度学习研究要求。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对深度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接下来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的研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在学中教,在做中教的重要性。从教几年来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才让我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同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也让我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4月份我对“数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这本书进行学习。课本在以解读概述的基础上,为教师们详细讲解了备课方法。

该书从四个方面对深度学习进行了讲解。分别是“本书的背景和结构”“怎样理解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案例”“深度学习研究的思考与启示”。通过学习让我对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也让我认识到深度学习对实现课程改革的意义。

首先,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它的产生是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下,为了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而编写的。编写目的非常明确,对教师更好的适应课堂教学改革以及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的书籍。通过学习,我也深刻的意识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在我们进行教学的同时还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推进深化改革,推进教育的发展。

接下来结合该书的内容和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理解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书中指出我们需要从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知识、技能、学科本质和思想、情感态度等目标的实现来进行理解。“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展从具体到抽象、运算与推理、几何直观、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等为重点的思维活动,获得数学核心知识、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既具独立性、批 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

最后,深度学习研究的思考与启示的形式对本次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也为我们提出了在教学中针对当前主题开展深度学习研究要求。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对深度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接下来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的研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在学中教,在做中教的重要性。从教几年来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才让我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同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也让我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相关阅读
推荐
  • 转化思想渗透方法例举

    转化思想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甲问题的求解,化归为乙问题的求解,然后通过乙问题的解反向去获得甲问题的解。 在现行教材中,如果我们仔细挖掘,会发现很多的知识可以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办法。现在利用小学教材中的几个例子来说明转化思想的渗透办法。 例子一:在探索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一课中,我们通常会组织学生去测量圆的周长。教材中用图示的方法,提示给学生可以用绕线法和滚动法来测量。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绕线法和滚动法的优劣,并重点让学生明白

  • 听了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一、关注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本节课中李老师由校园场景图引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哪些图形、、、、、、。这样的导入既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学生找到各种图形老师一一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分一分。 学生认为是四边形的移在一起。(由于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四边形的概念) 师: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能根据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说一说四边形共同的特征:、、、

  • 认识“吨”教学后记

    1吨有多重是非常抽象的,让学生正确地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

  • 感受物体的存在

    案例1:从正面看的图形如下图,你能估计下这里有几个小正方体吗? 生:1、2、3、4、20、50. 师:500个行不行?那1000个行不行? 生:行, 师:那你在来说说看这里有几个小正方体? 生:1000、600、10000等等。 师:N个。你能理解吗? 师:你能想象一下这些小正方体是怎么怎么摆放的吗? 生:被挡住了,随便几个都有可能,至少一个。 师:这些小正方体是如何摆放的?同桌合作一起摆一摆,看一看。 小结:只要被完全挡住,只能看见最前面的图形,摆的时候要和第一个对齐、可以靠紧,也可以不靠紧,今天我们只

  • 不喜欢上数学课怎么办?

    开心老师: 其实,我对语文课还是挺感兴趣的,但对数学课不太感兴趣,不喜欢思考问题,所以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开心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五(5)中队 卢敏 小敏同学: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语文和数学是两门非常重要的最基础的学科,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学问工具,都必须学好,不可偏废。你对数学不太感兴趣,不喜欢思考问题,所以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究其原因,应该是你没有掌握好数学学科的特点,没有掌握好数学知识的内部规律,没有体验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乐趣。你应该调动自己的意志力量,动用自己的学

  • 浅谈在找次品教学中优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有多种策略,而如何选择最优的策略就需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猜测、验证等方法找到最合理、最省时、最优的方法,进而感受到优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所在。 现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

  • 数学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计算课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介绍,而是应该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情景,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上课时能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1.1元一斤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4斤卖不卖?你说卖吗?将生活中产生的矛盾事例,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小数除法产生兴趣,而且

  •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

    计算教学,学生感到乏味,教师感到难教,原因是计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计算课枯燥。回顾以往的计算教学,我们记忆犹新,学生面对的只是数字与运算符号,而教学中,教师强调的只是算理的诠释,技能的操练,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相吻合,因此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是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一内容学生通过迁移,学生可以自主领会。把计算教学根植于生活情境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学生感到计算不再是乏味的。能自觉地运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片断: 师:为了使同

  • 上半年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调研分析

    一、基本情况:本次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调研试卷是由嘉兴市教育研究院统一提供,8K双面印制。卷面共有五大试题,其中第五大题为发展题。总分为105分,发展题占5分。测试时间为70分钟。 参加本次检测的学生有4673人,其中中心校有3896人,村校有777人。从全县总体情况看,全县平均分为90.75,最高为94.5,最低为86.96,有10所小学在县平均以上;全县均量值为3.08,最高为3.67,最低为2.54,有9所小学在县平均以上。从中心校的情况看,全县中心校平均分为90.75,最高为94.5,最低为86.9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