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以核心素养为“教”——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以核心素养为“教”——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更新时间:2019-04-02 14:16:34

《以核心素养为“教”——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自“核心素养”概念的出现,将素质教育推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阶段。音乐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发展性、终身性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若能深化对音乐核心素养内容的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音乐素养的培养,将会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完善音乐育人功能。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要素;自主学习;实践创新;音乐表现

【正文】: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学科素养”这个新概念的提出,各学科都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学科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就音乐教学而言,面对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全球化的音乐文化环境,让未来公民接受高水准的音乐基础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音乐学科素养,成了素质教育的重心。那么,核心素养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怎么做?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强调音乐要素——在审美教育中提高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调整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下列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

1. 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2. 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理解“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这一心理学原理,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

3. 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摒弃科学实践的做法,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原则,也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4. 强调音乐概念应和音响尽量统一,只有这样我们学到的才能称其为是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单纯的记忆概念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5. 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只有这样,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审美价值,成为审美教育。
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在体验中牢抓音乐要素,更深层次地挖掘音乐的美感,促进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二、转变教学方式——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动态化知识传授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落脚点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的“教”只能充当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途径之一而已。摆正“教”与“学”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实现有效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正确的培养学生的主导性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和处理问题,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小主人,同时教师应适时适当地给予引导和培养,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学中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不妨就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开始。

三、鼓励创造性教学活动——在实践创新中提高音乐素养

“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而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比其他学科更为突出,因为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实践活动,我们称其为三度创作:作曲、表演和欣赏。那么,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该怎样提高音乐教育的创造性价值呢?

首先,应该设计丰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在表演或欣赏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其次,鼓励发散性思维,因为音乐“不确定性”的特点(即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其他学科更明显。再者,主动参与艺术实践,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能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每个人的表演具有个性化、每个人的听赏都有独特理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必不可少的手段。
例如,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高、不同的节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创编几个小节的音乐旋律,这对于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音乐中没有固定的音乐节奏,而且节奏的组合有很多的形式,每种形式组合起来的音符时值也都是不同的,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创作一句自己认为最动听的旋律,并在课堂上唱给大家听。这时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够指出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错误,更应该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谱出的音乐是美妙的,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音乐学习与创作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四、重视音乐表现——在音乐表现与社会交往中提高音乐素养

我们的许多观点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然而语言有其一定的局限,人类的许多经历和情感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媒介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如舞蹈和音乐等,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在音乐表现与社会交往中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例如:学生在学习电子琴的过程中,老师的关注点并不在电子琴的演奏技法,而是利用这种高科技的乐器所提供的各种表现的可能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和即兴的表现,在这自由的表现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了自信和勇气。因此,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是为数不多的需要个人当众表现的学科,这种表现的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重视音乐表现,能够促使学生在音乐表现与社会交往中提高音乐素养。

   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得培养的。核心素养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应当确立核心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更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多学习、多锻炼自身基本功,提升的自己的音乐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09:4-7
王艳萍.基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反思与突围[J].儿童音乐,2016-01-15
杨敬娟.浅析如何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J].黄河之声,2016,18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音版第四册第七课歌曲《音乐小屋》音乐还原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音版第四册第七课歌曲《音乐小屋》 二、教材分析: 《音乐小屋》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七课《小音乐家》里的一首儿童歌曲,2/4拍。这是首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音乐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三、设计理念: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好动。本课在设计时紧密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参加音乐会为主线,课堂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教学活动力求符合儿童的心

  •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设计自己的音乐天地

    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举行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地接触音乐、了解音乐。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一本歌曲集供课堂教学;模拟记者采访,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各种音乐的看法,并出版班级音乐小报,由学生自己组织材料,自己设计版面; 学生自行搜集有关音乐方面的资料,如:世界音乐之最、少数民族音乐之美等等在班级中举行小型报告会;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各种音乐会,与家长联系有机会尽量让学生到现场欣赏音乐会,也可以组织学生音乐会或家庭演出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有组织地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延

  • 音乐教学论文:让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飞翔

    翻开苏少版的音乐教材,扉页站着表情各异的几个音乐娃娃:唱唱、听听、动动、奏奏,每个娃娃都陶醉在音乐之中。精心设计的教材告诉人们,音乐课的内容十分丰富。的确,音乐课包含了唱歌、欣赏、律动、节奏练习、音乐游戏、乐理知识、小乐器演奏等多项内容,早已不再是过去的唱歌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唱歌这一形式依然在音乐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在短短的课堂中使学生学会唱歌,是我们音乐教师一直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唱歌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本能。是人们很好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平日里喜欢哼哼唱唱在音乐课上却不

  • 三十年之小学低年级

    上三年级时,班主任换成了一个师范的应届毕业生,是个年仅十九岁的男老师,精力充沛,上课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到现在还庆幸自己遇到了好的时代好的老师,因为上大学时我发现我的同学中还有不少人居然不会说普通话。这个好老师带我走过了三年重要的小学时光,教会了我写文章、朗诵、主持节目,把我从一个胆小鬼培养成了能够面对数百名老师和同学主持和表演的勇敢者。就这样,五年级毕业时,我带着全乡第四名的好成绩升入了初中。 八零年,我六岁了,胆怯地来到新建的小学报名,一个人在还没有拆除脚手架的教室旁转悠。教室是平房,前后三排,每排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古朴、典雅、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校本文化开设的琵琶微课程社团,让民乐乐器融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人文积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琵琶对孩子们的益处有很多,不仅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还能使他们心灵手巧,真可谓一举多得。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琵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使他们持之以恒就更不容易了。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规范平日的基础训练,那到底什么样的课程是更适合少年儿童的课程,怎么样能让孩子学有所成呢?现在我就依据这

  • 在音乐课堂中创造自己的音乐美

    歌曲《多快乐》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表现祖国的花朵们在快乐节日里感谢祖国的培养。歌词有两段,而且旋律与歌词结合非常的紧密,基本上是一字一个音,但是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懂难记的歌词给他们的演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往往是有口无心地一遍遍跟着音乐唱到最后,歌词都没有记

  • 六年级音乐《拉起心中的小提琴》教学反思

    《我和小提琴》是一首挪威民歌,D大调,八三拍,弱起。歌曲结构为带补充的一部曲式。第一、二乐句中八度大跳,赋予了旋律以生气与活力;第三、四乐句中的附点为歌曲增加了活跃、俏皮的情绪。补充共6小节,起到了强调、深化主题的作用。 学唱这首歌之前,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的聆听,掌握歌曲的一些基本的结构、节拍的特点。我让学生看一看歌曲的拍号,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有什么特点,从而自然过渡到不完全弱起小节的概念介绍。再拓展介绍歌曲的3/8拍的强弱规律,让孩子们知道每一个乐句的第一拍应该怎么去演唱。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划

  •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准教学的原则——读《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有感

    构成音乐的元素有很多,例如:音高、节奏、时值、力度、速度等,在我看来,音高和节奏是构成音乐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节奏好比血管,而流淌在这条血管里的就是高低不同的声音。声音的高

  •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勇敢的鄂伦春》设计与反思

    一、案例背景:《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具有创造性发展价值,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