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听课随感(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生命)

听课随感(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生命)

更新时间:2014-07-22 09:09:11

《听课随感(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生命)》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艺术的课堂。教师与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是在课堂上,课堂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启发思维,与学生沟通情感的最直接的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更是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今天听了陈洁琼老师的《孙权劝学》,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必须讲究课堂语言的艺术。上课时,陈老师的语言或轻或重,或快或慢,都收发自如,强弱得当,特别有亲和力,让学生的思想之弦,始终随着她语言的指挥棒跳动,整堂课波澜不惊,高潮迭起。

整个课堂洋溢着愉悦的气氛,老师在讲解内容,指点评价学生的回答,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等等方面,自然巧妙,课堂语言句句精彩,句句经典,学生学习热情高昂,积极努力,师生互动融洽,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我由衷地感到一种课堂教学的愉悦,不禁有所思考:是什么促使看似平淡的课堂迸发出智慧和激情呢?是什么使课堂师生间的配合如此默契?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文素养。课前的导入、问题的提出、课文的朗读、品味和总结等,符合教材特点和七年级学生认知的逻辑结构,能给人详略得体、张弛有序的整体美感,也没有什么大的遗漏或拖泥带水的尾巴。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努力做到与学生的思维保持高度一致。

可以说在陈老师的课堂里,每一个环节,包括老师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在一种自然而平等的情境中进行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回答精彩,教师的评价合理而到位。陈老师在课堂上散发出的亲和力,和学生的那种默契不是谁能够通过一个自以为高明的设计可以达到的,而是依赖于教师深厚的语文素养。也许陈老师的《孙权劝学》的教学设计不是最好的,但我敢说这堂课的动态生成和学生的收获绝对是一般的课堂达不到的。

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干什么的,当然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语文素养从何而来,当然不是一天两天,一节课两节课所能达到的。每天每一节语文课让学生都能在一种平等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那才是一个语文老师追求的目标。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刻意追求的艺术.不是艺术;刻意学习的艺术,不成艺术。当一个教师的学、识、情、才等齐备之时。才是教学艺术臻于成熟之日。”
相关阅读
推荐
  • 让库伯先生亲自来取车——《中彩那天》课文分析与研究

    《中彩那天》一文现为人教版四下二单以诚待人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的是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的故事。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这对家庭经济拮据,而对汽车又梦寐以求的父亲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可我却发现他神情严肃,没有一丝中彩带来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

  •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推进计划

    2006年1~6月推进计划 时间内容第三阶段06年2月~5 月1、各校实施计划,分年段分重点推进:确定本学期各年段的训练重点,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操作性研究,落实各年段重点训练内容及操作方法,研究制定分项的评价表, 2、学科负责人深入教研组研究,根据提供的子课题或学校实际问题,确定学校的骨干研究对象,以课题为抓手,研究问题,寻找方法策略,积累经验,及时调整方案,并形成学校层面上的指导性意见. 3、根据各年段积累的案例,在学科教师会议上运用案例解读方案,并把行为习惯纳入评课指标;同时要求教师习惯培养进教案,

  • 在“爱”中渗透写作指导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的故事,文章结构清晰,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在这节课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前半部分,让学生去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这一部分的学习既要让学生在朴实的语言,平凡的内容中感悟真情,也是为了下节课最终学生能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

  • 听《特迪的礼物》后所想到的

    上星期五,有幸听到了许雅娟老师执教的《特迪的礼物》这篇课文后,思绪久久不能平静。许老师用温柔的语言细细道来,思路清晰,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得予启迪,作为学生十分意愿为许老师的学生。更主要的是那个毫无表情、目光呆滞、性格孤僻的特迪,与那个成为医生准备结婚的神采奕奕的特迪,不断交织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他的一生呢?我想,那应该是爱。 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却是永恒的主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其

  • 课堂“静”界——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听课感受

    《鱼游到了纸上》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王崧舟老师丰盈充实的学养,最重要最直接就是体现在他对于教材的解构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同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出了淫,才子佳人看出了缠绵,易学家看出了八卦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其实就是自己涵蕴的体现。王崧舟老师并没有把主题解读成身残志坚,而是解读出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文中两个静静地,一层层地引领学生感受,最终体会出正是因为青年的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最终达到了物我两忘,笔下的金鱼才能游到纸上。王老师能有如此深刻的解读离不开他的饱读诗书

  • 建构朗读意象,逐层深入

    精致语文追求语文味、审美味,生本味。在阅读语文文字同时,要学生能体验形象,感受文字意蕴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在《望月》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建构朗读意象,引领学生深入文字包含的意境中,走近月夜的美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案例】 《望月》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这幅画面,看看有哪些景物?(生自读第2小节后交流各自想象到的景物。) 生:我好象看到江里都是水在流动,月光照在水面上,亮闪闪的。 生:我看到有许多的树,在江的两岸,还有许多的芦苇随风摆动。 生:我看到天上有一轮

  • 本色语文需要实实在在

    在新课程改革日趋走向成熟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发现本色语文的可贵之处。前不久听了虞大明老师的课与感受后,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的本色语文又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 最近我在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老师要不要讲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也是本色语文的精髓之所在。 文章中列举了赫赫有名的小学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个教学片段《暮江吟》。在片段中,于老师教学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话时,让学生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在学生画错弯月的情况下,于老师进行讲解: 师:听我讲,这是一点天文知识。弯月分新月和残月。

  • 新课程实施后的点滴思考

    新课程实施已三年半了,我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成长,新课程确实是一股清新的风,给教师与学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三年半的实施,我也没啥经验可言,只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一说: 1、 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 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全面发展智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上《菜园里|》这一课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回家观察各种蔬菜的特点,形成形象概念后,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说你看到

  • 激发情趣、扎实训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5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灌南县新教育实验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研讨会活动,这次上课的老师是镇中小学的辜静、实验小学的王雪晴、第二实验小学的杨哓莉,他们执教的都是《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她们的课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辜静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扎实特点、王雪晴老师的课体现了人文性的风格、杨哓莉老师的课凸现了工具性的功能。三节课体现了共同的特征有效。 我想有效的课堂是该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到了多少知识,语文素养是否得到了发展,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简单地说就是看学生在一节课中收获有多少。我想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充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