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读书笔记

《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19-01-08 12:10:03

《《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读书笔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近读叶开的《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他在几篇文章中都提到了“核心价值”,引起我很多的思考。
      例如他提到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上映十天就票房过亿,其阐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这部片子人物是中国的熊猫,功夫是中国功夫,影片的精神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有教无类、止于至善。但是我们自己却无论如何也拍不出这样的片子了,我们的动画片要么说教简单,要么人物呆板,要么喧闹无趣。
      他提到日本宫崎骏的动画,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千与千寻》、《龙猫》《百变狸猫》、《幽灵公主》、《猫的报恩》等等,之所以具有庞大的观众,是因为其核心都是保守传统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和平理解、宽容沟通。
      他更是多次提到《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编写丰子恺绘画的这套《开明国语课本》之所以重新翻印发行广受欢迎,是因为其人文主义价值观显示出的持续的生命力。
      叶开痛斥现有的语文教材和市场上的泛滥的儿童读物是陈词滥调、是媚俗的垃圾、是盈利的工具,他呼吁孩子们要阅读经典,阅读“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许他的语言比较激烈,很多人也不认同他的观点,但是他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值得我们深思!
      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什么是我们最该坚持的核心价值?为什么近百年的文学作品依然历久弥新?为什么已经被我们认为腐朽过时的文字捧在手中仍然令我们怦然心动?
      我想到自己去年开设的十余场讲座,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我更多地把自己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真实地讲述出来,本是一个教师的常态工作,却被听讲座的老师频频提到“感动不已”这个词,甚至有老师流下了眼泪。我知道,他们不光是因为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是被师生之间那种真挚的情感、被孩子们身上本能的质朴的自然表现所深深打动。应试的压力、攀比的纠结、功利的拼搏、价值感的迷失使得这些闪烁人性光辉的感动与我们分离得太久了,轻轻触碰便迸发出很多的感动。
      我想到给孩子们阅读意大利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同学之间的珍惜爱护,成人相处的真诚敬重,老师对学生的依恋不舍,有钱人对穷困人的尊重同情……每次都让学生们深有感触,讨论不休(我始终认为,孩子的感受力是超过大人的)。这部距今126年的小说仍然能够穿越时空震荡着现代人的心灵,也就是因为小说的核心价值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与人为善。我喜欢叶开说的这句话:“不管外部世界怎么变换,人的内心思想总是稳定而缓慢流动的,对肌肤之亲的感受,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花开的喜悦,对叶落的忧愁,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依然会是人类文明范畴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我又想到了韩剧在我国的意外火爆,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这些本应具备的自然的淳朴感情竟然让国人羡慕不已,充满善良、关爱和宽容的平凡的家长里短竟然使观众心潮起伏、感慨唏嘘。真实、温情、友善的情感似乎离我们太远了,麻木的生活使得我们丧失了对自己、对情感、对社会、对人生感受美好的能力,而当我们无所皈依的浮躁的灵魂被恒古不变的温暖包围着的时候,我们才再次被朴素的情感所打动。
      当然,我也想到了风靡全国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核心价值所在?除了简单重复的闹剧,网络语言的泛滥,平庸无聊的情节,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弱肉强食、贪婪狡诈、圆滑虚假、愚蠢庸俗……“幼儿养性,童蒙养正”,正在成长阶段的孩子应该接受正面的积极教育,而不是这些负面的随意的调侃和搞笑,我就不相信,孩子们看到灰太狼的小聪明、小伎俩会不受影响?看到红太狼河东狮吼、蛮横强势会不受影响?
      我也想到市场上漫天盖地的图书,“简缩版”、“青少版”、“插图版”“美文版”……林林总总地占据了整个书店。给青少年看的书本身应该谨慎又谨慎,贵在精而不再多,应该让那些飘香的具有的人文精神的书籍引导他们不断成长。书商们却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短时间内改编、篡改令书籍披上华丽的外衣,内容却面目全非,一印再印, “泛滥成灾”“垃圾遍地”,表面繁荣实际空虚的泡沫书场,怎么能够培养出踏踏实实的写书人、静心阅读的读书人呢?所以,书虽多,精华的内容却很少;捧着书在看,真正的收获却甚微……
      最后是关于语文教材的问题,的确,我们的教材编写可能还需要经历长久的改革的过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无法撼动教育制度,但是擦亮眼睛、清醒头脑,从自身做起,改善微环境,让孩子们更多地亲近经典,崇尚真善美,追求友爱、和善、平等、自由,通过阅读提高修养,培育性情,增加智慧,这还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吧! 
相关阅读
推荐
  • 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在五年级上册中的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非常感人至深的文章。虽然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加强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我们这里的学生来说,要去深入地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还是需要老师再进行深入地引导的。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份四川汶川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资料。一开始,我觉得非常适合在本课的结尾拓展处,把这份资料补充进来。但是到了真正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当我给学生讲解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在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个句子时

  • 突破“三字经”的理解(二年级)

    对学生的研究应该真正进入教师确定目标的视野,而学生的学习基

  • 有“趣”真好——《爆米花》三分钟说课

    今天,我执教的这堂课《爆米花》得以比较成熟的呈现,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首先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感谢研训中心和学校的领导们给予的引领和帮助,感谢周围同事的关心和支持,还要感谢家人的理解。 这堂课最成功之处,恐怕还是一个趣字。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心理,根据教学内容要考虑孩子心理的可接受性,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找到他们可以接受的恰当的点之后,一切都会像赶集一样聚拢来,被心里给牵一发动全身了。 于是我们找了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绘本《爆米花》,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读故

  • 学习《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的体会

    周三下午,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和《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质量的10条建议》。深有感触,课改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进行的,目的是扬长避短。我们的短是什么呢?专家指出,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弱。形成这一原因有诸多因素,但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是在课堂进行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1、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

  • 阅读指导课——《特迪的礼物》随感

    5月25日,我校的许雅娟、胡矿云两老师为我们当小的全体教师呈上了两堂定位于中年教师课堂展示的优质课。我听的是许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许老师上的是从课外选定的阅读指导课《特迪的礼物》。也许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并非无可挑剔,也许师生文三者的互动也未能臻于理想化的佳境。但是,40分钟听下来,我依然觉得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教师,能以如此恬然淡然的心态,能以如此素朴的家常课的上法来执教这样一节阅读指导课,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想到自己,同为中年教师,却毫无疑问在教学追求和境界上显然存有高下之分,可真是汗颜哪! 在许老师的这节课

  • 案例分析:再现情境 拉近距离

    案例:师:我们课题中的这句我多想去看看中的我指的是谁?他想去看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课文的第一句话,我知道我指的是这个大山里的孩子。 (老师同时点击画面,画面中出现课文的第一句话) 生:从课文的第二句话,我知道我想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仪式。 (教师同时点击画面,画面出现课文的第二句话)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仪式? 生(齐):想! 教师带着学生想看升旗仪式的愿望,播放记录升旗仪式全过程的录像。当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孩子们都起立,唱国歌。 (教师同时点击画面,画面中出现课文

  • 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这篇课文以环境保护为题材,写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文本少了点童趣味,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缺少了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这个难点变成学生动动、说说、演演的过程,自主地学习。于是,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画满整个黑板,请学生们一起来演演。顿时,一个个学生立刻把自己变成了水,蹲在了地上,口中还一声声说道:我是水,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刚说完,孩子们立刻轻飘飘起来,我看了心里直笑。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云。读到这里

  • 听课随感(教学语言是课堂的生命)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艺术的课堂。教师与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是在课堂上,课堂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启发思维,与学生沟通情感的最直接的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更是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今天听了陈洁琼老师的《孙权劝学》,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必须讲究课堂语言

  • 探讨语文课堂审美时空

    探讨语文课堂审美时空 (江苏省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 张玉文 223943) 语文课堂审美时空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共处于同一时空的语文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文本、教学环境之间形成的相吸相引、相聚相合、相融相汇、同构共振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教学的审美时空具有激励功能、感染功能、调控功能、凝聚功能。。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追求这种幸福可感的状态。 一、审美时空的形成 某一特定的点上交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灵犀相通,也就是情在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审美时空内,当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成为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