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更新时间:2020-05-21 17:06:42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进入三年级后,面对更高的写作要求,我们除了在写作教学上下功夫,更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文章的写作方法。

      首先要读懂文章大意,弄懂文章结构。无论是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有自己的脉络结构,让学生弄懂结构既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有序地表达。比如说明文通常是总分总的结构,中间部分通常会每一段落围绕一个方面描写,结构清晰。在教学这样的文章时,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写的好处,在自己写作时要有意识地构建文章结构。

       除了文章结构,重点段落也有自己的主题和结构。精读段落,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可以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梳理结构,引导学生在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时要有顺序地写。然后可以提供素材,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方法,练习有序地写一段话。真正达到应用的作用。

       不同的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去多读一些文学作品。课上还可以选择典型的语句,让学生模仿着写句子,学习生动准确细致的表达。改善学生作文语言单调乏味的问题,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每一篇文章都有许多值得发掘的训练素材,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语言训练,为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也拓展我们课堂的宽度和深度。
相关阅读
推荐
  • 艺术化语言课文难点的突破——《秋天的雨》听课后主题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从表面上看在写秋雨,实际上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以秋雨为线索,按照总分总的顺序,从秋天的到来写起,着重描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时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文章用优美的被艺术化了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图画。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优美诗意化语言的理解、感悟、朗读,来体会秋天的美好。而三上年级的学生很难直接通过抽象的语言理解那么有诗意的语句,感受秋天的美好,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潘老师在执教时,准确地定位了难

  • 听《特迪的礼物》后所想到的

    上星期五,有幸听到了许雅娟老师执教的《特迪的礼物》这篇课文后,思绪久久不能平静。许老师用温柔的语言细细道来,思路清晰,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得予启迪,作为学生十分意愿为许老师的学生。更主要的是那个毫无表情、目光呆滞、性格孤僻的特迪,与那个成为医生准备结婚的神采奕奕的特迪,不断交织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他的一生呢?我想,那应该是爱。 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却是永恒的主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其

  • 课堂“静”界——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听课感受

    《鱼游到了纸上》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王崧舟老师丰盈充实的学养,最重要最直接就是体现在他对于教材的解构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同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出了淫,才子佳人看出了缠绵,易学家看出了八卦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其实就是自己涵蕴的体现。王崧舟老师并没有把主题解读成身残志坚,而是解读出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文中两个静静地,一层层地引领学生感受,最终体会出正是因为青年的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最终达到了物我两忘,笔下的金鱼才能游到纸上。王老师能有如此深刻的解读离不开他的饱读诗书

  • 尝试着二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最近我在尝试着作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都没有在这个领域研究过,所以作为一个初学者,总是非常担心自己能不能教好作文。 看了一些文章,新课程下提倡快乐作文。 作了简单的理解,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儿,不要因为要写作文而产生很大的负担。再者,在寻找写作素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轻松,让大家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最后,当然还要提高写作的能力,比如语句的表达,词语的运用,还有一些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因为要教二三年级,属于低段写作的起步阶段,以写话,写片段为

  • 《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学习笔记——《言语教学论》第六章

    价值是一种可能。是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客体的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 目的是一种需要。是指主体对满足需要的一种憧憬、预想和设想。 目的是对值值的超前反映。 语文课程的价值:语文课对人有什么意义? 语文课程的目的:我们学习语文为了什么? 一、理论的清算:一元化目的论 近十多份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教学目的表述可以归结为五种: 1、语文知识教育 2、语用能力培养 3、思想政治教育 4、发展学生智力 5、提高审美情趣 五目的论内涵、层次混乱,它把目的与效果,目的与手段混为一谈,这是语文教学整体上呈现无序状态的主要原因

  • 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这门课既是主课,又是基础课,占的时间最长,学的内容最多,而且它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有趣的内容,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我们要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进去。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歌颂着一些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特征的人

  • 该怎样对孩子渗透语文的美

    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突然感到自己肩膀被谁拍了一下,有一种沉重感。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应该还给他们一个怎样的孩子?我在我自己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做些什么呢? 我想:让语文的美,渗透到孩子的血管里去。让孩子爱上语文,让人文精神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曾经读过这样一篇小说,小说的智者说,要让土地不长荒草,那就种上庄稼,要让自己的心灵不荒芜,就让美德占领它。语文是美的,让语文的美占领孩子的心头。孩子就不会变坏,就会越来越好。 那么,如何让语文的美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呢?我觉得首先要消除孩子对语文的戒备心理。让学生

  • 有关课堂有效性“同堂异构课”听课感想

    上午听了三节精彩的语文课,有关课堂有效性的,同一篇语文课上出了不同的味道。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 就课堂的有效性来说,

  • 我的有效教学调控案例——合理调控让我们的教学更从容

    调控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其实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从教学内容,到对学生的组织;从个人的发挥,到整个过程的节奏把握,等等。教师的调控能力,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它是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果断的处理等多方因素的有机结合。 然而这一切的智慧却需要在我们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不断地梳理和提升,才能积极能动地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机敏地、富有成效地调控课堂,才能更从容地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案例] 我在试教六上《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曾与学生有过这样一段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