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教研手记:语文教学展示

教研手记:语文教学展示

更新时间:2021-02-18 16:03:42

《教研手记:语文教学展示》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主题:以生为本,先学后教

课例呈现:三年级《金子》(  四年级《九色鹿》   五年级《黄鹤楼送别》

六年级《詹天佑》   一年级《家》    二年级《水乡歌》

一、  “N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1.为什么N轮——分解目标,逐一达标

2.为什么先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3.为什么后教——教师主导,准确达标

二、基本原则

1.评分表相关项目

先学:

(1)学习导航表述简洁、准确、操作性强

(2)有明确的自学时间,建立了班级自学常规。

(3)合作学习规矩好,合作学习过程有成效。

(4)教师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状况,指导及时。

后教:

(1)教师讲解的内容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并及时训练落实。

(2)教学过程融入学法指导。

(3) 关注学情,因学而导,及时调控,有效诱导。

(4)教师讲解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

2.基本原则

(1)学习目标明确

(2)学习策略可操作

(3)学习过程清晰可见

(4)学习效果反馈全面

三、教学现状

1.教学流程统一,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教学模式。

2.实现了教学目标与策略的统一,策略丰富有效,学生先学有法可依。

3.教学目标的达成较为扎实有效。

四、六节课的目标设定与教学策略

五、六节课的特别亮点

三年级《金子》: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指导

四年级《九色鹿》: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年级《黄鹤楼送别》:问题的归整,以“依依惜别”一词,从“环境、语言、动作”三个方面体会人物情感

六年级《詹天佑》:绘图理解课文  颁奖词写作训练的设计

一年级《家》:图片很多地辅助了学生背诵

二年级《水乡歌》:多次朗读,熟读成诵

六、  我的思考

1.“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阅读课,仍然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相信这个教学模式更强调“全员参与,全程实践”。

2.“全员参与,全程实践”,需要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先独立学习,再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既是群学,也是交流,群学互帮互学,交流促进学习,并发现问题。(如《黄鹤楼送别》)

我们一起来欣赏《黄鹤楼送别》的精彩片断

先学后教:归整 ,环境、语言、动作,体会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很好地提升了学习效果。

3.先学的学习策略需要细化,不笼统。不仅要明确学习要求,更有明确学习方法。否则,学生的“先学”,会失去方向,导致后教与先学关系不大。(如《九色鹿》的教学片断)

模仿《黄鹤楼送别》的设计,重新设计一下《九色鹿》

问题归整,不零散

这个故事里有三个人物,分别是九色鹿,调达和国王,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三个人物?请用课文中的语段来说明你的理由。

学习流程:

(1)自由默读,在课文相应的段落做批注。(词语+理由概括)

如何做批注,教师可先示范。

(2)小组汇报交流。

说词语+朗读相关语段+个人解读

(3)推荐主要发言人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根据发言补充完善。

(4)归纳表现人物特点的四字词语,完成板书。

4.先学之后的教,要基于学生的学。否则,仍然会回到老路上去,所有教的内容,仍然是老师预设的内容,与学生学没有太多的关联。(《家》的朗读与背诵)

幻灯片出示图片,帮助小动物找家

黑板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

找家不是难点,难点是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多读多背,自然都会。

5.先学后教,边学边练,边教边检测。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增加动笔的环节,如生字书写、抄写、批注、片断训练,甚至包括同步练习)(如《詹天佑》的教学)

感谢英才团队的智慧奉献,给参与的老师们很多启发。
相关阅读
推荐
  • 让库伯先生亲自来取车——《中彩那天》课文分析与研究

    《中彩那天》一文现为人教版四下二单以诚待人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的是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的故事。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这对家庭经济拮据,而对汽车又梦寐以求的父亲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可我却发现他神情严肃,没有一丝中彩带来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

  • 保持语文本色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甲老师说: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要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声音逼真地再现课文内容。乙老师说:现在不是提倡以生为主体吗?我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室当作一个T形台,每个学生都可以秀出自己的风采。丙老师说:语文课就应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这才是语文的本色。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中,什么是好的语文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似乎古老,但却是常议常新。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给出自己心中的好课标准。我

  • 借助图片理解对秋雨的感受——《秋天的雨》主题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色彩丰富,结构分明,层次清楚,课文是总分结构,而且每个自然段都是总分结构的段落组成的优秀散文。读着此篇短文,真的让人感到作者视点的智慧,想象力的神奇和比喻用法的确切。学生读着这些词、句含蓄、优美的散文,似乎亲近了大自然,也是三年级学生对文学熏陶的绝好启蒙。 作者对秋雨的感受,把秋天的雨比作钥匙、颜料、气味这些比喻虽然很神奇,可是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疑难,先去找结合点,读读重点词、句并用图片展示,帮助解决为什么把秋天的雨比作五彩缤纷的颜料 ,比作钥匙把金黄送给田野,把橙红送给

  • 构筑理想课堂 意外的收获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为了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进而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和他的质朴、善良。 在交流句子时,孩子们都能把自己找到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下来,并想象当时少年的心理活动。就在我们交流句子: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时,一个孩子突然举手,我示意他站起来。那孩子满脸的疑惑:老师,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怎么不是在上学,而是在

  • 小议农村语文教学劣势

    劣势一:语文学习场所缺失。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博物馆、大型图书馆、新华书店、青少年活动中心、书画院等文化场所都集中于此,给城里学生提供了学语文的硬件设施,方便了城市学生看书、买书、查阅资料来扩大知识面。且近年来,各文化场馆还加大了软件建设力度,不定期地请专家来举办文学、艺术、学习等各类讲座,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丰富了城里孩子的语文生活。无形中,也拉开了城乡语文差距。相比之下,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惨不忍睹了。除了熟视无睹的田野外,就是供打工青年消遣的言情武侠书店,学校的藏书捉襟见肘,远远无法满足学

  • 动手实践 突破难点(教学分析)

    《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讲的是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就意识到,这是一篇包含着丰富的活动资源的课文,如何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这些活动资源,让它们为学生解读文本服务呢!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手段: 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为做逃生游戏做好铺垫。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对游戏的做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

  • 寒假作业巧布置 快乐应用实效强

    快乐的寒假即将来临了。对于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而言,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除了让学生完成学校下发的寒假作业本外,有些老师会让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词语、日积月累等基础知识再抄一下;有些老师会布置学生写几篇作文;还有些老师会布置学生读一些书以上的有些做法,我也曾经尝试过。我觉得都挺好的! 但今年,我突发奇想。我想对我们班的寒假作业进行一次改革。具体作业内容如下:一、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好词好句、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有选择地运用到

  • 扩张时空,彰显学科魅力,徜徉在生本的小学语文课堂

    《天纵之教生本教育随笔》,读完郭教授的这本书,心动的是扩张时空。适逢新春佳节,读完了《庄子》心得的电子书又洗耳恭听了几期于丹的讲座,顿觉书中自古就有一个需要读者自己开启的逍遥无垠的天地。而作为母语教育工作者,扩张小语课堂的时空,让学生倘徉文学的瀚海星空,领略学科的魅力,无疑是离不开生本的天纵之教这一妙招的。 案例一、王崧舟《望月》第二课时 关键词:写作本位、文本组块 王老师在追求千江流水千江月的个性解读的第一课时之后,不遗余力推行着读写结合。先是点拨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写作视角,接着润物无声地将望月只是月

  • 走进文本 触动心灵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王文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关系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其核心。怎样让学生深入的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的内涵,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是我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引导。 在《平平搭积木》这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走进文本的情感。如 出示: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