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不断探究与关注生命——读《蚯蚓,影子和漩涡——幼儿班里的科学

不断探究与关注生命——读《蚯蚓,影子和漩涡——幼儿班里的科学

更新时间:2014-07-20 14:35:43

《不断探究与关注生命——读《蚯蚓,影子和漩涡——幼儿班里的科学》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是一本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著作,全书结构简洁清晰,第一部分向我们阐述了幼儿园高质量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与策略。第二部份以叙事性研究的方式,用一个个科学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幼儿班里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三部分则针对当前幼儿科学教育中有争议的一些焦点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些书中记叙的观点,如今正引领我们开展班级里的科学教学活动,这些书中记录的故事,已经成为我们开展科学教学时参考的经典案例,这些书中提出的有争议的问题,正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同样面临的问题。虽然只有薄薄的百多页,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本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名著。

跟随书中教师引导的脉络,追寻书中幼儿探究的足迹,我看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科学经历进行着不断的学习。结合幼儿科学教育专家刘占兰在译者序中的提到的一些问题,对比我们的科学活动,谈谈我的思考:

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究

探究,是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在美国同行的眼里,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所引导幼儿开展的活动,正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回忆在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但凡涉及科学内容的,总是容易引起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引发他们浓厚的兴趣。比如吹泡泡、踩影子、比如玩磁铁、观察雨后出现的蜗牛等等,所以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但是,为什么这些活动都没能深入并持续下去呢?因为缺少了对幼儿持续探究、深入探究的引领。

时间是高质量的幼儿科学活动的关键要素之一。当幼儿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对几个概念进行反复探究时,他们就有计划对其工作进行思考、分析和反思。在这本书中,教师非常重视让幼儿进行持续数周、数月的科学研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很少引导孩子开展这种持久的探究活动。有的活动仅仅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有的会有一些延伸,有的仅限于主题开展的一周或几周时间。撇开集体教学活动是局限,我们仍然可以在区域活动、游戏中,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引导孩子探索感兴趣的事物和探讨所产生的问题。

深入是判定科学活动质量的又一个要素。在“蚯蚓的故事”案例中,老师对幼儿的一段问题引导让我印象深刻: 师:要让蚯蚓在教室里感觉到和在自然环境中的家一样,我们要做什么?

幼1:草地,它们需要草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1:我就是在草地上发现我的蚯蚓的

师:我还记得你为了发现蚯蚓还向下挖呢,干吗还要挖呢?

幼2:蚯蚓就住在那里

师:它们住在哪那里?

幼(集体):在地里,在泥土里。“

师:噢,所以我们需要泥土来让蚯蚓感到像在家一样!

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到老师用几个关键的问题,引导了幼儿探究的深入。在我们的科学指导中,同样需要少一些低效的问题,多一些这样的“关键问题”,以不断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引导幼儿探究的方向,保证探究的深度。

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注

在这本书中,有一章是对幼儿班里生命科学活动的论述。刘占兰教授提到:书中描述的所以关于生命的探究活动中,处处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令人触动。比如活动强调在原生态环境中观察和研究生命,为蚯蚓制作了和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似的家,为蝴蝶建造了一个和它们在大自然中生活环境一样的家。我想,这样做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观察的科学性,更多是源于对生命的关注,即使是幼小的蚯蚓和蝴蝶。所以在书中,我看到班级里的17条蚯蚓,在孩子们向自然中心的咨询后,被放进了肥沃的土壤里,而孵化出的蝴蝶最终被放飞。 这样的尊重同样令我尊敬和感触。我们也曾开展过认识蚯蚓的教学活动,印象中从泥土中被捕获的蚯蚓,蜷缩在密闭的小瓶子里,毫无生气。活动结束后,好一些的被倒回泥地,差一些的被继续放在自然角里“观察”,最终逐渐变干、发臭,再被扔掉。而再与蝴蝶相似的“蚕”的饲养过程中,因为桑叶的不易采摘,“宝宝”们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长得十分瘦弱,即使是在精心饲养下健康成长,完成了生长的经历,那些产下的卵也会因为数量太多和失去继续观察的价值被遗弃。

对比两个相似的活动,不得不反思以往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对待生命的行为。

不断地探究和对生命的关注,是我在阅读中印象较深的两个地方。除此之外,阅读这本书,还让原本对科学教学并不熟悉的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开展科学活动的有益观点。接下来,正如迪安·利文教授对这本书的推荐那样,“所有的幼儿教师都应该学习如何将本书中的观点用于他们的教学。”,我也可以尝试将一些观点用在科学活动之中,我想只有实践,才是对这些观点最好的验证与吸收。
相关阅读
推荐
  • 感悟名师对幼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读

    《幼教名师成长案例解读》一书,捧在手里,未曾翻启,就开始了自身教育生涯的回忆。从事幼教工作20余年,却总觉得幼儿教师越来越不会当了,平日里,常和朋友们诉苦,现在的孩子难教,家长难缠,检查居多,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去专心学习,也没有时间去钻研业务,渐渐地荒废了专业,缩小了胆子,不是怕孩子有不安全举动,就是怕家长有不满意情绪,不曾想那些名师一路是怎么走来了。 带着渴望在书中搜索着名师的大名,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娓娓道来,一个个名师呈现眼前。挚爱幼教工作的朱静怡,她利用榜样的力量,在现实中变革,抓住机遇腾飞,用心自我

  • 《艰难时刻要鼓气》读后感

    暑假在整理书架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套闲置已久的书目,随手拿起一本书书名是《艰难时刻要鼓气》觉得很好奇就随意一翻看以一下,可是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书里的内容,字里行间的情感所征服,忙不得的看了起来,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来感触,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当你深爱的人狠心离你而去时,请不要悲伤,请不要哭泣,请告诉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就在前方!当你失去心爱的工作时,请不要怨天尤人,请不要否定自我,请自豪地告诉自己:我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的!当你面对对手的猛烈攻击时,请不要退缩,请不要躲避,请勇敢地告诉自己:我一定会赢!当你面对他人

  • 从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孩子们的哭说起

    最近湖南卫视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关于亲子教养话题的讨论热潮。在节目当中,五个爸爸表现出了五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其中爸爸们对待幼儿哭这一情绪情感体验的方式引起了我的关注。限于年龄特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哭是他们表达诉求、不满、病痛等不良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爸爸妈妈从幼儿不同的哭中寻找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于婴儿时期尤其如此。 那么,在这个节目当中五个爸爸是如何对待孩子们哭的呢?我捕捉了其中的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在进入灵水村之前,孩子们的玩具都要放到箱子

  • 如何与家长沟通——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

    最近,老师们纷纷在博客里发表暑假里的读书心得,看着老师们的日志,暑假里读《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的感受又一一在脑中重现。吴放老师文笔流畅,言语朴实,所用的书信形式更是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文中的小故事、小案例,读来让人感觉是那么的真,那么的近。 书中的第37封信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我产生了共鸣。信中说:我们做老师的大概没有谁不与家长打交道的,也没有谁在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曾遇到过让人头疼,甚至睡不着觉的问题的。做幼儿园管理这么些年了,在这方面真是深有感触,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快,尤

  • 把关注和爱给予每一个孩子——读《新区幼教中心教师工作手册》有

    手捧《新区幼教中心教师工作手册》,感慨良多,这本小册子,从内容的整理到成稿、从教代会上讨论通过到试行,我似乎从头到尾已经阅读过数遍了,最近又阅读了姐妹们的博文,发现小小的册子真是越读越耐读,指导性强又实用,而且每一次阅读也总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悟。 今日又读,在来园接待环节的小贴士里的一段话跳入我的眼帘:当同时接待2位以上到园的幼儿时,教师的关注要平均地给予每一个幼儿,不能让任何一位幼儿和家长有受冷落的感觉,可以蹲下身子与幼儿说几句话、或轻抚幼儿的头、或亲亲拥抱一下,问问幼儿想先做什么活动,然后在家长的视线

  • 没有落后生——《地球上的小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小星星》、《放牛班的春天》,在优秀的教育影片里,影响我们的个性小主角发挥自己潜能的是谁?是代课老师,虽然这些角色都是作者、导演笔下塑造出来的光辉形象,不能代表、也不能说明什么,但影片中我们的正式老师呢,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用死板的教育方式,迎合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把孩子们倒入一个个成功人士的胚子里,进行塑造,塑造成功的,功成名就,塑造失败的,像伊夏那样的,就唾弃,打骂,嘲笑,直至最终放弃他们。 为什么我们的代课老师会有如此出奇制胜的教学方式?为什么他们才会体验到这些落后生的心境?

  • 教育的适宜性之随想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在写作上以第一人称、自传体的方式,记录了一个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四季。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变,经历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书中的我的成长经历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读来很亲切,很有真实感。其次是以春夏秋冬四篇构成全书的框架,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分别喻示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春,乃万物生长的初始阶段,是希望,是开始,是起步。夏,是万物的生长阶段,是一个成长过程,是一个提升过程;秋,是一个成熟丰收的时段,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冬,是一个贮藏果实的阶段,完美收获、属

  • 张雪门文集读后感

    从事幼儿教育职业,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南陈北张,这个张就是我们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尊称其为先生,其一他在我国幼教界的地位,让人敬佩、瞻仰;其二他是我们的老师,留给我们巨大财富,有理论的、思维方式的。张雪门先生一生不为名利,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儿童,为幼教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他注重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幼稚园、幼稚师范最基层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雪门先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 张雪门先生年复一年的幼儿教育工作,却从不职业倦怠,因为他的心一直在

  • 《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迁移讲述能力》读后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而我园也是一个以语言为特色的幼儿园,所以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过程中利用饭前、饭后及幼儿离园前得这段时间就这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培养,内容有:幼儿听故事、幼儿讲故事、看图讲述、语言游戏等等。就幼儿的讲述活动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初显的看法: 晨间谈话的讲述活动中,教师可以示范一个讲述的方法如说说我的玩具,当幼儿学习了一种讲述经验后,教师可以为幼儿更换讲述对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思路和方式在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讲述新的内容,在实际运用中发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