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读《尊重儿童需要真正“去成人化”》有感

读《尊重儿童需要真正“去成人化”》有感

更新时间:2017-03-21 20:22:42

《读《尊重儿童需要真正“去成人化”》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是一篇发表在《学前教育》2017年第三期上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关于尊重幼儿方面的问题。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诸如“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独立的个性和人格”之类的教育原则,许多教师也都已耳熟能详。我们欣喜地注意到,许多幼教工作者已试着用“商量”“协商”的语气同幼儿对话。
但是在这种所谓的商量的对话中,作者认为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问题在于协商有些表面化,只是停留在协商的形式上,距离真正尊重幼儿,真正给幼儿独立的话语权还有很大的差距。我觉得,这种现像在我们自己在工作中也有同感。我们看似在与幼儿商量,但实际上,主意是老师出的,点子是老师给的,不是幼儿自己的想法,也没有幼儿的愿望在,老师只是把自己想法用委婉的方式去表达。所以这种所谓的尊重不是真正的尊重。要真正尊重儿童首先必须要理解儿童。理解儿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教师要在观念上有尊重儿童的意识,愿意真心去倾心儿童的心声,想要发现他们是怎么想的,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儿童其实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会怎么去。从他们的角度想,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打算。所以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比如,老师可以给孩子一个问题的导向。当孩子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老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一个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会有很多的发现,包括延伸出来的一些新知识,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自主的积极的学习。所以会根据儿童某个时段的需要抛出相应的问题,这是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在孩子探究到一定时机的时候,当孩子遇到困难卡壳的时候,老师又得再次抛出问题,给孩子一个提示,引发孩子继续去探究,去深入,给孩子学习的一个支持,这也是老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娃娃的,当他们跌跌撞撞自己尝试在走的时候,大人只是在一旁进行关注,既是放手的,但是又是极度关注的那种状态。这就是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要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又紧随着给予关注,并支持他们不断探究下去,这样的状态才是今后作为幼儿教师需要扮演的角色。这是我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对于我的角色的理解。
就像文章中讲到的那样:尊重儿童需要在教学中适当“留白”。教师不必为获得“完美”的教学而进行过度设计,要学会巧妙地把直接了当的道理变成疑问或追问留给幼儿。
尊重儿童倡导师幼在教学中进行“对话”。对话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意味着一种平等、自由、开放的精神。强调对话的过程,就是在主体之间互相早就的过程。因此,教师敢于“放手”,不给幼儿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尽量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对话氛围,多给幼儿自己有表达的机会,并善于捕捉幼儿思想的火花和对话的闪光点,调动其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激发其进行更有意义和更深层次的对话,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尊重儿童需要教师从观念上真正“去成人化”,需要把幼儿当成真正独立的个体,学会倾听幼儿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并同他们一起探索。
相关阅读
推荐
  • 《生命的面积》读后感

    不经意中在《读者》一书中看到了《生命的面积》这个题目,觉得很有趣,什么是生命的面积呢?于是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张荣鑫的小姑娘,她是一个半心女孩,医生宣布她的生命只有一年,可是她偏不信,她要活下来。她行走,她上学,她还写成了10余万字的《生命面积》。当所有的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命运的大限,她又毅然献上自己的眼角膜。她说: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那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从而做大自己生命的面积......虽然她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此,但是她还做了一名爱心志愿者,为众多需要帮助的人募捐善款.....

  •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因此,我阅读了《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帮助自己更加明确了反思和评价活动的重要,而且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将中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特点在于它不是一本难懂的理论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实际操作和指导性都非常强,是适合我们幼儿园教师阅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按照教育教学之前、之中、之后的时间顺序与案例研究线索,用一个个生动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引导我们教师从思考主题和目标的确立开始,逐步学习提供适宜

  • 潜心观察 用心思考——读《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有感

    观察记录可以说是教师专业能力必须的基本素质,观察记录也是教师正确施教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对活动过程的参与情况、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等,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交往行为、善于倾听孩子谈论的话题、善于发现孩子存在的疑问等等。观察记录分析也常常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种行动研究方式,那么,教师怎样进行有效地观察记录,才能为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我读了《早期教育》2009年6月刊登的文章《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颇受启发,下面我对眼有这样几点认识。

  • 寻找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点,深化有效教学——读《融音乐于

    数学比较抽象、枯燥、严谨,而音乐则比较丰富、有趣、充满着情感及幻想。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虽然旋律多变,但都由七个音符组成,数字1~7在音乐中是神奇的数字;音乐中的节奏、强弱等都存在着数学中量的差异。因此,在组织数学活动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为数学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力。 西尔威斯特说过: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述为感觉的数学,把数学描述为理智的音乐吗?无锡市惠山区实验幼儿园针对音乐与数学领域的互补作了研究,从三个视角反映多个镜头: 一、化静为动,以动激趣。 镜

  • 品读《做最好的老师》感悟与思考

    读一书,增一智,掩卷沉思,获益匪浅。近日,我在网上捧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佳作《做最好的老师》,读后不禁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也为李老师崇高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爱而深深的感动。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去学习李老师?正是我要通过阅读需要学以致用的。以下是品读《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点摘录、感悟与思考: 一、爱孩子是教育的原色。在教育的这块偌大的画板上,是师幼共同描绘空间,充满着神奇与惊喜。教师要把每位幼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欣赏他们,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能以宽容、理解与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爱是

  •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后感

    魏书生这个名字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常听我的老师提起,那时侯感觉他真是好了不起,有点不敢相信,对于那么忙碌的他来讲班主任这份工作怎么可以做的那么好!如今有机会能读到魏老师所写的书,真是受益匪浅,感触多多。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这是魏书生老师对班主任这一职业最形象、生动的概括。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班主任是教师中最神圣的职业。 虽然我在幼教这个行业才刚刚起步,但很庆幸在园领导的信任下,在2009学年我担任了中三班班

  • 沉浸在这书香的世界里,和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

    小的时候,总喜欢缠着长辈们时不时地淘个故事听听,什么望儿山的由来呀、宰相刘罗锅的传说

  • 伯乐——《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为观看这部电影而潸然泪下的人肯定数以万计,我是其中之一,在孩子们深情地哼唱着的那首主旋律音乐下,我犹如剧中的公爵夫人,深深地被孩子们天籁般的嗓音感染着,惊叹着,为马修老师的教育智慧折服着,为他这位代课老师的专业而执著的精神感叹着。 影片中有两个对比鲜明的教育者的角色,好好先生马修老师和以暴制暴的院长,还有一批被世人抛弃的孩子们。两位教育者所持的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后果。那个被院长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

  • 读书沙龙“交流分享”活动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稻田镇幼儿园 李海霞、刘金芳 近段时间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与提高,但理论性的知识于我们而言毕竟难以理解和吸收,然而参透解读又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消化和运用,我们开展了本次读书沙龙交流会,旨在让老师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提出疑问、交流心得、分享收获,能够安静的坐下来细细的研读讨论,慢慢地内化吸收书中的知识,从而切实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 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 活动地点 亲子活动室 参加人员 幼儿园部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