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所有儿童都是问题儿童》读书心得

《所有儿童都是问题儿童》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0-03-18 19:09:41

《《所有儿童都是问题儿童》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读了一本书,书名我就震惊了一下《所有儿童都是问题儿童》这是一本什么样子的书呢,带着疑问我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初读名字,我以为真的是“问题儿童”的书,打开之后才发现信息量满满。  文章首先说出了儿童的含义。闺名思议,广义的儿童指0~6、7的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还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大多是依靠外部评价。我们成人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儿童对一切都是充满好奇的,对于一切都有着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假如有两个孩子,一个爸爸妈妈带着,接触了很多新鲜事物,爸爸妈妈就像两个百科全书,教育者孩子。另一个是由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不需要说话,爷爷奶奶就明白了,久而久之孩子也不说话,也不去探索,每天呆呆的坐着。两个孩子的未来如何,我想大家都已经看出来了。我并不是说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就是不好的,而是爷爷奶奶的教育理念已经落后,为什么有的孩子3岁能说多国语言,而有的孩子3岁还在咿呀学语。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启发诱导。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幼儿的“问题” 看完整本书你才发现,其实儿童放入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儿童具有未完成性和无知。因为有了无知,才有了成人对孩子的教育。当然这个教育要求是正面的。美国有一个妈妈,她想挣钱,就买了一台摄像机,对着孩子猛拍。但是她拍照和我们正常人不一样,她是让孩子装成大人模样,搔首弄姿。孩子长大成人后和这位妈妈脱离了母女关系,但是孩子所遭受的确是不能弥补的。她性早熟、无法正常进入婚姻、无法和别人交流。这都是伴随着孩子一生的问题。

    我们成人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孩子要有一个愉快的童年。但是愉快的童年不是孩子要什么有什么,而是你得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见过一个孩子,是个女生。因为爷爷奶奶的溺爱,她不懂什么叫做尊老爱幼,每天爱做的事情就是拿屁股坐在奶奶的脸上。而这位妈妈没有任何表示,你觉得这样的环境下会成长出什么样的孩子?会乖巧吗?不是。越长越大,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让孩子不懂得尊重任何一个人。

     我还见过一个家庭,家庭里面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爷爷的脾气非常暴躁,每天就是骂奶奶,奶奶是逆来顺受的人,一般说什么就听着,也不反驳。这个爷爷奶奶生出来的儿子,也就是爸爸。是一个在专制型家庭里面成长的孩子,所以养成了他的懦弱、胆小的性格。爸爸找了妈妈,妈妈是个女强人,在外面呼风唤雨、在家里也是一样。在这种家庭下成长的孩子,对待自己奶奶和爸爸一样的不尊重,就像爷爷和妈妈对待他们那样。

    孩子的成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缺一不可。为什么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比较自卑。就是家长没有正确引导。没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孩子没有在爱中成长,她就会对自己极度怀疑。成人的世界是忙碌的,都要做好自己不同的角色。但是有一个角色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那就是爸爸妈妈。希望每一个成年人,认认真真看待孩子的“问题”找出答案,并给予解决。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去做。因为成人可以爱很多人,但是孩子不是,孩子只爱你。你说的,他一定愿意去听、去做。

   希望每个孩子都是“问题”儿童,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希望每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有资格胜任这一角色,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和和睦睦。
相关阅读
推荐
  • 读《备课新思维》有感

    近日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中的《备课新思维》一书,心中有很多感想,现想与大家同分享。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撇开学生因素,一个教师一节课活动的成败就在于备课是否成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各领域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幼儿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和协调的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常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等等。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应认真参加,吸取各项经验,丰富自己理论知识。 在新课程

  • 读《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案例和论文》一书有感

    作为一个一线工作的老师,上课是我们每天需要做的基本工作,有时会为自己一节很顺利并且和孩子互动很热烈的课而感到兴奋不已,有时又会为一节认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没有很好的完成而感到懊恼不已。其实一个失败的活动对老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绪气馁、低落只是一时的情绪,可是在过后老师应该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自己活动的设计是否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是否结合了幼儿的实际的经验水平。《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由

  • 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在暑假读了吴放老师著作的《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如何做个民主型的幼儿教师,吴放老师就如何把握和蔼可亲与严肃的尺度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得出了和蔼可亲和严肃并非相互对立的这一总结性观点,并将这两类教师都归入民主型教师这一类别中,就民主型的教师提出她独到的见解,值得细细回味。 和蔼可亲与严肃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教学风格,而是一个如何来把握它们之间度的问题。 和蔼可亲的老师一定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能够及时作出回应;他与孩子打成一片,会用孩子们的眼光

  • 发现学习的魔力——《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我曾经在《早期教育》上看过连载的《我的美国见闻》,读函授本科时听老师们介绍过美国教学方式的点滴。这些认知只能使我对美国的幼教制度、美国的幼教现状以及中美幼教模式等方面有粗浅的认识,那就是开放自主。对于美国老师究竟怎样组织一个个活生生的活动,仍然一无所知。自从我读到吴放老师撰写的书信体笔记《和孩子一起跳舞》一书,让我对美国幼教的理念及教育行为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细致地了解和感悟,我为作者介绍的每个案例而好奇,并为之感动。因为,每个案例都是作者亲身的体验、是作者对中美教育模式的对比与思考,更是作者对幼儿教育如

  • 读《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中《教师与幼儿》篇后感

    读了《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我感触很深,我觉得里边写到的案例以及对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很实用。对于我是一个新教师而言,在工作教学上其实还有很多我不懂和无法应对的事例,在书中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而且这本书也教会我应该如何学会与幼儿相处。 《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这本书分三大版块,其中第一版块就教师与幼儿,在我心中一直认为,教师与幼儿的相处比任何事情来的重要,虽说家园问题也是一个重点,但是我们老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长,如果孩子无法接受你,家园关系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在书中我学到了一下几点: 一、学会平等,相

  • 模仿的背后——有感于《模仿,从哪里做起》

    闲暇之余会翻翻一些幼教杂志,了解当前的幼教动态,在学习同行们的专业之余也会梳理着一些为自己所用的内容。《上海托幼》便是时常翻阅的一类书,其中的相约名师栏目常会刊登一些上海的名师对一些常见的教育现象或是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虽然从没有机会与这些名师近距离的接触,但从这些文字中却让我感受到了她们的儒雅与端庄,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名师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在近期应彩英老师的《模仿,从哪里做起》一文中,她从近期爆到不行的《中国好声音》的模仿歌手说起,肯定了模仿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让人印象深刻记忆忧新的却是智慧的

  • 拥抱大自然——《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跳舞》一书,作者以书信的形式,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比较高深的理论内容联系实际,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并且通过真实的案例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生动的例子让我对此书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每一篇文章中,作者都流露出了快乐又真实的心情,在她看来,和孩子相处是那样的简单、自然。 大自然给人一种无尽的力量,成人喜欢大自然,喜欢呼吸新鲜的空气,喜欢聆听清脆的鸟叫声,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对于孩子来说,大自然就是一个大课堂。书中第41封信中也说到,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拥抱中快乐成长。文中一开始就提到向自然性

  • “幼儿教育导读”我工作的航标

    读幼儿教育导读是我每天的大餐,这本书栏目精彩纷呈,有特别关注栏目,有张学门学前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立志、求是、转变有陶行知的幼儿创造教育思想及启示,有陈鹤琴教育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的改革。还有专业成长,家园合作,心灵之窗,鉴于大观园等栏目,其中教育大观园栏目中的一篇文章:好院长什么样我读了好几遍,印象最深,这篇文章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且听专家说:园长是一园之长,首先应该明白有快乐的幼儿园教师,才会有快乐的孩子好园长应该懂得为教师创设有益于他们快乐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工作起来既有适度的紧张感,又有给他们带来成功

  • 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有感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这门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即晨间活动、进餐活动、盥洗活动、喝水活动、如厕活动、睡眠活动和离园活动。文章中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这让我想到了,在平时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有时候我们的活动安排的过于死板,没有一点弹性,这样的话有时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文章中又提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看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