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经验反思
孩子以我们为榜样,要以身作则

孩子以我们为榜样,要以身作则

更新时间:2014-06-22 14:36:10

《孩子以我们为榜样,要以身作则》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吃完午饭后去接班,看到户外阳光明媚,又想到最近班内感冒流行,就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边散步边接受阳光的消毒。带孩子们散步走到竹林的时候,我发现竹林里的叶子正长的茂盛,一片绿色葱葱的景象,我就顺势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谁最爱吃竹子吗?”我原以为孩子们都能说出是熊猫,结果听到很多孩子说“我”,我有点吃紧,我想问的不好,不能问谁,要问的更明确些,应该加上动物两字,于是我有改口问道“哪个小动物最爱吃竹子呢?”发现回应的孩子也不是太多,我想他们可能不了解,于是就告诉孩子们是熊猫最爱吃竹子,还告诉幼儿一些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之类的知识,等我说完了我想再次问一下,看看我刚才说的有没有记住。“竹子是谁最爱吃的呀?”一部分孩子都知道了说是熊猫,可是我还听到一小部分孩子在说“是我”,尤其是小贤的声音最为响亮,我又特地问小贤,你最爱吃这个竹子吗?他还是坚定的说是,于是我想跟他开个玩笑,我对所有小朋友说,小贤说他最喜欢吃竹子了,那老师采一片给他吃吧,于是我就挑了一片嫩嫩的、绿绿的竹叶,把它采了下来,送到小贤眼前,我说你爱吃,老师帮你采下来了你吃吧,他好像犹豫了一下就要接过去,这时我马上问全体小朋友“你们说,这树上的竹叶能吃吗?”所有孩子都说“不能吃。”我就认真的再次告诉小贤,竹叶是小动物,而且是熊猫爱吃的,我们人类不能吃的,这次看他似乎有点懂了,再问他吃吗他也摇头了。于是我继续带着孩子们往前走,结果我一回头发现后面的一些孩子正在采竹叶呢,我心中大呼不好,是我刚才当着孩子的面采了一片竹叶,所以孩子都学我的样子在采叶子了,于是我赶紧叫孩子们住手,马上为刚才采树叶的事进行解释与抱歉,一路走回教室,发现小旖看见路过的树叶还在伸手摘,问题真的是有点严重,不要就这样让孩子养成了随便采摘树叶、花的习惯呀,回到教室,我又重新为刚才的事进行讲道理,对于自己刚才采竹叶的事情进行了自我批评,教育孩子要爱护树苗,也不知道这样能否让孩子明白不能随便采摘的道理。今天我真的是做了一次坏榜样,以后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孩子始终以我们为榜样,要以身作则!
相关阅读
推荐
  • 我们要找到合适幼儿的话题

    王艺翰,小名翰宝宝,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他长的像只鼹鼠,只要看着他就觉得很搞笑。每天早上,总是10点多钟到,然后直冲厕所间,你不会听到一句老师早上好,我每次看到他这样,总会不经意的笑一笑。上课也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就是勉强叫他发言,看到他的表情也觉得很好笑。户外活动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在角落玩,每当这时,我都会试图找话题和他聊天,可每次只看到他搞笑的表情。 为什么他不爱说话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

  • 由孩子喜欢做小老师想到的

    孙学进是我们中班的孩子,长得虎头虎脑,很可爱。但是特别好动,上课的时候屁股老坐不到椅子上,下桌、趴桌子、用脚踩凳子。下课小便的时候,从不自觉站队,到处乱跑。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可是他也有一个优点,就是特别喜欢帮老师做事情。每当我说谁做好了就让谁做小老师时,他就会坐的很好,把小手放到膝盖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老师。如果让他做小老师,他也做的很认真。也总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回家的时候也很自豪地对爸爸妈妈说,今天我做小老师了。别看做小老师的时候表现不错,但是一到让别的小朋友做小老师的时候,他又动来动去,让老师很不

  • 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随机调研有感

    今天对中大班教学常规进行了随机调研,调研项目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在调研之初先将各个年级组的预设教具准备做了简单整理。现将梳理内容与调研情况作简单反馈: 调研前的梳理: 大班组本周正在进行我的祖国叫中国的主题活动,各班今日预设的教学活动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功夫》和《各种各样的兵器》,涉及到的教具准备分别有:指南针、挂图、各类兵器玩具、录音磁带以及相关幼儿用书。 中班组进行的则是我的家大主题下的子主题爷爷奶奶你们好吗?,今日预设教学活动有《为爷爷奶奶过节》、《给爷爷的贺卡》、《小乌龟看爷爷》,涉及到

  • 要学会欣赏幼儿的小聪明

    有一天午餐的时候,大多数的幼儿都吃完了自己的一份饭菜。这时候一个小朋友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吐出来了。 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你哪里不舒服? 他说:我今天早饭、餐点都吃得很多,饭饭菜菜再吃下去,实在太饱了,饱得我都吐了。我又问:你吐在哪里了呀,老师帮你打扫干净。他回答到:我吐在了自己的饭碗里,老师我把碗里的饭菜一起倒掉好吗?我说:那你去倒了吧!他听了后,高高兴兴地把饭菜倒进了空的菜桶里,愉快地去玩了。 午睡之前,我又关心地问他: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啊!他爽快地回答说:现在舒服了。午睡后的游戏活

  • 细节决定成败——识字课上的反思

    今天识字课上,我教孩子们认写了两个字:朱、吴。在教写了笔顺后,我又范写了生字,并让孩子们观察生字宝宝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法,然后便让孩子们在本子上练写。 我在教室里巡视了一番,特别在写字较慢的孩子和经常写错的孩子跟前站了站,订正了几个发现的错误。 陆续有孩子写完字了,我要进行面批。可是,在批阅的时候我有点生气。平时只有两三个孩子写错,今天是怎么了?肯定是没认真听讲,写字又不认真!朱字中间的竖没出头,吴下面的撇却出头了。就连平时写字比较认真的孩子也有写错的。哎,真是恼火!还是耐着性子纠正了孩子们的错误

  • “标贴”不能随意贴

    宝宝是本学期新加入我班的孩子,个子长得高高大大,皮肤白白净净,模样长得很是帅气。 开学前期,就有熟悉他的老师对我介绍了他的大致情况,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各方面的发展较弱、寡言少语、与老师没有任何的交流。 开学了,我就有意识的对他进行了更多的关注,发现他确实的有点与众不同:小班的孩子,连最起码的与老师的问早(好)、道别也不说,更不用说与同伴、老师的交流了。这怎么行呢?就从问好这里入手吧!于是每次我都先主动的与他问好、道别。虽然次次都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但我仍然坚持着做。多次之后,家长觉得不好意思,总是说:我们宝

  • 透视细节折射自身教育行为

    班里开了一个便当店,离家长园地很近,这周,便当店里卖面条,老规矩,便当店里撕面条,可是,当我安顿好其他的区域在回头来便当店吃面条时,我发现,面条上有字,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些面条是用我的课程表来制作的,正有些生气的时候,小营业员带着无辜的眼神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们没有纸撕面条。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忘记给便当店做面条的材料了,真是为难了这些小厨师,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孩子的行为源于自己的疏忽,仔仔细细的让自己做了一下检讨,警戒自己以后做事要考虑周全,孩子没有是非判断能力,而教师又是最关键的引导者,在

  •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开放的奇葩

    《和孩子一起跳舞》书名就能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肃然起敬。多么和谐、融洽的氛围,没有了年龄的界限,没有了身份的障碍,没有了教与学的束缚,这不是我们一直提倡的和孩子做朋友的一种状态吗? 初读童心篇里的几封信之后,心里不免被触动了,书中描绘的情景也在眼前变得清晰。每天放学时都会扮演小动物和妈妈走出校门的乔嘉;兴致勃勃通过触摸做配对游戏的瑞秋;身陷残疾脸上却总是带着阳光一样灿烂微笑的盖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3封信。信中的瑞秋是一个盲童,但是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却是出类拔萃的,她身上的闪光点让她并不自闭,

  • 老师如何对待孩子的每次犯错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和孩子一起跳舞》一书,书中吴放老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写下了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每封信都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作为载体,向我们娓娓道来教学时会的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其中的教学篇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在平时工作中,不知各位老师是否也和我一样碰到这样的孩子。在一次犯错后,教师给他指明问题所在,但第二次,这个孩子又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一而再再而三,说实话我作为教师的耐心一直在受着极大的考验。我想这个孩子在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应该是知道自己错了,那为什么他会反复犯错呢? 吴老师在信中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