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管理 > 幼儿园教育管理经验
幼儿自主学习行为培养

幼儿自主学习行为培养

更新时间:2014-07-21 17:38:59

《幼儿自主学习行为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育管理经验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行为培养的魅力一、课题的提出: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经从停留在注重教师静态知识的传递,转变为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中,作为儿童发展的“援助者”,由单纯的知识“传授人”,变为幼儿学习的“引路人”。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望,这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的动力机制。 6岁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学习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器,在科学活动中,他们乐意自己操作、主动大胆运用双手、眼睛、口、鼻,在自身感知、操作、探索验证中,表现出敢想、敢说、敢做。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和教育系教授斯腾泊格教授在《思维学习》一书中,就思维策略重点进行了阐述。在促进思维的策略中,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讲过:“科学的方法与知识的积累相比,具有相当的甚至更大的意义”。幼儿科学教育以丰富幼儿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为出发点,从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健康、自主学习行为和谐发展,因此科学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必要措施。 鉴于对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大班课题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在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行为培养中,对问题的策略研究是有价值的。二、研究的现象和范围 1、 什么是“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那么,“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是否就构成了“问题”?请看下面的一个事列:某教师再讲完一故事后:你们有没有听懂故事里的内容?答:听懂了。问:好,故事里有那些内容?答:(一时语塞)这个事列中,教师提问了两次,第一次只是一般性的询问,第二次才提出了“问题”,显然,“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并非都是“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问题”?美国创造心理学家茄吉尔福特作了这样的解释:“每当你碰到不进一步作心理努力就不能有效的应付的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当你需要组织新的信息,或以新的方式运用已知的信息项目以解决问题时,你就碰到了问题。”自然,吉尔福特的解释并非“问题”的至论,但“不进一步作心理努力”就能解决的决非“问题”,或者说不具有思维性的提问不能称之为“问题“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据此,我们认为教学中因该提出具有思维性的“重要提问”,而那些不具有思维性的提问则是“无效的提问”。 2、科学活动的定义科学活动指向适合4—6岁幼儿日常生活中数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活动,幼儿在此类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态度,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获取对周围物体世界广泛的科学经验,并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培养思维能力。 3、“幼儿自主学习”的含义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独立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有选择的,主动的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自主学习,即指孩子的幼儿园中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选择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行为方式,独立的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的发展。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因该是主动的学习,是以孩子身心获得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三、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大班组幼儿120 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自主教育理论为知道,广泛吸纳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幼儿园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2、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实施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哟计划的对自然状态下的发生的幼儿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获得事实材料,以取得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研创理论。四、研究结果的检测和评估这部分是衡量整个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代表性的标准,也好似幼儿远开展课题研究的最难部分,主要分为质和量的两种方法。 1、质: A)详细记录课堂提问,幼儿主动学习的反应(幼儿神情、语言及出现的问题等)。 B)确定操作定义,计算观察信度,观察效度。 C)对当次活动进行反思、评估,得出推论。 2、量:为了能更加见解、明了的表现实验的不同结果,我们采取了等组实验和单组实验的方法,设计一些可以用量来表示的测试问题,对收集来的是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两个独立样本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是否具有研究价值。附: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对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影响项目 评价标准 评分 1、自选情况 不能自选自选操作材料自选操作材料并约伴 2、主题目的性 无意识行为主题不明确,易受外界干扰能尽快进入学习情境,有目的的进行操作不会用或者无意识摆弄 3、材料的使用 简单的重复常规玩法正确熟练材料运用充分,方法复杂多样 4、常规 行为混乱/基本遵守/行为有序 5、创造性表现 无创新/有所迁移或创新/有明显独创性和新颖性 6、持续性 材料更换频率(次数)有坚持性,完成一项后在交代持续活动 7、其他 参与环境创设与老师交往的情况 五、研究过程:  1、对相关理论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分析。  2、对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进行策略的研究。  3、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六、研究成果: 1、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理论上讲,高认知水平(发散思维、评价思维)的问题能激起幼儿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产生。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样一些情况下的提问非但不能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发展,反而有碍于孩子的学习: 1)、准备不够充分的的提问。我们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反问弄的十分尴尬。比如在探索活动《好玩的电筒》中,幼儿对电池没有电线为什么会让电筒发光?由于事先没有找到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知识,不得以用“先坐下”,“下课老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一堂课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不满足。 2)、偏离本课中心的提问。按照本课教学要求向幼儿提出问题,要幼儿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又提出其他的问题或不着本课边际的问题导致幼儿不知道那些是重点,使孩子的思维偏离了中心。 3)、调动不了积极性的提问。孩子们希望的是新鲜的问题,是吸引人的问题,是能够答出来的问题,最好是启发性的问题。可实践中,有些问题如同一杯白开水,让孩子在回答问题上产生不了兴趣。比如你喜欢上实验课?为什么喜欢上?等等这样,这些问题激发不了孩子的回答欲望,浪费了时间。 4)、教师情绪不稳定的提问。教师喜怒哀乐若在教学上有比明显的表现,则对幼儿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在公开课上,如果孩子在豁达教师的提问中对答如流,教师则非常高兴,情绪也很高。反之,教师就不高兴,批评幼儿。 5)、引导和控制难的提问。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是或;一是幼儿不会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乱说,课堂活而乱。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常使教师不知所措,使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无法进行。教师应巧妙的引导,有控制的提问。 6)、不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的提问。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知识的储备,不了解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与幼儿 7)、语气不坚定,模棱两可的提问。出现这类提问使幼儿无法回答。有时老师课前预见过这样的体温,但是答案有些难以解释回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虽然这样饿问题锻炼幼儿的思维,但是不利于幼儿构建正确的知识观,这类提问有利有弊。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要注意两点: 1)、提问的直接性。运用简明、直接的提问,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 2)、提问的适切性。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认知和幼儿的个性特征。 2、提问的形式 1).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是教师在讲述性谈话中的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等。 2).曲问为突出某一原理或者为向某一原理逼近,可以从问题另一侧面发问,寻找契机。 3).反问 针对幼儿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是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发问,步步进逼,使幼儿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 4).激问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幼儿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幼儿从抑制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 5).引问 对幼儿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6).追问 是对某一问题发问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发问,其表现形式为“为什么?”“请说明理由”等,这样便于易中求深。 3、提问的方法在围绕“科学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行为培养”的问题研究中,就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问题,引导开展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有价值的讨论,也就是如何根据幼儿的现状如何进行“提问”,这是我所关注的。  ——设问的方法  孩子毕竟年幼,他们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他们需要教师引导。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关注每个孩子的问题所在,通过有目的“设问”,与幼儿展开讨论,从而引导幼儿生成有利于发展的相关活动。只有善于从幼儿的问题入手,进行“设问”,才能引导幼儿在教育情景中,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获得经验。  案例(一)  在了解中“设问”  (从孩子们回答中,我了解了孩子们存在的共同“问题”。何不让他们动手实验?于是就生成了科学实验活动:水会升高吗?) 教师在捕捉到个别幼儿的“问题”后,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了解到班上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设问”,生成了幼儿感兴趣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实验活动,使幼儿通过动手,真正体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原因,从而理解了“由于石头比较重,沉入水底后,使水位升高”这个科学的道理。  案例(二)  在生成中“设问”  (显然孩子在实验前,并不理解外公的意图,并不具备外公所传授的经验,尽管在实验开始时孩子效仿外公的方法,但过程中孩子还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实验。)  从娅娅的表现说明:孩子的学习不是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而家长、教师是无法改变的。娅娅在实验中所表现的“问题”,是幼儿普遍存在的,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问题”,让学习者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经验的相互作用,来改造和充实自己。于是利用实验后的交流验证活动,我有目的的“设问”让卓娅小朋友再现了实验过程。当孩子们仔细地观察了娅娅的实验后,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安安与娅娅的对话,说明了问题:教师及时根据娅娅个人的问题“设问”,在集体中展开争论,目的是使娅娅在个体建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孩子间相互作用,创造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使学习者之间通过交流、争议,最后达到意见整合,从而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  ——“追问”的方法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的问原因、问下落。那么,活动中教师的“追问”,往往是要了解幼儿“为什么会这样的想?”、“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会这么做?”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想通过提问,来了解幼儿所思所想而采用的手段。通过教师“追问”,(某一个孩子的想法呈现在大家面前)不仅使教师了解了孩子的思维过程,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倾听、理解他人想法”、“发现他人问题”、“同伴互相质疑”等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可见,教师“追问”得当,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行为产生的催化剂。  而在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考“追问”的适时、适宜、适度性,以提升“追问”的质量。下面,通过三则案例来阐述我的思考与实践。  案例(一)  抓取适宜的素材  抓取的素材好,通过“追问”引发孩子的比较、思考,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为什么?”“该怎么做?”但通过与个别孩子问答,使孩子们能理解画 “具像”与画“部分”的关系。  可见,有的放矢的“追问”,是教师了解幼儿所思、所想、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孩子而言,丝毫没有被动的接受,而是在主动学习,在倾听同伴的想法中,受到教育与启发,从而使幼儿的认知水平得到发展。  案例(二)  层层递进的引导  老师连续的“追问”层层递进,一方面,连续的“追问”, 一一将孩子思考问题的逻辑通过教师的追问,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教师有目的引导、帮助幼儿遇事学习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又能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习根据图片的顺序,有条理的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与推理,并帮助幼儿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口语表达,有利于发展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从而学习用科学的态度,进行有根有据的说理。  案例(三)  利用“质疑”的情景  作为老师,在组织活动中,经常会碰到各种问题,有时因为害怕幼儿会出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而导致自己的“无所适从”,因此在活动中碰到了幼儿的“问题”,往往采用“回避”、“不了了之”的做法。在实践中,我认为,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善于剖析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追问”,能起到教育群体的作用。 教师敢于剖析幼儿的“错误”,敢于在幼儿面前创设了“质疑”的情景引起幼儿的讨论。通过教师的“追问”,了解了造成孩子错误的原因,并利用“问题”的情景,让幼儿之间互动,既使辰辰理解了《站圈》游戏的规则,同时又一次强化、重申了游戏规则;通过“追问”,教师把问题抛向全体幼儿,引起同伴共同参与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幼儿自主学习行为
相关阅读
推荐
  • 浅谈做好常规工作的点滴体会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针对23岁幼儿年龄特点,思维是直觉行动性,喜欢模仿成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因此,作为教师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等常规教育中,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孩子们的好榜样。其次,要把常规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地游戏中,体验常规教育给自己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下面我简单的谈谈我们班是怎样做好常规工作的。 一、 教师间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 我认为教师间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

  • 我谈班级常规管理

    我班幼儿活泼、好动,他们性格开朗、爱说、爱跳,使班级充满了无限生气,但给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一开学,我就加强了对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的培养。 首先在集体活动中,我采用各种方法对幼儿进行指导,让幼儿明确一日活动过程中不同的活动常规要求。 接着,我抓住一日活动中的零碎时间,如:幼儿洗手、小便时,上课、进餐、午睡前,起床整理时等等,结合游戏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常规提醒和督促。例如,对于幼儿来说,要做到洗手时不玩水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了幼儿玩游戏看谁洗得快,每次洗手时还让幼儿念儿歌,

  • 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构想

    摘要:创造性人格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创造性个体的精神面貌,强调个体创造行为的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因其是在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不仅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而且对其自身创造力的发展也非常有益。在了解国内外创造性人格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想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富有探索精神,责任心强;和蔼可亲,有耐心;观察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富有才识;自信、独立、当机立断;适应性强;理想崇高、目标远大;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移情能力强

  • 幼儿园精细化管理之我见

    我园深处大山,生源来自周边四个乡镇,复杂的生源给我园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规范管理,我们在系统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指导下,结合本园幼儿实际,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其最显著的成效就是能让 孩子 们在短时间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格得到锤炼、智力获得最佳发展。其教育成果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更是获得了家长社会的一致赞誉。 所谓精细化管理,我个人认为就是常规管理的升华,是规范化管理的延续。其管理核心理念就是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其主要彰显的管理方法就是

  • 幼儿常规培养考核办法

    一、晨检(5分) 晨检应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 三问: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进餐(10分) 1、教育幼儿饭前用肥皂洗手,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不用手抓饭。(2分) 2、教育幼儿饭后擦嘴、漱口。(1分) 3、教育幼儿进餐时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清洁卫生。(3分) 4、教师在幼儿进餐时要认真观察,用轻声善意地指导、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文明地进餐;严禁教师在饭桌上斥责幼儿,议论与进餐无关的问题。(3分) 5

  • 积极发挥工会作用——打造“能吃苦、会战斗”的“娘子军”队伍

    兴山县昭君镇东风幼儿园 刘玉 在兴山县直幼儿园园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的关怀和领导下,昭君镇东风园工会组织这个出生不久、正蹒跚学步的孩子,现如今已经快三岁了!回顾这三年的工会工作,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市级示范园、群众满意单位、市三八红旗集体,工会组织的建立、工作的及时开展为幼儿园迅速走上正轨打下坚实的基础,东风园犹如凤凰涅槃一般经历重重考验,得到升华! 一、工会是教职工生活的 第一知情人、第一帮助人,打造能吃苦的奉献队伍 东风园职工来源结构复杂,既有总园选派人员,也有招聘教师,还有中小学转岗人员,年轻教师多

  •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幼儿发展评估表

    中区实验幼儿园 赵瑾 幼儿姓名: 班级: 项目 观察评估指标 等级 项目 观察评估指标 等级 身高 科学领域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重 2、在成人指导下,学习收集信息。 基本动作 1、认真学做大班广播操,动作正确有力. 3、喜欢与同伴共同探索与分享,能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喜爱体育活动,在进行各种基本动作练习市动作灵活协调。 4、喜欢数学活动,学习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个性品质 1、在各种不同场合能礼貌招呼别人,大方的应答。 5、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

  • 十月幼儿发展目标

    小 小 班 一、身体发展 1、学习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跑。 2、向指定方向走和跑。 3、学习双脚向前跳。 4、学习拍手、跺脚、踩影子、穿珠子,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5、通过涂色、点画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6、学习盥洗的顺序。 7、愿意在幼儿园午睡,会找到自己的床铺,安静地入睡。 8、学习上厕所大小便,大、水便完后学习提裤子。 9、学习使用勺子吃饭,在成人帮助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二、社会性发展 1、喜欢大自然,愉快参加各种活动。 2、知道按规则进行游戏。 3、愿意与同伴一起玩。 4、知道要向老师问好

  • 应该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实施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管理也是一门学问,需要全、新、异、活。陶行知认为,从生活教育观点来说,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幼儿园的日常生活管理也是重要的教育部分,应该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实施。 前段时间,感觉班级幼儿很容易兴奋,孩子们的常规纪律有些松懈。下课有些孩子没事做就乱跑,看完了书,也没有及时放回书架,下课不该玩的玩具页偷偷跑去玩,吃完餐点总有几个孩子杯子没放回去,小值日牌子挂在脖子上却没有执行起任务种种想象让我觉得改想想对策好好管理一下了。我们都知道请幼儿当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