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
观察记录:木工房故事

观察记录:木工房故事

更新时间:2016-03-29 09:06:27

《观察记录:木工房故事》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班级里的小朋友都非常兴奋,特别是我们的卢俊翔小朋友,因为一大早我就跟他们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就是我们今天的区域活动是木工房。卢俊翔听了以后连忙说:“我最喜欢木工房了。”旁边卢煜轩听了,立马也说:“我也最喜欢木工了。”李旺接着说:“你们喜欢做什么?”卢俊翔立马说:“我想做一张桌子,再做一把椅子,这样我就可以在我做的小桌子上吃饭了,哈哈。”乐筱怡说:“我想要做一张小床,我就可以在上面睡觉了。”大家都非常积极,于是我就问大家:“那你们知道做木工需要哪些材料吗?”姚琳娜立马说:“要用木头和钉子。”刘凯一边用手做敲的动作一边说:“还要用到榔头来敲进去。”看到大家都讨论起来了,于是我接着引导大家:“那大家用这些材料做木工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安全隐患,那大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听了我提问后,大家都低头沉思起来。卢俊翔想了一会儿说:“敲钉子的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敲到自己的手。”吴忆馨接着说:“要小心钉子不能钉到自己的手指头。”阮梦琪说:“不能用榔头来打人。”大家讨论后,对木工房的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令人兴奋的区域活动时间终于到了,可是,当孩子们真正动手做起木工来,就发生了好多情况。“老师,我钉子老是敲歪” “老师我敲不进去” “哎呀,怎么回事啊?” “急死我了” “老师,我没有榔头敲不来。” “老师,没人跟我一起做。” 有些孩子已经快要奔溃了。其实做木工要把钉子敲进去还是需要很大的力气的,而且还要不把钉子敲弯。我之前就自己动手敲过,经常敲着敲着就敲弯了。所以敲钉子也是需要经验的。于是,我告诉大家,选一些细小一点的钉子,这样容易敲进去。越粗大的钉子反而需要越大的力气来敲。同时告诉大家如果敲弯了,就从弯的一面往相反方向敲一下,把它弄正。
卢俊翔敲了几次还是敲不进去,急的大叫:“老师,我还是敲不进去。”我走过去看了看,鼓励他继续敲,同时边鼓励边教他稍微再用点力,扶着他的手告诉他:“敲的时候要垂直敲正,尽量不要敲歪。”于是他继续认真的敲打了起来。敲呀敲呀,虽然还是会受到挫折,但是他一直坚持不懈的重复,终于敲进了一根桌脚。他高兴的大叫起来:“陈老师,我终于敲好一根桌脚了。”有了第一根成功的经验,接下来其他三根桌脚也慢慢的相继完成了。他的成功也激励了旁边的小朋友,在老师阿姨和同伴们的帮助下,大家都做的有模有样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木工是一项很有挑战的活动,因为平时在家接触机会也比较小,所以大家的经验不怎么丰富,但是孩子们的兴趣却是非常大的。卢俊翔平时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虽然是男孩子,但是手工活动绝不比女孩子差。而且还是一个有耐心,不怕困难的孩子。他的坚持让他收获了成功,也让其他小朋友懂得了只要坚持、不怕困难就能成功,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这个活动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把钉子钉进去,固定住桌面和桌脚。如果只是随意的钉钉子,相信大班小朋友都会钉。所以首先要克服这一个难度。学习如何更有准确性的钉入钉子,减少失败率。
相关阅读
推荐
  • 《想长脚的石头》语言活动反思

    《想长脚的石头》是一个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语言简单、语句多次重复,三次借脚均只有小石头单方面的语句XX你把脚借我用一用好吗?而对方没有语言回答只是摇摇头,不肯借脚来回应。显得无趣,无法满足孩子好模仿的愿望。也不利于幼儿学习语言、词汇、句式。于是我在三个小动物对话处添加了回应对话不行、不行我也要用的。如此添加后使得句子更加的完整性。活动中更增添来了幼儿扮演角色乐趣。 幼儿在活动中既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同时又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客体。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然而,在活动中幼

  • 反思一次失败的教学活动

    自《纲要》的实施,课程改革逐渐的深入,以致动态生成的课堂观念也逐步地深入人心,亲和的步入到了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来。就如:我上的一堂双高课:美术活动《工具交响曲》,是一堂生成的课,也可称之为玩色活动。我选择这堂课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知道,小班的孩子如果你要求他们反复的使用一种工具来描绘图形或涂抹色块,那么孩子们失去的将是一种兴趣、失去的将是自我表现与所表现事物之间的建立关系的机会、长期更严重的将失去就是尝试自我表现的勇气。为了使孩子们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就想到了给予孩子尝试着使用多种工具来绘画,

  • 《风婆婆和小树叶》体育活动反思

    《风婆婆和小树叶》是在秋天主题活动下的一个体育活动。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能听信号练习走跑交替以及初步学习在奔跑时用眼睛观察前方,避免碰撞。在做完准备动作后,游戏就开始了。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关于小树叶的游戏,请小朋友扮演小落叶,老师扮演风婆婆,老师说风来了,小落叶就在风中飞舞;老师说风停了,小朋友就蹲在原地不动。当老师来扫落叶时,摸到头的小朋友就表示被扫起来了,就要跑到圈里休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较好地听信号练习走、跑交替,同时幼儿的兴趣很高。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按规则进行游戏基本上是达成

  • 教育活动《夸爸妈》反射的教育盲区

    在社会活动中,老师组织小朋友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夸家长的吧: 我的妈妈好能干,会给我刷牙! 我的妈妈好能干,会做饭。 我的妈妈好能干,会给我洗澡。 我的爸爸好能干,会赚好多钱。 我的妈妈好能干,会给我讲故事。 我的妈妈好能干,会喂我吃饭。 。。。。。。。。。。。。。。。。 只有一位幼儿告诉老师:我的妈妈好能干,她会配音耶! 分析孩子的这些回答,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存在如下几个盲区: 1、我们的孩子在家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导致孩子的眼中只有自己。 2、家长无怨无悔的付出导致孩子认为别人为自己

  • 中班社会活动反思:《快乐的值日生》听课反思

    有幸观摩了海盐实验幼儿园卢孜芳老师执教的中班社会活动《快乐的值日生》,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一节社会课也可以上的这么多姿多彩的,真正是感受了,学习了。中班的孩子处在三个年龄段最难教育的阶段,因为没有小班孩子的可爱与懵懂,没有大班孩子的懂事,只会调皮,对于班级里的是都很有兴趣,尤其是值日生,都很喜欢当,可是生活经验有不足,因此作为中班的老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认真倾听并理解任务性的语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卢老师针对孩子们的兴趣,抓

  • 《我能带一位朋友来吗?》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开展了语言活动《我能带一位朋友来吗?》,这个故事很长,当老师第一遍讲述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可能对里面的故事情节较感兴趣,但是当老师提出问题国王和王后有哪些动物朋友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就懵了,只能说出个别几个,而且只是说出动物的名称,对于动物前的形容词全都忘得一干二净。当我第二遍讲述故事后再次提问,孩子们都已经记住了有哪些动物,但是对于形容词还是一知半解,即使记住了,也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对于国王和王后说的话更是记不清楚。其实并不能怪孩子,因为国王和王后所说的话都

  • 数学活动反思——好吃的饼干

    今天我进行了数学活动好吃的饼干,为了让活动更加形象,有趣,我采用了面粉。活动结束后,原本想将面粉扔进垃圾桶,但是转念一想,面粉软绵绵的,捏在手上可舒服了,而且面粉比橡皮泥软,它的可塑性更强。如果我能够将面粉重复利用,那么我的准备就更有意义了,也最大限度发挥了它的作用,不是吗? 下午,在教学活动后,我拿出了面粉,提出了操作要求:可以用面粉做各种各样的东西,做好了要告诉老师,然后再重新做其它的东西。孩子们一下子就玩开了,她们拿着面粉爱不释手,在手里捏来捏去,肯定是被面粉的柔然给吸引了。一些孩子开始尝试做造型,

  • 《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案例分析思考

    案例: 我班进入了《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组织幼儿一起观看有关动物的影像资料,当动物园区跃入我们的视野时,小朋友都瞪大眼睛,嘴里兴奋而大声地囔起来,原本我是想充当解说员讲给大家听,可他们却七嘴八舌止住了我:瞧,那个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快要升到天上去了!那它就能摘到星星了,因为星星在很高的地方。瞧,那大象的鼻子那么长,快成水管了!那它就可喷水了。它本来就可以喷水。 我想,这样的话题比那些专业而枯燥的介绍不知要有趣多少。当看到了一只小猴子,忍不住再问问小朋友: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因为它不乖,被爸爸打红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