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夏天的歌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夏天的歌

更新时间:2014-06-28 09:15:19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夏天的歌》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设计意图:
诗歌《夏天的歌》以寻找美妙动听的声音为主线,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为主角,用动听的叫声呈现独特的夏日景象。诗歌意境优美,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结构清晰、简单,句式反复,易于幼儿理解与掌握。诗歌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适合幼儿仿编创造,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诗歌中有“蝈蝈蝈”“咕呱咕呱”“哗啦哗啦”等幼儿喜欢的象声词,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学习的乐趣,也让幼儿感受到了诗歌的音律美。
目标:
1.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所营造的意境美。
2.学习诗歌中“×××,在……里”的句式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准备:
反映诗歌内容的四张幻灯片,关于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的课件。
过程:
一、萌发学习兴趣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
师: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吗?
二、初步欣赏诗歌内容
1.幼儿欣赏PPT。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幅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幻灯片。
(3)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蝈蝈、知了、青蛙、戴帽子吃冰淇淋的小朋友,大树、池塘、小草、雨伞……)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
(1)师:这些美丽的画面让老师想起了一首诗歌。下面请你们仔细听。
(2)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3)师: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三、学习诗歌
1.分段出示幻灯片并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先提问,再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欣赏,并自然地按照诗歌内容给幻灯片排序。)
(1)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
师:(出示蝈蝈在绿绿的草丛里的幻灯片)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蝈蝈在草丛里“蝈、蝈、蝈”地叫。)
(2)师: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在大树上。)
师:(出示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的幻灯片)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依次学习第三、四段诗歌。)
2.结合幻灯片。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
幼: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
幼: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用同样方式依次学习第三、四段。)
3.带领幼儿边看幻灯片边朗诵诗歌2~3遍。
四、根据诗歌的句式创编
1.感受诗歌独特的句式结构。
师:你们想一想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夏天,我们还可以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小鸟叫,下雨的声音……)
师:小鸟怎么叫的?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打雷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叽叽喳喳,滴答滴答,轰隆轰隆。)
师:你们说得真好。那怎么样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说呢?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叽叽喳喳,在我们头顶的天空中。
2.出示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的课件,幼儿观察并想象、仿编。
师:夏天还有许多东西都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就像唱着美丽的歌。下面就请你们自己去想一想,编一编。也可根据课件里面的内容来编。(幼儿自主想象并创编。)
3.幼儿展示、交流仿编结果,教师记录并引导幼儿学习同伴仿编的诗歌。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将原诗歌内容和自己创编的诗歌内容画出来,并学习朗诵。
附: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 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哗啦哗啦,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是太阳帽,是小花伞,是甜津津的冰淇淋,在小朋友乐呵呵的歌声里。
编辑:cicy

推荐
  • 幼教中心绘本研修班 中班语言活动《蘑菇房子》设计随感

    《蘑菇房子》是一个故事,讲了几个小动物去参加蘑菇房子的晚会发生的故事,之前的小母鸡、小熊和小象都带着礼物顺利的进入了蘑菇房子,但小狐狸带着快乐的心这个礼物却被卡在了门里,后来我们知道,是小狐狸动了吃小母鸡的坏主意,但是小狐狸及时把坏主意甩掉,也进入了蘑菇房子。这个故事告诉了幼儿每个人都会有一时的坏脑筋,但是他的心地是真诚的是好的,只要他把坏主意扔掉,我们还是可以和他做好朋友的,只要心里真诚,就会有很多的好朋友,会很开心。 针对这个故事,我们雁翔工作室先设计了活动的大纲,大致分为了三个部分:猜一猜、说一说和

  • 中班语言活动《小雪花》

    活动目标:1、萌发幼儿观察雪的兴趣和喜爱雪得情感。2、培养幼儿的理解力,提高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3、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能够听录音表演散文诗情境。 重难点分析:重点是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难点是体会诗的情感,表演散文诗的情境。 活动准备: 录音 优美的音乐 雪花头饰每人一个 课件 情景剧场,雪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带着雪花头饰,跟老师听《雪绒花》音乐表演。 二、展开 1、看照片生活经验讲述:雪花是什么样的?雪花落到手心里你有什么感觉?雪花的妈妈是谁?听了散文诗后你就知道了。

  • 中班故事教案 认识到错误的小猴

    活动准备 《不专心的小猴》故事 小猴子图片一张 活动目标 知道上课专心听讲的重要性。 明白在外面擅自离开身边大人会遇到危险。 活动过程 一、小猴子图片一张 孩子们你们认识这张图片上的动物不啊? 谁来说说猴子都喜欢什么啊? 你们知道小猴这么多事那! 那我们一起看小猴子怎么上课的吧! 二、讲述《不专心的小猴》的故事 山羊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森林里学习大自然 到森林里小猴没有听老师讲课,去抓蝴蝶了 小猴抓够蝴蝶后,才发现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山羊老师和同学们找到小猴时,山羊老师批评小猴 小猴妈妈来接小猴放学 三、《不

  • 中班故事教案 智斗大灰狼

    活动目标:通过分解听懂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告诉我们的真理。 活动准备《小猫和小兔智斗大灰狼的故事》活动过程:一、讲《小猫和小兔智斗大灰狼的故事》 1、小兔和小猫一个去拔萝卜,另一个去钓鱼,一起往深林走去 2、这是大灰狼出来了,抓住小猫小兔放进袋子回家了 3、小猫告诉小兔不要怕,我有办法 4、几天后,森林里的大灰狼饿死了 二、分解《小猫和小兔智斗大灰狼的故事》内容 1、小兔和小猫是好朋友,一起走在森林里,大灰狼要吃小猫和小兔才会抓它俩的。 2、小兔害怕的哭了,小猫很安静的动脑想出来了办法,才逃出来的。 3、因

  • 中班文学活动《我是霸王龙》与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1、初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情节。2、通过图标、提问,体验和理解角色之间关爱的情感。3、能够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活动准备:图书一本、配套图标、恐龙偶 。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活动观察 ◎ 出示恐龙偶,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龙?你们知道这是怎样的恐龙?小翼龙呢? 霸王龙是侏罗纪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他能把猎物的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如果弱小的翼龙遇到可怕的霸王龙会怎么样呢? 幼儿观察恐龙偶 幼儿先猜测后听老师描述 初步了解了霸王龙和小翼龙后,带着疑问欣赏故事 ◎ 欣赏文学作品

  • 中班诗歌阅读活动——大家给都爱这个家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熟悉诗歌内容,并能有感情的念诗歌。2.通过诗歌让幼儿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知道大家都在为家出力,从而激发幼儿爱家的情感。活动准备:1.图片(饭菜1、妈妈2、坏玩具3、爸爸4、小孩5、全家福6) 2.幼儿分男女孩坐。 3.歌曲《大家都爱这个家》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吸引幼儿兴趣。 (1)教师依次出示图片(14),并提问. 如图1这是什么?谁做的? (2)教师总结。 2.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念诗歌。 (1)幼儿欣赏诗歌一遍。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如妈妈做了哪些事情? (3)

  • 公开课《打瞌睡的房子》

    目标:1.仔细观察体会绘本中从打瞌睡到醒来画面,感受动与静的变化。 2.感受画面中叠加式的睡觉方式的趣味性。 过程: 导入: 教师做打瞌睡的动作(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知道我刚才在做什么吗?(预设答案:要睡觉了,很困) 总结:像这样昏昏欲睡的样子叫做打瞌睡。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做一做打瞌睡的动作。 一.感受静 师:你们见过打瞌睡的房子吗?出示PPT图片 幼儿观察打瞌睡的房子提问:看了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预设答案:想睡觉。感受下着雨灰蒙蒙的色调,有一幢打瞌睡的房子,在雨中沉沉地睡

  • 语言领域——诗歌“家”

    设计意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我们人类也有一个共同的家.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应当爱自己的家.但是,这种感情是需要培养的,而且这种培养应当从小的时候开始.怀着对家的热爱,选择了这个主题,旨在激发孩子们爱家、爱集体的积极情感. 活动目标: 1. 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 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 活动准备 : 1. 物质准备:磁带 ( 回家

  • 大班语言活动主题:元宵节

    活动内容:庆祝元宵节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快乐的气氛。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重难点分析 重点:体验中国的传统节日的风俗,感受节日的快乐。 难点: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知识:幼儿已有了过元宵节的生活经验。 物质:布置花灯展览,准备糯米、红豆馅。邀请家长前来参与。 活动方式: 集体与分组相结合。 活动进程: 一、导入 :观看花灯,引起幼儿的兴趣,提出活动主题。 二、展开 1、话说元宵节:元宵节的来历 农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