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农村幼儿园教育专题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留守儿童问题改善几点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留守儿童问题改善几点建议

更新时间:2019-01-15 16:14:09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留守儿童问题改善几点建议》可能是您在寻找农村幼儿园教育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外流,留守儿童也与日俱增,这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管或寄养他人。这些孩子由于失去了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多方面关注,这一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一大重要问题。本学期我申报市级课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厌学问题策略的研究》,为更好地研究此课题,对我校的留守儿童展开了调查,了解他们的现状,现就存在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基本情况

我校辖区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约1.5万人,大多数居民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收入较低下,且没有其他收入,剩余劳动力较丰富,大部分人口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我校共计273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51人,占比55.3%,留守儿童中老人监护的143,占94.7%,寄养他人的8人,占5.3%。

二、        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状况较低下。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都是没有什么知识和技术,打工也只能做些苦活、累活,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工种,因此收入较低,只能维持家庭生活,剩余较少。儿童正处于长身体发育较快阶段,而父母的收入较低,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儿童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就得不到保障。

二是学习普片较差。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导致儿童疏于管理、教育,大多数孩子长期形成比较懒惰、自暴自弃、安于现状等不良习气,对待学习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一滑再滑,每况愈下,甚至出现因厌学而逃学。

三是心里出现障碍。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缺失关爱,情感上交流缺失,出现问题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不愿意寻求帮助,害怕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心封闭、情感冷落、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存在性格上的缺陷与心理障碍,有些留守儿童情绪消极、低落、逆反,严重影响孩子成长。

四是道德行为较差。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乏管理与约束,老年人多于溺爱,舍不得管理与约束,缺少道德教育,留守儿童成了“散养羊”,长期形成不少不良习气,出现了不讲卫生、不拘小节、不文明不礼貌、行为自我、爱说谎话、小偷小摸等行为,甚至一些极端行为。

五是安全感较差。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却必要的保护与安全的监管,特别是双休日脱离学校,老年人管理不到位,一些孩子外出不归,骑车上路,出入游戏厅、网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了安全事故。
三、        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只要原因,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孩子行为、心理、道德与智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较为淡薄。留守儿童多是由老年人监管,老年人文化层次较低,家庭教育模糊,再加上老年人溺爱孩子,只注重生活上的照顾,难以承担孩子的课后辅导任务;父母与留守儿童交流较少,长期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父母只给予物质上满足,缺乏激励鼓舞;父母以及监管人员错误以为教育是老师的事,自己倒成了旁观者。

2.学校教育措施不力。就我校而言,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平时只停留在对流儿童的统计与调查,简单地说教,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与管理,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学校趋于教学任务较重,教师没有精力,对留守儿童无暇顾及,二是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相亲交流难度较大,无法把孩子在校表现与家长及时沟通。三是学校缺乏针对性的措施和必要的学习环境的保障。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严重影响到孩子,使得孩子的生理、

心理上产生扭曲。例如一些娱乐场所为了谋取私利广泛传播低级、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性内容,留守儿童经不住诱惑。

四、        留守儿童问题改善几点建议

1.主管部门要竭力改善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环境。制定相关措施作为保障,尤其是对留守儿童一些优惠政策,使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入学,与当地儿童享有同等待遇,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激发这部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配合学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寄宿制度管理,让留守儿童有人照管,实现双休日管理无空白,接触外出务工人的后顾之忧。

3.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三结合”统一。家校共育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共同肩负起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是目前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育的主体部分学校应认真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方案,有序推进,尤其是孩子的学习方面,找准关键性问题,选准突破口,边研究边实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相关阅读
推荐
  • 农村幼儿教师如何进行幼儿教育理念的转变

    临泽县板桥镇土桥小学 陈海霞 近年来,面对全国探索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如何进行幼儿教育改革,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论是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ECD项目的实施,将幼儿教育列入基础教育,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作好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转念。 首先,教师明确幼儿一日活动的任务。在教学中要体现儿童的主体性,使他们在生活中充分显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落到实处。教育追求的目标和结果要从儿童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体现出来,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

  • 利用民间棋类游戏,提高幼儿身心素质

    背景: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里,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这是孩子生活、学习、游戏的大课堂,丰富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自然的物品等都是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以一种资源为基点,挖掘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为我所用,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本学期,我们大二班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针对孩子的特点实施全面、和谐的园本课程取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开展了 利用民间棋类游戏,提高幼儿身心素质的园本探索实验活动。实践证明:开展棋类游戏,对于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社会

  • 农村自然资源——幼儿潜能的金鈅匙

    摘要:我园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同时也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和花草为伍,看虫儿嬉戏。为幼儿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幼儿教育创造了条件。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为幼儿开展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活动,能够满足我们农村幼儿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我们农村幼儿园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差,体

  • 利用农村自然物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板桥小学 郑冬梅 我园地处农村,利用农村自然物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我们的有利条件,因为农村自然物为幼儿常见的,由于它的直观性,可取性和神秘性,更加受到我们农村幼儿的喜爱,所以我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在利用农村这块沃土,进行就地取材,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首先是自然角的创设。自然角是为幼儿提供认识自然界的窗口,通过组织自然角的活动,能够增长幼儿的知识,而且又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通过对自然角的管理,能使幼儿学到简单的劳动技能,陶冶他们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在我们的自然角里,不但种植了各种

  • 乡土美术理论学习 (小班)

    一、 学习《多种途径挖掘幼儿美术素材》 选自《早期教育》美术版 2011.31.根据地域特点,寻找本土素材稻草:卷、绕、编、扭、搓、打结、穿、插等方法,编织稻草凳子、稻草头环、稻草人、稻草帘子、稻草鞋等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2.根据季节特点,制定搜集方案因季节变换,万物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春季柳条上点点的绿,迎春花上朵朵的黄,麦田上里隐隐的绿,夏天的知了。池塘的荷花,羸弱的蝌蚪,迷人的蝴蝶。秋天累累 硕果 ,冬天白雪飘飘。不要在一个题材上反复训练,给幼儿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3.根据认知特点,搜集废旧物品3~6

  •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农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的树林,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爬的、跑的、跳的、飞的小动物、小虫、小鸟,存在于他们的周围,这些都是孩子们的观察、发现和欢乐之源。农村的乡土文化,风土人情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开放、自然的活动场所和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料,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求,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充分体验农趣、童趣,为幼儿

  • 利用乡土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感谢你》是这样唱的: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 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母亲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感谢和平,感谢这美好的所有。是的,就如歌中唱的那样,如果一个人学会了感恩,那么他就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走向自然。放眼花红草绿,莺飞燕舞,就能感恩大自然的无尽美好,感恩上天的无私给予,感恩大地的宽容浩博。因此,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

  • 浅思农村文化教育,领略农村文化

    最近在专业杂志上看到一篇有关结合农村特有的文化实践教育的文章,篇幅足足有四面之多,但确是写得很生动,很详细,那么感性,让我深有感触。文章中提到的养鸡、扎稻草人以及庞大的农作物南瓜都是农村中的文化,这个幼儿园里的家长们都自发地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有些家长甚至都没有接触过农村,但凭借着一股对孩子成长发展有益的想法,愿意抽空领略农村文化,带着孩子兴致勃勃地感受农村人的辛劳与朴实。 在文中,养鸡和扎稻草人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只读了一遍,却能回忆出个全过程。在我身处的小区的菜市场里,貌似已经见不到那些在街边贩卖小鸡仔小

  • 幼儿园适趣教育探索之收获“种植之趣”

    以往,我们总认为种植园地是保育员和老师的额外任务,幼儿只是偶尔去观赏一下,认识一下种植的各种蔬菜。而事实上,关注生命的成长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更宽广的空间探索与他们所能获得的发展是成正比的。我们该如何挖掘种植之趣,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新经验呢?我们通过一次次的课程审议活动,发现问题,寻找策略,反思调整,优化过程,使老师和孩子共同收获、共同成长。 从了解用什么工具挖地开始,组织幼儿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来,本以为只对手机感兴趣的他们,拿起小锄头、小铁铲也是有模有样,看来平时没少跟爷爷奶奶上山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