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0-1岁婴儿期成长发育
宝宝吸吮手指的心理原因

宝宝吸吮手指的心理原因

更新时间:2018-03-03 20:10:43

《宝宝吸吮手指的心理原因》可能是您在寻找0-1岁婴儿期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宝宝3个半月,最近开始经常吸吮手指。起初是将整个手放到嘴里,后来慢慢变成了吸吮1~2个手指,而且还很用力,有时甚至能听见吸吮的声音。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他肚子饿,可是给他喂奶,他却并不领情,而且还为此哭闹,一旦把手放回嘴里,他就不再哭了。 邻居家的周奶奶,她有两个孙女,并且都是她亲手拉扯大的,照看宝宝的经验相当丰富了。为此我和老公还特意向她请教。周奶奶说,小孩手里有“蜜”,味道“甜”,她的两个孙女小时候也吃手,长大了以后,自然就不吃了。
  周奶奶说的话,我们曾经也听别的邻居和同事说过。可是孩子那么小、不懂事、没有讲卫生的意识,而且对什么事情都好奇,两只小手整天摸这摸那,要是碰到喜欢小孩的大人抢过去抱抱,拉拉小手,说不准还要亲亲,到时候不是把细菌全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嘛!孩子再一吃手……天呀!我是越想越害怕。索性我给宝宝买了一副手套,每天给他戴上,这样我就放心多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了一个儿科的张大夫,聊天聊到了我们宝宝吃手的习惯。她告诉我,宝宝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通过嘴开始的,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因此宝宝常会用嘴来吃手、啃玩具、咬衣角。她还说看到宝宝吸吮手指,做家长的应该为宝宝的进步感到高兴才对。从一开始吸吮整个手,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这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大脑、手和眼的协调能力。分页标题

  对于我那个引以自豪的“戴手套”方法,她认为并不是解决吃手问题的根本,只是暂时减少了细菌侵入宝宝身体的可能。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孩子吸吮手指的心理,同时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对症下药:

  1、吸吮手指 表现为时间较长、神情专注、吸吮欲较强时

  宝宝在婴儿期,正处于用嘴感知世界的阶段,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和照顾,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

  如果孩子长时间专注地吃手指头,妈妈们一定要通过安抚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指转移到玩具、画册等色彩鲜艳的东西上,使其能够更多的认知其它事物,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个别孩子的吸吮欲望特别强烈,如果不能用怀抱、抚摸、玩具等方法来满足需求的话,建议各位妈妈们借用假奶嘴,有了它的帮助,一般能够避免宝宝吸吮手指。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假奶嘴永远不能代替来自父母的关爱,一旦发现孩子吸吮手指,就不负责任的把奶嘴塞进孩子的嘴里,而不去查找孩子吸吮的真正需要,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遇事更加依赖奶嘴来自我安慰和调节情绪,从而防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2、吸吮手指 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往往对这个世界既好奇又惊恐,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摔到地上,很容易使孩子从此产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绪焦虑等现象。

  在孩子独自耍玩一段时间后,如出现哭闹、烦躁的现象,应及时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并轻声细语与其对话,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3、吸吮手指 妈妈喂奶方式不当

  当我们在喂奶时,由于抱孩子的姿势不当,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弯里感到很舒服,或喂奶的方法不正确,喂食的速度太快,没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即使宝宝的肚子吃饱了,但是在心理上还没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便会通过吸吮手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喂奶的时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动吐出乳头的时候再离开。边喂奶边观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并且用胳膊来体会孩子细小的身体变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宝宝已经能够用奶瓶喝奶了,那么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适中,过大容易使宝宝喝奶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宝宝吃手指头。分页标题

  听了专家的分析,我开始留心观察我家宝宝了,我发现宝宝吃奶的时候很认真,躺在我怀里一动不动,有时吃着吃着能够睡着。一旦宝宝吃饱,就会主动扭过头去,或者干脆来个鲤鱼打挺。于是我开始从我和老公身上找原因了。我们平时都要上班,偶尔还要加班,即使到了周末,经常睡懒觉,把一些本应父母做的事情推脱给家里的小阿姨,忽略了和孩子的亲昵与交流。于是本着“宝宝健康、父母己任”的原则,我和老公无论每天多晚回家,只要他还醒着,我们都会抱起他拍一拍,哄他睡觉。如果时间充裕,我们会拉着宝宝的手,看着他的眼睛,与他对话,尽管他还听不懂,但是从他认真而好奇的眼神中,分明可以看到心里的平静与安宁。

  专家提示

  虽然处于婴儿期的孩子吃手指头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都采取顺其自然的原则,但如果孩子是由于其它原因而拥有这个习惯的,那家长决不能袖手旁观了,要及早认清,抚平孩子幼小的心灵。

  曾经有人对2650个宝宝做过调查,发现其中46%的宝宝都有吃手指头的习惯,男、女孩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可见有这种习惯的孩子还不在少数。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在该阶段如果父母能够顺其生理发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临睡前有吃手指头的习惯,不必太担心,等孩子一睡着,记得把手指头从他嘴里移出来,不要让他吃一整晚,以免长此以往手指变形,并试着让他抱着熊宝宝或是布娃娃睡,用这种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习惯矫正过来。相反,如果父母此时强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人认为过早断奶是造成孩子吸手指头的原因,也有人认为当孩子在6、7个月大开始长牙时,吃手指头会造成暴牙,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科学上的根据,通常暴牙是因为下颚形状构造有问题,而断奶的早晚、与吃不吃手指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幼儿时期:心理问题&父母关爱

  如何通过吸吮手指确定幼儿时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吸吮手指,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 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原因,让我们来做个测试,针对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这种危险和倾向:分页标题

  1、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2、害怕父母减少对他的爱。

  3、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不和谐的表现。

  4、家中发生了较大的变故,例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

  5、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6、父母对孩子吸吮手指过于紧张,过于夸大。

  7、孩子初入幼儿园等陌生环境。

  8、与孩子同龄的小伙伴比较少。

  9、在幼儿园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该得到的批评或委屈。

  10、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长期与父母不见面。

  如果上述10条中有超过一半的现象,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更为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尽快纠正宝宝的“吮指癖”。如果家长忽略了孩子吃手指头,久而久之,则不利于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质的健全,甚至导致内向、孤僻心理的萌生与形成。

  切记,要孩子戒掉吃手指头的习惯并不比大人戒烟来得容易,也需要相当多的耐性才能如愿。与其一味无理、蛮横地制止小孩子吃手指头,还不如仔细探讨其原因,好好谋求改善之道。

  典型病历

  病历一:张女士,某公关公司部门经理,宝宝3岁半。张女士和丈夫平时工作很忙,到幼儿园接宝宝全都成了爷爷奶奶的“工作”。宝宝每天看着别的小朋友全是爸爸妈妈来接,心里多么盼望能有机会看见妈妈在幼儿园外等自己啊!但这一切都是奢望。据幼儿园老师反映,宝宝白天和小朋友在一起总是郁郁寡欢,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经常在上课和午休时自己一个人吃手指头。长期以来,白嫩的小手慢慢地开始脱皮,变得红彤彤的。老师带他到校医室抹药,并告诉了宝宝的父母。

  张女士为此很是着急,咨询了医生之后才知道宝宝得的是小儿“吮指癖”,并有抑郁症的倾向。之后,张女士就算多忙也会到幼儿园去接送宝宝,晚上回到家问问宝宝白天在学校有什么新奇的事情,或者和哪个小朋友比较要好等等。慢慢地,宝宝逐渐开朗了起来,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也很融洽,老师和同学都反映宝宝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病历二:刘女士,某外企财务总监,宝宝5岁。在事业上刘女士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强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在婚姻上却事事不顺,半年前与丈夫离婚了。宝宝和妈妈一起生活。突然失去了一半天空的家,陡然变得阴云密布,宝宝整天哭闹要见爸爸,刘女士每当听到这些,就开始数落起孩子来,心里的不如意一下子发泄到了宝宝身上。可怜的宝宝每当这时就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熊,躲在墙角啃手指头,像小婴儿饥渴时玩命的吃奶一样。宝宝的姥姥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把他接到姥姥家生活,但啃手指头的毛病依旧改不了。分页标题

  为此,姥姥带着宝宝来到了医院。当得知宝宝得的是“吮指癖”时,姥姥本以为没什么大不了,慢慢就好了。医生纠正了姥姥的错误想法,宝宝的“吮指癖”是由于心理上的压力而导致的,而不是单纯的小孩吃手指头,因此要从心理上去医治。现在由于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宝宝的心理健康,往往给宝宝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转变了宝宝本身所固有的性格,取而代之的是怪异、孤僻的性格。通过医生的分析,刘女士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有别于婴儿时期的“吮指癖”,幼儿时期如果宝宝出现了此病,更重要的不是因为吃手指头不卫生或者本身的一种欲望,而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性问题。如果您的孩子有“吮指癖”的倾向,如果您的身边有以上十条中所描述的现象,如果您无暇顾及孩子的想法,那么是时候好好陪陪孩子,是时候给孩子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家庭的温暖,是时候为孩子做些事情了!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宝宝的心事谁能懂

    google_ad_width = 468;google_ad_height = 60;google_ad_format = "468x60_as";google_ad_type = "text";google_ad_channel ="";google_color_border = "FFFFFF";google_color_bg = "FFFFFF";google_color_link = "0000FF";google_color_url = "008000";google_color_text =

  • 周岁宝宝的“美”“丑”认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周岁内的宝宝是怎样感受美的呢? 人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是审美的主要器官。培养周岁的宝宝认识美和丑,首先,成人要经常用悦目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去刺激他的感官,促进他的视听感官的发展,使宝宝常常处于欢乐之中。 一般说来,宝宝喜欢鲜艳、绚丽的色彩。因为鲜艳的色彩、五彩缤缤的色彩最为醒目、艳丽,也最能使人兴奋和欢快。同时,他们喜欢听和谐的、富有变化的音乐,而不喜欢听那种刺耳的、单调的噪音。这是因为和谐的、有变化的声音,是最能从听觉上给人带来快适感的声音。正因为如此,宝宝凭借这一标准来判断美

  • 依恋情结与宝宝的人生

    一般小儿在6个月-岁半这段时间内非常怕生人,怕与母亲或其他经常照料他的人分开,表现出明显的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在它的形成过程中正反映了小儿认识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婴儿自出生时就开始了和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交往关系。 最初,主要是父母对婴儿的本能反射,如哭、吮吸等做出应答性反应,即抱、抚摸、喂奶等照料行为。这种交往不仅能使婴儿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还使他(她)们感到舒适和安全。 随着婴儿和父母交往的增多,约在4个月后他(她)对父母的笑就会比其他人多,但此时对父母的偏爱还

  •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林漫亚) 有专家研究说,当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很密切的时候,孩子会增加安全感,不但能笃定地应对外面的世界,而且内心世界也较平和自足。 专家们认为,父亲和母亲接触孩子的方式不同,父亲倾向与孩子玩耍,做体能活动,引起新奇有趣且令人兴奋的游戏。母亲多以温柔、情感内敛的方式抱着孩子和孩子说话。 另外,母亲会挤捏出声的玩具并对孩子轻声细语,父亲则对婴儿搔庠,并把孩子向空中举起。专家们观察到孩子在 3 个月大时对双亲的反应有别。当父亲靠近时,他会耸肩挑眉,就好像期待玩耍似的;当听到母亲的声音时,他的目

  • 揭示“汗宝宝”的秘密

    由于,多汗一直被父母们认为是种患病的征兆,所以总会担心地带宝宝去医院儿科就诊。但是,多汗是不是一定意味着孩子生病呢?如果不是,孩子为何不分春夏秋冬地出汗呢?……带着种种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示宝宝多汗的秘密吧! 专家:原本就是宝宝的特点 汗由皮肤汗腺分泌,汗腺是人体皮肤调节体温的重要结构之一。 小儿时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平时活动量大,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含水量较大,皮肤表层微血管分布较多,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再说小儿对冷热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即使晚上也爱出汗,这是正常现象。 宝宝多汗,是正常还是疾病

  • 新生儿出院回家后如何护理

    小宝贝来到人世,给家庭带来了新的幸福和喜悦.在兴奋、激动之 余,年轻的爸爸妈妈会发现照顾好自已的宝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 时候会有点不知所措。怎样才能使宝宝健康地成长,这是新爸爸、新 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这里我将新生儿回家后的一些护理心得提供给 大家,作为参考。(我宝宝已2岁了) 一、保暖要适度假 婴儿居住的房间要阳光充足,室内多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 强风直吹),保持适当的温度。孩子的衣服要柔软、宽适,应选100%全 棉的,带子不要缚得过紧。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衣被包裹 得太厚可发热,过冷

  • 护理,使宝宝头发更黑亮

    要想宝宝头发长得好,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专家表示:营养、清洁、休息、阳光这四方面对提高宝宝的发质至关重要。因此,要想宝宝头发好,父母应从上述四方面做起。 ·营养均衡 这对头发生长极为重要,要保证肉类、鱼、蛋、水果和各种蔬菜的摄入和搭配,含碘丰富的紫菜、海带也要经常给宝宝食用。如果宝宝有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应该赶快纠正,以保证丰富、充足的营养通过血液循环供给毛根,促进头发生发。 ·清洁头发 经常帮宝宝清洗头发有哪些好处? 1、通常2-3天就应给宝宝清洗一次头发,使头皮得到良性刺激,促进头发的生发

  • 不要嚼饭喂宝宝

    过去,有的老人在喂宝宝吃饭时,习惯于自己先把饭菜嚼碎后,再喂给宝宝吃。说这样一是避免饭菜烫着宝宝,二来可以帮宝宝嚼碎食物,有助消化。可能不少老人现在还是这样认为的。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第一,病从口入,食物经大人的口咀嚼后喂给宝宝,很容易将大人口腔中的细菌、病毒传染给宝宝。也许老人会说自己身体好好的,没有病,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身体好并不等于口腔中不含有致病菌,只不过有的人抵抗力强,没有发病而已。而宝宝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一旦各种病菌乘虚而入,就会使宝宝生病,给宝宝也给家人带来痛苦和损失。 第二,大人替宝宝

  • 6个月的宝宝会些什么

    1、能够翻身。 2、睡眠能不自觉地改变体位。 3、手的活动多起来,能准确地抓取东西,摇晃东西。 4、可以保持坐的姿势。 5、开始怕生,见到陌生人感到害怕,甚至哭泣。但也有不怕生的子。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