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0-1岁婴儿期成长发育
一岁幼儿总是希望通过大哭得到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做

一岁幼儿总是希望通过大哭得到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做

更新时间:2018-03-06 13:29:17

《一岁幼儿总是希望通过大哭得到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做》可能是您在寻找0-1岁婴儿期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一岁,一个是大哭,很多人只看到大哭就说教育孩子需要坚定立场,这固然没错,然而对一个一岁幼儿是没用的,他没有是非判断能力,也没有规则意识。
作为家长通过告诉孩子道理,或者是打骂其实是没有什么效果,孩子的发育程度还未达到识别事情能否可做的地步。而家长能做的,就是避免。
一岁幼儿为什么哭呢?想通过哭得到情感的安慰,家长应该满足。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满足。

如果是想要娃娃,小玩具啊,可以满足的就满足孩子的意愿。怕玩具太脏孩子吃到嘴里,那就玩具清洗干净。怕玩耍不安全,那就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如铺上软垫,围上一个小栅栏等。

如果是孩子不该碰的东西,如幼儿想玩插头,想玩热水,想吃垃圾食品等,那就把这些安全隐患收藏起来,藏到孩子看不见的角落。一岁的幼儿只要是没看见的事物,他就不会吵着要。

低龄幼儿的哭闹,需要家长温柔对待,不可过于粗暴的禁止孩子探索世界。另一方面,家长要多多给予孩子安全感,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比较不容易哭闹。

小孩子要不到东西就大哭的确是件很闹心的事情。特别有时候当着外人的面,你吼他也不是,不吼他也不是。有一次我还在超市里面看见有小孩子在地上哭着打滚要买东西。年轻的妈妈一脸尴尬的在旁边,恨不得跟他一起哭算了。
一岁的小宝宝开始有自我意识,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我的东西当然要给我。性子内向的宝宝会眼巴巴的看着,性格倔强一点的就会用哭来表达了。这种时候,家长就需要给小朋友清晰的概念,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也有是别人的。比如在去超市前面,家长就给小朋友讲清楚,没有买的东西不是我们家的,如果强行拿会有叔叔阿姨来管的。家长平时也要让孩子多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在家里的话,小孩子没有“你的”“我的”的概念。所有的东西他都可以随便拿到。和别的孩子在一起,就分清楚这个玩具是“他的”,那个玩具才是“我的”。也要故意说一些“小明的玩具很好玩,我们来和他商量一下能不能借来玩。”家长千万不要哗地一下把别人的玩具拿过来,给自己的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

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办法。下次小朋友哭闹着要东西的时候,家长把他的样子录下来。等他平静下来就把录像放给他看。小宝宝也有自尊心的,他看看自己的样子也会觉着难为情。下次他再闹,家长就提醒他“好难看哦”,他就会收敛了。有个女同事讲过,她小的时候就是要不着东西就满地打滚。直到有一次,她妈妈到旁边去不理她,她突然觉得在别人的眼睛里自己的样子很难看。从此她就再也不这么干了。

不管怎么样,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小天使,是爸爸妈妈手掌心的小宝贝.:)

一岁的孩子总是希望通过大哭来得到东西,这是在正常不过的表现。许多孩子在一岁左右,还不能用言语表达,那能够用以表达自己情绪和诉求的方式,自然就是肢体动作,自然就是哭喊。

只是现在的家长都很担心,如果没有教育好孩子,孩子长大之后,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于本题中的问题,或者:两岁的孩子还不跟人玩,是不是以后会孤僻内向等等。

如果家长有这样的担心,建议先看看这是不是孩子正常的表现。说白了,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通常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只有了解到整体的特征,你才知道自己的孩子的表现是否属于正常范围。

其次,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引导和教育,能够帮助孩子顺利的成长,所以,孩子如果通过大哭就得到物品,那他自然会以为大哭就是得到物品最好的方式。而我们其实是想教会孩子其他的方式,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那我等你哭好了,我们再说。如果是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我们可以告诉他:你告诉妈妈我要拿的是什么,妈妈可以帮你。

总之,大人要教会孩子种种行为,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大人的鼓励,引导,他才能知道,这样做是更好的方式。
精彩回答:
一岁孩子还不会说话,哭是孩子与大人交流的一种方法,孩子想得到一种东西他会哭,自己心里不舒服了有些伤感了他也会哭,生病了感冒了更是个哭。哭是孩子传递给大人的一种信号。

当孩子哭时,我们大人要细心的观察孩子,一个一个的原因排除,直到最后找到那个适合孩子的为什么哭的真正的原因。知道孩子为什么哭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就会止住哭声

一岁的孩子大多是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大多数是通过哭声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做大人的要在生活中仔细的观察,真正的走到孩子的心里,用心来感知孩子的需要。

那是因为他明白只要他哭就一定可以得到那样东西,之前肯定因为想要一样东西,家长不给,然后自己委屈的哭起来后,家长竟然出乎意料的给了他,所以他就会认为,假如自己想要一样东西,家长不给,那么就哭。

形成了这种思维模式,那么就要把这个固有的模式给她打破,可以在宝宝又一次哭闹的时候明确告诉他,这个东西不能要,就算你哭也不会得到的。

我们家宝宝喜欢吹泡泡,一般情况下奶奶都会说,别让孩子一直哭,要什么给什么,奶奶都会满足她的要求,但是在我这儿却是行不通的,她想要,但是假如很危险,我会告诉她这个东西很危险,你拿着会伤害到你,哭也是无济于事的。

假如因为太贵,那么我会换一个玩具给他,告诉他哭,就什么都没有。

所以明确告诉他,也用现实体验让他明白,大哭是没用的,以后就不会用哭来索要礼物了。

精彩回答:
1.首先你要先反思,是不是我已经习惯性屈服于孩子的哭闹了呢?如果孩子每次哭闹后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情况就会一直持续;如果你一直拒绝作出反应,直到孩子可以用正常的声音、语调说话,那么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制止。

2.一岁大的孩子他之所以会这样子大声哭闹,是因为他每次这样做你都妥协了。如果孩子真的非常想要某件物品,而你又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一定会是孩子投降的。

3.你要简单清楚的表达出你自己的意思。例:“妈妈,我们晚饭后能去公园吗?”“不,吃完饭我们再去公园。”(实际上,你说的意思是好的,吃完饭我们就去公园)但是 ,你说出来的意思会让孩子困惑,你说了,不。所以说,说话之前你一定要表达清楚你的意思。你应该这样子回答,“好的,我们吃完饭就去公园,但是我们可以先去厕所。”

4.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例:像买冰淇淋时,那里有很多的品种,你不要问“你想要买哪一种冰淇淋?”而是直接问:“你喜欢草莓口味的还是喜欢巧克力口味的冰淇淋?”。

精彩回答:
一岁幼儿大多数不会说话,就是会说也说不清,所以幼儿一般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幼儿通过哭得到东西,父母根据情况,如果合理的,尽量满足,如果不合理,不要顺着他。幼儿要求不合理,你还要顺着他,对孩子性挌,情商的培养很不利,这一点家长要重视啊!记得有一天,在超市里看见一个小宝宝哭的很凶,手里还抱着一个刚买的漂亮的布娃娃,宝妈在旁边怎么哄也不行,还是哭,听说是嫌买的玩具少,宝妈没办法,最后又买了好多玩具。如果孩子要求不合理,哭你就把她抱回家,门一关,不打她,也不哄她,就让她哭,哭够了,哭累了,自己不哭了,这时候宝妈再上前慢慢给她讲道理,这对幼儿性格的培养很有好处。一味满足她,将来吃苦的还是自己。小时不满足哭闹,长大不满足,有可能离家出走,也有可能跳楼。身边有好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说了。总之一句话,不要太惯养孩子,一旦养成坏习惯,很难改掉,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希望宝妈们三思!

精彩回答:
这个问题,我家也经常遇到。

每次小孩想要什么东西,就总是哭,但是通常这种情况,我们都会告诉他你哭是没有用的,想要什么东西就直接说。如果他停止了哭泣,就给他,如果还在一直哭,那就让他哭完,什么时候哭完了什么时候给。

我们差不多反复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基本好些了。

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说出来,哪怕表达不是很清晰,但是基本都会用说的。

一岁左右的小孩,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如何表达情绪,所以家长一定要进行引导,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笑,虽然很简单,但是这里边的门道还是很多的。

可以告诉小孩,哭表示悲伤、激动、痛苦......,想要什么东西,想要和什么东西玩,这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什么用哭来表达呢,多跟小孩说几次,慢慢小孩就知道哭是用错地方了。

精彩回答:
孩子的哭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不同的环境,哭也是有不一样的意思。

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学家,他们擅长察言观色,他们知道用怎样的方法和方式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哭是他们的一种手段,当他们通过哭解决了他的需求时,他们就知道这招对这个人管用,不同的人对孩子哭的反应不一样,孩子会对自己有反应的人用这种方式达到目的。

而且孩子还会用哭不断试探大人的底线,这样就会出现孩子会欲越哭时间越长,直到大人妥协为止。

哭是什么? 是幼儿的语言,是孩子表达需求和情绪的本能反应。大哭可以让爸爸妈妈更清楚的感受到孩子的需求。

作为一名三岁孩子的妈妈,我觉得一岁的幼儿还处于懵懂的时期,心里有想法,又说不出来,只能靠用小手指指,比划比划,更多的是用哭来表达,沟通不畅也怪难为他们的。

孩子大哭会引发大人焦虑甚致头疼。反过来讲,爸爸妈妈如果能及时准确的满足宝宝的需要,让他心满意足,那么他还需要费劲的哭,甚致大哭吗? 一岁的孩子会想得到什么东西呢? 每个家长心中都有答案,爱,爸爸妈妈对孩子心无旁鹫,满满的爱。孩子想要的东西,只要不危险,能给就给吧。
相关阅读
推荐
  • 解读行为异常的孩子的心理问题

    许多年轻父母面对孩子表现出异常行为时,往往感到疑惑,不知哪些是该重视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在此,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6岁以下孩子的常见心理疾病: 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另外,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等问题。 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屏气发作 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

  • 发育: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害怕对象

    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害怕对象,如: 0-6个月 高分贝的噪音,突然而来的声响,身体陡然失去支撑; 6个月-1岁 一般意义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环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1-2岁 一般意义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伤、排便; 2-5岁 害怕黑暗、孤独,想像中的怪兽、强盗、医生等。 测试一下,孩子的害怕正常吗? 惧怕与儿童身体发育的状况和应对能力有关,会随着儿童体力,智力

  • 婴儿之间也能巧妙交流

    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婴儿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很巧妙地和伙伴进行交流。查尔斯·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婴儿可能不会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母亲身上,把妈妈当成世界的中心。 婴儿会拉脚趾、摸对方,甚至“谈话”的动作,显示他们有转移感情的能力,还会在妈妈转过身去的时候,“策划”嬉戏玩闹一下。 由布雷德利教授和临床心理医生塞尔比领导的这一研究,让33个小组、每组三个不认识的婴儿坐在一部特别设计的婴儿推车里,三个孩子可以互相摸碰对方。在实验过程中,成年人,包括他们的母亲都保持安静,婴儿们在一起玩了15分钟

  • 母婴:宝宝痱子治疗有新招

    google_ad_width = 468;google_ad_height = 60;google_ad_format = "468x60_as";google_ad_type = "text";google_ad_channel ="";google_color_border = "FFFFFF";google_color_bg = "FFFFFF";google_color_link = "0000FF";google_color_url = "008000";google_color_text =

  • 轻松的宝贝睡眠管理计划

    1岁的宝宝 睡眠问题 白天睡觉没规律 原本上午9点要睡一觉的宝宝,突然不肯睡或越睡越迟。上午迟,下午自然也迟,晚上睡觉就跟着往后挪。有的宝宝下午干脆不睡,坚持到晚饭时又昏昏然。 父母管理计划 宝宝白天睡眠减至一次后,有段时间会出现晚饭前极度疲劳现象。正如一位儿科专家说的:“宝宝要经历一个白天睡两次嫌多、一次嫌少的阶段。”若您的宝宝上午不肯睡,一近中午就犯困,您可暂将午饭提前半小时,这样宝宝饭后可睡一大觉;或暂时将晚饭和夜间睡眠时间略微提前。 2岁的宝宝 睡眠问题1 认知与睡眠 2岁宝宝的情绪要复杂多了,兴

  • 如何去除婴儿头上的胎垢

    有些婴儿头顶上有一层厚厚的乳痂,看上去很不舒服。年轻的妈妈们想替孩子去除乳痂,又怕因此碰到囟门,伤及孩子。那么,长了乳痂应如何去除,乳痂能不能预防呢? 其实,乳痂的形成与父母不敢给孩子洗头、视囟门为“禁区”有极大关系。婴儿头皮的皮脂腺分泌很旺盛,分泌物若不及时清除,就会和头皮上的脏物积聚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形成厚厚的一层痂,如果经常为孩子清洗头皮,乳痂也就不会形成。顺便提一句洗头时触到孩子的囟门并不会伤及孩子的大脑,囟门并不是“禁区”。 去除乳痂方法很简单,只要用植物油浸软乳痂,然后用梳子轻轻梳去就可以了。

  • 婴儿何时需要睡枕头?

    人们习惯认为,睡觉就必须枕枕头,于是就给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也枕一个小枕头。我们说这完全不必要,这不利于新生儿正常发育。由于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故平躺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上,不会造成肌肉紧绷状态而导致落枕;加上新生儿的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也很自然,新生儿无需枕头。如果头部被垫高了,反而容易形成头颈弯曲,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和吞咽,甚至可能发生意外。为了防止吐奶,婴儿上半身可略垫高1厘米。 当婴儿长到3~4个月,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这时睡觉时可枕一厘米高的枕头。长到七~八个月开始学坐时,婴儿胸部脊柱开始向

  • 正常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标准

    儿童的生长包括身长、体重、头围、囟门的闭合、牙齿、骨骼、感觉器官及智力行为等。 身长的增长。出生时身长50厘米左右;1-6月平均每月增长2.5厘米;7-12月平均每月增长1.2厘米;1岁时身长75厘米;2岁以后可按下列公式计算:75+(5厘米X年龄)。 体重的增长。出生时体重3.5公斤左右,生后最初几天稍有下降,10天左右可恢复到出生时体重。正常体重计算公式: 1-6月的体重:3公斤+(0.6公斤X月龄) 7-12月的体重:3公斤+(0.5公斤X月龄) 1-10岁儿童体重:(年龄X2)+8公斤。 头围的增

  • 16周婴儿生长发育

    宝宝已经明显地意识到他的行为可能导致某些后果,比如大声哭泣后妈妈会抱等,有时他(她)喜欢故意晃动玩具,让它发出声音以引起大人的注意,这说明宝宝现在已经有了行为意识。 现在宝宝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东西,对不同的物体还会表现出不同的好恶差别。比如,他(她)喜欢红色的汽球,会伸出手扑气球;而吃药时,他(她)会扭头拒绝不喜欢的药水。观察力是形成宝宝智力最基础的因素,从现在起,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观察力,要让他多看、多听、多摸、多嗅、多尝、多玩。还可以与他一起做培养观察力的游戏,如藏猫猫、找玩具等。在他(她)接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