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更新时间:2020-09-24 18:33:48

《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老师,小凯,又尿裤子啦!”孩子们正在玩游戏,楠楠大声喊。今天是第三次了,而且每天都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老师,这里好臭!”孩子们正在玩玩具,欣欣捂着鼻子大声喊。,我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一检查,是小凯又大便在裤子里了。这样的事情,也是时常发生的。

  小凯是个长相很帅气的小男孩,这一学期新入园。一个半月过去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己上厕所,脱裤子小便、大便都不成问题,只有小部分孩子,提裤子还需要老师帮忙整理,大便后老师还需要帮助擦屁股;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午睡,这些常规也都进入了正轨。可是,我们的小凯就是不主动跟人说话,也不会跟小朋友玩耍,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别人跟他说话他也总是不搭理。每次排队上厕所,他总是说没有尿,不肯尿。可是集体活动时,又总会有上面的事情发生。

  这一学期新生入园已经将近一个半月了,老师们也采取了很多的办法,就是没有效果。开始排队上厕所,小凯总说没有尿,不肯尿。我们担心他不会脱裤子,就耐心的教他,可是他总是用手紧紧地把着裤子,坚持说没有尿。我们猜测他是害羞,不好意思跟大家一起上厕所。那就改变一下方式,在集体活动中间,提醒小凯去上厕所,自己一个上厕所,只有监护的老师在边上,总该可以了吧?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因为大便小便弄脏裤子的事情一天上演好几次,备用的换洗裤子都不够用了,只好打电话给小凯的姥姥来送换洗衣服。可是,可是开始几次还好,这一次一见到小凯又尿裤子了,姥姥二话不说,一巴掌就打在小凯的屁股上。小凯站在原地一声不吭,只是落泪。看到小凯落泪,小凯姥姥也忍不住哭了起来:“跟你讲多少次,你才能记住,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小凯姥姥,你这样会吓坏孩子的。你先去寝室坐一坐,一会儿咱俩谈谈。”我赶紧制止姥姥的举动,让她先去平静一下。

  等我给小凯换洗完之后,来到寝室,坐在小凯姥姥身边,姥姥把小凯的情况仔细讲给我听:小凯从出生满月,爸妈就外出打工,小凯是姥姥一手带大的,小时候的小凯也是很活泼的。小凯爸爸妈妈一年只能在过年时才能回来住几天。小凯想爸爸妈妈呀,晚上经常喊着妈妈哭醒。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小凯看到别的孩子有爸妈的陪伴,慢慢的不喜欢跟别人玩儿,不喜欢说话了。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他就有了上面的表现。老师反映给姥姥小凯的情况后,姥姥也跟小凯多次沟通,可是小凯的表现也没有变化。姥姥一个人要打工还要带小凯,一着急所以才打了小凯。

  我明白了情况后,针对小凯的问题做了分析,并跟姥姥商量出了对策:孩子是想爸爸妈妈,缺少父母的爱,才变得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姥姥应该多关心小凯,每天保证小凯跟爸妈打一次电话;教给小凯多跟同龄孩子交流,小凯长大了,他能听得懂。然后我、姥姥和小凯做了约定:在家姥姥不动手打小凯,有话要好好说出来;小凯要尝试自己上厕所;尝试跟小朋友一起游戏。约定讲完后,小凯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我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得出,他听明白了。

  在这之后,我仍然会提醒小凯单独去上厕所,而且不在旁边看护了,小凯再也没有尿裤子了。

  有一次,大家上完厕所,然后提醒小凯单独去厕所以后,由于忙碌,我一时给忘记了小凯还在厕所里,跑到厕所里去取拖把,正好撞到小凯在提裤子,我当时心里一惊,说:“对不起,小凯,老师现在就出去。”没想到,小凯笑了,对我很温和的笑了,说:“没关系,妈妈,你不用出去。”我一下子怔住了,小凯也不好意思了:“你不用出去……老师,”他腼腆的笑着,走到我跟前,我吃惊的向他确认:“真的可以了吗?”他点点头说:“真的。”我欣慰的用手臂拢过他的小脑袋,抱了抱他:“小凯做到了,小凯做的很好”,小凯也拥抱了我。

  从此,小凯变得越来越开朗,笑容多了,朋友也交了好多,还时不时的跟我讲他给爸妈打电话了,爸妈说一有假期就回来看他;而且小凯也可以跟大家一起排队上厕所了。

  小凯的心理路程,让我很感触,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关注点。我也希望在外打工的父母们,不管有多么忙碌,千万别忘记千里之外还有一颗赤子之心在牵念着你们,这颗纯真的童心,才是你们最宝贝的东西。
相关阅读
推荐
  • 论文:农村幼儿心理教育初探

    黄梅县大河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刘梅霞 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农村幼儿入园率逐步攀升,但是农村幼儿教育具有与城镇幼教工作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农村幼儿心理教育要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面我以黄梅县大河镇第一中心幼儿园的工作实践为例,对农村幼儿心理教育工作进行一些初浅探讨。 一、基本情况 黄梅县大河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创办于2010年9月,现设有6个班级,其中小班1个、中班2个、大班 3个,现有幼儿286名,其中男生190人、女生96人。学生主要来源于大河镇的16

  • 自信心培养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小哲在班级中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孩子,每次的活动中很难看到她的身影,偶尔老师点到她的名字请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她也总是显得很不自信,为了这件事情我们也曾经跟她父母聊过,从父母口中我们得知,家中的小哲不是这样的,在家里,小哲非常开朗,平时还经常到邻居家表演节目呢!对此,我们也觉得很困惑,为什么小哲在幼儿园跟在家是两个样子的呢?然而在有次班级特色活动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次班级特色活动的内容是舞蹈欣赏《雀之灵》,在欣赏过后请小朋友们进行模仿表演,而正当我在请别人到前面表演的同时我发现了坐在一边的小哲在自信地表

  • 日常班级教育中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未来21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当中去,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每个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呢?在多年的实践教育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榜样影响中规范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在整个发展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作为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教育幼儿,在幼儿心目中树立一个正确规范的榜样,让幼儿在一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根

  • 才华横溢的妞妞(0——5岁)

    作者 海颖(妞妞的妈妈)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女儿给了我印证这句话的机会。 一 、黑白相交的地方 妞妞刚出生时很安静,很少哭。大多时她都在睡觉,但常常在梦中惊跳。这曾使我恐慌和心痛从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定非常恐惧吧?但我很快发现她对一些黑白相交的地方感兴趣。她会睁大眼睛,盯着台灯投在墙上的影子,或是仰起小脸看着拉花投在房顶的影子,一动不动,直到我抱着她改变位置。然后她开始寻找,盯住一张放大的黑白照,或一块黑白相间的布料,或一件黑白条的上衣。 这让我想到蒙特梭

  • 蔡志忠:“是狼启发了我”

    在知识的培育上,父母普遍对孩子灌输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 父母常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知识、智力水平的错误评价。我们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 但在父母赞叹自己孩子聪明的同时,如果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家长不喜欢孩子有太多

  • 多给孩子一些“人文营养”

    许多父母以为孩子学了琴棋书画,就是有了“素质”;考出高分数,上了好学校,就是“成才”。其实对个人的成长而言,一些被传统教育忽略的人文素养才是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 生命认知... 事实 据新华社2001年10月30日报道,中国每年大约25万人死于自杀,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少年儿童的轻生事件也时有发生。杭州市儿童青少年行为心理纠正热线透露的消息更令人震惊:一个六龄女孩对妈妈郑重的说:“妈妈我想跳楼,我觉得很苦很累,我想自杀。”妈妈大为震惊,几次询问,孩子都很严肃地回答:那么苦,活着没意思。还有一例是

  • 关注:离婚子女的“综合征”

    当今世界,离婚率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成千上万的儿童流落街头无人抚养与收管。英国目前有50万无父儿童,其中40%靠社会救济而生活。美国有100多万儿童遭受家破亲离之苦,倍受摧残与折磨。巴西无家可归的孩子达1500万,将近占全国青少年的四分之一。 这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精神上、物质上遭受痛苦和困扰,许多人精神畸形、心理变态,跌入了犯罪的泥坑。我国目前被离婚父母遗弃的孩子,虽然占整个人口比例很小,但是,绝对数并不少,并且有增加的趋势,一些孩子因此而个性发展不全面,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抚

  • 老师如何引导幼儿之间的出现争执

    一天角色游戏结束之后,小朋友在讲评时要将自己的椅子搬到中间进行讲评,就在小朋友端椅子的时候,我看到钱家欢和何涛两个人在抢一把椅子,我觉得很奇怪,椅子都是一样颜色的,为什么要抢呢?我就问他们两个为什么抢椅子,开始他们低头不说话,后来才告诉我原来这些椅子虽然颜色都一样,可是高低却有区别,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最高的和最矮的相差不少,他们都想要高的,大的椅子,所以才会出现抢椅子的情况。我针对这个情况,把几张孩子们最喜欢的椅子找出来,给它们贴上标记,每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进步最大的小朋友都有机会坐这些椅子,让争椅子成

  • 恶作剧不一定是坏行为

    恶作剧不一定是坏行为 2000年11月24日 09:09 中国儿童网 德国汉堡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博士说:“想出恶作剧的儿童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卡尔博士认为,恶作剧的特点是儿童以此来超越界限。要使儿童变得独立,恰恰需要这种越界。有些孩子尽管知道母亲不欣赏其恶作剧,但他仍想尝试一下,因为他想使自己离开受成人控制的世界,用做游戏的方式来拒禁令和规定。 这位儿童心理学家还认为,恶作剧也可能是一种爱的表示。如一个刚满4岁的小姑娘在父亲的钢琴上撒上酥松糕点,这肯定不是出于恶意,她更多的是要向父亲表明:你瞧,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