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1 15:13:12
《小班手工课教案40篇》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案40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游戏名称:问好目的:学习生字(第一次学习)准备:字卡方法:教师逐个出示字宝宝并以字宝宝的口气做自我介绍:"我是X字宝宝,小朋友好!"幼儿说:"X字宝宝好!"
2、游戏名称:长高了、变矮了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其中一个字卡向上移动一个字卡的距离,然后随着教师"一、二、三"的数数声,幼儿睁开眼睛,说出谁长"高"了;反之,教师把其中一个字卡向下移动,请幼儿说出谁变"矮"了。
3、游戏名称:小动物真爱玩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把字卡出示在黑板上,教师边说儿歌:"小X小X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Y字宝宝跑回来"边轻轻的摸某几个幼儿的头,这几名幼儿就跑到黑板前,摸摸这个字宝宝并学着这个小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回到座位。
4、游戏名称:蚂蚁搬豆目的:学习生字准备:蚂蚁头饰方法:请幼儿当小蚂蚁,字宝宝当豆豆。游戏开始,教师以妈妈的口气对小蚂蚁说:"孩子们,天冷了,你们去地里搬豆豆回来过冬吧."幼儿学小蚂蚁一个跟一个到黑板前取一"颗""豆豆",跑回"妈妈"身边告诉妈妈自己"搬"回了谁,说对了,请全体幼儿给他拍拍手,说错了,请小朋友纠正过来。
5、游戏名称:捉迷藏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黑板上的一个字宝宝拿走,请幼儿睁开眼睛,说出谁藏起来了。教师拿出该字宝宝,验证对错。
6、游戏名称:你来做,我来猜目的:复习学过的能用动作表示的字、词。准备:字卡 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全体起立,教师一张张出示字卡,幼儿看字卡上的字词做动作。
7、游戏名称:小猫捉鼠目的:复习生字准备:小猫头饰字卡方法:请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字宝宝分散放在某个地方,幼儿睁开眼睛,请几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扮演小猫去捉"老鼠"(字宝宝),"捉"到后,告诉小朋友自己捉到了谁。
8、游戏名称:盲人摸字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师或一幼儿扮作盲人(闭上眼睛),用手去摸某个字宝宝,说出该字宝宝是谁,说对后全体幼儿鼓励:"Yes,Yes,它是X,"说错了,请全体幼儿给予纠正:"No,No,它是X。"
9、游戏名称:开火车目的:学习生字准备:火车头头饰字卡方法:教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师请几名幼儿扮作火车,其中一名带上头饰当火车头,让他们带上自己喜欢的一个字宝宝上火车(说出自己带谁方可上火车)。在《火车快开》的音乐声中幼儿在室内跑一圈。"呜-"火车停下,幼儿边说"X字宝宝下火车了",边把字宝宝放回原处。
10、游戏名称:找朋友目的:复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幼儿手拿字卡围成一个圆圈,教师念儿歌:"找找找,找朋友,X和Y是朋友,敬个礼,握握手,"手拿X和Y字卡的幼儿走到圆圈中间随着儿歌互相敬礼、握手后,分别指着对方说:"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再分别回到原处。
11、游戏名称:大风和树叶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扮演大风,字卡当作树叶。游戏开始,教师伸展开两臂从黑板前走过(或原地转一个圈),边走(或转圈)嘴里边发出"呼呼"的风声,当手从黑板前经过时,随手拿走一个字卡藏好,请幼儿说出大风把谁刮走了。幼儿说出后,教师出示该字卡验证对错。
12、游戏名称:考老师目的:复习生字过程:教师将刚认识的生字贴在黑板上,背对黑板站好,请个别幼儿上来指字,教师说出幼儿指的字,说对了幼儿给老师拍手说"对对对",请其他幼儿再来指;错了说"错错错",幼儿继续指字,直到老师说对,游戏继续进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活动感知泡泡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2、引导幼儿巩固学习画圆的技能,并能应用线条、色彩进行装饰。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感受和小朋友一起吹泡泡的乐趣。
5、探究吹泡泡中小秘密,感受发现的乐趣。
活动重点:
1、巩固学习画圆的技能。
2、大胆绘画,不害怕画错。
活动难点:
能应用线条、色彩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观察泡泡的特征,有自己创造泡泡的欲望。
环境准备
吹泡泡玩具两套,熊猫头饰一个、人手一张印有熊猫吹泡泡的画纸、作画工具人手一份。
过程与策略
一、游戏引导
带领幼儿到室外,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
请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
你们看到的泡泡是怎么样子的?
你们看到的泡泡是怎么样子的?
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它们是不是有的大,有的小?
二、出示放大的做画图,这些泡泡太少了,颜色也不够好看,引导幼儿创造泡泡的欲望。
你们想把美丽的泡泡画到纸上去吗?
三、请幼儿自己来创造美丽的泡泡,在教师打好圆形轮廓的纸上进行添画。教室巡回指导。
今天谁的泡泡画得最多画得最漂亮呢?
四、幼儿自主评价
教师将幼儿的全部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自由地评价,并将自己认为最好的贴上小粘贴,最后看谁的奖品最多,谁就是能干小宝贝。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为玩是孩子学习的第一需要。美术活动是以鲜明的形象性为特征的,是必须动手动脑的。美来自客观事物,美感是主体对客观刺激的反映。有了美感,才能有美的表现。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感知泡泡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学习画圆的技能,并能应用线条、色彩进行装饰泡泡。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自然会用他全副的精神去做他要做的事情,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愉悦的气氛。有个别幼儿的色彩感很好。有一部分幼儿捏笔姿势不对,希望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能够多加练习。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玩玩”,的方法,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活动结束时,让幼儿相互评价,教师参与评价,再次达到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效应。同时也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自主评价,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孩子们在你乐,我乐,泡泡乐的环境中,孩子们感受和小朋友一起吹泡泡的乐趣,也探究吹泡泡中小秘密,感受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图形进行组合拼搭。
2、结合自己的图形认知经验,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3、认清图形的名称。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形片若干、正方形底板幼儿人手一份、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图形捉迷藏
1、 点击课件,出现三个图形
------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什么形状?
小结:它们是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 找图形
------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躲到哪里去了?你在图片的什么地方发现了它们?
小结: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那么多的图形宝宝。
二、图形宝宝帮大忙
1、宝宝想玩滑滑梯
------滑滑梯是什么样子的?哪个图形像斜坡?三角形怎么放更像滑滑梯?(转一转)
小结:图形可以转一转,转一转说不定就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2、汽车轮胎坏了
-------谁能变成汽车的轮子呢?没有圆形怎么办?这三个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谁能变出圆形?
小结:原来两个半圆形拼起来就是一个圆形。
三、 拼出正方形
------电视柜是什么?哪个图形可以做电视柜?(正方形)正方形躲起来了,可以用什么图形帮帮忙,拼出正方形呢?你们自己去试试看。
请幼儿将不同的图形片贴在正方形的轮廓上,尝试拼搭出正方形。教师与幼儿分享经验。
小结:原来正方形可以用其它图形拼出来。两个长方形可以拼出正方形,四个小正方形也可以拼出长方形,还可以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一个大正方形。
儿童早期对图形的认识是与其生活周围客观环境相联系的,他们所感知到的形状大多来源于现实中具体的客观实体。教师根据幼儿认识图形的特点,组织小班幼儿开展了《有趣的图形》的活动,那么这节课,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
抛问:
1. 说说小班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特点?
2. 教师如何将认识几何图形与幼儿生活周围的客观环境相联系?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二、活动准备
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如图) 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
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三、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6的数数,认识数字6)
(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习6的形成,数数。
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分。
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
3、拼小兔:复习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
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活动目的:
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
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游戏玩法:
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幼儿和家长站在起点,家长负责推独轮手推车,幼儿负责捡废品到小推车里,到终点后由幼儿和家长一同推车回起点,快者为胜。
游戏规则:
幼儿捡废旧瓶的时候家长不能帮忙,让幼儿独立完成,推上车必须两人合作推回起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听听、学学理解儿歌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能手口一致进行表演。
3.对语言游戏产生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4.能简单复述儿歌。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准备:
实物玩具兔子、鸭子、乌龟和小猫。音频mp3。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请来了四个客人朋友,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二、分别出示四个动物,了解动物特征,学学儿歌。
1.师: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爱吃萝卜爱吃菜,是什么动物呢?(小兔子)小兔子怎样走路呢?
2.包里故意只露出脚,让幼儿看看,猜猜是谁呢?第二位客人来了:嘴巴扁扁的,脚也是扁扁的。(小鸭子)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叫声真好听,那谁知道小鸭子怎么走路呢?谁愿意来学一学啊?
3.还想看看第三位客人吗?爬爬的,猜猜是谁?(小乌龟)
你看到小乌龟什么样的?学一学小乌龟吧。
4.我们还有一位客人,听听是谁呀?(喵喵喵)
小猫怎么走路的呢?老师也来学一学小猫了,它要去做件一事?(捉老鼠)引出"静悄悄"
5.小结:四位客人都来了,我们欢迎欢迎他们,拍拍手吧!
6.老师把四个小动物走路编成好听的话,跟老师说一说吧。
三、游戏
1.学小动物玩走路游戏。
小兔儿走路跳跳跳,小鸭子走路摇摇摇,
小乌龟走路爬爬爬,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2.听音乐学一学小动物走路。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幼儿的跳、爬、平衡等动作。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尝试,感受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助人之乐。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筐2个(贴有红、白两色标记)
2、录音机、磁带、《兔子舞》音乐。
3、布置好场地:萝卜地(红、白两色萝卜),两座小桥(平衡木)、草地(垫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到活动场地
(教师扮演兔妈妈,在兔子舞的音乐中集合“今天天气真不错!来来来,妈妈带你们到外面去玩吧。”
2、幼儿自由探索跳
“妈妈知道宝宝们最大的本领就是会“跳”,我们一起来跳跳吧。”
(1)幼儿自由跳,教师观察幼儿跳的动作
(2)请个别幼儿说说、做做跳的动作。(双脚原地向上跳、双脚向旁跳、双脚向前跳、单脚跳、连跑带跳等动作)
3、学习自然轻松地双脚 同时向前跳
“今天妈妈要和你们去看望兔奶奶,我发现有只小兔向前跳得又快又稳。肯定能很快地到达兔奶奶家,我们请他来跳一跳 。”
(1)请个别幼儿示范双脚向前跳的动作,提醒幼儿动作要领:两脚弯曲,用力向前跳,落地轻巧。
(2)幼儿练习双
脚向前跳。
4、开展游戏“拔萝卜”
(1)设置情境:“看,兔奶奶家的萝卜地里萝卜都长大了!可是兔奶奶这几天生病了,拔不动萝卜,这可怎么办呀?”幼儿很自然地想到帮兔奶奶拔萝卜。
(2)交待玩法;“去萝卜地有两条路,一条要过小桥,另一条要过草地,然后跳到萝卜地。请小兔子找你喜欢的路,我们最后在萝卜地里碰面,好吗?”
(3)幼儿自主选择路线开展游戏。
(4)小兔拔萝卜;幼儿把四散放在萝卜地里的萝卜捡起来,根据颜色分别放到相应的筐中。
(5)送萝卜
5、结束部分
(1)老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2)在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幼儿回活动室。
(3)老师以兔奶奶的口吻表扬幼儿帮助他人的行为。
活动目标:
1、能按数的大小给一组(3个)物体排序,并匹配相应的物体。
2、能按要求操作材料,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娃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汽车、彩球、积木、小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个)。
2、幼儿用书第1页的标记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娃娃做客,联系排序。
看一看。
教师出示3个娃娃:看,来了几个娃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娃娃的大小不同)娃娃排队。
教师:娃娃要做操了,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呢?谁来试试给娃娃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在标记图上给娃娃按顺序排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娃娃排列的顺序)送汽车给娃娃教师:玩具汽车要找娃娃做好朋友,应该把哪辆汽车送给哪个娃娃呢?(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大汽车送大娃娃,小汽车送小娃娃。
2、小组操作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送彩球、送积木、松小铃、送瓶盖等小组才做活动。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先给娃娃按大、中、小或小、中、大顺序排排队,再为大、中、小娃娃配送合适的玩具。
鼓励幼儿边送边说:大彩球送给大娃娃……
活动目标:
1.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乐于用手按音乐节奏表现音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螃蟹手偶一个,自创音乐老师弹唱.
2.活动前听过故事<螃蟹与乌龟赛跑>.
3.场地安排:椅子两两背靠背,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故事,引导幼儿感知螃蟹横走的方向."为什么每次比赛,螃蟹都输了?"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横走.老师弹唱音乐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老师再弹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见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进行横爬的音乐表达.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知手形动作."刚刚小朋友都表现得很不错,那用手表示螃蟹怎么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音乐下的动作,配班老师弹奏音乐两遍,幼儿跟随老师做动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乐旋律,乐于用手表现音乐."螃蟹说我的音乐是二拍子旋律,谁要是认真听了音乐并乐于用手表达音乐节奏,呆会我就和谁来比赛."
四.老师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导幼儿再次感受音乐节奏.
五.幼儿两两在凳面上进行比赛游戏.选择几个掌握较好的幼儿与手偶(老师操作)进行比赛.
六.全体幼儿
在完整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次游戏一遍. 附自创歌曲:
| 1 2 | 3 4 | 5 6 | 5 - |
一 只 螃蟹 八 条 腿,
| 6 5 | 4 6 | 5 3 | 2 - |
脑 袋 尖 尖 在 喝 水,
| 1 2 | 1 2 | 3 4 | 5 - |
爬 呀 爬 呀 爬 呀 爬,
| 6 5 | 4 3| 2 3 |1 - ||
(第一段) 爬 呀 爬 呀 不 见 了.
| 6 5 | 4 3 | 2 - | 3 - | 1 0||
爬 呀 爬 呀 不 见 了.
(第二段)或者
|12 34 |56 5|
一只螃蟹八条腿,
|65 46 |53 2|
脑袋尖尖在喝水,
|12 12 |34 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 43 |23 1||2 3 | 1 -||
爬呀爬呀不见了不 见 了
动作方法:一只螃蟹八条腿,(一字一拍,四指曲张四次)脑袋尖尖在喝水,(两字一拍,两拇指“点”头四次)爬呀爬呀爬呀爬,(两字一拍,双手向左爬四次)爬呀爬呀不见了。(第一段音乐两字一拍,双手向右爬两次,然后双手藏在背后。第二段音乐两字一拍,双手向右爬两次,不见—双手向前一摊,了—立即把手藏在背后。)双手靠拢:两拇指做脑袋,两手的四指做螃蟹的八条腿。
设计思路:
<纲要>新思想强调幼儿的快乐学习,据于这些,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螃蟹>编配上了欢快的音乐,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
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4 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
2.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学插板,让幼儿初步了解插板的外形特征、内部构件。
2.学习正确使用插板,对进行常规训练。
3.培养幼儿操作数学插板的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把上课用的小棋子摆在插板上)
儿歌挂图《排队走》。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说儿歌《来做客》,边出示插板,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插板。(说出儿歌的内容)
2.教师提问:“小朋友盒子是什么形状?(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的)盒盖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啊有许多小洞洞)它像什么?”
3.教师“摇一摇,哗啦啦,你们想知道里面住着谁吗?我们现在就把它们请出来!首先我们要学会打开小插板。”
4.游戏一:学习使用小插板
(1)教师边说儿歌《喜欢它》,边示范使用方法。(说出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练习使用方法。
5.游戏二:学习插棋子
(1)教师示范插棋子,要一个一个往上插。(将各种图案的妻子展示在演示板)
(2)教师引导幼儿练习插棋子。
6.游戏三:整理学具
(1)教师示范收棋子,将棋子翻到图案面,两字手收棋子,把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2)请幼儿练习收棋子,要求吧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7.教师出示挂图,教师幼儿一边共同朗诵儿歌《排好队》,边收棋子。
8.复习一下这节活动的内容,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练习插摞棋子,复习活动中的小儿歌。
活动目的:
1、喜欢表演,发展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2、愉快地参与游戏,提高分辨颜色的能力。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准备红、黄、蓝色的蘑菇头饰及花环。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共同复习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每名幼儿按意愿自取头饰与花环,分别扮演蘑菇与小朋友。扮演蘑菇的幼儿唱第一段歌曲并自由表演,唱完"迷路了",自由找地方蹲下不动。扮演小朋友的幼儿第二段歌曲并自由表演,唱到"一个一个抱着蘑菇--"时,找到与自己花环相同颜色的"蘑菇"友好的手拉手或抱在一起,搭肩等,快乐地"回家"去。
3、教师强调注意事项:鼓励孩子要听音乐边唱边表演;唱到一个一个抱着蘑菇时候,扮演小朋友的孩子要找到相同颜色的蘑菇;
4、活动结束复习《小燕子》学燕子飞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初浅的社会经验,体验绘画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区分鱼游、吃食等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2、创编不同的鱼游动作。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5、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学会唱此歌曲
1、小鱼游的音乐。
2、场地布置成小河;鱼网一个;小鱼和鱼妈妈头饰若干。
3、表示音乐的结构的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导幼儿进入情境中,在歌曲《网小鱼》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学做小鱼游。
师:小鱼们我们一起游到小河去做游戏吧!(幼儿听音乐做小鱼游的动作进活动场地。)师:鱼宝宝,你们已经长大了,妈妈知道你们都学会游泳了,我们一起来游泳吧!
师:刚才妈妈看到有的小鱼游得可好看了,谁愿意来表演给大家看?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听音乐表演小鱼游,引导幼儿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结构。
师:宝宝们游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音乐,好吗?(教师欣赏整首乐曲一遍。)师:这首音乐有几段?为什么?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听听这首音乐有几段?(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的提示欣赏音乐,了解乐曲有三段。)
三、倾听音乐,分辨鱼游、吃食、逃跑等音乐,根据音乐做出各种身体动作。
1、教师简述游戏清节:这首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小鱼们在河里悠闲地游来游去,玩得真高兴。肚子饿了它们就吃起了小鱼虫,忽然,捕鱼人来了,小鱼们快快地游回家。"
2、倾听音乐,区分音乐不同的性质。
师:第几段是小鱼在游,第几段是小鱼在吃小虫,第几段是捕鱼人来了,小鱼快快地游回家去。(幼儿倾听音乐)师:谁来告诉大家,音乐的什么地方是小鱼在游泳?为什么?什么地方是小鱼在吃虫?什么地方又是捕鱼人来了?为什么?
3、分段欣赏乐曲,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A、欣赏第一段,了解乐曲优美、欢快的特点。
师:这一段是小鱼在干什么?为什么?
幼儿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
B、欣赏第二段音乐,了解音乐断顿的特点。
师:这一段是小鱼在干什么?为什么?我们一起去吃鱼虫吧!肚子饿了,我们一起多吃一点吧!(幼儿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
C、欣赏第三段,了解乐曲紧张、急促的特点。
师:这一段是小鱼在干什么?为什么?听到很急的音乐,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
4、完整欣赏并做动作,引导幼儿能在位置上根据音乐变化身体动作。
四、完整游戏,幼儿会根据不同的音乐变换动作。
师:小鱼们!我们一起到河里来做游戏吧!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进行音乐游戏,调动幼儿的情绪,快乐的玩游戏。
A、请一教师扮演捕鱼人,师幼共同完整游戏。提醒幼儿在游的时候找空的地方,不碰撞同伴。
B、请幼儿扮演捕鱼人,再次游戏。
五、结束游戏,自由模仿小鱼游回家。
《网小鱼》活动反思:
第一课时,我以谈话启发的形式教孩子们学会了跟着琴声唱歌。亮点是启发孩子们创编各种鱼游的动作。想象力丰富的让成人无以匹敌,我提炼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让孩子们一起跟着练习。小班孩子的模仿性特强,所以特别提醒他们,跟着音乐表演的时候可以跟老师不一样哦。逐句创编结束,大家跟着音乐表演的非常投入。
第二课时,我的导入很简单,直入主题,孩子们从上周第一课时结束就特别期待着游戏了,我认为孩子们的注意力已经在我身上,没有必要无病呻吟,非要做一些课前小游戏来导入。 我将几个乐段的主题编成完整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将故事里的一些情节创编动作,为跟音乐游戏打下基础。
乐曲一作为第一个课时已经学习过,在此只作复习,直接跳过。
乐曲二:大家一起游戏的动作创编。我启发孩子们平时是怎么和好朋友游戏的,一边动作启发,一边和孩子们一起表演,在最后一拍我创造性的摆个造型,启发孩子和我摆的不一样。这在课前是没有研讨到的,纯属临时发挥。
乐曲三:小鱼吃食的动作创编。有的孩子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小碎步走动,用前手掌往嘴巴送食物;有的双手合十,在嘴边,左右摆动。我将动作提炼,特意强调一拍一下,节奏感很强。
乐曲四:小鱼要听着音乐赶紧回家,捕鱼人来捕鱼了。告诉孩子们小鱼的家就是我们的座位,只有安静地坐下才算回家了。
因为之前有看过视频活动,一切都按部就班,就是最后一个乐段,当老师拿着漂亮的渔网去网鱼的时候,很多小鱼竟然都不回家,(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希望自己被漂亮的渔网抓到,甚至有的自投罗网,呵呵,小鱼都不跑了就失去趣味性了。
所以我索性就没用渔网,用自己的胳膊在胸前一圈,不就是渔网吗?还可以请两个小朋友面对面手拉手,也是一个渔网啊!其实有时教具还真没起到该起的作用,反而影响了效果。只要不是太重要的教具,能省的教具还是可以省略的。这样思路清晰的进行了故事表演,我们再跟音乐进行表演就顺利多了。
不足之处:音乐磁带上有两遍音乐,我共准备了两盘磁带,共四遍音乐。正好孩子们表演四遍不用倒带。以往录音机盛行时,我们上音乐课全是自己根据需要录制几遍或者录制需要的乐段。(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但是自从录音机被淘汰,我们只能这样用好多盘磁带来准备好自己需要的音乐。本应该每个乐段要进行分段欣赏和表演的。但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用故事表演代替了这一环节,整个表演效果还是不错,要是能分段表演,效果应该会更好吧!
【活动目标】
1、知道狼山鸡是狼山的地方特产。
2、了解狼山鸡的外形特征。
3、让幼儿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幼儿了解狼山鸡的外形特征,知道狼山鸡是狼山的地方特产。
【活动准备】
1、狼山鸡图片;范画一张。
2、画好狼山鸡外形的作业纸每人一份,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狼山鸡图片,复习巩固狼山鸡的外形特征。
1、宝宝来看看电视上出现了什么动物?
2、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了解狼山鸡的外形特点。
二、出示范画,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回忆狼山鸡的颜色特点。
2、教师示范贴画。
三、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幼儿在作画时将颜色涂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班游戏:豆宝宝搬家
活动目标
托班幼儿学会水杯口朝上拿杯子。
活动准备
小豆豆、水杯、装豆豆的筐子。场地一端是装满豆豆的筐子,另一端是空筐子。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幼儿在装满豆豆的筐前站好,说:小豆豆要搬家,请小朋友想想怎么把这么多的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
2.幼儿回答完,老师说:"咱们用小水杯帮忙运豆豆好不好?"
3.老师交待用水杯运豆豆的方法,强调杯口一定要朝上,否则豆豆就撒出来了,边说边给幼儿示范。(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老师提示说:要是撒了就小心拣起来再向前走。
4.幼儿将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倒进去再回到起点,重复前边的动作。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小班游戏:小兔子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蹦跳步,并能按音乐节奏和情节进行表演。
2、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出花的不同造型动作、小兔动作和自然物。
3、体验游戏中小兔和兔妈妈捉迷藏时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于幼儿人数相等、录音机、磁带
2、日常活动中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造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来到》,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小动物出来玩的样子。
二、熟悉音乐旋律,了解游戏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完整欣赏a、b、c三段音乐
1)、导语:春天来了,还有许多动物出来玩了,你们听它们是谁?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三段音乐)
2)、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听音乐看表演(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了解游戏情境)
教师表演后提问:
1)、你们喜欢刚刚的表演吗?想再看一遍吗?你们要注意看看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了解游戏情节)
2)、刚刚的游戏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游戏顺序和小兔动作)
3)、它们是不是一开始就在捉迷藏啊?
(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两段音乐,感受两段音乐表现的不同内容和游戏情境)
3、学习蹦跳步和小兔子动作
幼儿游戏:大灰狼来了
一、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 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 幼儿能够听懂音乐,发挥想象感受到不同的情节性音乐,并通过游戏充分的表现音乐。
二、 活动准备:
1. 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 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 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 听到了河流声,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教师引导作用)
a. 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 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 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 “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 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
反思
我们团队在接到小班“跳”的主题内容后,首先翻阅了关于小班幼儿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小班主要有:纵跳、触物跳、从高往下跳、单脚跳、双脚跳等几个内容。我们结合我园小班关于跳的原有经验,选择了双脚并拢跳和双脚分开跳的教学内容。
我们团队在中午商量形成初步教案后,下午立即进行了试教活动。我作为执教者作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体育活动的“味道“不够浓郁,跟体育游戏的区别值得深思。因为是小班的体育活动,我们总是倡导情境化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的趣味性和探索欲,但是锻炼的形式和强度有待斟酌。适当渗透队列队形和体育活动的指令应该会更好些。
其次,幼儿常规的收放性。由于我们一直倡导让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尝试的空间,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个体化需求体现的也较为明显,为了更好的满足个体需求,使得活动的自由性偏多。如何收放比例得当是个团队接下来值得探讨的问题。
最后,本次活动重点在于巩固双脚并拢跳、新学双脚分开跳,难度在于双脚分开、并拢的交替练习。活动支教过程中,难点的突破主要在于第三环节的“送礼物”过小路环节,若之前能适当进行难点前置,幼儿原地自由练习双脚并拢、分开交替跳,对接下来的难点突破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幼儿园里真好玩
晨间活动:
1、桌面玩具。
2、晨会:点名。
活动之二:《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活动目标:
1、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活动重点:
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
活动难点:
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 师生问好!
2、 组织幼儿参观。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
(坐正仔细听老师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不插嘴,勇敢地举手发言)
3、 谈话活动:
师:“大班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我们来学一学。”
“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提醒幼儿发言先举手,学习讲普通话。)
4、 卫生教育:
教育幼儿注意穿干净的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 教师总结:
师:“大家要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孩子。”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我会自己入厕》
活动目标:
1. 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礼貌教育。
2. 继续学习正确的上厕所和洗手的方法。继续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和站的姿势。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铃鼓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的情绪。
2、使用礼貌用语,师生互相问好。
3、复习站与坐的姿势,提醒幼儿站的时候手放在裤子的旁边,要抬头挺胸。
4、 教育幼儿玩玩具时不与同伴之间争抢玩具,要有好相处。
活动之二:组织幼儿到图书室学看图书,重点教会翻阅图书的技能。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观察、比较的材料,幼儿通过亲手实验,自己观察、分析、比较,然后教师再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犹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为幼儿提供了积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机会,并使他们体会到"有所发现"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棉花的作用。
2、知道什么东西是用棉花做的。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棉花及棉质物品。
活动过程:
一、客人“棉花宝宝”来了。
——小朋友来和棉花宝宝做朋友,看看它、摸摸它,说说有什么感觉?
——小朋友们介绍你的朋友棉花宝宝是什么样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引出儿歌第一句———棉花棉花白又白。)
二、引导幼儿感受棉花质感
——你愿意和棉花宝宝做游戏吗?小朋友们来亲亲棉花宝宝,和棉花宝宝握个手打个招呼。
——棉花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引出第二句——柔柔软软真舒服。)
三、出示棉衣、棉被。
——小朋友们知道棉衣和棉被是什么做成的吗?(引出儿歌第三句——做棉衣、做棉被。)
——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下雪了,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有什么感觉?(引出儿歌第四句——穿在身上暖洋洋。)
四、幼儿听录音巩固学习儿歌。
五、今天小朋友和棉花宝宝玩得高兴吗?让我们和棉花宝宝一起跳个舞吧!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班的幼儿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为了激发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也为了培养幼儿对自然界中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动物,设计了本节手工课。
活动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3、通过活动、教师示范、幼儿动手操作及游戏完成教学任务。
4、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对自然界中事物的好奇心。
6、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双三角的折法。
教学难点:双三角的折法和青蛙前后腿的折法。
活动准备
青蛙玩具、青蛙图片,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8、课后活动: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之间相互合作,这样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我都考虑的非常周到,而就在最重要的讲解示范的不够清楚,多数小朋友都没达到我所要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方法的传授,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开展活动。
4、本节课对动物的保护没有进行说明,我会在下一节课上加以补充。
5、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也会对手工课充满兴趣与好奇。
【活动目标】
1、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进行归类。
2、增进幼儿及家长之间的亲子感情。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人手一本,配套贴纸。
2、实物手套、拐杖、公文包、老花镜、围裙、杯子(大、中、小)。
3、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客人,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呢?
爷爷,拄着拐杖慢慢地走进来,把拐杖放下;
奶奶,戴着老花眼镜走了进来,把眼镜放下;
爸爸,夹着公文包进来了,把公文包放下;
妈妈,围着围裙在厨房做饭,把围裙拿下。
(2)师:你知道是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的?(快思教案网 www.banzhuren.cn)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分别有什么特征?(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
2、宝宝送物品。
(1)请一幼儿上前将爷爷的物品送给爷爷。(提问:他送的对吗?如果不对,你觉得应该是送给谁的呢?)
(2)请几名幼儿上前将物品依次送给爸爸、妈妈、奶奶,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物品送的对不对。
(3)出示《幼儿画册》:在这里也有四个人,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呢?(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
(4)出示配套贴纸:在老师这里也有很多的物品,都是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我们一起看看应该把什么东西送给谁呢?
(5)教师进行示范:公文包是送给爸爸的,男式手套是爸爸的……
(6)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物品与人的关系,幼儿特别感兴趣,学得也比较轻松,很快就能够将物品进行分类。接着我又让幼儿自己操作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匹配,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既高兴又学到了知识。
活动目标:
1.尝试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到最后一个就是总数。
2.乐意进行观察,愿意与老师、同伴进行语言交流。
活动准备:
大围裙(围裙中藏有不同的蛋宝宝,如:鸡蛋宝宝、鹅蛋宝宝、鸭蛋宝宝、鹌鹑蛋宝宝)蛋宝宝图片和出壳后的小宝宝图片,生日礼物糖果(同幼儿人数)。
活动流程:
可爱的蛋宝宝导语:今天围裙妈妈的围裙里藏着什么呢?是蛋宝宝。
重点区分:一个蛋宝宝和许多蛋宝宝。
小结:动物妈妈们生了许多可爱的蛋宝宝。
动物宝宝过生日
1.数数蛋宝宝提问:鸡妈妈生了几个蛋宝宝?鹅妈妈生了几个蛋宝宝?鸭妈妈生了几个蛋宝宝?鹌鹑妈妈生了几个蛋宝宝?
重点关注:幼儿数数的方法,关注幼儿是否多数和漏数。
小结:数数时,需要点一个数一个,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2.数数小宝宝提问:小宝宝们要出壳了,让我们数数出来了几个小宝宝。
重点关注:幼儿对于画面的观察。
2个鹅宝宝和3个鸡宝宝出现在同一画面中,需要分别数数。
3个鸭宝宝出现在画面中,1个鸭宝宝藏了起来。
3个鹌鹑宝宝出现在画面中,2个鹌鹑宝宝还没有出壳。
小结:原来一个一个数清楚,数到最后一个就是总数,我们现在有2个鹅宝宝,3个鸡宝宝,4个鸭宝宝和5个鹌鹑宝宝。
宝宝过生日导语:让我们一起变成动物宝宝庆祝一下生日。
提问:2个鹅宝。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宝要几份礼物呢?
小结:一个宝宝一份礼物,一人一个,不多也不少。
围裙妈妈的礼物导语:围裙妈妈的的围裙里还藏着什么呢?一个礼物盒,里面有东西吗?会有什么呢?是多还是少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蛋”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⒈能和同伴一起玩,学会分享玩具和物品。
⒉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
绘本《对不起》电子白板、银色即时贴若干
活动过程
一、画面《合影》,引起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好朋友,看他们是谁?他们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 来?(引导孩子看嘴角)可是就在昨天他们还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二、事情发展过程PPT,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对画面的理解。
⒈画面“小兔在阳台上用望远镜看……”
师:小兔子在干嘛?它看到了什么?它一个人去玩吗?
⒉画面“小熊和小兔凑近怪东西,仔细端详起来”(拉幕到身体位置)
师:小熊和小兔在哪里?猜猜他们看见了什么?(拉开幕)哦,是一个有趣 的玩具。(银色的亮光纸谁)喜欢这个东西?小熊和小兔都很喜欢怎么办?
⒊画面“小兔子不甘示弱,一下把那个怪东西夺了过来。”
师:呀,这是怎么了?你想对小小熊说什么?想对小兔说什么?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可是他们谁也听不进去,后来发生了什么?
⒋画面“小熊和小兔子各自抓着自己手里的那一半。”
师:(他们生气了)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看画面细节:眼睛、手里的玩具……
⒌画面“兔子生气”“小熊生气”合并
师:小熊和小兔每人扯了一半回家了。小兔开心了吗?小熊开心了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重新做好朋友?(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说对不起、带点糖果给朋友等等)
⒍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亮闪闪的纸,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照一照,一起笑一笑,留下快乐的合影。幼儿两三个结合玩银色即时贴,老师给孩子拍照留念,然后和好朋友一起坐下来听故事。
三、总结。
⒈故事里小兔子和小熊因为争抢玩具发生了矛盾,后来它们都知道生气对自 己和好朋友不好,互相道歉,说了“对不起”,又是好朋友了,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说一说这个故事吧。重播PPT
⒉引出绘本《对不起》。
师:这个故事就在老师的绘本里,我们也要学习小兔小熊,当和好朋友发生 不愉快的时候,我们就互相说声“对不起”。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这个领域提到:“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小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因此我截取幼儿都喜欢的“巧虎”情节来引导小班幼儿学会分享,享受分享玩具和同伴一起玩耍带来的快乐感。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排序卡上提示的模式完成排序。
2.能按照自己编排的规律进行模式排序,如ABAB、ABBABB、ABCABC等。
活动准备
1. 大(A)、中(C)、小(B)三种规格的纸卡做的雨伞(收起的雨伞的样子),分别装在三个小筐里。
2.教师制作已呈现出排列规律的半边空白的排序卡两张:排序卡1为ABABAB规律的模式排序;排序卡2为ABBABBABB规律的模式排序。(每张排序卡上的模式序列至少重复三次。)
3.幼儿学习资源6第24-25页、操作卡。
活动过程
1.认识雨伞家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大中小三种规格的雨伞,(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向幼儿介绍:它们都是雨伞家族的孩子,请给它们起个名吧。
2.帮雨伞排好队。
(1)教师出示排序卡①(ABABAB),提问:“你发现雨伞家族的孩子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能不能给它们接着排下去?”请最先发现规律的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排序。
(2)教师出示排序卡②(ABBABBABB),提问:“这些雨伞是怎么排队的?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幼儿利用操作卡、分组完成幼儿学习资源⑥第24页的操作,根据规律续排,引导幼儿边说边排,以加深对模式规律的理解。
3.我给雨伞排排队。
请幼儿观察幼儿学习资源⑥第25页的画面,利用操作卡上的“雨伞”,完成上排的续排,并自己设计规律给雨伞排排队,建议幼儿将雨伞家族的大中小号雨伞都用上。
我是小兔子点点,我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点点吗?本课教案详情如下: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境,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走和找的动作,在帮“点点”找点的过程中快速反应地做变大变小的动作。
2.根据不同的指令变化,创造性地用五官或者身体表现变大变小,变高变矮的样子。
3.锻炼快速反应,以克制能力保持造型;不急于拿“点”,拿“点”不急于贴。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各种大大小小的点点、PPT、音乐、大小指令牌、兔子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进场热身
1. 游戏《泡泡变变变》。
2. T: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宝贝们,赶紧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把!
二.出示兔子毛绒玩具,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T:有一位小伙伴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猜猜是谁?
咦!瞧瞧我的小尾巴,看看我的长耳朵,是谁呀?(小兔子)
T:我是小兔子点点,我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点点吗?是因为我原来身上有好多的点点。呜……可是,他们现在不见了!呜,我好伤心啊!你们愿意帮我把它找回来吗?(出示黑板上的大兔子)
三.创设情境,出示黄色波点屋的图片。
1. T:我的点点去了哪里了呢?你们看,它去了一个很神奇的房间。(出示PPT第一张图)你们有没有看见对我的点点啊?我的点点有大点点和小点点,你们看见了吗?我的点点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对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把点点找回来啊?可是在这个地方很不一样哦,怎么不一样?你看我的嘴巴,我看到大点点(嘴巴变大)看到小点点(嘴巴变小)(教师示范变大变小)
2. 集体练习看指示牌做变大变小的动作。
四.在身体不同的各个部位做跳的动作,丰富变大变小的动作元素。
1. T:我们听着音乐和小兔子一起去找点点吧!
小兔子,准备好!(在腿上做动作)
2. T:欧耶!我帮小兔子找到了一个点点,是什么颜色的?
这个点点怎么办?我们把它贴上去好不好?(请一个幼儿贴上去)
哇!好棒好棒!点点看上去很高兴哦。
3. 在头(肩、肚等)部位做跳的动作。(黑板上找点)
T:刚才小兔子是在腿上跳的舞,宝贝们想一想,除了腿上还可以在哪里跳啊?(请幼儿回答)
4. 替换嘴巴变大变小的小动作。
T:刚才我们都是嘴巴变大变小,我们的脸上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大变小啊?(眼睛)我们来试试看。(教师用指示牌指令眼睛变大变小)(黑板上找点)
五.加深难度,用身体动作来创编变大变小的动作。
1. T:哎呀!变啦!(出示PPT第二张图)波点屋变成了什么颜色?(红色)
这下小兔子到的地方可就更难了,不是嘴巴变大变小,也不是眼睛变大变小,是身体哦!你们会吗?(和幼儿一起玩一玩身体变大变小,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2. 黑板上的点点没有了,我们快点再去找一找其他的地方。(请幼儿离开座位玩游戏)
① 一起贴到小兔子的耳朵上。(椅子后面的点)
②女孩子去贴一个地方,男孩子去贴一个地方。
3.学习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姿势再次练习律动。
活动延伸:
1.回到家里找一找家中有哪些“点点”,什么物品是圆形的。
2.在区角中增添卡纸,胶水,剪刀,幼儿继续动手装饰小兔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2、通过吃火锅的情景活动,体验集体游戏中分享的快乐。
3、喜欢与同伴、教师进行美术活动的意愿。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颜色并会正确运用拿笔姿势。
难点:了解吃火锅的流程并愿意大胆交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前期吃火锅的经验。
物质准备:鱼丸、鱼豆腐、蔬菜、肉、玉米、莲藕,土豆,小熊,电磁炉,锅,彩笔,纸
活动过程:
一、小熊请吃火锅。
教师引出宝宝们想请小熊吃火锅的情景。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客人,我们来看看他是谁呢?
----小熊说:冬天来了,特别冷。宝宝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熊暖和起来呢?
二、吃火锅
1、教师出示火锅要用的材料及介绍吃火锅的方法。
----小朋友们,你们吃过吗?这是什么?
----它是什么颜色的?
----先把锅盖打开,给锅里加一半的水,放入火锅料,盖上锅盖,最后把电磁炉的按钮打开。。
2、教师出示餐具及彩笔并分发。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3、教师示范吃火锅的细节,幼儿仔细观看并动手操作。
----小朋友们,仔细看哦!老师最喜欢吃玉米,它是什么颜色的?
----那我们一起来把它图上黄黄的颜色,然后下在锅里吧!
----你们喜欢吃什么呢?自己可以来涂一涂,然后把它放在锅里面煮一煮,闻一闻,看看香不香?
----用漏勺把它捞起来,小心不要烫到手哦!
三、分享真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吃火锅的心情。
活动延伸:
和自己的好朋友在活动结束后一起讨论吃火锅的流程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幅吃火锅的热闹情景。
活动反思:
本次展示活动,首先我在准备教具方面做的很充分,也考虑到些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满足每位幼儿的需要,如准备好充足的用具及座位,以方便幼儿吃火锅时游戏的正常进行。还有在对一些细节方面也做好了处理的准备,如在用小车选菜时暗示幼儿慢慢推小心把菜打翻等,进行一次活动前我会想的更多更细了,尽量考虑到幼儿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预防工作,才不会在活动中手足无措。
当然,作为新教师,还是有些不足之处的,还需要一定的努力。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提问有时会有些罗嗦,不太能时刻围绕着目标进行,对幼儿的答案不能很恰当的回应,将他引入主题。自己在语态方面还需要加强,让自己的语言有快有慢,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课程分析:
由于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对画面主要内容的完整表述以及多幅图连贯讲述存在困难。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藏在哪里了》,通过观察画面,运用新的讲述方法学习完整连贯地讲述,以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幼儿自主性和教师引导性有效结合。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课程目标:
1.了解故事中小动物显著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据特征找出相应的动物。
2.能用句子“……藏在……(后面|里面)”,描述动物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课程准备1.场景布置:石头、树、草、花。
2.PPT课件。
课程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藏在哪里了》。
2.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3.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4.教师小结:在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二、出示PPT课件,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1.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
2.教师讲述
三、进入场景,参与寻找,讲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寻找。教师以小狐狸的口吻说:“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小朋友们帮我一起来找吧!”石头后面有谁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里了?
2.还有小动物藏在哪里了?你找到了谁?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大象躲在草丛里)你是怎么会发现它的?
3.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四、游戏:捉迷藏
1.教师: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让幼儿根据场景(石头、大树、花丛、草丛)自己找地方躲起来。
课程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在活动中如果我的亲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会更深刻,更情绪化。活动有忽视个别幼儿的现象,没有兼顾全体幼儿,对于举手次数很少的以及不举手的孩子,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言、表情、肢体等让自己变得更具感染力,更能调动孩子,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活动中要调整和反思的地方。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通过观察玩具毛毛虫的变化和教师所绘的毛毛虫造型,尝试用纽扣按一颗紧挨着一颗的方法连接拼贴毛毛虫。
3、知道将不用的纽扣按颜色放回相应的盒中。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色鲜艳的可反复使用的即时贴底板(可用废旧纸盒的内底板贴上即时贴做成)人手一块。
2、足够数量的各色大纽扣。
3、绒布玩具毛毛虫。
【活动过程】
一、调动对毛毛虫的已有经验.
出示绒布玩具毛毛虫。谁来了?这只毛毛虫是怎么样的?你们用手来比比看。(引导幼儿注意到这是一条长长的毛毛虫。
分析:让小班幼儿用动作比划"长",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身体长"的印象,为后面创作时表现长长的毛毛虫作准备。
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教师将毛毛虫扭成交叉状。)你们看,它的身体变成什么样了?你们来学学看。(教师用线条画出毛毛虫的交叉造型。
它又变成什么样了?(教师将毛毛虫的身体变成拱形。)这次,谁来学一学它的样子?(教师用线条画出拱形毛毛虫。
毛毛虫的头也会变。(教师将毛毛虫的头扭向后方。)你能发现毛毛虫现在想做什么吗?(引导幼儿发现:头向后的毛毛虫就好像在向后看。
如果我想让毛毛虫向地下钻,头应该怎么变呢分析:改变头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毛毛虫的造型,幼儿如果能幼儿作品:毛毛虫体会到这一关键点,便可以在后面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同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提示幼儿根据头的方向想象毛毛虫所处的环境,如毛毛虫在向上吃树叶、在向下钻地洞、在草地上玩等,这样幼儿在后面黏贴时就能自发地添画毛毛虫的背景,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确黏贴的任务和要求.
今天老师请你们黏贴出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调皮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教师逐一4"r绍纽扣和即时贝占底板。
谁会将纽扣黏贴在底板上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在即时贴上黏贴纽扣的方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黏贴的方法:先将纽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贴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贴时,要一颗纽扣紧挨着一颗纽扣。这样才能黏贴成长长的毛毛虫。
请全体幼儿用动作模仿并说出黏贴的方法。尤其强调要一颗紧挨着一颗。不用的纽扣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分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黏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黏贴活动。
三、在教师指导下黏贴毛毛虫.
教师提醒幼儿将纽扣一颗紧挨着一颗黏贴,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可用情境性语言引导:"你的毛毛虫正在干什么呀?毛毛虫的头在转向哪里呀是在向前爬行呢还是在向后喊朋友?
活动目标:
1.尝试自主探索运用“揉、团、压”的方法制作饼干。
2.能运用不同的材料装饰出不同花样、味道的饼干。
3.初步体验创意制作食物与大家分享的快乐。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尝试自主探索运用“揉、团、压”的方法制作饼干。
活动难点:能运用不同的材料装饰出不同花样、味道的饼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丰富幼儿对日常各种饼干样子的认知经验。
2.物质准备:课件,葡萄干、干果、芝麻、面团每组一份,制作饼干服装、桌垫每人一套,饼干分类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制作饼干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饼干吗?你喜欢吃什么样的饼干?
小结:你们都知道这么多饼干。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饼干体验馆去制作饼干,现在让我们看看在饼干体验馆里都有些什么样的饼干!
二、课件展示,逐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制作饼干的方法,初步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一)播放课件,观察饼干的形状和样式。
1.提问:你看到有什么样的饼干?
2.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制作?你想制作什么样的饼干?
(二)请幼儿自主探索制作饼干的方法,初步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1.幼儿初步自主尝试用面团制作饼干。
2.请幼儿示范、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用探、团、压的方法制作饼干。
(1)幼儿示范自己制作的方法。
(2)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一块面团揉呀揉,手心相对团呀团,使劲压平变了样,美味饼干做好了。
3.幼儿再一次尝试用揉、团、压的方法自主制作饼干。
三、幼儿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创意装饰不同花样的饼干,进一步体验创意制作的乐趣。
1.介绍创造制作材料。“老师这儿还给你们提供了许多葡萄干、干果、芝麻等材料,大家可以大胆想象,创意装饰出不同花样,不同口味的饼干”.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激励幼儿选用不同的材料,创意多块不同花样,不同口味的饼干。
四、引导幼儿互相介绍、分享、品尝自己制作的饼干,体验分享的快乐。
1.幼儿把自己制作的饼干送到饼干展示台上,互相观察同伴制作的饼干花样。
2.请幼儿与同伴介绍自己的饼干创意与口味。
3.请幼儿相互分享、品尝自己制作的饼干。
五、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更多样式花式饼干的课件,感受艺术装扮生活的美。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运用“情景体验”、“自主创作”、“美感浸润”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情景中、在游戏中、在操作中体验饼干制作带来的乐趣,获得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感知美好的事物,萌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情系体验,吸引幼儿快乐的融入饼干制作活动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教师创设“饼干体验馆”的情景,很快便吸引和调动了小班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马上变身“西点师积极参与与材料的互动中。
二、自主探究,引导幼儿充分的尝试和材料互动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教师打破教师示范在前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同伴示范—教师梳理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揉、捏、团的方法制作饼干,在亲自动手试一试、做一做的过程中,教师不给幼儿任何限制,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尝试。过程中孩子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运用多种辅助材料创意制作各种饼干的过程中,既充分的感知了不同材质的质感和色泽,也萌发了创作的愿望。
三、美感没润,丰富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经验
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五颜六色的饼干面团、晶莹剔透的糕点纸和多种多样的辅助材料,让幼儿产生了多元的创作和想象,那些花纹、图案、色彩,部为幼儿带来了美的经验、美的感受,实现了“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指南》)的指导日标,为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刚进入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有一明显的特点,即“胆量不够”。在课堂、游戏各方面都不爱在幼儿面前表现自我,所以只能通过给予一定的胆量知识,让他们学习、体会是必要的。从各方面逐步培养孩子养成多举手,爱举手,勇于参与各种活动的好习惯。《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利用故事中的小动物唱歌方法来引导幼儿杂日常生活中要自然、大胆的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学习词:太快、太响、太轻、太慢
2、培养幼儿在多人面前较大胆、自然的表述。
3、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猫小羊小狗小鸡等活动教具一套,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请幼儿辨认,并模仿小动物叫声。)
二、 导入故事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完整讲述故事一遍,然后启发
幼儿共同回忆故事中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A、通过看、想回忆故事中谁参加了唱歌比赛?
B、小动物们是怎么唱歌的?
C、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并模仿?
2、那谁唱得最好呢?(分别让幼儿模仿小鸡、小鸭、小狗、小羊、小猫唱歌。了解“太轻”“太响”“太快”“太慢”的含义)
3、听录音讲述故事第二遍。
A、唱歌比赛谁得了第一名?
B、小猫为什么得第一名?
4、教师小结: 鼓励幼儿再次模仿小猫唱歌,学说小猫唱得不轻也不响、不快也不慢,唱得好听极了。
三、结束部分:
教师以歌表演《是谁打碎了花瓶》结束课程,请小朋友欣赏《是谁打碎了花瓶》。
一、设计意图: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体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幼儿可以从中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这个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小班幼儿正处于认知数学的初期阶段,对数的对应主要以直观的方式来进行感知。所以本次活动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猫和鱼(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把对小动物的兴趣转移到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事物上,从而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二)师幼互动,引导幼儿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幼儿动手操作,再次感受一一对应的原则
(四)运用学具,加深幼儿对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推荐课件:小班科学公开课《一一对应》PPT课件
下载地址:http://www.banzhuren.cn/ppt/1424.html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大象卡片若干、香蕉卡片若干、胶棒、小贴画。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师:好啦!小宝贝们,看看我这。你们看到谁了呀?(播放小狗、木头任意排列的PPT)。
师:是一根木头还是许多木头呀?我们来听一听小狗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呢。(播放小狗语音①)
1.提问:
(1)小狗要干嘛呀?
(2)小狗要请谁来帮忙?
(3)一个小动物可以搬多少呀?
2.小结:
小狗需要盖新房子,它需要很多的木头,小狗请了好多小动物来帮忙,一个
小动物帮他搬一根木头,大家一起帮忙盖房子。
(二)师幼互动,引导幼儿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师:我们来看一看,小狗都请谁来帮忙来了。(播放一只小刺猬、一根木头PPT)。
1.提问:谁来了?喔!原来是请来了一只小刺猬,可是小刺猬的力气太小了,老师要来帮一帮它,一只小刺猬要搬一根木头(教师示范、演示,引导幼儿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小刺猬搬了几根木头呀?
师:再看看还有谁来了。(播放两只小猫、两根木头PPT),
2.提问:谁来了?小狗请来了几只小猫?有几根木头呀?(强调一个小动物搬一根木头)那谁来帮小猫搬木头?(请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感受一一对应的关系)。
师:宝贝们,我们再来啊!再看看还有谁来帮忙了。(播放三只小白兔、三根木头PPT)。
3.提问:谁来了?有几只小白兔?几根木头?每只小白兔搬几根?谁来帮帮它?(请幼儿操作)。
师:我们再看看还有谁来帮忙(播放四头小牛、四根木头PPT)。
4.提问:谁来了?来了几只小牛?有几根木头?(引导幼儿数数)谁来帮忙?(请幼儿操作)。
师:小狗的木头还没有搬够,我们看看小狗还请谁来帮忙啦?(播放五只大象、五根木头PPT)。
5.提问:谁来帮忙了?来了几只大象?几根木头?(引导幼儿数数)谁来帮助大象?(请幼儿操作)。
(三)幼儿动手操作,再次感受一一对应的原则
师:好啦!那么多的小动物都来帮助小狗了,我们来看看小狗的新房子盖好了没有。(播放小狗、盖好的房子PPT)。
1.提问:那小狗要怎么感谢小动物呢?我们来听一听小狗是怎么说的。(播放小狗语音②)喔!小狗说什么呀?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狗都邀请谁来他家做客(播放一只小刺猬、一个苹果;两只小猫、两条小鱼PPT)
2.提问:谁来到小狗家了?小狗要请他们吃东西(教师示范、演示,一只小刺猬吃一个大苹果)那小猫吃什么呢?谁来帮忙分给他们?(请幼儿操作,感受一一对应的原则)。
师:看看还有哪些小动物来了(播放三只小兔子、三个胡萝卜;四头小牛、四把青草PPT)
3.提问:谁来了?小兔爱吃什么?那谁来分给小兔子胡萝卜(请幼儿操作)小牛爱吃什么呀?(请幼儿操作)。
(四)运用学具,加深幼儿对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1.引出操作
师:小狗请来了小刺猬、小猫、小白兔和小牛到家里做客,那还有谁还没来呢?(播放五只大象、五根香蕉PPT)谁来了?我们来听一听大象伯伯说什么了。(播放大象语音①)
2.幼儿自主操作,帮大象分香蕉。
师:大象说了什么?谁想来帮忙呀?咦!大家都想来呀,好吧!那看老师这,我给小朋友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份材料。(幼儿人手一份学具:五只大象、五根香蕉卡片)我们所有小朋友都来帮大象分香蕉好不好?(教师说明操作要求,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懂得分享
师:你的大象吃饱了没有?好,现在来看看老师的大象(教师操作:分香蕉给大象PPT),我们的大象都吃饱了,我们来听一听大象伯伯有什么要对我们说的。(播放大象语音②)大象伯伯刚刚说了什么呀?(引导幼儿说:谢谢、不用谢,懂得分享)
师:大象伯伯非常感谢小朋友分享给他好吃的香蕉,现在大象为了感谢小朋友们,它把好吃的东西放到了老师这里,待会我们洗洗手再来分享好吃的东西好不好?好了,宝贝们,我们先去洗手吧!
推荐课件:小班科学公开课《一一对应》PPT课件
下载地址:http://www.banzhuren.cn/ppt/1424.html
活动目标: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进行横竖线的涂鸦;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愿意为小猫送去它爱吃的鱼;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辨别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画横线和竖线。
教学难点: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并且与边缘封闭。
活动准备:
1、小猫的生日PPT一套,小猫留言录音;
2、布置织网区和捕鱼区,捕鱼区设置三个架子,架子上铺上渔网,并悬挂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鱼备幼儿捕捞;
3、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鱼每人若干;
4、深蓝、深紫色马克笔、淡蓝、淡紫色卡纸制的空白的“渔网”若干(可设置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示范的渔网材料一套。
活动过程:
一、小猫的生日礼物(出示PPT)
1、听听、猜猜谁来了?(是小猫)引出今天小猫过生日。
2、说说小动物们会送给小猫哪些好吃的作为生日礼物呢?(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小猴送爱吃的桃子,小兔送她爱吃的胡萝卜,小狗送她爱吃的肉骨头。)
3、想想小猫最想吃什么?(播放小猫的留言)引发为小猫去捕鱼的愿望。
二、讨论织渔网、捕鱼的办法
1、讨论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许多鱼?(渔网)
2、出示渔网:渔网是什么样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线编织出来的,中间的空格子叫网眼)。
3、展示PPT,说说PPT中的渔网能捕到鱼吗?为什么?改进后的渔网能网到鱼吗?
小结:原来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才能网到小鱼。
4、教师示范“编”渔网。(强调,从网的边缘从前往后、从上往下编,线条要直直的,渔网要编织得紧紧的密密的,不然小鱼就从网眼里溜走了。)
5、捕鱼:贴上小鱼,数数小猫捕到几条小鱼?
三、一起为小猫捕鱼
1、检查渔网的边缘是否封闭。
2、检查渔网是否编织紧密,小鱼会逃走吗?
3、引导幼儿说说你捕了几条鱼,给谁吃?
四、欣赏分享
1、给小猫送礼物。
2、一起为小猫唱生日歌。
如果您是新幼师,还不知道怎么上好一节公开课,欢迎来我们这学习哦,本课程有教学视频参考,和配套课件PPT。
活动反思:
1、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整个活动我以音乐游戏:小鱼游、网小鱼导入活动,以猫妈妈和小猫的游戏角色贯穿始终进行示范和互动,最后以小猫展示自己网到的小鱼结束活动。
2、以大画纸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我以一组一张大画纸的形式,让幼儿自由选择。这里可以隐性的顾及到幼儿的能力差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画很多个网,网到很多鱼,也可以画一个大网,一下子网好多鱼;能力弱的孩子网到一条鱼也不错。
3、运动多种手段评价作品。我为评价作品也做了相应的准备,首先,我让所有作品都有展示的平台;其次,我以贴泡泡的形式帮助孩子给自己的作品做标记,便于在评价时,老师能够有针对性的评价作品。但也有缺点,对幼儿来说可能作用不大。再次,我以“抛砖引玉”的方式,老师自己先讲“渔网”的特点,来暗示孩子讲述评价的重点。
活动目标:
1. 在老师的带领下会合拍地歌表演。
2. 结合歌词学习小鸭走,模仿小鸭叫。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及大胆地表现力。
4.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6. 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7. 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磁带录音《丑小鸭》
2. 每人一顶小鸭帽(用空方便面碗制成)
3. 小猪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老师:“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咱们出发吧,好吗?”
幼儿:“好吧。”
(教师和幼儿来到草地上找一个位置坐下)
2.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鸭》,声音大小、高低有变化。
3. 教授歌表演:
1) 创设情境。教师:刚才我接到小猪的电话它生病了,我们去看看它吧,好吗?
幼儿:好吧。
教师:那我们给它送些什么让它开心呢?让它快点好起来呀?
幼儿:送花、送水果…唱首歌。
教师:那我们就给它表演一个《丑小鸭》吧。
2) 结合歌词学习“丑小鸭”的动作。
a. 教师:小鸭怎么走路啊?请幼儿来模仿(要领:腿儿弯弯摇啊摇)
b. 教师:小鸭怎样叫呢?(要领:胳膊胸前伸直,双手上下张合,腿下蹲)
3) 请个别幼儿、几名幼儿表演(规范幼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4.在教师的歌声伴唱下幼儿合拍地表演一遍,提醒幼儿动作。
5.全体幼儿听音乐边演唱边表演,体验小鸭的快乐情绪。
6.教师:咱们去看小猪给它带去这个节目吧。
幼儿:好吧。
7.(到小猪家)幼儿集体表演。
活动结束: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根据我们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动作模仿能力很强,但是语言发展能力不强,对歌曲的理解能力更加谈不上。于是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想让幼儿倾听优美的音乐,并看老师的操作表演从而熟悉音乐,理解歌曲内容。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模仿动物的动作。
2、体验运动的快乐,能大胆的与小朋友、老师一起愉快的游戏。
3、爱护动物,体验小朋友之间共同合作的乐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宝宝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见过哪些动物,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啊,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动物园。开起小火车准备出发。
二、通过课件出示动物,学习儿歌。
1、宝宝们你们知道脖子最长的动物是谁吗?出示课件长颈鹿,和长颈鹿打声招呼。长颈鹿也和宝宝们打招呼呢?长颈鹿说了什么?长颈鹿告诉我们它走路的侯时抬头挺胸,长颈鹿走路的样子神不神气,我们学一学长颈鹿抬头挺胸神气的样子。看哪只长颈鹿走得最神气。你们都是神气的长颈鹿。
2、听这是谁的声音?小鸟是怎么飞的,让小鸟来告诉我们它是怎么飞的。小鸟告诉我们什么了,让我们一起变成快乐的小鸟吧。小鸟飞得可真高。和小鸟再见。
3、有一种动物,它的耳朵像蒲扇,身体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你们知道是谁吗?我们今天会看到谁,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它长长地鼻子能干什么?它的腿粗不粗,对它的腿又粗又壮,力气特别大,走起路来咚咚咚。让我们像小象一样甩起长鼻子走起来。我来看一看那只小像的鼻子最长。
4、做动作请幼儿猜出是那只动物,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小兔子说什么。我们像小兔子一样轻轻跳一跳。小兔子真可爱。
5听谁在叫,小猫说了什么,小猫走路轻不轻,为什么小猫走路会很轻。
小结:动物乐园里真热闹,我们到这来休息一下。
三、让幼儿自由讲述在动物乐园里所见过的动物,以提问、对话的形式巩固儿歌,模仿动物作。
1、长颈鹿是怎么和我们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谁来学一学长颈鹿走路。
2、小鸟告诉我们它是怎么飞的,谁来像小鸟一样飞一飞。
3、小象在介绍自己时说了什么话?是怎么走路的?谁来学小象走路、
4、我们去看小兔子时,它说了一句话是什么?谁来学小兔子走路。
5、小猫是怎么介绍自己的,?谁来学小猫走路
小结: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动物,你们喜欢它们吗?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不能伤害它们,小动物听到我们这么喜欢它们,都高兴得跳起了舞。小动物跳得好吗?我们给它鼓鼓掌。
四、让幼儿自己动手布置舞台,邀请动物。体验小朋友共同合作的乐趣。
1、我们把动物们请到我们这来跳舞好不好。小动物不但喜欢住在动物乐园里,还喜欢住在空气清新的树林里。看这里有花和树,我们就用花和树打扮一个漂亮的舞台好不好。请宝宝们两个或是三个好朋友一起齐心协力把树和花种到舞台上开始工作吧。
2、来孩子们快到老师这来,看看我们的舞台漂亮吗?真漂亮你们真棒。小动物看到后肯定会喜欢。来我们快去邀请小动物吧。
3、来了这么都动物,我们快看看是哪些动物来了。你们喜欢它们吗?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戴好。把自己打扮成可爱的小动物。
4、舞会马上开始了,请小动物们入场做好。
5、主持舞会,讲述表演要求。小动物依次出现,轮流到舞台上来表演,大家做好观众为表演的小动物加油。请第一个出场的长颈鹿到老师这来做准备,教师提示其他小动物表演。
五、思拓展维。以提问的形式,还想邀请哪些动物,请幼儿自由讲述,模仿动作,请幼儿观看课件老师请来的动物,一起学学它们走路好吗?并仿编了儿歌。
我是一只大白鹅,抬头挺胸走
我是一只小蝴蝶,飞呀飞得高
我是一只小青蛙,轻呀轻轻跳
我是一只小花狗,汪汪汪
我是一头小小象甩着鼻子走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在观察、尝试的基础上,学习使用铺助材料的方法,探索用各种材料制作糖果。
2、锻炼手的团捏、粘贴能力,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3、让幼儿感受艺术美,体验与家长共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活动室中布置各种糖果,各种有趣的糖纸、糖果包装盒等。
2. 铺助材料:绉纸、卡纸、橡皮泥、透明包装纸、吸管、牙签、糖果纸(盒、罐)、透明胶、双面胶、用山芋、萝卜、黄瓜等切成的各种形状的小块……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圆的,有方的,有三角形的;有硬糖,有软糖;有各种颜色的糖;还有各种口味的糖,有甜的,有酸的,有清凉的,有又酸又甜的……你们喜欢糖果吗?现在我们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糖果,好吗?
2、亲子操作
A包装糖果。
玩法1软糖:父(母)先拿一张绉纸用力团捏,边团捏边说:“用红色纸捏捏、团团。”“用力捏,使劲团。”“圆圆的软糖做好了!再拿一张绿色纸把糖包起来(用透明胶将糖果包裹好固定住)。,”糖果做好啦,真好看!”“你一定也能学会包糖果,让我们一起来做吧!”
玩法2硬糖:让幼儿尝试用透明包装纸包上各种形状的黄瓜块、萝卜块(用金线拧紧),制作硬糖。父(母)可鼓励幼儿用水彩笔在黄瓜块、萝卜块上画图案装饰。
温馨提示:孩子包糖果,父(母)从旁指导和帮忙。全部完成后,把“糖果”放在小盘里,数一数有几粒,看看哪一粒包得最好,父(母)随时鼓励孩子。包糖果用的数量可以自由决定。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家长不要代替他。
B装饰糖果
玩法1:父(母)先让幼儿欣赏各种糖果纸,再鼓励幼儿交流自己喜欢的糖果纸以及设计糖果纸的方法。注意提醒幼儿不要将颜色涂在轮廓线外,学会运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涂色方法。幼儿设计好糖果纸后串成漂亮的门帘。
玩法2:父(母)先画出糖果外轮廓,并鼓励幼儿将剪下的各种装饰的图案(如圆点、条纹、花、星星等)用双面胶粘贴在糖果底图上(双面都可装饰)。
温馨提示:父(母)可帮助幼儿画轮廓,鼓励幼儿选择相应的颜色涂色或粘贴。家长适时提示指导,不包办代替。
C做棒棒糖
玩法:父(母)先让幼儿认识棒棒糖的材料。分别出示:橡皮泥、泥工板;吸管、牙签、糖纸、透明胶。再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a、先将橡皮泥在泥工板上搓长,分成几份,可以做各种形状的糖
b、拿其中一块在泥工板上搓圆 c、用吸管或牙签、插上做棒子。
d、将做好的棒棒糖插入糖果瓶、糖果盒中。
温馨提示:父(母)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辅助材料,做出不同样子的棒棒糖如方的、圆的、长长的、扁扁的……
3、延伸活动:“生活学习区”、“大师傅面店”、“涂鸦区”
活动目标:
1、学习词语:暖洋洋,红彤彤、甜蜜蜜。
2、学习比喻句:弯弯的香蕉,就像一只小船。
3、感受散文所抒发的情感,培养对散文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准备橘子、苹果,香蕉等形状独特的水果。
2、准备教育挂图《语言。小太阳》
3.准备小女孩子,姥姥手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熊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现在就来和小朋友认识一下吧。看,这是红红。你们好,我叫红红。另外一位是红红的姥姥,小朋友知道姥姥是谁吗?是外婆还是奶奶。哦对了,是外婆。
二、充满感情地讲述故事
今天,红红要去姥姥家,因为前些天姥姥生病了,妈妈叫她送些水果去看望姥姥。她来到姥姥家,看到姥姥在干活,。红红就说:“姥姥你病刚好,还是不要干活了,要多休息才是,走,我陪你去晒太阳吧”。她们来到院子,找了把椅子坐下晒太阳,太阳暖洋洋的。红红想:要是让姥姥开心,她的病就会好的更快,于是,她想了想给姥姥变魔术吧!她一定会开心的。她对姥姥说:“姥姥我给你变个魔术吧!”姥姥说:“哦,你还会变魔术,我还真想看看。”于是红红就拿出魔术棒,变变变,变出个可爱的小兔子;它就在那儿蹦蹦跳了,她又说了声变变变,变出个小乌龟,小乌龟就在地上爬呀爬;她又说变变变,变出个小鱼,小鱼就在那里游呀游------。这时乐得姥姥都合不了嘴。红红说:“玩了这么久了,我们也渴了,我给你变个橘子吧。让我们解解渴吧。”于是她又开始说:“变变变,变出个小橘子。”姥姥你看,我变出一个橘子。这个橘子圆圆的,红彤彤的,就像个小太阳。红红说:“我来剥它,你一瓣我一瓣。”姥姥吃得甜蜜蜜,甜到心里暖洋洋。橘子吃完了,红红说:“小太阳没啦!”这时姥姥搂着红红,亲亲她的红脸蛋儿,对她说:“你才是我的小太阳。”
三、重点句练习.
比如:“我陪姥姥晒太阳,太阳暖洋洋。”“圆圆的橘子红彤彤,就像个小太阳。”“姥姥吃得甜蜜蜜,甜到心里暖洋洋。幼儿跟教
四、提出问题
姥姥为什么说:“这才是我的小太阳。”以加深幼儿对主题的理解。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小朋友要怎么做教师的小太阳。
五、结合散文学习比喻句。
出示香蕉、苹果、梨等水果让幼儿学说比喻句。教师:“刚才红红玩变变的游戏是不是很好玩?”幼儿:“是呀”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老师变出苹果来,你只要会说XX(形状)的XX(东西)XXX(颜色),就像个XXX。谁会说得来这个苹果就奖励给他。“
六、出示教育挂图培养幼儿想说的兴趣。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根据挂图来讲述故事。比比哪一个小朋友说得最好。我们奖励他小红花一朵。
七、让幼儿谈心:“我也要做个小太阳。”
小朋友你们想做老师的小太阳吗?想,那怎么样做才可以当老师的小太阳?上课认真听,不随便插嘴讲说等。对的,小朋友说的真好,那以后小朋友要记住怎样做才是老师的小太阳,可不要忘记了。
八、以《你帮我来我帮你》的歌曲结束活动。
小班语言:谁最羞
教学目标:
1、学习辨认教学结构图上的标记,感知小鸡、小鸭、小兔的行走方式。
2、学习诗歌,感受诗歌天真活泼的情趣,体验小袋鼠害羞的心情。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结构图、鸡妈妈、鸭妈妈、兔妈妈、袋鼠妈妈头饰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产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新朋友,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都有谁?
向小动物打招呼:“你们好!你们好!”
二、通过观察结构图,初步理解诗歌
师:小朋友,老师在小动物的旁边还画了一些标记。
提问:(1)小鸡、鸡妈妈的旁边有什么标记?标记像什么?学习诗歌:小鸡,跟着妈妈,走!走!走!
(2)小鸭、鸭妈妈的旁边有什么标记?这个标记像什么?猜猜小鸭和妈妈在干什么?学习诗歌:小鸭,跟着妈妈,游!游!游!
(3)小兔和兔妈妈有什么标记?猜猜那个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呢?小兔子和妈妈在干什么?学习诗歌:小兔、跟着妈妈,跳!跳!跳!
(4)小袋鼠在哪里?小鸡、小鸭、小兔都跟着妈妈,小袋鼠呢?害羞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学习诗歌:小袋鼠,他要妈妈抱,羞!羞!羞!
三、完整欣赏诗歌
师:“刚才我们念得诗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谁最羞》,请老师把诗歌完整的念一遍。”
四、游戏
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规则:请四名老师分别做动物妈妈,让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宝宝,跟着妈妈学本领。五分钟后,检查学本领的情况。集体念诗歌。
五、结束
小动物都在学本领,只有小袋鼠它要妈妈抱,羞!羞!羞!我们可不能像小袋鼠一样。我们长大了,要学习本领,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和讨论,使幼儿初步学习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轮流玩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幼儿感受愉快的活动情绪。
4、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小汽车,各种新奇的玩具、图书分成五组
活动过程:
一、 出现小汽车,设问
1、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请两名要玩的幼儿上来)
2、有两个小朋友要玩小骑车,可现在只有一辆车,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大家得出:一个先玩,一个后玩,一个一个地玩,就是轮流玩,学习词:轮流。
3、请两名幼儿轮流玩小骑车。知道互相谦让,让对方先玩。
4、还有谁想玩请三名幼儿来玩,问:他们应该怎么玩呢?引导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地轮流玩,巩固幼儿对"轮流"的理解。
二、 小结
我们一起活动的时候,要团结友爱,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个人玩,但人多的时候,就要轮流玩。还有的玩具一个人玩不起来,就要几个人共同玩。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
翘翘板、摇船,要两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网、大金鱼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玩时要注意不影响不妨碍别人。
三、 分组活动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来玩,有的是一个一个人玩的,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想办法,和别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绍各组内容: 第一组:立体新图书(三本)第二组:玩具小汽车(三辆)第三组:望远镜、万花筒(各一)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老师观察和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动结束后谈谈自己的活动情况。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走路、拿东西、收积木时发出重重的响声,有的幼儿甚至故意制造一些声音来引起老师及同伴的注意,他们会觉得发出噪音很有意思,乐此不疲,虽然老师经常教育幼儿噪音对我们的健康有害,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为了保护幼儿的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知道噪声的危害而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保持安静并喜爱安静的环境。
2、学习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敲门、轻轻放物品。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7、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懂得保持安静并喜爱安静的环境。
活动难点:学习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放物品。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有过小兔跳的经验。
材料准备: 1、手偶小猫、小鸭、小猴、小青蛙、大灰狼各一个。
2、玩具老鼠一只。
3、玩具少许,花朵若干。
4、歌曲《我叫轻轻》
活动过程:
流程:观看手偶表演——针对表演内容讨论——练习、游戏——内化迁移。
(一)、幼儿观看手偶表演:
小猫出场:喵喵喵,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向小猫问好。)我叫轻轻,瞧我走路多轻,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小鸭出场:嘎嘎嘎,小朋友你们好!我也叫轻轻,妈妈睡着了,我和弟弟轻轻说话。
小猴出场:吱吱吱,小朋友你们好!我也叫轻轻,玩具玩过了,轻轻放回去。
小青蛙出场:呱呱呱,小朋友你们好!我也叫轻轻,每次回家我都轻轻敲门,妈妈夸我有礼貌。
(小猫、小鸭、小猴、小青蛙是幼儿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动物,有亲切感,能够抓紧幼儿的视线,便于幼儿记忆和回答。)
(二)、讨论:
1、这些小动物都叫什么名字?(帮助幼儿回忆表演内容)他们为什么都叫轻轻?(帮助幼儿理解他们叫轻轻地原因)
2、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放玩具、轻轻敲门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大声说话,重重的敲门,这些声音让我们听了很不舒服,对我们的健康有害。我们也要像这些小动物一样要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敲门、轻轻地放玩具。
(通过教师小结懂得保持安静的益处及小朋友怎样做才能保持安静)
(三)、模仿练习: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表演“我叫轻轻”。
(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感知应该如何做)
(四)、游戏“躲过大灰狼”
1、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躲过大灰狼的游戏,你们做小兔,老师做兔妈妈,我们一起去采花。喔,对了,妈妈还忘了告诉你们一件大事,那边有一只大灰狼在睡觉,我们一定要轻轻地,否则会被大灰狼抓住的。
2、我们怎么跳才不会把大灰狼吵醒呢?师幼共同讨论怎样跳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的方法。
(让孩子讨论不被大灰狼发现的方法,将孩子放在主导地位,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3、教师小结幼儿说的内容:不推、不挤,嘴巴不发出声音,双脚并拢用脚尖轻轻着地向前跳。
(幼儿的经验往往比较零碎,教师的小结更有利于幼儿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强调游戏中要做到“轻轻”两字。)
4、幼儿练习几次。
(常常发现跳时幼儿控制不好身体的重心,双脚着地时也是全脚掌,落地比较重,反复练习便于幼儿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
5、游戏
老师扮大灰狼,幼儿扮小兔。大灰狼背对着小兔在睡觉,小兔们一个个从大灰狼背后跳过,一起去采花。
(运用游戏,培养幼儿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坐下来的良好习惯)
(五)、内化迁移、结束活动
1、小结:宝贝们,刚才我们为什么没被大灰狼抓住呢?平时什么地方也应该轻轻地呢?
(通过小结,引导幼儿归整在活动中感知到的礼仪知识,并引申到日常生活中去,帮助孩子们把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内化迁移。)
2、在“轻轻”的歌曲声中边做动作边离开活动室。
(六)延伸:
1、学唱歌曲《我叫轻轻》
2、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幼儿的行为。
活动反思:
这样的活动,要想一下子让幼儿养成什么都轻轻的习惯是比较难的,好习惯是要长期的坚持培养才行,我和班级的老师交流,并对孩子们提出要求,只要能坚持在老师要求“轻轻地”情况下,老师就会奖励他们一颗小红花。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并且有家长们的配合,孩子的良好习惯一定会养成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加油吧!
小班的幼儿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很容易相信陌生人,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小编设计了本次安全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知道不能随便离开老师或家长,不能跟陌生人走,希望这篇教案可以给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随便离开老师或家长,不能跟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叔叔或阿姨扮演陌生人,并与之设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2、根据故事内容,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1)小华为什么没有跟着陌生人走?
(2)小华是怎么说的?
3、情境练习:学习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景一: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他今天没有空来接你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你认不认识她?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跟她走?小朋友都来想一想:某某应该对这位阿姨说什么?(让幼儿练习:对不起,我不能跟你走,我还是等我妈妈来接我吧。)
情景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叔叔走过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叔叔给你巧克力,我带你去玩吧。”
教师提示:
1、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2、能不能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
3、集体练习一些委婉而礼貌的谢绝语。
4、结束:教育幼儿和陌生人打交道时也应该有礼貌。
1、大班下册语言活动教案40篇 教材分析: 幼儿最爱的人是自己的妈妈,但他们对妈妈的爱又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知认识上,对妈妈为自己毫无保留的付出却感受不到,尤其当妈妈对自己管教时,就误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而《我妈
1、中班歌曲教案40篇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2、尝试替换歌词,在游戏中体验关爱家人的快乐。 3、能有感情地演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
1、大班语言活动详案教案40篇 现在幼儿龋齿现象严重,爱吃糖,不注意口腔卫生,因此设计此次活动,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不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容易引起蛀牙。了解对牙齿有好处的食物,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
1、大班上册语言领域教案40篇 【教材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大班幼儿看到小班的弟弟、妹妹遇到困难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关爱、怜惜之情并主动伸出援手。《我是大班儿童》运用散文的形式,语言优美
1、大班科学物理活动教案40篇 让幼儿知道手的组成部分和作用,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对学习各种手语感兴趣。能理解聋哑病人的不容易,懂得关爱残疾人。 设
1、中班海洋教案40篇语言 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准备:木
1、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秋天 活动意图: 秋天来到,伴随着瑟瑟秋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各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果陆续上市。秋季的水果很多如:石榴、桔子、柿子、枣子、柚子等数不胜数。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1、小班室户外活动教案40篇 【教材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在孩子出门、接送孩子时都把孩子抱在手里,让孩子缺少了运动锻炼的机会,因此基本动作发展较弱。《花儿开了》这一活动就是针对小班幼儿在按
1、大班心理活动教案40篇 活动目标: 1.在玩玩、说说、找找中感受生活中勇气的多种形式,懂得在生活中要鼓起勇气挑战自我。 2.能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勇敢表达自己对勇气的理解和感受。 3.在游戏情境中能勇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