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园共育 > 幼儿家园共育
论文:家园合作有效促进幼儿生活能力培养

论文:家园合作有效促进幼儿生活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19-05-21 14:46:56

《论文:家园合作有效促进幼儿生活能力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家园共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师幼互动特指发生在师幼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是教师、幼儿各自人际互动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和主要的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自主游戏,自动发展。”幼儿通过区域活动,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进行自由探索,改变以教师为主题的教育模式,变成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探究式学习。然而,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虽然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认为只要做到能以幼儿为主、给幼儿提供可以活动的区域和玩教具,让幼儿自由玩耍。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就放任幼儿的活动,教师不去干涉幼儿的区域活动,也不介入幼儿的游戏,缺乏师幼之间的互动。因此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对幼儿的活动不能进行有效指导;忽视了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没有有效完成探索和学。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更有效的师幼互动呢,提高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学习,通过一学期的师幼互动课题研究,有效促进师幼互动,为幼儿建构开放、自由、温馨、宽松的活动空间,让幼儿园成为幼儿主动积极地的活动乐园,让幼儿拥有现实的快乐生活,让班级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安全、愉快、宽松、自由的师幼互动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游戏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要让儿童在适宜的环境里从事愉快的活动,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的精神才能使儿童达到正常化。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建立积极有效师幼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幼儿在区域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首先我会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在区域材料投放过程中,我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水平以、课程主题和领域的需要,在区域中地投放蕴涵教育目标的操作材料。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首先我能以幼儿活动为中心,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和发展目标设置了各类活动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建构区等。在各个区域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根据活动区不同的教育功能和区域特点投放不同的材料,如在建构区投放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大纸箱,并为幼儿提供了形状各异的建筑图片,让幼儿在搬弄、摆放、围拢、堆高的过程中,发展了小手的灵活性和空间知觉,提高了构建的能力。在美工区投放纸盒、纸杯、纸绳、纸盘、彩色纸、瓶盖、毛线、石子、小棍、果壳、彩泥等,并摆放一些具有艺术色彩的作品,让幼儿在这个环境气氛中引发艺术灵感,使幼儿在制作、绘画、捏泥的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在材料投放中能以本班幼儿现阶段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层次地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玩耍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幼儿发展需求。在美工区练习使用剪子,我就提供了三个层次的操作材料:画有短直线的剪纸练习、画有曲线的剪纸练习、画各种图形的连续剪纸练习。层次的不同便于能力不同的幼儿来操作。由于在每一个区角考虑到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兼顾个别差异,许多操作材料都能兼顾不同能力发展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每个的幼儿总能在各个区域中找到适合实际操作的材料,也能看到他们通过摆弄、玩耍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活动的层层递进,孩子们的能力水平也相应提高。

  2、建立合理的区域规则,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活动。首先我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将划安静和活跃的区域进行分割,相对安静的图书区、数学区安置在比较安静的寝室里,这样幼儿在这几个区域中玩耍时就相对对安静,互不影响;比较活跃的表演区、音乐区则安置在衣帽间和门口,孩子在这几个区域中活动时就不受约束和拘谨,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活动。这样合理划分班级的各个区域,幼儿在区域中能够不受环境的限制,可以更有效、合理地进行区域活动。其次我和幼儿一起制定各个区域的规则,幼儿在自己制定的区域规则中进行活动,不仅能主动遵守规则,而且还能及时发现修改区域规则,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制定区域规则时,我引导幼儿讨论各个区域的特点:在各区域中都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如何操作,几个人在区域中活动等。通过幼儿的一致商量,共同制定了各个区域的进区规则。建构区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在制定区域规则时,幼儿刚开始都同意10名幼儿进区活动,可是在后来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发现问题了:建构区需要的活动场地相对来说很大,人数多就显得比较拥挤,人多了在合作时意见又不能很快统一,影响了活动的质量,幼儿认为区域规则需要修改。我尊重幼儿的意见,于是幼儿又商量改进了区域规则:进区人数6人比较合理,这样在区域中就不拥挤、也不会因为意见不同意而分歧和争吵。因为区域规则是幼儿自己制定的,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每一个幼儿都能开心游戏,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因势利导,适时介入,建立有效的师幼互动模式。
  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去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倾听和判断幼儿的需要,才能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建立有效的师幼互动模式。
  1、教师的观察和适时的介入活动。首先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抓住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的介入。教师要充分观察幼儿的活动,对区域活动进行情况作出分析和判断:材料不适合幼儿的操作需求,不能调动幼儿的探索兴趣;幼儿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无从下手;幼儿发生矛盾,不能自己解决时,教师要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区域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区域游戏的技巧。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区域游戏内容,并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巧介入来帮助他们,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区域游戏的现象发生。但是教师的介入指导不一定是语言上的引导,也可以自己的肢体动作来影响幼儿,调动幼儿的操作兴趣。美工区里王若楠小朋友在玩毛根,她把几根毛根拧在一起,做了许多麻花后就不知道该怎样创意了。我悄悄来到她身边没说什么,只是拿起毛根做了一副眼镜戴在自己的脸上,她看见了连忙模仿我的创意,还来跟我讨论眼睛退怎样与镜框连接。不一会她也做好了眼睛,并戴在了脸上。区域活动,从某中意义上说,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区域活动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惯和能力养成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但是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产生疑问、发生矛盾时,教师的适时介入,可以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消除疑问。建立有效的师幼互动,使教师成为幼儿活动中观察者、引导者、帮助者。
  2、教师是幼儿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活动的鼓励者。教师应重视为幼儿同伴间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个幼儿在探索中自由充分的表达,相互倾听、相互启发。在区域活动前,我经常会让幼儿交流自己的意愿,说说就那天你自己选择了什么区域,想玩什么玩具,会怎样去玩。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往的经验进行描述,教师既要对幼儿的意愿给予肯定,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幼儿区尝试和探索。此时即是师幼间的互动,也是幼儿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对幼儿后续的区域活动给予了帮助和引导,在开展积极的师幼互动的同时,让幼儿之间的互动也生动起来。在幼儿出现认知冲突或不一致意见时,教师不要去压制、协调或统一,而是设法展开它,引发幼儿的讨论,或者把它变成一些可以被检验的假设、可实际进行的比较,让孩子通过讨论、检验、比较来发现“真理”,共同建构知识。音乐区里,几个孩子因为都想当小指挥发生争吵,我连忙介入他们当中,让他们轮流当一次小指挥,结果幼儿自己就发现问题了:王炘泰小朋友不会指挥,他指挥小朋友演奏时配合不到一起,张怡涵小朋友指挥的最好,最后大家一致要求张怡涵小朋友来当指挥,指挥大家进行打击乐演奏。教师的适时介入接入,化解了幼儿的矛盾,也让幼儿通过比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遇到困难时为幼儿提供跨越障碍的策略,鼓励他们坚持做事,要求他们完成自己的工作都是教师支持幼儿活动的表现。 教师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注意倾听和分析,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帮助者。
  三、教师指导行为的适宜性,提高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关系。
  在游戏的分享讨论环节中,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幼儿为客体的讨论的消极模式。可以运用游戏的分享交流为切入点开展师生互动方法,采用多种讨论方式鼓励幼儿对游戏环节提看法、提要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向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热烈的互动讨论。通过讨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互动模式,使幼儿健康发展、自主游戏、快乐学习。

  1、评价活动环境的适宜性。准备活动环境和材料是进行区域活动的前期工作,教师为幼儿准备宽松能够、愉悦、丰富、能互动、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的区域环境,是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条件。在创设区域环境时,首先我和幼儿一起商量创设哪些区域,和幼儿一起收集、准备、制作活动区材料。因为有了幼儿的参与准备和创设换进,对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支持了师幼互动。 在益智区创设过程中,幼儿教学活动中有影子游戏,在幼儿的共同讨论之下,孩子们带来了手电筒、镜子、各种颜色的透光纸,在我的指导下,幼儿做出了有色眼镜、皮影舞台等便于幼儿活动的操作材料,既丰富了区域材料,也激发幼儿参与区域创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区域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师幼间的互动。其次评价材料的趣味性和操作性。通过幼儿的区域操作,教师要目的的观察幼儿的操作: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区域活动,幼儿对操作材料是否感兴趣,操作材料是否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否能促进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然后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填充班级区域材料,不断完善适宜幼儿发展需求的操作材料,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教师指导行为的适宜性。游戏是幼儿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周围环境,建构自己的经验。教师首要的任务是通过观察和研究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已有的经验、新的兴趣点和需要。其次是教师的适时介入和指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是自主游戏的,游戏内容都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自己确定的。教师的指导行为要以尊重幼儿的意愿为前提,适时进入指导。当幼儿在自主游戏中面临困难时,教师不能轻率地中断幼儿的游戏,可以在不打断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下,适当地给幼儿以启发、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建构区里串串在用PVC管子在拼搭房子,可是管子就是立不住,几次尝试都不成功,我就悄悄加入到他的活动中,在箱子里找到一个三头弯管来连接管子,不一会管子就立起来了。他看到我的房子里的很稳,就连忙仔细观察,发现三角出要用三头弯管连接,于是他马上对自己的房子进行改装,不一会他的房子拼好了。因此当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顺利开展游戏时,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既可以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去引导幼儿,也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孩子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语言区小朋友在蒙蒙和甜甜在表演故事,蒙蒙和甜甜都想扮演鸡妈妈,发生矛盾在争抢手偶。我连忙过来给她们讲道理,鼓励她们学习孔融让梨,能不能让朋先玩自己后玩。后来矛盾解决了,游戏又能愉快进行下去了。教师的适时介入和指导,增强了师幼互动,支持和扩展了幼儿的游戏经验,保证了幼儿顺利完成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又具有生成性,它强调能超越事先的计划性,诞生于即时的情境、突发的事件中,也可以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需要和提出的问题,适时向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方向延展。这种随机产生的活动和良好发展既不是由教师也不是由幼儿来控制的,而是师幼互动合作的结果。通过自由的发表想法、建议、提出问题、互相启发,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生成新的教育契机。
  3、幼儿活动行为的自主性评价。游戏结束后交流与分享是丰富游戏经验,发展游戏情节,解决游戏问题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是否善于组织幼儿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往往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游戏发展水平。自主性游戏讲评是指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就开展的自主性游戏进行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找出存好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次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做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首先幼儿评价自己的活动,让幼儿说一说今天操作了什么玩具,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在操作中有什么收获和想法。通过幼儿的自我凭借,是幼儿已有自主性游戏经验的提升,也是下一次自主性游戏准备的依据。其次幼儿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对区域活动的看法,评价今天的操作材料是否能满足自己的兴趣,评价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对自己的指导是否满意等等,通过幼儿对教师的评价,能够及时促进教师对环境创设的不断改进,也能提升师幼互动的实效性。评价活动由以往的单一性幼儿自我评价,升华到幼儿对教师的评价,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创建和谐的师幼互动环境,提高教师与幼儿间师幼互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关阅读
推荐
  • 红旗幼儿园家长满意教师评选

    近日,红旗幼儿园举行了家长满意教师评选活动。幼儿园向每个班级的家长发放了《教师调查表》,分为教师态度、孩子喜欢 老师 程度、孩子进步和对老师的建议等几个方面。请家长以无记名方式为自己班的老师打分,然后放到幼儿园传达室门口的投票箱里。 据统计,通过近3天的投票,各班《教师调查表》回收率都在95%以上。园领导对各班的调查表都分类别做了统计,并以表格的形式传达给每个老师,让每个老师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地方。两园分别选出了2名家长满意教师,在红旗园报上予以嘉奖,并可推荐市家长满意教师评

  • 母爱:托儿所的老师象妈妈

    摘自:莱阳市童心教育集团 作者:春华秋实 幼儿园的老师象妈妈。这是王少宇回到家后经常说的一句话。 前些日子,有点事,也顾不上照顾 孩子 的生活,孩子瘦了,皮肤也干燥了。我们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 妈妈着急,在送托的时间,少宇的妈妈就跟王老师刘老师还有陈老师说了 。三位老师记在心里,在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下孩子的脸蛋红润了,皮肤也不干燥了,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 几天没送托,孩子在家,对家变得更加依赖了,早晨送托时,孩子显得有些为难,我们也很无奈。 老师 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我们送

  • 家园配合培养幼儿对集体的归属感

    上周的教研组活动上,灿燕的发言让我们分享了她写论文的一些心得。她的认真执著深深感动着我,而她所举的关于插班生的例子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上学期,我班也来了四个新生。开学第一天,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然后采用新老结对的方法,让一些比较能干的幼儿主动与新生做朋友,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他们提供帮助,几天下来,这几个孩子很快适应了新生活。 可是过了一个双休日,女孩小小却闹起情绪来,说什么也不愿意来幼儿园了。她奶奶告诉我,一早小小就说自己肚子疼不想上学,在奶奶的追问下,才说出实话:她想回以前乡下的幼儿园,奶奶一

  • 家园共育案例

    我班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叫瑜瑜。其他都很能干,就是吃饭特别得慢,每天总是吃到最后一个,别的小朋友都到室外玩了,可她还在慢吞吞地吃着。那天瑜瑜的妈妈跟我说:老师,我跟她说好了,只要今天吃饭能超过一个小朋友,晚上我就带她到大润发去买东西。我说:好,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会提醒她的。 吃午餐了,我就不停地鼓励瑜瑜,加油,今天你吃得快一点妈妈晚上就会带你去大润发,多开心呀!在我的鼓动下,瑜瑜的饭终于吃好了。真不容易,超过了5个小朋友,今天是她开学到现在吃得最快的一次。 她一吃完饭,我就给她鼓励今天吃得挺快的,超过了5个小朋

  • 填写《家园联系册》的幸福时刻

    家园联系一直是我们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长久以来,家长工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家长工作的目的并不是教育家长,而是家园相互配合共同搞好幼儿教育,这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手段。无论是家园互动,还是家园合作共育,其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幼教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本学期学校又发下新的《家园联系册》,这方便的让我们教师和每个家长交流孩子在

  • 幼儿入学准备的核心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但是,哪些准备是最重要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却大相径庭。 一、幼儿园里的入学准备 日常工作 习惯的培养(生活、学习、行为方面) 能力的培养(如:独立性、解决问题等) 二、专家谈入学准备 1、幼小衔接(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研究结果 幼儿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低,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表现为学生对小学的学习内容符号学习(文字,拼音、数字均为符号)感到听不懂、不理解、没掌握。 幼儿入学准备不足的另一

  • 宝宝不愿意上幼儿园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__蓝月 这几天早晨接待时,秦子仪小朋友总要在家长的陪同下才肯走进活动室,脸上还挂着泪珠。什么原因使她不爱上 幼儿园 呢?我询问了家长,家长告诉我,秦子仪回家说:老师天天表扬我,给我东西吃我不愿上幼儿园。我很纳闷,为什么受到表扬反而不愿上幼儿园呢?点名时,我才找到问题的所在。当我点到秦子仪的名字时,她没答鹫学挪动着身子往别的小朋友的后面躲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不愿上幼儿园了。原来,最近我点名时,经常帮她纠正到的读音,她总是把到说成告,每次我都要求她把字声读准为止。虽然到最后少不了夸她几句,

  • 打造农村学龄前儿童和谐发展乐园

    湖北省兴山县古夫教育幼儿园 胡平先 一、兴办背景 古夫教育幼儿园位于兴山县古夫镇香溪大道18号,占地总面积840平方米,建筑面积456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360平方米。该幼儿园的兴办目的是为了满足古夫镇城南区人民群众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促进新县城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2007年8月古夫教育投资20多万元,牵头将原古夫教委办公楼整改为5间幼儿活动室和寝室,添置了必备的幼儿生活学习用品,于9月1日正式开园招生,拉开了古夫教育幼儿园起步发展的序幕。 二、基本情况 兴山县古夫教育幼儿园

  • 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合作

    家庭与幼儿园是互相连结的,教师不应把两者分离开来,而应当把幼儿看 作是家庭的延伸和扩展,幼儿是从一个较小的空间走向一个更为广大的世界。在看待幼儿园和家庭的作用上,我们以前存在了一些错误的认识,我们认为幼儿园在教育方面总是正确的,而幼儿的家庭有许多不正确的做法,需要教师去纠正;幼儿园的教育应当为主,而家庭教育应当配合幼儿园的教育等。如果不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幼儿园的教育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这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 原来我们把家长看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