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游戏活动论文
借游戏讲述道理,将规则寓教于乐

借游戏讲述道理,将规则寓教于乐

更新时间:2018-11-04 06:37:03

《借游戏讲述道理,将规则寓教于乐》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游戏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案例,在“游戏化教学”的启发之下,以徐州空军蓝天幼儿园为地点,以中班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游戏化教学在中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第一个游戏是父母亲角色扮演,小朋友扮演爸爸妈妈来照顾小孩子,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劳;第二个是小朋友扮演交警,提醒行人过马路要注意交通规则,从而了解我国交通法规。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很好的参与到游戏中来,并且通过游戏明白一些社会规则,但是极个别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游戏中,甚至排斥游戏,单独行动。
二、幼儿分析
针对这些极个别学生的表现,我特别留意了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发现这极个别学生基本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本身独来独往,不喜欢和小朋友相处,甚至不怎么和老师进行交流,比较孤僻;其二是非常活泼,非常好动,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甚至想要破坏游戏,并为此感到开心。
为此,我对这两个极个别的学生进行了重点关注,并且对他们的家庭也进行了调查。发现第一个有些孤僻的孩子,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周六日才会见到妈妈,导致她不会和一般的小朋友接触。尤其是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爸妈来接送孩子,更是非常羡慕,觉得自己跟其他孩子比起来有差距,更是将自己孤立在其他学生之外。
第二个非常活泼好动,甚至有点破坏欲的小朋友,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每次在进行破坏活动之后,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对其表达不满,不仅仅没有自责之心,反倒会有些开心。通过与他的家长接触,我了解到他父母的工作非常忙,很少对孩子予以关注,更多的是送到幼儿园,回家交给自己的父母,很少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结合这两个实际情况,我得出了如下结论:跳脱的孩子是希望通过各种破坏性行为博得外界的关注。因为一旦其实施破坏行为,其他小朋友就会关注他,主动与其交流,虽然这种交流是以指责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相比于父母对他的不关注,从心理上可以获得一些满足感。而孤僻的孩子,则是因为家庭父母一方的缺失,而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与其他的孩子不同,不愿主动进行社交。
三、解决的办法及效果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及时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与交流。第一个孩子,我与她的父母进行了沟通,期望他们夫妻的关系可以不影响到孩子,该多来探望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并没有因为父母的离婚而被抛弃;第二个孩子因为父母是做小生意的,平时非常繁忙,较少顾及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忽略了孩子的需求,与孩子的情感互动较少。为此我给了这个孩子更多的关注与温暖。在平时的活动中总中有意识的多接近他,通过拥抱等各种爱抚的动作,表达自己对他的关心。
相关阅读
推荐
  • 在游戏中优化保教行为(小班)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中讲到:倡导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个别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形式有机结合。这一条我深有感触。 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可能会发现班上尤其是小班,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性情比较孤僻,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与老师交流,我们班的圆杰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的情况曾让我着急,也让我头疼过。可在一次音乐游戏《找朋友》中,他却改变了。那次游戏的记忆我特别深刻,当唱到敬个礼,握握手时我灵机一动,改成抱一抱、亲一亲。此时,孩子们都模仿我的动作,和旁边的小

  • 幼儿角色游戏主题的选择

    读《主题活动和角色游戏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本月继续读《主题活动和角色游戏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一书,这是我结合自己的兼课内容而选的。今年我们幼教中心的角色游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我也想趁此次机会进一步对角色游戏有个了解和认识。在看到如何选择活动的主题一章时,让我想到了开学时各班就如何设立角色游戏主题的困惑。 其实,在实施角色性主题游戏过程中,主题的来源非常的广泛,只要是对幼儿发展有利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活动的主题。综合起来,有四种基本的主题类型。 一、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关键经验和品质的价值

  • 让孩子回归游戏的朴素世界

    骑车经过镇政府大楼的时候,看到有一帮外地的打工者在那里玩游戏,几个人手拉手围成一圈,两个人比赛谁系手绢系得快,系完后再抓住前面的人就算是赢了,这是一种小时侯常玩的游戏。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没有看到有人玩这种游戏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我们有着自己的游戏。 跳绳,分为单跳、双跳、多人跳。就是单跳又分为好几种,普通的就不去说,往往只是比谁在固定的时间里跳得多,或是一次跳得多,绞索跳,这个难度稍高一点,单跳当中难度最高的要数跳一下甩两次绳的那种。花样跳法,只会玩边跳边念的那种,我只是不知道跳绳和烧饼油条有什么关

  • 如何开展好幼儿课间游戏活动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在智力教育中都比较强调上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上课确实是智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在 教学 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课堂上更多、更活。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开展课间游戏,把课间的游戏活动与上课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上课作为一种孤立的学习过程。课间领域游 课间游戏是指课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预先设定的领域游戏区内,通过游戏,让每个幼儿都动手、动脑,从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获得知识的一种活动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实

  • 尊重幼儿本性,体验游戏意义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好游戏是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儿童本性,而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幼儿在园的游戏形式是多样的,多时段的,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而不同的幼儿游戏的方式也因人而异:有的幼儿能大方地与同伴交谈,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则较为被动,等待着同伴的招呼;有的幼儿则沉浸于欣赏同伴游戏中,观察着同伴的游戏方式。面对采用各自独特方式的不同幼儿,在充分观察、了解了幼儿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引导或介入方式,将每个幼儿都带入积极游戏的状态,让每个幼儿都充分地参与到游戏中,

  • 有效组织游戏,调动幼儿热情

    游戏是儿童生活自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儿童用以理解其生活于其中的自 然、社会与人生的手段,更是儿童主要的生活方式。游戏因而成为重要的教育手段。维果茨基提出,幼儿游戏的发展指的是幼儿的实际发展与潜在发展之间的关系。幼儿需要一种特殊的帮助或支持来达到潜在发展的层次,这中特殊的帮助或支持来自老师创设的情景和环境的支持。但在对本班幼儿游戏的组织和指导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游戏的开展有时很难取得相应的效果。 一、游戏目标的硬性设立,扼杀了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童年时代生动有趣的游戏往往使人终生难忘

  • 皮亚杰理论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的运用

    寿光寒桥社区幼儿园 马丽萍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游戏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运用呢?是不是所有活动都滥用游戏呢?通过学习皮亚杰理论,我认为游戏可灵活运用.有时适度而止,有时还可以用老游戏变换新玩法来达到活动目的,还要遵循我的游戏,我做主的原则,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性,我们经常玩《丢手绢》和《小兔子乖乖》的游戏.游戏简单明了,幼儿喜欢

  • 幼儿游戏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

    都说幼儿的游戏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也有一些情节的衍生是他们所关注和感兴趣的现象。最近开展角色游戏的情况,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从中也让我充分体验到了幼儿强大的学习和迁移能力,真的有一种让人大开眼界的感觉。不妨重播一下现场实况。 突然间发现医院里特别喧闹,一改往日里比较安静的状况,凑过去一看医生正在扳起阿超的一条腿往椅子上搁,然后嘱咐护士找出钢板,说是要固定,旁边有几位是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抱着娃娃的奶奶簇拥在周围,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眼睛始终盯着医生和阿超。经仔细询问终于搞清楚情况:原来阿超是

  • 让角色游戏材料在主题中生成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重要、最熟悉的自主活动形式,他们共同的主体是幼儿,活动的核心是幼儿。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这两种活动样式常常被割裂开来,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每周都会根据主体需要选择相应内容,创建区域。而角色游戏的开展往往与主题活动脱节,材料的投放,主题的选择与主题没有任何联系。如何让角色游戏与主题活动更好地结合呢?我认为可以从材料的投放入手: 一、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材料 老师适时、适度的提供与主题活动相适应的实物材料,可以启发、推动幼儿的探索,帮助孩子开阔思路,丰富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