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花钟》教学设计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花钟》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9-04-30 13:12:46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花钟》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科书分析:1.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主要写一位植物学家利用人们观察发现的成果——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全文三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分别写了人们观察发现的两点: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花儿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它们都有一个关键语句,点明了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有助于学生概括自然段意思,把握课文内容要点。第3自然段写一位植物学家利用观察发现——用花儿组成花钟。“观察与发现”的学习,是三上“留心周围的事物”的学习延续。

  2.课文中的泡泡“这两个自然段中,各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体现了本单元主要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能力训练,是教学的重点,不能只追求结果——找出那句话,概括大意;要安排好学生的学习训练过程——为什么是这句话,让学生了解的概括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3.课后练习“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承担着这两个学习任务:了解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体会语言表达的具体形象与丰富。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通过这样的操作突破难点:让学生品读句子,体会句子除了表达“花开了”这个意思外,还能表达了这花儿的什么。

  4.课后小练笔与课后练习3是从学阅读到学表达的关系,可在完成练习3后接续安排训练。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三上第六单元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学习训练中,已经初步了解“关键语句”的内涵,在一个自然段里的位置,以及“关键语句”与该自然段其他句子意思的关系。在上一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的学习训练,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上述语文要素的理解把握。这一课的学生学习,应在这个基础上展开。

  2.通过第一学段和三上以及三下的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以具有相当的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能力,这是课后练习3,了解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体会语言表达的具体形象与丰富的基础,应在这样的基础上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芬”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斗”等13个字和“争奇斗艳”等2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默读第1、2自然段,能找出关键语句,并利用分别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4.仿照例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花开了”这一个意思多种说法的语言现象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仿照写一写其他花;感悟留心观察的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教学准备:

  教师:“芬”等9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芬”等9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观察自己喜欢的花花开的状况。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有所发现的内容。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观察实验中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3.小结:通过对单元导读的学习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课文是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有所发现的内容。这个单元有两个主要教学目标:(1)继续认识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2)做一个小实验进行观察,然后写一篇习作;观察实验中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入释题。

  导语:是呀,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定会有所发现。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观察了大自然的什么?发现了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13 花钟

  2. 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时钟是使用金属做成的,但是这篇课文的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时钟是用什么做成的?(指名回答。预设:这篇课文的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钟,是用花儿做成的。)
4.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钟,是用花儿做成的。花儿为什么可以做成钟呢?人们通过观察花儿,发现了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了有关的练习,就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思考:(1)哪些自然段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可以做成花钟的?(2)这个花钟是谁修建的,它怎么样?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芳”“燥”“灼”“适”。

  (3)PPT出示会写字词“争奇斗艳、苏醒、万寿花、强大、展示、昆虫、修建”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预习任务3。

  4.反馈指导。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二)反馈预习任务3,粗知课文大意。

  1.反馈指导预习任务3。

  预设:

  (1)第1、2自然段让我知道花儿为什么可以做成花钟的。

  (2)这个花钟是一位植物学家修建的。(追问: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我是从第3自然段第1句话知道的)它很有趣(追问: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我是从第3自然段第2、3句话知道的)。

  (出示任务: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这位植物学家能做成花钟?用波浪线画出有关依据。

  个体操作。

  反馈指导。

  预设:因为这位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一次开放,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所以这位植物学家能做成花钟。
追问:谁能说说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呢?指名回答。预设:一位植物学家修建了一个花钟,花钟很有趣。) 2.小结:第1、2自然段写了人们观察花儿的发现,让我们知道花儿为什么可以做成花钟的。第3自然段写了一位植物学家修建了一个花钟,花钟很有趣。

  三、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一)了解第1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1.导语:我们通过预习,学习了生字词,粗知了课文大意,概括了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花钟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植物学家能做成花钟的原因。

  出示任务:默读第1自然段,用序号标示出每一个句子,然后想一想:每个句子讲了一个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共三个句子。第一句:鲜花开放迷人。第二句: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三句:不同的花儿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3.出示任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不同的花儿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默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实心圆点点出花儿的名称,然后用“什么花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句式说一说。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预设:

  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开放,蔷薇在清晨五点左右开放,睡莲在早上七点开放,午时花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放,万寿菊在下午三点开放,烟草花在傍晚六点开放,月光花在晚上七点左右开放,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放,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

  (二)概括第1自然段主要意思。

  1.出示任务:同桌讨论一下,第1自然段中哪句话提示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来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提示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来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追问:能提示一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它什么语句?(指名回答。预设:能提示一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它关键语句。)谁来概括一下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指名回答。预设: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3.小结:能提示一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它关键语句,我们可以借助它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 花 钟晨五点 牵牛花五点左右 蔷 薇

早上七点 睡 莲

  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

下午三点 万寿菊

傍晚六点 烟草花

七点左右 月光花

晚上八点 夜来香

九点左右 昙 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第1自然段哪句话提示了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怎么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指名回答。预设:见上一节课。)

  二、体会、学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背诵第一自然段。

  (一)体会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读懂了第1自然段,了解了第1自然段的意思,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后练习3)朗读第1自然段,读后参照题目的例子,用横线画出填空的内容。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蔷薇:绽开了笑脸 睡莲:从梦中醒来 万寿菊:欣然怒放

  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昙花:含笑一现

  3.导语:作者用了那么多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花儿开放”这个意思,为什么呢?就让我们来体会体会吧。

  出示任务:(PPT出示例句: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朗读句子,想一想,除了了解到“牵牛花开放了”这个意思外,你从这个句子中还了解到牵牛花的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了解到的。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我从这个句子中还了解到牵牛花的颜色是紫色的,形状是喇叭形的。我是从“紫色”“小喇叭”这两个词了解到的。

  5.导语:原来作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花儿开放”这个意思,是为了表达出更多的信息,使句子“花儿开放”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些,更形象些。让我们读读其他句子,看看我们又了解到其他花儿开放的什么。

  出示任务:(PPT出示其它六个句子。)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除了了解到“花儿开放了”这个意思外,你从这个句子中还了解到这些花儿的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了解到的,用三角形在课文中标示出来。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6.反馈指导。 预设: 蔷薇:开得很好看。词语:笑脸 睡莲:刚刚开放。词语:从梦中醒来

  万寿菊:盛开得灿烂。词语:怒放 烟草花:花蕾刚刚绽开。词语:苏醒

  月光花:慢慢地开放。词语:舒展 昙花:花儿很美,但开花的时间不长。词语:含笑一现

  (二)学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1.导语:你们看,作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花儿开放”这个意思,表达出了那么多的信息,使的句子意思表达得具体形象。你们想学学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小练笔)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说一说你喜欢的一两种花。(提示:可以说其它的花儿。)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能仿照课文语句说,合情合理,通顺,便应予肯定。

  (三)背诵第1自然段。

  1.导语:同学们在体会句子的过程中,已经把第1自然段中的句子朗读了多次了,现在,能把第1自然段背诵下来吗?

  出示任务:朗读第1自然段,借助板书,尝试把第1自然段背诵下来。

  个体操作,同桌互背互检。

  2.反馈指导。

  三、继续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一)了解第2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借助第1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概括了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那么,第2自然段的大意也能这样做来概括主要意思吗?

  出示任务:默读第2自然段,用序号标示出每一个句子,然后想一想:每个句子讲了一个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预设:

  共五个句子。

  第一句: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二句: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第三、四句:以昙花为例说明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第五句:有的花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时间有关系。

  (二)概括第2自然段主要意思。

  1.出示任务:同桌讨论一下,第2自然段中哪句话提示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2自然段中第1句话提示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出示任务:同桌讨论一下:借助第一句话,可以怎么概括一下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反馈指导。 预设: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有关。

  四、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花钟》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同一个意思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也学习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大意时要注意,有的关键语句可以直接用来概括,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鸟的天堂”那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但更多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关键语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就像今天《花钟》的第1、2自然段的关键语句。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 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例:“芬”,下面是“分”是八字头;“醒”,左边的“酉”,不要落了一横;“修”,不要漏了中间的一竖。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七、摘抄词语表的词语。

  八、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1.背诵第1自然段。

  2.完成课后填空,把仿照说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3 花 钟

凌晨五点    牵牛花

五点左右    蔷 薇

早上七点    睡 莲

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 温度 湿度 光照

下午三点    万寿菊

傍晚六点    烟草花 昆虫活动

七点左右    月光花

晚上八点    夜来香

九点左右    昙 花
相关阅读
推荐
  •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终复习试卷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终复习卷(二)(完成时间:8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 )( )归赵 垂头( )( ) ( )珍( )宝 ( )( )有名 目( )口( ) ( )直( )壮 ( )钉( )铁 ( )( )不堪 莫( )( )妙 2、积累词语。 (1)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 )、( ) (2)描写雨大的的词语:( )、( )、( ) (3)描写气候的词语:( )、( )、( )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闷闷不乐、纳闷、闷声不响的

  • 瞻前顾后——《认识平年、闰年》教学反思

    认识《平年、闰年》一课,难点是如何判断平年和闰年。教学平年、闰年的概念时,利用比较2004年和2005年2月的天数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有效教学呢? 我设计了四道前置性作业。第1题: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请你举例说一说。设计意图:这是第一层次的作业,即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自学了解的,方式也比较多样,可以看书、上网或请教家长等等。第2题:你出生的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全年共有几天?设计意图:对第一题的延伸,可以使学生实际运用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而且联系到学生自身情况,比较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3题:下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大作家的小老师》语文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著名作家萧伯纳和苏联小姑娘娜塔莎的故事。本文有两个特点:第一,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第二,故事以写人物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萧伯纳的平等谦虚和小姑娘的不卑不亢。同时,作者还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文章活泼生动。文章的特色,也是本文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重点和难点,我在设计教案时主要将教案分为四个板块:一是复习导入,二是感悟对话,体会人物性格,三是感悟道理,自我解疑,四是情感升华。 在复习导入版块,我主

  • 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三上第二课《金色的草地》,导入课题后,提出疑问: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定可以找到答案。生: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是金色的。 师:你很有水平,其中一个词就可以说明问题,那就是盛开。 师:盛开跟开花可不太一样?谁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学生似乎很茫然,都举不起手来) 生:蒲公英没有开的时候是绿色的,盛开的时候是金色的。 (终于有学生举手,但没能理解盛开) 师:花儿盛开,你有什么发现? 生:盛开就是花开得很茂盛。 师:是呀,花儿完全开放,而且开得很茂盛,就叫盛开,只有蒲公英的花盛开的时候,草地

  •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随堂反思

    周校督察的随堂课,适逢《恐龙》这一篇知识性说明文的教学,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但是想到学生学习展示环节,心里又忐忑起来:如何细化处理令课堂扎实有效,而不是只是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呢?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高效学习这样的科学小品文呢? 研读课标:说明性文章,是在向人们传达关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严谨的、科学的,是不容臆造的。本文是以介绍科普知识为主的科学小品文。关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目标要求:阅读

  •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数:总第 课时 教学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听说过庐山吗?说说自己从哪里第一次听说庐山。 2.庐山位于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四季风景如画,自古有名,历代诗人墨客纷纷慕名而往,唐朝李白、宋朝苏轼就留下了这些你们熟悉的诗句。其实庐山不仅因其峰奇山秀,瀑布溪流而闻名,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是庐山的一大奇景。 3.板书课题。 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庐山奇景。(光盘

  • 第8课1课时《笔的世界》教学设计

    课型:设计.应用一课时教学内容:通过了解现代的笔、古老的笔、笔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示各种各样的笔,说说笔的用途、类型和特点,让学生掌握笔的设计要素,将笔的基本造型和创意相结合,创作设计出一支有新意多用途的笔来。 教学目标: 1. 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2.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3.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

  • 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知,是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挖掘和选择,因此文本的解读,决定了教师如何搭建起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决定了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例子去教语文,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构思,决定了教师如何利用40分钟的时间去建构自己的语文理念,因此解读教材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教学《在牛肚子旅行》一课时,在对教材反复研读的基础上,我把目光聚焦于课后三个教学目标上: 1.分角色朗读课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1.课文的三首古诗,分别是宋王安石的《元日》、唐杜牧的《清明》和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日》描写了农历正月初一有代表性的过节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