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素是如何确定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素是如何确定的

更新时间:2019-05-23 17:18:22

《三年级上册语文要素是如何确定的》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语文要素是从哪里来?首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目标要先做分解工作,因为课标的目标是学段目标,学段目标想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在教材中一步一步加以呈现。拆分课标里提到的学段关键能力,在编写时融入到教材的各个单元里,作为学生一步一步进步的阶梯。

  例子1:关于语文要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上册有两个单元提到了此能力:

  一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关注课文的结构因素,可以注意到课文里会有关键语句,是可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也就是中心句。

  二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生在读的时候,能够去主动去思考,提出问题,默读结束之后把自己的思考跟别人进行交流。

  例子2:

  三年级上册有这样两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一个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在阅读中不止是看故事内容,被情节所吸引,而是在阅读中就在关注语言现象,能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只有在读中去感悟去积累,才有可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总结:

  以上两个例子看起来是关于阅读的,实际上最终指向的是学生的习作。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让学生在平常的教材的学习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并且能够有意识地主动积累,今后能够灵活地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教版三上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等18个词语。2、通过人物对话的理解感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难点:从对话中感受李四光的品质。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名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孩子们,在第二组课文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宁,认识了高尔基,星期五,张老师又请你去收集了名人的故事。通过收集,你又认识了哪位名人?你对他哪个故事印象最深? (学生交流)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去认识一位名人,他就在我们的课文中。 1、出示课题:奇怪的大石头

  • 听《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观摩课体会

    书香校园建设是王杰小学特色办学的目标之一。建设书香校园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因此,阅读课堂教学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读书成效,即:阅读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那就是吸进去(读悟)、吐出来(说写)。 校级集体备课公开观摩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就是以读为主线,以字词训练为基础而打造出来的一个平等信任、激励促进、以读促说带写的课堂模式,听后感触颇多: 教师没有多费唇舌的去讲解,在学生的读书实践中,也没有插入第三者的解说,全靠学生在自主读书中感悟和体验、品味和积累,体现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思想。比如:威武的大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有篇课文,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小作者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读完觉得精彩极了,父亲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认为这首诗糟糕透了,而作者就是在这两个极端的断言中努力前行着。 当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完《小摄影师》一文,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突然就有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念头。纵观整节课的习得,孩子们的表现真的精彩极了,再细看每个孩子,有近一半孩子的表现糟糕透了。 《小摄影师》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在学习中,我先和孩子们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课例(教案)

    这是结合了团队的力量共同打造的一节课例,其中也有着专家的引领,可能还有不足,但值得大家借鉴!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出唾沫、焦渴、喜出望外等10个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水的重要性和小姑娘的孝心。 【教学难点】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音乐)一些学生常见的经典童话故事画面,如:《皇帝的新装》、

  • 在三年级的日子里

    今天选择的儿童诗是《钓鱼的人》。 钓鱼的人(前苏联)阿巴尔托 有一个爱钓鱼的人, 一早就坐在湖上头。 他坐在那里哼了又哼, 哼的歌儿一个字也没有。 这可爱的小歌曲, 里面有欢乐也有忧愁, 可是水里的鱼, 暗中已经把它记熟。 等到歌儿一开头, 鱼儿就向四面八方逃走。 这首诗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进行解读。呈现整首诗,在孩子们初读后,让大家谈一谈对这首诗的第一印象。有个孩子说这个钓鱼的人很勤快,因为人们可能还在睡梦里,而他已经坐在了湖上头。第二个孩子说,这里的鱼儿很机灵,第一次可能会上当,第二次再听到这首歌,马上就

  • 读思交融 意法兼得——《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后反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篇以文包诗特殊形式出现的文章。在课文中不仅呈现了王维的旷世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通过一个故事的形式来形象地解释王维的这首诗,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离乡,适逢重阳,遥想亲人的深深情思。文章以脍炙人口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透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课文情感真挚,有相依相伴的故乡情,有望眼欲穿的离别情,读起来饶有趣味。教学时,我抓住了文包诗的体裁特点,有如下教学特色: 一、诗文对照 读中得法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个特色内容,从二年级的教材开始,每册教材中都有文包诗这一体裁的课文。

  •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孙中山破陋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太仓市金仓湖小学 顾丽芬 【教学目标】1.学会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对比的表达方式。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了解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品读关键词句,感受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聚焦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孙中山破陋习》。当堂书写本课生字孙

  • 鹿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3个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鹿柴》。3.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空谷人语、斜晖返照的优美画面。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简介诗人。 1.(板书鹿柴)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这首古诗,谁能读准诗题? 鹿是边音,你看它的字形就像一只鹿的样子(长长的鹿角、大大的眼睛、突出的四蹄)。柴在这里念zhi,以木栅为栏(出示栅栏图),就叫柴zhi。所以鹿柴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指鹿居住的地方。 2.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他是山水田园诗人,晚年在陕西省蓝田辋川定居, 过着幸福的田园

  • 借助媒体,激发兴趣《海底世界》教后反思

    《海底世界》是三年级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教学中若只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点滴动物、植物,在学生脑海中要形成广而深,并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 一、 借助媒体,激发兴趣 浩瀚无边的大海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