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孩子的宇宙》、《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读《孩子的宇宙》、《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8:17

《读《孩子的宇宙》、《孩子,你慢慢来》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和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是我作为教师的第一个寒假接触的两本与教育相关的著作。不谋而合的是这两本书里都在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最习以为常的案例、最动人心弦的情感把教育孩子当做一件很认真的事情在对待。
“妈妈给安安做导游,带领孩子一起认识自然、世界、宇宙。”这是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最令我惊喜的一句话。龙应台没有像很多传统的中国父母一样,把自己视作权威,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灌输、强加给孩子,而是让自己使足了耐心,做孩子的引路人,静静地等候孩子成长的喜悦。其实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孩子的成长像极了一场蓄势待发的旅行。人们从自己熟知的一个地方去往另一处有着美丽风景的景区。更深刻一些来说,孩子在认识时间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小宇宙”,我们成人在领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做的无非是连接孩子内心宇宙和外界宇宙的坚固桥梁。在《孩子,你慢慢来》里,龙妈妈让自己当了导游,带领孩子一步步探索、寻求自己生命中的心宇宙。而在现实的教育事业中,我细细地想了一想,的确,现在的孩子在平时似乎是在学校与教师、同伴交流的时间要超过他们在家中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这样的状态下如果还只是期待家长做着孩子认识世界的导游应该是不够的。这样的重担就需要交给我们这些同为成人的教师来完成。
“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精神上的自觉性自我发展”,这是《孩子的世界》中对“教育”一次较为认同的观点,通俗一点说,就是让孩子在成人的帮助、指引中逐渐成长。既然我们教师占据了孩子生活的半壁江山,那我们在教育的平常点滴里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孩子是未来社会中重要的成员,孩子必须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以及作为社会生活下去所必要的规范、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等。教师作为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传授者,我们更要理性地感受孩子的个性,相信孩子的可能性,还给孩子更宽广、更自由的“自然生长”的空间,让孩子充分体验“自然生长”、“自觉生长”、“自由生长”的无穷乐趣。
做孩子心灵的导游,让孩子在接下来要面对的漫长人生旅途中无限扩大自己的“小小宇宙”,感受教育带来的滋润,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逐渐成长成为一颗颗“正直的小树”!
相关阅读
推荐
  • 我们没有理由懈怠——读《小豆豆和小豆豆们》有感

    【引子】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 摘自《读书之乐》 【简介】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4位、亚洲历史上第1位亲善大使。 担任亲善大使后,黑柳彻子陆续访问了坦桑尼亚、尼日尔、印度、莫桑比克

  • 孩子的阅读,需要一盏灯

    昨天的午自修很安静,我在安静地看书,学生也在安静地看书。十天前,我为他们选择了许多书籍,想营造一下班级的书香氛围。然而,我的好意并没有被他们接受,我行我素依旧是他们的风格。习惯了聊天,习惯了下棋,却不习惯阅读,我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悲哀。哀声过后,我又有几许庆幸,因为在不远的角落里,有几个学生沉默不语,低着头,手中都拿着不同的童话故事。 这无疑是对我这项活动的最大鼓励,我看到一缕曙光正渐渐从地平线上升起,我仿佛已经闻到了来自书本的清香,那味道如痴如醉,飘飘若仙。到底是什么阻挠了我的行为呢?我无数次反思。答案终

  • 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读《幸福地做老师》之感

    阅读荆志强老师《幸福地做老师》一书,对我感触颇深。其中感触和振动较大的是书中第3页荆志强老师对于备课的理解备课不是教师知道要讲什么,而是要知道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 事实上,此段论述揭示了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我们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只是从教师、教材的角度去把握备课的重难点,注重的是怎样在课堂里把知识点讲透、讲清,完成备课所要求的教材上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点所需要教师的帮助或搀扶。 特别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教师的备课已经从用钢笔书写发展到在电

  •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读《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为爱结束天长地久,我的离去若让你拥有所有,让真爱带我走,说分手。爱人情侣间的一次放手,能被看成是成全了一次爱,见证了一次爱,那我们老师对学生的一次放手,会是怎样?作为老师的我们,或许曾无数次的思考过这个问题,但也或许曾无数次的否定这个想法。但是,荆志强老师就很自信地告诉了我们: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在生本教学中老师们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能行,相信学生潜能无限,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分析、总结。一个教师,没有三头六臂,更不是千手观音,而班上有四五十个学生,如过想办法把他们很好地组织起来,把他

  • 谈课堂纪律——《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陈大伟教授在《建设理想课堂》第三章的第三节中讲的是纪律管理的问题与分析,课堂是否有效,纪律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 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可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陈教授认为,好的课堂纪律应该是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彼此尊重,有序运行!这十六字概括了好的课堂纪律的要诀,虽是简单的十六字,但真正要做到缺没有那么简单。很多老师的课堂上不是纪律管得很严,没有了活力;就是课堂上活跃异常,混乱得不能控制了。两者不能兼顾。 怎样才能做到严而不

  • 暑期读书随笔《教学勇气》

    读书随笔1:我喜欢这句:尽可能与我们的专业领域保持联系,学习足够的技术,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这里强调的是专业修炼,即教师应该成为所教学科的传教士。专业阅读,就是穷毕生精力,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一方面扩大阅读面,建立深厚的知识背景,一方面始终关注本学科前沿的 发展,保持足够的敏锐。 读书随笔2:是什么是学科方向问题,如何做和为什么是专业发展问题,前者侧重于方法规范,后者侧重于价值追问,类似于一个是方法论问题,一个是本体论问题。而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为什么要教书的问题,是关于自我的追问,是存

  • 特殊孩子——考验耐心和爱心

    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后感 翻开《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少一些指责,多一份关爱这个题目一下子吸引了我。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种种的压力和孩子们调皮的举止常常会惹得我发出勒令停止的命令,变成一个凶老师。 书中列举的方老师班的男孩子可真是调皮,不仅这样,他还影响了其他同伴们的生活,但是,方老师并没有发火,也没有将他隔离开其他孩子,而是耐心地观察、倾听,也承受着孩子不良情绪的宣泄,孩子渐渐回到了集体的队伍中。看了这个例子,我想,这个方老师真的让我欣赏到了一个宽容、关爱孩子的老师,她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和包容之心

  • 追本溯源,走向成功——《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这个假期读了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一书,结合班级中的学情,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认为要让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全权负责,注重效果 霍特先生在《修订版序》中提到:研究人员在美国东北部只找到了55所好学校,即在这些学校真正做到了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任何年级都能和来自中产或富有家庭的孩子一样,掌握应该掌握的内容,并顺利升级。 那么好学校有何共同的关键点呢,霍特先生在序言中提到了好学校的两条共同标准:1.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老师教的知识,学校不会责备他们,也不会归因于他们的家庭、背景、

  • 教和学于共同体中理解现实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感受颇深的是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美丽所凝聚。在这一章中,现实是共同体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教和学就是一个无法割分的共同体,我们寻求的共同体模式是一个能拥抱指引和优化教育的核心使命也是认知、教学和学系的使命。我们将从最具挑战的教学概念的核心教学就是开拓一个时间真正共同体的空间,来寻找这一概念多方面的线索。 师生共同学习,是一种氛围,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为老师是一个引导着,教育者,很多时候,学生就是围着老师的思路来进行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