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多元化理念,正依赖关系——《学习中的创造》读后感

多元化理念,正依赖关系——《学习中的创造》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4-12-20 10:03:03

《多元化理念,正依赖关系——《学习中的创造》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读完全书,最大的感受是: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生活;应该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母语教育更应该是知识前沿的教育。
一、 “多元化的创造成果”要求老师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教材开发。
“教学成果分为有形和无形成果。无形成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自信心、探索的精神,与人交往和合作的积极态度、责任感、学习中自我管理能力等体验和收获。有形成果分为文字类和实物类,实物如小制作。”但我们往往重视有形的、定量的成果,忽视无形的、过程性的成果。因此要改变必须得从评价做起,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把无形和有形相结合,从而用评价指引和促进我们的教学,以学论教也就有了新的视角。
在这一点上,我们加盟学校的“学会学习”课题实验组后,努力探索实践以探究为核心、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注重过程性和综合评价的语文课堂和语文教育……尽管我们期初因班委有巨大的调整而颇受非议,尽管期末因评优不再只看考试分数而受到部分“应试高手”家长的质疑,但是我们已经走在“学习中的创造”的路上。
可能因为语文是人文和工具紧密结合的科目,给了老师和学生更大的创造空间,这是一种教学的自由,可以成就创造。记得四年级那一学年,我和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了2套教材。除苏教版语文教材外,自主开发了一套教材:其中有上海版、北师大版、浙教版等经典又接近学生心理的文本,有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拍案叫绝的美文佳作。孩子们写了一年的日记,记录自己的童年生活,在大阅读和读写结合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母语和阅读的魅力。珍惜这样的自由,把握母语教育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上不断探索,课内外海量阅读和读写结合之路任重道远。
作为行动研究者,我一直在探索中创造,探索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语文学习活动的预设和生成,探索学习方式的研究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探索师生关系……我一步一步走来,努力用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创造多元和知识前沿的语文教育,任务艰巨,需要静待花开的耐心和时间,需要评价的研究和改革,需要学校和家长的支持,更需要科学研究的态度。
二、用“正相互依赖”原则营建自主合作学习小组
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知识结构、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的成员之间可以先相互启发和补充,实现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新课程里,合作探究是学生之间合作认识、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和合作行为的综合运用。在合作学习中,如果成员没www.smtxjs.com有明确的责任,就会出现成员不参与小组活动的现象。为了鼓励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必须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每一个组员的个人责任。正角色相互依赖有利于个人责任制度的建立,在小组活动每个组员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这些角色不仅明确了每个组员的任务,而且还使他们体验到个人的价值,避免了某些成员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让每个组员的创造力都得到展现和发展。
加入“学会学习”课题实验半年,我在班级实践了6个月的自主合作小组擂台赛,其中的案例很好的验证了用正相互依赖关系营建小组的重要。
荣辱与共,对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起初,有个别锋芒毕露的组长,起到了小组代言人的作用,包办了一切,使得能力较弱的学生英雄没有用武之地。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给组长培训,使组员各司其职,拥有在不同领域评价其他成员的机会和权力,使每一个成员承担一定的组织领导任务并且懂得荣辱与共,对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记得一次演讲比赛,小P组派出了一向内向、作业速度迟缓的小G妹妹代表发言,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完善下,她的演讲不负重望,观点鲜明、例证感人,而且声音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在稍后的评价中,力克照例以组长代表发言的小组,一举夺得冠军,无论是她个人的自信、小组的团队精神,还是组长小P的组织能力,均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追捧,被引为小组合作团队合力的典范。
可见,在营建自主合作小组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正依赖角色意识,加强团队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培训,一定能让每一个层次的孩子增强学习兴趣,体验成功喜悦。

总之,读了本书,深刻体会教师应该在理念和角色的蜕变中与学生共存、共生、共长、共创、共乐。“多元化理念、正依赖关系”,包含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塑造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等等这些教育宏观理论之“大义”,是我们应该继续着力研究、思考的问题。
相关阅读
推荐
  • 坚持比兴趣更重要——读《中国新教育》有感

    【关于此书】《中国新教育》是朱永新教育作品系列(共16本)中的其中一本,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精神和特征是什么、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开展新教育实验、新教育的管理法规、教师发展、儿童课程和家教主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关于作者】 在书的扉页中这样介绍: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富有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为中国教育改革建言献策。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他倡导的新

  • 让写作不再流于形式——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那么,写作真的是难于上青天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想其中的症结在于教师本身,在学生的写作中我们还是缺乏了一种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没有把事情做细、做精。且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 一、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这是雷夫老师写作四部曲中的步骤一:写作之始语法。我们每个早晨都是从语法练习开始,学生会进行找出合适的名词或选出正确的时态等练习。[雷夫语] 另外,雷夫老师喜欢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完成作业,一般不带作业回家,因为他认为在教室写出的作业质量比在家里写的好。而且,对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进行恐怖重写的惩罚,目的在于让孩子们

  •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有梦才有理想,有梦才有追求,有梦才有希望。在人生的路途中,小学阶段是人生有梦的出发点。怎样把学生引领到这个梦起飞的地方?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游荡,让我不得不思考。 领悟人生的智慧,消除教子的烦恼,走进孩子的心灵,体现成长的欢乐是周弘老师《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的核心,也是一个好老师的参照。 现在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极度溺爱下都养成了自私自利、蛮横娇惯的心理。哪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呢?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潮下,打骂成了许多家长每天的必修课,这导致了

  •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为了完成任务,带着几分无奈和几分好奇,在网上下载观看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然而纪录片中所述内容深深地触动着我,也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思考。 在《教育能改变吗》视频里也都是很真实地反映,比如对高考的反思:高考不改革应试教育还是不能去除,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还是老一套模式,甚至在近几年人们对高考反应快达到顶峰的阶段,出现了一个个偏离教育本质的事情。学校还是以考试为出发前提,学校领导者以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出更多高分和前几名的学生为骄傲,老师们如同一个个流水线上高负额的机器一样,制造着一个个雷同的,经过反复操练

  • 诚信教育——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我想从看到的一个故事说起。 《一张床垫》讲述了美国人汤姆搬家时,准备换一张床垫。他去了一家名为蓝森林的家具店买床垫。汤姆买的床垫出自美国一家最知名的家具厂美像厂。床垫的质量与价格都是美国一流的,在社会上很有声誉。不幸的是汤姆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车祸,送到医院时已经人事不醒。家具店如期将床垫送到定货地点,可开门的人对此事一无所知。家具店只好将床垫拉回商店,并在店门口和报纸上登出广告,寻找汤姆。这样一等等了7年,其间商店换了2个老板。7年后,植物人汤姆奇迹般苏醒了,他已经不记得从前的事了,可最近的事他能想起来,

  • 读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

    课型,按余映潮老师的看法,就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地,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什么课型。 余映潮在《阅读教学艺术50讲》第3章《课型设计的艺术》中,本着活动充分的原则,从常规的与创新的、常见的与新颖的角度选说如下几组有代表性的课型及其设计: 第一组:教读课、自读课 第二组:朗读课、说读课 第三组: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 第四组:学法指导课、探究性学习课 本章共分这样八讲,这里重点介绍学法指导课。 在读《听余映潮讲课时》时,我就有一种

  • 试析体育的人文观与社会观——《光辉岁月》观后感

    8月2日下午,体育人文社会课上,观看了以美国校园橄榄球队为题材的《光辉岁月》,该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中有很多体人文体育社会方面的精彩点滴,结合我带足球队的经历,产生了对比思考。 两国校园体育竞赛人文社会观的不同点:首先,在美国,学生能参加学校的橄榄球队是无限荣光的事;家长们对教练的尊敬与推崇,无异于对待崇拜的明星,家长有观看子女比赛的好习惯,有位家长因儿子被替换下场,大叫:别让他下来!,并找到教练办公室恳求;学校对比赛同样重视,暑期组织两巴士的学生到大学集训;社会上的人们同样关心学校的体育赛事,有

  • 暑假每周摘记——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其实是一本关于青年人成才的励志书,。李开复博士用易于理解的成功同心圆以及发生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指出成功是多元化的,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是成功,但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超越过去的人一样是成功的。 也许读这样的书有些不合事宜,人已中年,韶华难在,想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但细细品来,回味悠长,又觉感慨颇多。 做最好的自己,应该自

  • 认知于共同体--读《教学勇气》有感

    近来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一书,书中有关教育共同体的论述对自己启发很大。 我认为对于教育共同体的建设,首先要打破我们错误的想法,比如说:认为知识和经验是自己多年的积累,不能轻易共享。或者认为自己的知识水足够胜任学科教学了,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但是: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人的力量越加显得渺小,群体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我们只有结成一个团队,形成一个共同体,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实效。 要实现教育共同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