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最先吸引我的是它——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之后

最先吸引我的是它——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之后

更新时间:2015-06-26 15:33:42

《最先吸引我的是它——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之后》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题目,让我情不自禁地从满满一架书中选择了这本书。透过这本书的题目我能感受到作者把教育当成可以呼吸的生命来对待,小心呵护着它,用智慧培育它,用心灵爱护它,让它自由呼吸。
 
李老师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自由呼吸的教育就是由着自己,按照自然规律健康成长,就像他在文中说的“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与心灵,思维与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不仅是这本书的题目,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没有教育专家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像一位长者或者是位朋友与我们促膝而谈,娓娓道来。在李老师的书有许多鲜活生动的事例,那些故事仿佛也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李老师还用简桔朴素的话语提示蕴含其中的教育哲理,这哲理虽蕴含道理深刻,却是朴素易懂,又令人看生恍然大悟。我边看边反思,心中不是地荡起一层层不平静的涟漪。灵魂的深处也注入了一股清清的活水,从教育家李老师身上,我找到了他成功的基点,要学习的精神。李老师敢想敢做,而非凡成就的取得都缘于一颗诚挚地热爱教育的心灵。
 
我们一直在思考教育到底 应该怎样,在书中,李老师 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的本质就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寥寥数语,就将教育的精髓提炼出来,并将让人感到漫无边的教育概括诠释得淋漓尽致。这些韵味十足含意深刻的话语,细细品味,教育真的那么简单的么?“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始终如一,坚持下来,才能让孩子们接受自由呼吸的教育。
 
读罢这本书,我对以下几点印象深刻,感受颇多。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书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反复的思索:“过去,我们用用衡量学生的尺子只有一把,那就是学习成绩。在这唯一的衡量标尺下,大部分学生成了失败者。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的特征是流水线,是标准化,而农业的特征是生态化、多元化。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轮美奂”。读过这句话细细琢磨了很多多遍。我们都知道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彼此之间充满着异。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更是如此呀!有的孩子爱读书,有的孩子爱运动,有的孩子伶牙俐齿,有的孩子内秀含蓄。但很多时候,我们却总是以一个标准来要求班所有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不管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都要坐好、不讲话、不乱动。要求所有的学生作业都能准确无误,成绩都是优秀。现在想起自己很可笑,也太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我为什么非让自己的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没有个性的相同的人呢?换一把尺子去衡量一个学生,你会发现他有很多   优秀之处,我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他学习很吃力,成绩在全年级倒数,但他是班里最懂得关心他人的孩子,谁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即使大家有点看不起他。(因为他成绩太差)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对我说的话:“老师,您休息吧,我把垃圾撮起来”。可是每一次我拿着学习成绩这把尺子“比量”他的时候,他总还是一个后进生,每一学期他也最多能得到一个“进步生”的奖状。看完这本书,我决心换一把尺子,让他充满自信。
 
面对全班学生我要准备很多“尺子”了,建立新的评价制度。就像文中写到的那个故事,一位工作非常忙的父亲陪高一的儿子逛公园,原因是儿子被评为“优秀课代表”,这是继在小学得过一朵小红花后得到的第一次奖励。这个故事让人深思。在这样的评价制度下,很多学生会因成绩差这一方面被全盘否定。慢慢地这样的学生会失去自信心,不能全面的发展。我想我以后在评价学生方面要更新观念,全面地培养学生,不能只盯着学习成绩了,在班里评选“友爱明星”、“音乐百灵”、“体育健将”等。在这样一种评价制度下,会涌现出大批量的“好学生”。
 
“千成不要上语文老师的当”
 
李老师在这一部分讲到了一个例子,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实验。在一次寒假***的时候,李老师让正在读初一的儿子和正在读初四的倒女一起参加了当时的高三语文***。卷子是混装在高三的卷子中批阅的,批出来的结果让语文尴尬:高三全年级的平均分是84.5分,初一的李老师的儿子考了82分,初四的那位学生考了85分。他们离高三一个相差6年,一个相差3年,少受了之么多年语文老师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成绩却如此接近!分析原因,这两个孩子有属于自己的大量阅读。在小学,他们读了安徒生、格林、格列佛、西游记……童话世界丰富了和拓展了孩子的想像天空;在初中,武松刚毅的个性、赤壁弥漫的硝烟、聊斋曲折的故事、杨子荣林海雪原里的驰骋……又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体验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思索、感悟,有着提高语文修养所必需的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淀。而这恰恰是老师的讲授代替不了的。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说他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好读书”,也就是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想一想,这不就是语文学习的常识,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吗?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与之相反:不“好读书”而“求甚解”。这或许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端。
 
做为小学语文老师,我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学拼音、认汉字、读句子,这些都在为学生的阅读和表达做准备的。所以我认为小学的语文还是应该通过学课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当然,通过读这本书,我也认识到阅读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学生阅读起步的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务之急。我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如推荐读书篇目,师生同读一本书,每天读书30分等活动。我也感觉到在大力阅读活动开展的同时,学生在语文学心、接受能力等方面都有提高。
 
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并且专门抽出10分钟师生共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李老师在书中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也会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让学生鼓帆前行。
 
让教育从细节入手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管理着班级、管理着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几乎每处都有无形的规矩在约束着孩子们,校园里也总能看到佩带着值勤袖章的学生,说是值勤,其实是监督其他学生的,一旦发现打闹的、违纪的,值勤人员就会扣分,我们班的“值日班长”的工作也就如此,在监督每一位学生的行为,我平时太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让孩子们没有自由。
 
我看到李老师引用的斯宾塞《教育论》中的话:“记住你的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管理的人。”“注重细节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管制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教育的目的不同,教育的方式也会千差万别,教育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我们的管理是不是偏离了正确的教育目的呢?
 
我想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小事,而且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想方法、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发展。抓好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中塑造孩子们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
 
李老师在结语部分写到了人生感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终身受益。我佩服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探究精神。他是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我觉得他是为教育而生的人,他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度,有着“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大志”。
 
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之后,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还相当陈旧,自己的教育方法还急待提高。李希贵老师大刀阔斧的魄力感染了我、鼓舞了多,我在思考着:明天,我将如何给我的孩子们一个自由呼吸的教育。
相关阅读
推荐
  • 我们没有理由懈怠——读《小豆豆和小豆豆们》有感

    【引子】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同是一杯咖啡,为什么会有两种体会呢?吾曰:心境不同。读书亦如此。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 摘自《读书之乐》 【简介】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4位、亚洲历史上第1位亲善大使。 担任亲善大使后,黑柳彻子陆续访问了坦桑尼亚、尼日尔、印度、莫桑比克

  • 爱的基石——读《感悟父爱  感悟母爱》后感

    父亲、母亲爸爸、妈妈,简简单单的两个名词却道出了儿女几多依恋,几多牵挂。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念我者还是父母。父爱是人世间最具力量的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父爱同母爱一起构筑了人类社会爱的基石。 一、《感悟父爱》 父爱是理性的、内敛的,是智慧之爱、责任之爱。达芬奇曾说过:父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完《感悟父爱》后,被文中那一位位伟大的父亲震撼了,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血债》中的父亲为了给上大学的儿子生活费,竟然去卖血,可儿子请同学去卡拉OK厅唱一次歌就花了346元,这让父亲哑口无言;《爱

  • 读<<教育能改变吗>>的感想

    国家对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引起了高度重视,如何改变这种模式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时间问题,这是大家都要共同努力的,任何事物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高考是一道门槛,正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人说这是下层人民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给下层人民提供了一个平台,下层人民的观念就是:必须用功读书,终有飞黄腾达的一天。现在家长乃至社会中存在有很大的观念也是如此,以致现在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给孩子选择好的学校、选择好的老师,请家教给孩子补缺补差等等。说到底,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能够进入好的大学,以后有

  • 感激生命,快乐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

    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这是海伦凯勒自勉的一句话,也是她忘记身体疾病,自信生活的动力。说是自我鼓励也好,说是自我安慰也好,透过这句话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她的坚强。这些天再次品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着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对生活的热爱,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她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感激。尽管她的命运比别人曲折,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 看了这本书我想说的很多很多:首先是感激生命。我是一个健康的生命,我能够用

  • 读《教育在十字路口》后感

    1943年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里坦用他的如椽之笔,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正如在著作《教育在十字路口》的封面上所写教育的目的应在于:借助知识、智慧和爱,使个体获得精神解放,并以此唤醒和释放学生本性中的精神渴望、提升学生的心灵层次。因为唯有当教育成为精神自由的主人、背离技术至上的奴隶之时,其才能真正地摆脱徘徊,走出十字路口,这段话对我的启示尤其深刻。阅读着他的真知灼见,既佩服又羡慕,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就在于耕耘,哪怕孤独地艰难行走,也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明白了教学的乐趣也在于探索,

  • 同理心,让我们换一种思维去走进学生

    ---读《我的理想课堂》有感 同理心: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恻隐之心。我们知道,作为老师,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近距离接触他们。 室友也是同事,去参加心理学的培训,回来后,她就把她上课的案例拿来考我。她说,这个案例他们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没回答对,我想,是什么难题把大家都难倒了呢?便更有兴趣往下听了。 案例是这样的:一位妈妈,不允许她的孩子吃零食,便和她的丈夫商量好,控制孩子的零花钱,甚至不给他零花钱,在家明令禁止他吃零食,因为吃零食对身体很不好,之后她的孩子在他们监督下就不吃零食了。有一天,她的邻居对她说:我

  •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注意过。 比如说孩子面对老师时因为恐惧与害怕失败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他的一个学生在回答48的一半的多少时,总是低声回答24 ,无论他怎样诱导那个孩子都无法自信而大声地说出这个由她得出的正确答案。 他的学生有时会不经过思考而随便报出一个答案 ,这比没有回答要好,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一来老师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思考过,只不过得到了错误

  • 小学音乐教师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经常感到很疲惫也很吃力,为调皮的学生发愁,为不爱学习的学生大伤脑筋。我感觉自己也很用心,却为什么不能换取学生的心呢?读了陈大伟老师的建设理想课堂中学习幸福生活这节,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学生学习的意义。什么是学生?学生到课堂上学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这些最简单的问题,自己却没有深刻地思考过。学习生存,学习生活。 什么是生存最需要的?什么是生命最重要的? 现实是整个人生的组成部分,未来是有一个个现实组成的,今天的幸福是未来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部分。就算要追求未来的幸福,随着时代的发展,未

  • 心灵沟通,重拾幸福——《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初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时,我是反感的,难懂的文字,哲学家一样的阐述,但当我开始深入阅读并在完成读书批注时我发现帕克老师真的是一位真正的教师,集谦虚与自信于一身,对人类的奥秘怀有深深的敬意而且热衷于冒险,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他指引我们回归人本,鼓励我们认识自己,让我们充满力量,激起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心。从这本书中我读懂了教学,重新审视了自己和我的学生,同事,我发现我们缺乏心灵的沟通,我个人认为幸福课堂不难达到,只需要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心灵沟通。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了以下的理解。 一、加强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