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从核心素养看新一轮课程改革——读《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有感

从核心素养看新一轮课程改革——读《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有感

更新时间:2018-06-24 13:18:13

《从核心素养看新一轮课程改革——读《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离开校园就不会再有人像老师那样把知识主动传授奉送于你,书本将是我们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源头活水。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如同一座图书馆。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的汪洋大海里的灯塔。可以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正是这样一本书,在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的今天,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给我们的教育目标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对于我这样一个即将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师范生来说,阅读此书对我的意义也是极大的,特别是在教学理念的重新建构方面,我有着极大的触动。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及其团队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的深入研究后的专著。该书首先从核心素养内涵的历史演变和国际共识中界定核心素养的概念;随后从国际视角、传统文化、现实需求、现行课程标准几方面探寻核心素养的内涵;最后论述了对核心素养推行的实践探究。林崇德教授及其团队主要集中于研究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也为后期核心素养的推广打下基础。
刚刚踏上教师岗位,我十分忐忑,总是在想我又应该在素养本位的课改中怎么做呢?在阅读了《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并有幸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关于核心素养的讲座后,我想: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坚持两大要义。第一是,学科即研究。第二是,学科即问题。
第一,学科即研究。教学是师生间的共同探究与创造过程。著名美术家陈丹青说过,我和我的学生不是上下级师生的关系,我们共同面对艺术、相互问难、共同探索、一起创作。这是让学生亲历学科实践的过程,说的通俗点,知识怎么来,我就怎么学。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计算机博导利用暑假带着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做科研,他不是把他们作为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告诉他们1+1=2,而是把他们看做研究者,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这几个孩子也能像模像样的写论文呢。
教学即研究的关键点:打破传统的知识分工,将研究方式转化为教学方式。这时,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它成了两类研究者,首先是学科研究者,第二是学生研究者。要教好书你必须研究你所教授的内容,起码要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要教好书你也必须了解你教学的对象——你的学生,你要了解他们的学情、学力,他们的兴趣、动机和需求,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智力生理发展水平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同时,要求学生有哪些素养,教师就应先具备这些素养。因此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有批判性思维,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也应该可以超越学科去思考。萨意德说过,教师具有专业性和业余性。也就是说:我是教语文的但也应该懂些数学和科学,至少要懂一些政治和历史,大体就是这样的意思。
教学改革的第二大要义是:学科即问题。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意味着知识观的转变。把学科的固定结论转化为开放的学科问题,即把知识点转化为学科核心观念,把观念与情境相联系。在情境中研究学习。李泽厚说:学科不是“客观真理”的化身,而是被不断探究、不断理解的问题。一切的发现都是发明。这里说的情境就是问题情境。通常问题情境主要有三类:真实的生活情境、观念情境和虚拟情境。
如果没有情境就无法将知识变为问题,也就无法运用与检验知识了。下面举个教学实例,某个版本的小学数学书上要教授“连乘”这一教学内容时是这样呈现给学生的:书上画了好多的小方格,然后问怎样可以快速的算出方格数,下面就直接给出了算式,并告诉学生这就是“连乘”而后就是一些相关的联系题。而一位德国教师来上海上课时,他首先问孩子们的是:你们学校三年级的所有学生一年一共吃多少块巧克力?这个完全开饭的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条件项,孩子们可能只知道三年级一共几个班,但是每班的人数,每个人一年吃巧克力的量都需要进行调查而得。这个问题就是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了,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涉及健康、人际交往等等,需要孩子们先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再亲历实践解决问题。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主题式的教学,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并在亲身实践中一步步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知识产生的过程。
五、小结
我觉得,课堂教学过程也正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最后我想借用王国维先生对人生三境界的总结,套用来总结课堂教学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首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寻找发现问题的过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经历真实问题解决过程;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发现交流评价展示结论的过程。
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既有协作又有探究批判,这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又有老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
我很荣幸曾经是2001年新课改的亲历者;也十分高兴即将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成为课改再出发的实践者。林崇德教授的这本《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给了我许多理论上的支持,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化为实践,带领我的孩子们在研究中发现知识,成为一个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会学习、健康生活、有责任担当、能实践创新的时代新人。
相关阅读
推荐
  •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是理想的状态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就已情有独钟。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明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朱永新教授更是一再地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阅读必将带动学生的学习、教科书、教辅书不能替代课外阅读、家长在孩子阅读中该充当怎样的角色、阅读应与实践相结合、怎样的阅读状态才是理想的状态等问题。(详见《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user1/sly9992/125636.html)课外阅读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家长所重视

  • 天上不会掉馅饼——观《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宝葫芦的秘密》对儿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众多的影片中他独独选中了这一部,所以,我也就当仁不让,没顾得上头顶那火辣辣的太阳,带着儿子一起去揭开这宝葫芦的秘密。 买票、就坐,儿子顾不上擦擦满脸的汗水,就迫不及待地说:妈妈,什么时候才开始放呀?我笑着说:这么心急呀,还有十分钟就开始了,你要用心看啊,看看这宝葫芦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当1小时20分钟的电影放完时,儿子显然意犹未尽,说:这么快就放完了,我觉得王葆不应该把宝葫芦扔了,他可以带在身边,也能随时提醒自己呀。当我问他喜不喜欢王葆时,他说喜欢,但也不喜欢,喜

  • 激发想象,培养创造能力——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一书中,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策略方法一章中,提出诱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创造能力。我深受启发。 黑格尔就曾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可挖掘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的任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

  •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读后有感

    最近,参加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活动,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真是感触深受。语文老师,不能整天埋着头,只是沉浸在语文书本里。学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之后,我知道了,还需要抬起头,经常环顾讲台下的孩子们,特别是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里,我感受最深的是第17条。第17条是:作文批改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讲评之

  •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学习体会

    近期,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建议》一共三十条内容,却涵盖了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作业设计与辅导、命题与学业检测四大块的内容。下面我就针对教学组织与实施中的几点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建议第12条指出:课堂实施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切人重点要快,尽可能在前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反思自己的课堂,却发现自己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自己的课堂上,比较多的情况是用30至35分钟完成教学主要任务,课堂练习的时间就相对较少。直接导致学生课外作业多,离开了课堂,老师就缺乏了讲评作业的

  • 暑假读书活动计划总结

    学习目标:1.加强学习。在假期中认真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智慧锦囊》、《细节决定成败》和《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概论》这五本书。 2.通过读书,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通过读书,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更富内涵的教师。 4.积极撰写读书心得,积累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内容: 1.制定学习计划,从而更好地开展暑假学习。 2.坚持读书促进思考,思考促进成长的原则,将精

  • 教与学中的探索——读《教学勇气》有感

    认真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书中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从精神情感层面诠释了教学是一种人生中的心灵工作。生动鲜明、充满感情,令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充满感悟。 我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是这样处理教学环节的: 案例: 1.出示:例题图 2.组织小组交流,明确要求:(1)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2) 互相交流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并将这个面的形状比划给同桌的小朋友看。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这种图形是三角形,并让每一位学生这样对折一下

  • 在教学中提升生命的价值(读书心得)

    放暑假了,表姐妹们不无羡慕地说:老师,又要放暑假了,终于可以轻松轻松啦

  • 躬身实践,比任何说教都有用

    今日读王鼎均的关于美国一个小学的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篇日记。 日记写一位女教师率领十几个小学生在学校门外一小块空地上翻土拔草。中年教师像母亲一样教孩子如何使用工具,掘地破块,挑出草叶碎石,如何把手掌埋入土中,享受某种感觉,再轻轻抚平土壤。 这些活动在我们国家也是司空见惯的。可是,接下来的细节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了。王鼎均写到:抚平土壤是这一场小小戏剧的高潮,这时高大的女教师跪了下来。 这一跪,让我的灵魂有了触动。让我感到美国的教育的高明之处。我们的老师可以给学生讲土地是多么重要,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但是,这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