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一部培养人的教科书《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一部培养人的教科书《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18-11-09 11:33:20

《一部培养人的教科书《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门写给中小学老师的一本书,又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作者每谈论一个问题,便提出一个建议,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中小学老师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和心理学合编书,会对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这本书里其中有五篇提到了阅读,第18条《怎么靠阅读扩充知识》、第19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第60条《必须教会少年阅读》、第83条《“思考之室”一我们的阅览室》、第98条《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对我研究分级阅读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特别是《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这条让我更坚信了阅读对孩子们的影响。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记忆力较差,学东西很慢,但忘得很快。经常一样知识还没学会就又来了新知识,这使他们感觉学习很吃力。对这样的孩子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只让他们学好书上的基础知识就行了,不要去读其它的东西,读其它的东西他们会更消化不了。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这类孩子更应该去阅读。用阅读帮他们打开智慧之门。读书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消遣,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

美国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撰文说过“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一件终生享用的最佳礼物。”那我们怎样才能培养阅读的兴趣,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的书籍,由浅入深一步步推进。分级阅读就可以帮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在给孩子们选书的时候,如果一本书太容易了,孩子们就会感到无聊,没有成就感。例如你让六年级的孩子看一二年级的书,孩子们就会很无聊。同样如果一本书太难了,不但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和理解,还会让孩子们有挫败感,他们就会不愿意去看,也达不到让他们阅读的目的。分级阅读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知识,从低龄到大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

另外在学生阅读时,要教导他们阅读的方法。在少年时期要培养他们的默读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要让孩子们能一眼看下去就能把握住一个长句的完整部分的意思。如果掌握不了这项能力,孩子们的思维就会慢慢地变迟钝,思考力也会停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也强,然而年龄渐长,却给人头脑不灵活、智力下降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如果少年时期没有学会阅读时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逻辑,以后再学会这一点会更难,所以在一开始阅读时就要教会学生方法,引导他们逐渐进步。

《给教师的建议》能给我们以启迪,是一部培养人的教科书,那些关于教育和阅读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相关阅读
推荐
  • 阅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生的成长摇篮。要关爱每一位学生,捧一颗真心来和学生交流,带满腔热情来对待学生。班主任是教师的综合反映,无论你是怎样的班主任,相信大家都是为了学生的美好明天而在努力着。而这本《可以这样做班主任》用亲切的语言向我们展示那一位位平常却又不平凡的班主任事迹,让我这个同为班主任的读者多了一刻冷静,一点思索与一份压力。也多了一份想做好优秀班主任的动力。 倾听生命拔节的乐曲:不要随便否定一名学生,其实他们都是很棒的,捣蛋鬼、调皮王,他们其实也很孤单,无非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关爱下会慢慢成长,作

  • 我与《三个儿子》的邂逅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往往呵护有加,关怀备至,深怕自己的孩子遭受一丝丝的委屈,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还常常以孩子为荣,向人诉说孩子的种种优点和长处。于是乎,孩子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于置自己的父母不顾,只顾念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舒服,哪还记得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和艰辛? 正因为这势头愈显强势,我们的课文在编排中经常会有一些有关孝敬教育的文章,旨在老师的传授中让孩子们明白: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等,而《三个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典

  • 读<<教育能改变吗>>的感想

    国家对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引起了高度重视,如何改变这种模式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时间问题,这是大家都要共同努力的,任何事物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高考是一道门槛,正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人说这是下层人民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给下层人民提供了一个平台,下层人民的观念就是:必须用功读书,终有飞黄腾达的一天。现在家长乃至社会中存在有很大的观念也是如此,以致现在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给孩子选择好的学校、选择好的老师,请家教给孩子补缺补差等等。说到底,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能够进入好的大学,以后有

  •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教育是什么?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我似乎永远欠火候,问题在哪里?暑假期间,我认真研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本书是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所编,他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关键在于这个慢字。慢,是对教育的理解和信赖,而我在过去的从教生涯中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字,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千头万绪,一时也理不清,我且先把自己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 启示: 学会宽容。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不同的个

  • 个人阅读交流单(教师素质年读书交流会)

    阅读书籍题目章节《美的教育》第五章 砚池馀墨 阅读感想 当我定睛于《美的教育》封面时,那一句吾学浅才疏,愚钝慷懒的谦虚却使我顿生敬佩之感。阅读之后,颇有收获。 1、真诚地做人,真诚地对人,教师也能做成圣人。 2、教育境界不同,效果不同。 3、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变成有觉悟的人,让教育成为美的教育。 4、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小组交流的话题 教师,除了关注教育,还要关注什么?教育者,似乎都在校园之内完成一些教育工作。五彩缤纷的生活,给教育增添的是怎样的色彩?本章的二十一

  • 谈课堂纪律——《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陈大伟教授在《建设理想课堂》第三章的第三节中讲的是纪律管理的问题与分析,课堂是否有效,纪律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 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可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陈教授认为,好的课堂纪律应该是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彼此尊重,有序运行!这十六字概括了好的课堂纪律的要诀,虽是简单的十六字,但真正要做到缺没有那么简单。很多老师的课堂上不是纪律管得很严,没有了活力;就是课堂上活跃异常,混乱得不能控制了。两者不能兼顾。 怎样才能做到严而不

  • 试析体育的人文观与社会观——《光辉岁月》观后感

    8月2日下午,体育人文社会课上,观看了以美国校园橄榄球队为题材的《光辉岁月》,该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中有很多体人文体育社会方面的精彩点滴,结合我带足球队的经历,产生了对比思考。 两国校园体育竞赛人文社会观的不同点:首先,在美国,学生能参加学校的橄榄球队是无限荣光的事;家长们对教练的尊敬与推崇,无异于对待崇拜的明星,家长有观看子女比赛的好习惯,有位家长因儿子被替换下场,大叫:别让他下来!,并找到教练办公室恳求;学校对比赛同样重视,暑期组织两巴士的学生到大学集训;社会上的人们同样关心学校的体育赛事,有

  • 唤醒教师自身的内心认同——《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书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直指我们教师的内心精神世界,可谓一针见血。我国的古典文化中有着对教师精辟的论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谓之师道,并非拿到教师证就是教师了,我们如果不是从内心认同于自己是一名教师,那么您即使是站在讲台上也不一定是一名真正的教师。古代圣贤把教师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排在最前面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传道,那么对于教师而言这个道,也即师道,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教师这一内涵的真正认同,从而达到以师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时

  • 守住心灵,将真心献给学生

    《教学勇气》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中的许多人,是出于心灵的原因,再加上热爱自己的工作,热于帮助人们学习等愿望的激励而成为教师的。但年复一年,随着教学生涯的延续,我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这种心灵的力量。教师在工作中常常有解体的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切断了于自身真实的联系,切断了与我们投身教学的热情的联系,也切断了与心灵的联系,而最终我们会发现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回望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的确经常与困难相佐,与遗憾相伴,充满迷茫。我们需要找回改变工作和生活内部力量的信念。只有当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洞察力与围绕我们的外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