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善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学会学习

善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学会学习

更新时间:2018-09-14 15:16:34

《善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学会学习》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南郊小学   曹永芳,平时数学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围绕我们的教材——数学书展开的,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突出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说这本教材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朋友,因为有了他,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有序的开展,因为有了他,才能为孩子的学习指明方向。如何才能善用教材,发挥教材最大的潜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感受。
一、让“例题”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拐杖”
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例题的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的“拐杖”,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工具。如何让学生借助“拐杖”,理解知识,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关键,有些教师认为:例题没有学好,不要紧,还可以通过后面的练习进行强化,以达到熟能生巧的作用。这真的是一种大错特错的想法,不明算理,没有掌握思维的方法,机械的练习,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只有优化例题的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益。所以在例题教学时,作为老师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在例题中就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刚接触数学,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没有直接出示教学情景图,而是让学生猜了一个谜语:身穿糖衣裳,穿在竹棍上,请你尝一尝,味道酸又甜。学生猜谜语,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学生都吃过这样东西,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猜出是糖葫芦。然后老师说:糖葫芦好吃,小朋友喜欢吃,小熊和小松鼠也很爱吃,而且糖葫芦里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接着再出示教材中准备的小熊和小松鼠举着糖葫芦的情景图,让学生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的热情高了,学习起来也会更认真了,也让学生感受到,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即使是小小的糖葫芦,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你会发现其中蕴藏了无穷的数学知识。
(2)自主探索,学会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过于注重模仿记忆、机械练习等接受式学习的状况,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探索例题的方式,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由于这部分内容是乘法口诀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学生有了学习乘法口诀的知识基础,考虑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性,于是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开展了一次小小的比赛,比比谁学习9的乘法口诀方法好,记得牢。
通过自主探索,学生们发现:
(1)一行有9颗五角星,而图中的方格却有10个,也就是9个方格有五角星,1个方格是空的,那也就是说,1个9比10少了1,而2个9就是比20少了2,几个9就是比几十少了几。
(2)它们的得数分别是9、18、27、36、45、54、63、72、、81,这些得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从0到9,而个位上的数字则是从9到1。
(3)这些得数第2个和最后1个得数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正好换了一下位置,第3个得数与最后第2个得数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也交换了位置,以次类推。
(4)每个得数十位上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加之和正好都是9。
9的乘法口诀学习时,我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我只做观众和听众,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许多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好方法,也使他们感受到发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课后,许多孩子高兴地告诉我:“老师,9的乘法口诀真容易记,我已经能背了!”可见,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二、让“试一试”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阶梯”
     教材中“例题”教学之后,安排的是“试一试”这一环节,它是“例题”学习之后,对已学知识的一次运用与尝试,有的可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或者是例题的一个变式,它是学生学习的“阶梯”。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大胆地试一试,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了一次进位乘法之后,安排了一题连续进位的乘法,它不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提高了难度,对学生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大胆地尝试,学生发现了此题与例题的区别,也体会到了在做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时,要算对并不是一件难事,其中少不了的是认真和细心。
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孩子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思考后找到答案的成功与快乐,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让“想想做做”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镜子”
 学生学习了知识之后,怎样才能知道学得怎么样,哪里还存在着问题, 教材为我们很好的准备了一个巩固和检验的机会——“ 想想做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练习,其中为学生安排了许多类型的题目,它就象一面镜子,能够让老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如何,也能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达到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如何善用“想想做做”,让教学更有效呢?
(1)回归生活,增强解题趣味
数学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加强数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传统的数学往往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对数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重视不够,导致绝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解答数学课本上的习题,而面对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在练习时,可以适当为练习题添置现实背景,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上册练习八第10题:24人要过河,每只大船可以坐4人,小船可以坐3人。先说说坐哪只船用的只数少?如果都坐大船,要几只?都坐小船呢?在学生已经得出大船小船各用几只后,教者又增设了一个环节:如果你是老师要组织大家过河,去租船。大船租金5元,小船租金4元。你觉得全部租大船和全部租小船哪一种合算呢?学生一听,个个都开始积极计算起来。教材中的练习题在教学当中,多加入些生活化的元素,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积极性也会有很大提高。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
(2)适当提高,满足学生求知欲
教材中的练习是面向全体同学进行的,教材在编写时是考虑到所有同学的接受能力,但是对于个别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来说,这部分内容,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所以在教学时要考虑适当拔高,激发这部分孩子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48页第13题:商店里有足球(42元),乒乓球拍(35元),羽毛球拍(48元),排球(26元),球鞋(54元),篮球(50元),小红带了100元钱,可以买哪两种体育用品?还剩多少钱?针对用100元买东西的方法很多,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100元钱买哪两种体育用品,剩下的钱最多?(2) 100元钱买哪两种体育用品,剩下的钱最少?(3)用100元你最多能买多少件物品?(数量最多)(4)用100元你最多能买多少种物品?(种类最多)(5)如果你去买东西,你想带多少钱,买哪些物品呢?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每个同学都开动脑筋,解决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   加强对比,让知识学得更扎实
粗心、马虎、审题不清是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看上去差不多的题,往往会分不清楚,经常出差错。针对这一现象,在练习题的教学时,我常常会在原有练习题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与之相似的练习,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从中可以找到题目之间的不同点,从而在以后的解题时就会引起“警觉”,进而达到提高解题正确率的目的。
三年级上册66页上的第4题: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我又出示了两个题目:(1)用1根8厘米长的线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2)用1根8厘米长的线围一个一条边是1厘米长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书本上的题目,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周长,于是我增加了一题: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正方形的边长,通过这两题的比较,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要解决问题,必须要认真审题,看清条件和问题,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求正方形周长和求正方形边长在计算方法上是互逆的。增加的第二题,加强了与求长方形长和宽之间方法的比较。一味地练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的,作为教师,应该多开动脑筋,多变换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开心快乐的学习。
数学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资源,我们的数学课离不开这些资源,教师要善用这些资源,让它为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为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关阅读
推荐
  • 课题教学反思:《三角形三条边关系》

    6月9日,上了一节课很不成功的课,课题是:《三角形三条边关系》。上完课,我的心里很难受。心里这样想着,这样上课算误人子弟吧?转念一想,心里的难受有什么用呢?现在我应该做的是好好反思。所以,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的课堂,收获很大。我看到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做到心中有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每一个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结合这节课说一说我的想法。 我制定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用该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

  • 图形的拼组课后反思 (一年级)

    图形的拼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学生对于自己动手操作过的知识不会忘记而且能真正理解,为此,本课我设计让孩子用同一张纸不断地变化,在变化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整节课每人只需要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的纸。 1、说说长方形的特点,再用手里的纸折一折,来证明长方形的特点。 2、让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 说说正方形的特点。 再用手里的纸折一折,来证明正方形的特点。 3、用正方形做成风车。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哪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 4、我们还学过哪个平面图形?(圆)

  •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简要说明

    一、 尊重学生认知起点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读、会写百分数(上日也已经布置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尊重学生这一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教材的编排,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先学习百分数的读、写,再来重点研究它的意义。 二、 凸显百分数的作用和学习的必要性。 在学习任何一个知识之初,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一内容 的实际用处,从而产生学习它的兴趣。因此,在课的一开始,设计了两组信息的对比,希望学生从中能初步感悟到百分数的作用,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

  • 五年级数学新课程培训有感

    28日下午起,有幸参加了嘉兴市五上数学新课程培训,观摩了两位平湖老师执教的公开课,聆听了来自嘉兴五县二区七位老师对七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对于第一次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我来说,感触较深,感想也较多,让我真真切切与新教材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一、老歌须新唱 新教材五上数学中,仍然沿用了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等知识。小数乘除法在编排上,与原教材大相径庭,最大的不同是淡化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将意义渗透在相关的习题中;老教材中的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在新教材中以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替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的法则。 简易方

  • 数学要学好,我个人觉得还是得多加巩固,多见题型

    教学方面:本月我把第二章的内容巩固结束,证明题大家思路比较清晰,而且步骤比较完整,这点我比较欣慰。学生问问题的主动性比较强,学习比较积极,每个学生一本笔记本,把平时讲的难题,好的题记录下来。第三章的知识讲了部分,我已把本章的主要证明题题型做了整理,整理了近50道题,作为同学们的习题练习以巩固本章知识。第三章主要是证明全等三角形,让学生灵活的记住四种证明的方法及一些重要的题型,还有就是用这四种证明理论去用尺规画三角形。这章节是考试重点,所以必须多加巩固。这是我在学车(自行车哦不好意思,呵呵)过程中悟出的道理

  •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

    四校联谊,两节语文课,两节数学课。数学课围绕主题如何在课堂练习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上了研讨课,一节是百花小学陆海勤执教的二年级的《解决问题》,一节是我校陶雪芬老师执教二年级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虽都是二年级的课,对于老是在高段的我,听后受益匪浅。 主题图的把握 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是以图文结合呈现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对二年级的孩子是一个挑战,如何正确理解信息,尤为重要。陆老师一课巧妙的以春游为主线,带领孩子们走进数学世界。陆老师先呈现了第一幅图,让学生找一找,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本张图用图意展示

  • 数学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计算课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介绍,而是应该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情景,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上课时能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1.1元一斤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4斤卖不卖?你说卖吗?将生活中产生的矛盾事例,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小数除法产生兴趣,而且

  • 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各位小学数学老师:大家好!关于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这个话题,我们于去年以课题形式申报了浙江省教研课题,被专家们广泛认同,被成功立项为20122013年度浙江省教研课题。这说明,我们确立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所以我们今天就以此为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以下我代表课题组对该研究主题谈一些思考和意见建议,供全县小学数学老师们学习和参考。欢迎大家提供宝贵意见和研究建议。 一、研究背景与依据: 【背景一】据一份 五年级师生数学阅读情况调研结果资料显示: (一)对学生调研所获信息: 1.学生

  •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追求有效性研究为方向,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开展研究课评奖及各类论坛为载体,以开展网络研讨活动为智力支持,以一样的平台不一样的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内涵。 二、研究主题:探索有效的数学课堂,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 三、活动重点和方法: 1、组织第一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究奖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学员的课堂教学水平。拟设:金奖2个,银奖4个,铜奖4个。 组织方法:上半年初赛,全组25名学员分5个小组,每组人员由学员抽签确定,共分5天完成初赛,每天上5节赛课,每人上一节,每个小组的前2名进入

点击查看更多